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之钢铁基地-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海军陆战队司令吕登拿到武器装备接收表的时候,勃然大怒也就可以理解了。

    基因人很少发怒,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脾气。情绪的宣泄需要机会。自海军陆战队组建以来,一直都是振**中的边缘角色,不过,振****里的边缘角色并不少,海军、陆战队、空军,都没有在历次战斗中发挥多大的作用。服从战略需要一直是基因人长官们安抚下属的说辞,在陆战队,都知道海军老大哥都没有买卖干,自己就不要叫屈了。

    事情从1904年初开始有了转机,按照总参的命令,海军陆战队将从一个旅扩张至一个军三个陆战师,总计四万五千人的部队。这让海军欣喜若狂,终于等来了这一天,这说明接下来的战争将重点放在登陆作战上,理所当然的也会有海军的用武之地。

    普通军官和士兵不知道上层战略,那些基因人军官们心里清楚得很,下一个阶段的战斗是针对日本,所以现在才扩充陆战队已经算晚的了。让吕登生气的是,扩充后的陆战队使用的全部都是从沿海沿江地区招募的、会水的新兵,要知道陆军新部队组建的时候都会从老部队抽调士兵军官充实到新部队里,以便更快的形成战斗力,这么对陆战队,多少有些厚此薄彼吧!陆战队的作战任务比较特殊,对士兵有一定的要求,好吧,这也算一个理由,说得过去,吕登也愿意自己培养人才,再说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一定能将这些新兵训练成优秀的士兵。但为什么提供给陆战队的装备差这么多?

    士兵的招募非常顺利,有水性的普通人多得是,而且参军是现在最光荣的一件事,军人的薪水也很高。到1904年3月初的时候,陆战队就完成了士兵的招募,接下来就是开展训练。总参总装备部为陆战队提供了步枪、机枪等轻武器,但只有两万多件,根本无法满足目前的训练需求,而且子弹还有缺口,重火力装备更是一件没有,这让吕登着急上火,训练时间本来就不足,陆战队面临的战斗任务也很重,怎么能在这个关口上缺斤少两呢!

    官司打到了吕梁这里,总装备部也很无奈,他们的理由是,目前不仅仅是海军陆战队,陆军也在扩军。按照总参的要求,在1904年陆军将继续扩充两个军,形成九个军三个集团军,共43万人的规模,这样对于装备的需求非常大。目前,总装备部下辖的军工厂,产能根本无法满足如此大规模的扩军需求,产能的扩充需要时间,工人的培养需要时间,钢铁的产量也需要时间,再加上目前消耗资源最多的海军,其余军种不得不受点委屈。

    这是事实,吕梁也很清楚,这也是他现在竭尽全力在做的事情。增开新的工厂、增设新的生产线,这些事几乎让吕梁崩溃。现在单单士兵的训练就让军工厂的弹药生产线不停运转,军火库里没有几颗弹药储存,一旦遇到战事,有没有子弹开打还是个问题。

    强调火力就意味着海量的弹药消耗,但这一条不容更改,这是吕梁最大的底气,他不能用人的意志和生命来换取战争的胜利。广东地区的潜力已经被挖掘的差不多,要想扩大产能,就得把目光投向其他新光复省份。事实上大规模的建设已经铺开,尤其是武汉地区,已经成为第二个重工业基地,按照预计,在1904年的七月份,新建工厂和生产线差不多就可以投入运行,到9月份应该就可以弥补产能的不足,提供更多的装备和弹药。

    在此之前,不得不有所侧重。陆军已经有成熟的作战部队,对于新部队的需求不是那么急迫,所以吕梁将重心放在了陆战队和海军上面,他们才是下一个阶段作战的重点。

    吕登满意而归,他得到了首长的承诺,海军陆战队将拥有充足的武器装备和训练弹药,要求是必须在1905年初形成战斗力,并能够击败一切敌人!可以想象,陆战队的新兵将在接下来的近一年时间里经受怎样惨无人道的训练。

    重工业、尤其是军工企业产能不足的最主要原因是海军,近一段时间,大部分的资源被投入到了海军上面。前几年造成的海军亏空,吕梁打算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全部补上,从战舰,到运输船,造船厂开始了爆发的关键一年。

    海军的亏空主要体现在军舰建造不足上,但是,基础已经打得非常牢固,当初长远计划的制定使得现在的爆发成为了现实。这个基础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之上,包括水兵、造船工人和中下级军官。

    通过现有军舰训练水手,一岗双员、甚至三员,轮流上岗,这些举措让水手们经受了痛苦的战舰生活环境,换来的是海军充足的熟练水手,四万多名熟练水兵枕戈待旦,只等新战舰下水,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海军学院也为海军提供了一千多名成熟军官,这些人经过了近三年的学习,不时上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说与纵横大海几百年的列强海军相比,但拥有先进兵器、先进教育的他们不会在任何国家的海军面前露怯。(。)

    ps:  读者给力、编辑开恩,终于上架!之后,早中晚各一更,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级战列舰() 
上架第二更

    欧洲强盗从几百年以前就开始在各大洋纵横驰骋,他们天生就有冒险精神,在大风大浪中穿梭,只为寻找财富。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不知道埋葬了多少水手船员,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船只沉没在大海里,铺起了一条条成熟的航线。从******的小帆船,到葡萄牙、西班牙的宝船、三桅帆船,再到现如今的风帆战列舰、铁甲战舰,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这样的积累,绝不是大陆国家能够比拟的。

    即使有成熟的海洋航线,有后世带来的海洋季风、洋流、天气知识,但大海变幻多端,吕梁心里也没有底气,毕竟,自己拥有的只是成立几年的海军,面对那些海洋霸主们,自己这几年的积累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这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现在只能拼命的为海军修补每一块缺口,还在,即将到来的战斗面对的并不是那些海洋霸主,而是日本这样一个维新不到几十年的国家。如果海军面对日本都不能获胜,吕梁将对自己的将来丧失所有的信心。

    所以,战争不容失败,每一步对于吕梁来说都是关键,自己没有那么雄厚的家底可供挥霍。现在他大多数时间都泡在造船厂里,看着一艘艘军舰、运输船成形,让他不安的内心变得稳重许多。

    现在承担造船任务的,还是南海沿岸的造船厂,惠州造船厂、湛江造船厂、广州造船厂、汕头造船厂、北海造船厂都是比较成熟的造船企业。这几个造船厂经过三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造船经验,惠州造船厂和湛江造船厂都是能够制造万吨级海轮的企业。这些工厂尤其注重人才的培养,合格的造船工人是最明显的短板,也是这几年造船厂全力解决的节点。

    为造船厂提供经验的。是以自强轮为主的运输船。在广东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支撑下,每一家造船厂都在生产这种轮船,截止到1904年的3月,海运公司已经拥有两百二十艘海轮,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还有获得长江沿岸的控制权后带来的运输需求。到1904年底,海运公司将拥有超过四百艘海轮,这些运输船将成为最重要的运输力量,承担军队和物资的运输任务。

    至关重要的,还有军舰的建造,除了战列舰外,其余的军舰都由造船厂建造,按照计划,到1905年的1月。海军将拥有两艘战列舰、六艘巡洋舰、三十艘驱逐舰和三十艘潜艇,组成对日本作战的主力舰队。

    五岳级战列舰首艘泰山号已经下水,并开始海试。五岳级战列舰采用俾斯麦级战列舰为建造模板,第一艘耗时两年零一个月,从1902年的三月开始建造,到1904年的4月才建成下水。泰山号完全通过钢铁基地建造,是因为现有的造船厂根本没有能力建造这种满载排水量达到五万吨的超级战舰,而且因为这种超级战舰需要海量的资源支撑。再加上钢铁基地还有其他非常繁重的任务,造成了泰山号建造时间如此之长。

    但吕梁看到泰山号下水的那一刻。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了,这就是战列舰啊,领先时代几十年的超级战列舰。当初吕海建议自己,第一级战列舰可以采用两万吨左右水平的战舰,不需要直接上这种超级战列舰,吕梁也考虑了许久。

    但最后。吕梁还是决定生产这种超级战舰,即使建造时间非常长,即使耗费资源非常大,也要建造这种战舰。这是因为,战列舰在这个时代不仅仅是一种兵器。更是一种战略力量,一种堪比后世核武器的威慑力量,是展示国家实力的最好平台。拥有这种战列舰,短时间内所有列强将不得不放弃对中国的觊觎,并将这个国家平等对待,它能产生的影响之巨大,实在难以预料。

    建造出来这种战舰,海军方面能不能掌握泰山号并熟练作战还是个问题,海军为这艘战舰也准备良久,并展开了疯狂的训练。种种原因使得这艘战舰还不能公开,振奋国民的作用将放在第二艘五岳级战列舰——华山号身上。

    五岳级第二艘华山号在泰山号下水之后开始建造,加大对海军的投入使得钢铁基地可以拿出更大的力量投入到华山号上,但预计也要到1905年的9月,华山号才可以下水,会错过参加战争的时机。建造时间缩短,意味着钢铁基地有三分之二的产能用在了这艘战舰上,对于其他工厂机械产品的输出就会减少,好在那些重工业工厂逐渐成熟,能够提供的机械种类和数量也在增加,对于经济建设的影响不大。这也说明吕梁对钢铁基地的依赖度降低,将来,等造船厂可以生产战列舰之后,钢铁基地将成为一个资源提供基地。

    泰山号舰长二百五十米,宽三十六米,标准排水量四点一万吨,满载排水量五万吨,采用瓦格纳高压重油锅炉、蒸汽涡轮机,三轴三车螺旋桨推进,最大航速达到了三十点八节,理论上十六节航速行驶时最大航程可以达到9280海里,编制舰员2100人,四座双联装380毫米主炮、六座双联装150毫米副炮,主炮座装甲达到了340毫米,装甲总重量17450吨,可以说单凭装甲重量就完爆目前的大多数军舰。采用先进装甲材料的泰山号,很难被目前的战列舰击穿,再加上先进的装药和大口径火炮,泰山号在大海之上就是无敌的存在,只要海军能够发挥出泰山号的最佳性能,单凭这一艘就能完败日本海军。

    当然,海战与其他战争一样,不是武器先进就能取胜的,影响海战的因素太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比比皆是,泰山号也不是没有阴沟里翻船的可能。

    单凭一艘战舰就想战胜一个舰队,这是痴心妄想,就算是泰山号,在单枪匹马的情况下也不敢单挑一支舰队。一发鱼雷就能让战舰重创,所以,围绕着泰山号为核心,海军还打造了一支强大的舰队,巡洋舰、驱逐舰、扫雷舰、补给舰等应有尽有,这些军舰将在造船厂完成建造。

    耗费了大部分资源的海军舰队让陆军颇为不满,还有一支部队对于此事心有戚戚,那就是同属于海军的潜艇部队。在水面战舰缺乏的时候,潜艇部队作为主要战力,同岸防工事一起维护者脆弱的海防,组成了主要的海战力量。但当泰山号下水之后,潜艇部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毕竟,潜艇并不是争夺海权的力量,而是破坏海权的力量。在作战计划中,潜艇主要是作为封锁力量使用,并不会参与正面作战。

    战争体现的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小到枪械弹药,大到军舰主炮,其建造都需要整个国家力量的参与。不仅仅是武器装备,战争时期还需要海量的其他资源,食品、药品、衣物、水壶等等,需要整个工业力量的参与。

    生产这些产品需要工厂,而将这些产品运输到前线就需要交通,并不是所有的工厂都在沿海和沿江地区。工厂生产产品所需要的资源需要从各地运输,产品到前线也需要运输。而最佳的陆地运输力量,就是铁路。

    以武汉、广州和上海为中心,更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工程在1904年到1905年间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流,每一公里铁路线的延伸都意味着国力增强一分。受制于钢铁产量的不足,这期间只有三条铁路在建,包括昆明至广州的滇粤铁路,贵阳到广州的贵粤铁路,广州到上海的沪粤铁路。按照计划,当各地的钢铁厂投产、钢铁产能增加后会建设更多的铁路,尤其是就将四川与外界通过铁路连接起来。

    1904年注定是大建设的一年,以战争准备为中心的建设,却明显带动了新光复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