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之钢铁基地-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道感觉莫名其妙,但同时又佩服这个人的胆气,对方高举双手,站直身体,确实没有武器,鲁道也站起身子,在两人的带动下,小队成员和原住民们都站了起来,相隔十几米左右,但手里的武器都指着对方,气氛仍然紧张。

    “你不是我们高山族人,但会说我们的语言,你们到底是什么人?”鲁道问道。

    劳伦也后悔自己会说这种语言,要不是自己掌握着这门技术,怎么会从总参的参谋室中走进这危机四伏的山区?

    “我是汉人,名字叫劳伦,是汉人军队中的一名军官,这位头目怎么称呼?”

    “说出你们的目的,还有为什么闯入我们马赫坡族的狩猎场,然后我再告诉你我的名字。”

    “外边我们汉人的军队正在和日本人的军队交战,日本人不敌,躲进了这片广阔的山区,我们来是为了寻找你们高山族人的支持,找到日本人藏身的地点,消灭他们,然后与你们高山族人一起建设家园。”

    “我们不需要你们汉人来建设家园,我们只希望保留这片狩猎场,不受任何人的打扰,如果你们汉人和日本人,或者之前的清国人一样,那么同样是我们的敌人!”

    这件事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解释清楚的,从华国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再到现在华国拥有的经济水平,可以与高山族交易的物品等等,那是行政官员才掌握的谈判技能,劳伦有些挠头,不知道从何说起。(。)

第二百七十八章 日月之歌(三)() 
“这位头目,你们的敌人是日本人,我们的敌人同样是日本人,所以我们就是朋友,至于以后与汉人的交往,现在很难让你们相信我们汉人的诚意,但是你们可以赌一把。看小说到”姜茂盛突然开口道。

    鲁道听到此话,经过劳伦尴尬的翻译后,慢慢走出藏身的大树,并向姜茂盛走过去。双方立刻紧张起来,劳伦甚至能够听到原住民拉紧弓铉发出的“吱吱”声。

    姜茂盛却将枪口朝下,因为走过来的鲁道同样没有抽出腰间的短刀,只见鲁道慢慢走到姜茂盛身前,伸出手来朝姜茂盛的脸颊摸过去。

    “你们的纹面很奇怪,这也是你们的风俗吗?”原来是对队员们脸上的油彩感兴趣,劳伦立即反应过来,赛德克族的纹面对于男子来说代表着勇武,也是死后认祖归宗的标志。鲁道误以为那些浓厚的油彩也是纹面,才有此问。

    “这是军人作战时为了不被敌人发现而特意涂抹的染料,战斗结束后就会清洗。在我们华*队中,涂抹此种染料的战士都是最精锐的勇士。”

    鲁道呵呵一笑,其余族人也跟着笑起来:“只有在山林间敢于独自一人用短刀猎杀野猪的男人,才称得上是勇士,你们汉人和日本人用火枪,算不得勇敢。我鲁道头人十三岁时就肚子猎杀野猪,到现在为止猎首超过五十,在整个赛德克族也鼎鼎有名。你说你是勇士,那你看到河谷里那头野猪了吗,从这里开枪打死它,我就承认你是勇士。”

    山路下放林木稀少,隐约可以看到河谷中一头壮硕的野猪正在觅食,这种野猪即使是最勇敢的原住民也不敢轻易招惹。箭矢很难穿透它的猪皮,一旦野猪发怒,在山林中奔跑起来速度惊人。獠牙刺中身体后很难恢复。在日本人们尊敬野猪的勇猛,所以才发明了“猪突战术”。对他们来说,这个名词是褒义的。

    相隔大约七百米,姜茂盛不通过瞄准镜也只能看到一个米粒大的黑点,原住民猎人的眼神不错啊,是当狙击手的好料子。

    简单调整后,随着枪口的抖动,一发子弹窜出枪膛,枪声还在山林中回荡。原住民们就发现那头野猪剧烈的抖动一下,然后发疯一般四处乱窜。

    相隔太远,第一发步枪子弹并没有击中野猪的要害,而且厚实的野猪皮也让子弹的威力大减,发怒的野猪却没有找到敌人的方向,姜茂盛趁机射出第二枪,这一枪的难度更大,野猪的行动轨迹不定,移动速度很快,在这种距离上的移动靶。姜茂盛也没有完全的把握。

    然而运气还是站在了姜茂盛这一边,子弹击中野猪的头部,终结了它的生命。这种精准度即使姜茂盛自己也有些诧异,运气的成分更大。

    可是鲁道等原住民们不这么认为,神啊,祖先啊,这种武器这种枪法这种能力,简直闻所未闻,如果族人都有这种能力,何愁狩猎不会成功甚至受伤死亡呢?或者,有了那种武器和枪法。就可以将马赫坡族的狩猎场扩大到自己都想象不到的程度。

    几名族人兴奋的跑下山谷寻找那头死去的野猪,鲁道则激动的望着姜茂盛手里的狙击步枪:“你是真正的勇士。配得上脸上漂亮的纹面,这样的勇士。我鲁道,马赫坡族的头目愿意和你交朋友!”

    没想到突破口从这里打开,专职沟通的劳伦中校成了无关紧要的翻译。一个小时后,原住民扛着绑在圆木上的硕大野猪,连同劳伦等人一起回到了居住地。此时双方已经有说有笑,就像久别重逢的朋友一般。

    在姜茂盛将自己的匕首送给鲁道后,这位头目更加高兴,邀请劳伦和姜茂盛到自己的茅舍作客,并让自己的老婆准备丰盛的吃食。

    熟悉后鲁道展现出高山族人热情好客的一面,不但为两人介绍了附近的民族分布,还咬牙切齿的痛骂了日本人一顿。

    “高山族是你们汉人对我们的称呼,其实在这大山之中,族群数不胜数,每一个种族都有自己的习俗,比如说我们赛德克族,就包括我们马赫坡荷戈波亚纶等社群。每一个社群都有自己固定的狩猎场,在日本人到来之前,我们很少与外界接触,间或有汉人商人前来交易皮毛和山货。社群彼此之间争夺狩猎场,以狩首为荣(狩首,割掉敌人的头颅)。后来日本人掺合进来,有几个社群和日本人很友好,他们和日本人一起奴役其他的原住民。”

    “东边的罗多夫社群就和日本人交好,从日本人手里得到了不少火枪和火药,用来争夺狩猎场,我们族群不少男子就死在他们的枪下,后来我们的狩猎场越来越小,族人的生存越来越艰难,有时候生下来的小孩因为没有吃的饿死。”

    “前一段时间听说日本人在外边打仗,顾不上我们这里,所以我联合其他五个被欺压的社群反攻罗多夫和塔罗湾社群,将他们赶到更北边。只是这段时间那两个族群再次南下,手里的火枪更多,这次我们外出就是为了寻找他们的踪迹,最好能将他们赶出去。”

    “不用猜就知道那些人手里的火枪是日本人给的,这十天下来已经有三个社群被他们打破,大人孩子都被带走,不知道去北边什么地方。”

    劳伦点点头,说道:“鲁道头人,不瞒你说,上级交给我的任务就是联络这大山里的原住民,寻找日本人的据点。只要能够找到,华军就会派人前来围剿,为了让这片大山恢复平静,鲁道头人还得和我们合作。”

    “要我说干脆你们也提供火枪给我们,就你拿的那种,我带着族人们和他们干。要不是缺少火枪和火药,咱们也不用这么憋屈。”

    “日本人在这山里大约有一万五千名士兵,整个高山族就算全部联合起来,由华军武装,也不是训练有素的日本士兵的对手。这打仗的事,还是交给我们专业的士兵的好,头人也不愿意看到高山族人因为战争死伤惨重吧。我们需要你们帮忙找到日本人的藏身之所,毕竟在这大山中还是你们更熟悉地形。”

    从心底里讲,鲁道既不愿意相信日本人,也不愿意相信汉人,只是现在凭借自身的力量无法打败敌人,只能选择一方合作。比起凶残的日本人,眼前这两个人无疑给人更好的印象。长久以来,高山族人就处在与世隔绝中,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的野心终于不可避免的波及到此,高山族人也从自身的小圈子中走出来,参与到更广阔的世界中。

    当天鲁道就挑出三个棒小伙加上自己,作为向导进入北方的山林,这里的地形与环境与缅甸丛林云南丛林都有所不同,姜茂盛的小队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很难完成任务。鲁道知道哪些地方有瘴气,哪些地方的原住民比较友好,从小周旋在这片大山中,每一寸土地都像自己的身体那样熟悉。

    七天后,就在劳伦越来越着急时,第一个日本据点终于进入眼帘。时间不能拖延太久,总参的目光不会完全放在台湾,随着远征舰队日益临近,华军的精力将暂时性的集中,所以最好能在海战爆发前结束台湾的战事。

    即使在这大山中日本人也非常警惕,他们将明暗哨洒遍周围几个山头,在渗透的过程中鲁道甚至看到了好几拨原住民的身影,这说明日本人拉拢了不少高山族人。从十里外的地方到日本人的军营,小队耗费了整整五个小时的时间,鲁道等人的隐蔽方法让人叹为观止,在大山中他们就是最好的猎手,走出大山,他们就是最好的山地步兵和特种兵的来源。

    趴在日军军营一千米外的地方,鲁道正拿着一个望远镜好奇的翻来翻去,然后学着姜茂盛的样子将望远镜放在双眼上,然后猛地收回,似乎被吓到,又有点不敢相信的样子,再次举起望远镜。

    姜茂盛观察,劳伦记录,其余队员周边警戒,半个小时后,小队更换一个观察地点,半天时间将日军这处据点考察的一清二楚。然后继续前进,他们跟踪一个运输中队顺藤摸瓜,相继找到了第二处和第三处据点。(。)》

第二百七十九章 日月之歌(四)() 
电波从电台发出后小队和鲁道等人就找到一处藏身地点,准备休整半天后返回。在这颗大树后,近二十人的队伍显得非常沉默,众人都被之前看到的景象压得喘不过起来。

    “日本人都该死!”鲁道念叨了一句,双眼通红的看着劳伦,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他知道那个手持步枪、满脸油彩的人不是领头的,身旁有些白净、名叫劳伦的才是。

    之前紧张的任务让人无暇他顾,完成后身心放松,这才抽出空来产生愤怒的情绪。那三处军营全都开辟在山谷之中,四周被丛林掩映,不靠近很难发现。每处军营可以容纳四千人左右,可以想象在这狭小的山谷中开辟如此大规模的军营,短时间内很难完成。

    事实上日本人能完工,完全依靠了当地原住民的力量,在火枪和皮鞭的推动下,只知道狩猎、火耕的原住民转化为高效率的建筑工人和矿山工人,代价是极高的死亡率。每一处军营都有几个填尸坑,日本人将死去的原住民抛入里面,撒上石灰,任其慢慢腐烂。

    劳伦都不知道这段时间是怎么挺过来的,第一次看到那些东西时要不是姜茂盛一把捂住自己的嘴巴,恐怕已经暴漏了。他迫使自己将思维放在侦查得知的军事情报上,日本人在山区拥有三个相对独立的据点,每个据点大约有四千人,外围五公里范围内都是日本人的哨所和巡逻兵,以当地原住民辅助。据点四周由坑道和土木火力点筑成的防御线。

    三个据点之间相距大约在六千米左右,呈三角形分部,很难一次性的将其包围,除非动用超过一个师的部队。但包围后也容易因为地形等原因导致敌人突围,在这茂密的大山丛林中出动大规模的军队,对于热兵器时代的华军来说就是个灾难。当然,如何围剿这群日军那就是总参和第四军军部的问题了。

    这样的地形对于两个山地旅来说也算得上是困难,最难的地方在于如何一次性的解决所有日军,不被其逃跑造成更多的麻烦;其次是如何让大军秘密靠近日军据点不被发现。从而在最近的距离上发起攻击;第三是如何运输那些步兵炮,要想攻破那三个据点,就必须要有步兵炮的配合,从侦查得知日军据点内是存在火炮阵地的。而且据点外围的工事也需要火炮来摧毁。但是在山地中运输步兵炮非常困难,许多地方驮马都无法通过,道路狭窄到只允许单人通行。最后的决定是携带火炮,道路的问题就交给工兵营解决,这是作为领导一贯的风格。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将其交给下属,怎么解决我不管,我只看结果。完成了固然好,完成不了就是下属你的能力不够、态度有问题。

    “鲁道大哥,这次又来麻烦你了!”这段时间马赫坡社群的村子成了华军和原住民的主要联络点,劳伦在姜茂盛小队的护送下多次出入此地,与鲁道和当地人早已熟知。

    “劳伦中校,感谢你们带来的粮食、枪械、弹药和军装,那些物资足够赛德克团的消耗,只是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攻击?赛德克团已经集结了一天多时间。不能光看着消耗你们宝贵的粮食吧!”

    一段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