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有钱人-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盾,运用其俞大猷的军中刀法,便向对手猛杀猛砍过去。

    “明武军”将士手里的这些倭刀,具是从日本进口的上等兵刃,按照日本武士的击剑之术,应当身褪衣甲、双手握刀,才能发挥出倭刀最大的威力。

    然而这样的刀术剑术威力虽大,却也只是两人一对一以死相搏的武功,并不适合两支军队数百将士堂堂正正地对面交锋。

    因此当年同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俞大猷,特意改编了倭刀刀法,该双手持刀为单手持刀,另一只手便能手握盾牌防护躯干,这样倭刀的攻击力虽不免有所减弱,却极度增加了防御力,成为一套适合正规军所用的几位简练实用的刀法。

    当然,原版的倭刀刀法,也被俞大猷记录下来,并演化成了一套可以用在长刀、长棍、长枪上的通用武术——而那黄得功,练习的便是这套武艺。

    “明武军”这套近战的功夫使用起来,对面那些乌合之众一般的白莲教徒果然不是对手,稍一接触便清晰无误地感觉到了对手的厉害之处,便立即退了下来。

    姬庆文见状,冷笑一声,伸手向前一指,命令道:“众军听令,给我向前掩杀!”

    众军得令,一边继续极有节奏地挥舞着手中的倭刀,一步步向前碾压过去。

    白莲教众不过是初次上阵的平民百姓,全靠胸中一股锐气才能支持到现在,而眼下对手已然如同泰山压顶一般攻击过来,士气立即崩溃,哭爹喊娘般地向南京城中四散逃窜而去。

第二四三节 终于知难而退了() 
奉命带领左路兵马的周秀英见状,厉声高呼着想要稳住队形。

    然而除了她亲信的“娘子军”之外,其余教徒早已被面前传说中的“戚家军”的传人吓破了但,无论周秀英如何扯破了她那条纤细的嗓子拼了命地喊,却也没有丝毫办法叫住如同大水崩沙一般的教徒们。

    周秀英还想故伎重演,想要仿效方才杀退官军时候那样,独自一人领着苏柳、齐芸两个丫头,杀入敌军阵中,斩杀一两个领军的头目,以此来大乱对手的指挥、提振本方的士气。

    然而姬庆文率领的“明武军”却同南京守军完全是两个概念,其阵型之严密、武艺之高强、兵器之精锐,都要远远凌驾于南京守军之上。

    周秀英去年年底隐藏在京师时候,也曾听说过姬庆文所部同精锐的满洲八旗交手的事迹,可现在轮到自己亲自面对这样一直军队,她终于感受到了这支不知花了多少银子、费了多少精力才打造出来的强军的压力。

    面对这样的军队,周秀英就算个人身上的武功再高强,或许能够冲入阵中杀死一两个敌军的士兵,可终究还是会被其他军士用倭刀砍翻,随即伤了性命——她不是那种不计后果的人,自然做不出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

    在这一刻,周秀英忽然对姬庆文产生了几分敬佩、几分好奇:像这样一个前几年还是西安城中的狗少,究竟是怎样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头,就打造起这样一直令人望而生畏的军队来的?

    却说那边的许道清原想通过这次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的冲锋,一举击溃姬庆文麾下那区区一千多个人,却不料他所遭遇的打击比周秀英更加惨烈。

    周秀英手里还有忠于自己的几百“娘子军”,可那许道清却是新拜在教主徐鸿儒门下的弟子,在白莲教中没有任何根基,也没有任何嫡系力量。

    因此,许道清所率领的队伍,遇到了姬庆文这样的强手,比鸡蛋碰石头更加绝望——鸡蛋碰了石头,好歹蛋壳碎了之后,也会在石头上留下一摊蛋清蛋黄。而许道清的队伍,刚同姬庆文所部接触,便逃了个精光,只剩下七八个贴身亲信还护在他的旁边——就好像是戳破了的肥皂泡,一旦碎裂,就只留下一道虚幻的泡影而已。

    此刻落在队伍后头的徐鸿儒也已赶到,他手下的大多是信教已久的老白莲教徒,他们虽然信仰更加坚定一些,可瞧见身边这么许多同教纷纷退散,心中自然也惶恐起来。

    因此当原本在心中被奉若神明的徐鸿儒,指挥他们向前同对手厮杀之时,这些白莲教徒竟没一个听从号令的,一个个都站在原地、面面相觑,就是不肯往前冲杀。

    徐鸿儒见状,登时怒不可遏,挥动左手向前呵斥道:“明尊有令,杀退前头的妖孽,尔等不听号令,便是妖孽的同党,不怕死后下地……”

    他正在盛怒之下,忘了自己的肩膀受了不轻的枪伤,动作一大,刚刚敷了金疮药的伤口随即崩裂开来,疼得这位平常极有派头的白莲教主龇牙咧嘴。

    一种白莲教徒瞧见徐鸿儒这样的丑态,无不侧目冷眼旁观——徐鸿儒在他们心中的威信,顿时消减了一大半。

    徐鸿儒勉强忍耐住伤痛,定住心神,忽然意识到:自己手下的白莲教徒人数虽多,却只能仗势欺人而已,面对羸弱不堪的朝廷官军或许还可以仗着人多势众、士气高昂,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可对阵训练有素、装备精锐、战术得当的“明武军”,虽然人数是对方的几倍之多,却竟是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徐鸿儒正在思索之间,周秀英已然走了上来,在他耳边说道:“爹爹,姬庆文太厉害了,信徒们就是再怎么奋勇杀敌,也不过是徒然送死而已。爹爹,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还是先撤退吧……”

    “撤退?撤到哪里去?今日一败,我们还有翻身的机会吗?我都快七十岁的人了……”徐鸿儒话语之中满是气馁和愤懑。

    周秀英跟着徐鸿儒也有二十年了,也是第一次瞧见这位从小将自己拉扯大的天尊教主露出这种颓废的表情。

    于是周秀英只能安慰道:“爹爹,你可不能灰心丧气啊,想当年姜子牙七十多岁还在渭水旁边钓鱼,遇到时机,不也成就了一番伟业了吗?爹爹现在年纪虽大,武功却从未松懈,筋骨也很强健,有的是你成就大业的机会啊!”

    徐鸿儒听了周秀英这话,心情略微舒畅了一些,随即又蹙眉道:“可是南京城这场失败之后,我们又何去何从呢?”

    周秀英道:“天下之大,自然有我们的容身之所。更何况,这次南京起事虽然没有成功,却是事出突然,也是情有可原的。更何况,此役过后,我们手里积攒下不少铁杆的信徒,有了这些人的助力,爹爹自然有了成功的根本,便也不算是一无所获!”

    徐鸿儒显然是将周秀英的话听到了心里,脸上紧绷着的肌肉顿时舒展开来,说道:“好,这话有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本尊不是寻常匹夫,待修身养性个一两年,必然是有一番大作为的。秀英,爹爹老了,到时候可就全靠你了啊!”

    周秀英不及细想,草草答应了下来,说道:“好的。爹爹,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还是先到安全的地方去吧!”

    经过周秀英这一番近乎是哄小孩一般的劝慰,徐鸿儒总算恢复了精神,咬咬牙忍耐住肩膀上传来的剧痛,说道:“那好!我看南京城虽然繁华,却不过是个四方的监牢,待在这里也没有多少出路。不如先撤退出去,再寻几个偏远的州县攻打一下。”

    主意已定,徐鸿儒便撇下姬庆文不管,立即带领周秀英、许道清两个亲信,率领死走逃亡剩下的不到三千名最虔诚的白莲教信徒,转身便往南京城外退去。

    姬庆文见对手潮水一般地退去,终于长舒一口气,对身边的李岩说道:“李兄,真是不容易啊,徐鸿儒总算是知难而退了!”

    李岩也忍不住伸手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道:“是啊,这徐鸿儒别的本事没有,拉人头的功夫倒是一等一的,真不知他是从哪里弄来这么许多白莲教徒的。要不是我们占了地利,搞不好还真被徐鸿儒的人马给淹死了……”

    姬庆文也道:“没错,估摸着我们带来的火药、子弹都打得差不多了,再打下去也要危险了。”

    说着,姬庆文便叫孟洪等人统计一下“明武军”将士此役之中的伤亡情况。

    姬庆文和李岩正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话,李元胤却过来搭话道:“姬大人,似乎白莲教徐鸿儒并不是被我军击溃的,而是主动撤走的,应该还有余力战斗吧?现在还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呢!”

    姬庆文一想,李元胤所说的还真是事实,便追问道:“那又如何?反正他们是不会向我这边撤退的……”

    李元胤说道:“姬大人这话固然不假,可徐鸿儒却毕竟是在南京城内,总会同南京守军发生遭遇的……”

    “哼,你这话我就听不懂了。南京守备,那是熊明遇、韩赞周、刘孔昭他们的责任,和我可没有半个铜板的关系!”姬庆文的话有些任性。

    身旁的李岩却冷冷说道:“以姬兄所见,徐鸿儒虽已是败军之将,却不知南京守军是不是他们的对手呢?”

第二四四节 危机四伏() 
李岩提出的这个问题,姬庆文仔细沉思了一下,说道:“这道难说……这两方人马,一边是乌合之众、一边也差不了多少,真打起来,大概会是一副菜鸡互啄的局面吧……”

    李岩点头道:“我同姬兄想的差不多。这两边人马战斗力接近,可白莲教徒是拼了命地要逃出南京城,我看官军就未必能抵挡得住……不过徐鸿儒打了这么大半天,想要冲出城去,似乎也不会太过轻松……”

    对白莲教徒和南京守军之间的战斗,姬庆文所持的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开放态度——本来嘛,负责南京防务的那三位官员对自己就不是太客气,让原本想要自己小命的白莲教徒教训他们一下,正合着姬庆文的心意。

    然而他忽然想起周秀英还在白莲教众之中,若是这仗打臭了、打烂了,打成一次互相绞杀在一起的糊涂仗,那搞不好周秀英这样一个绝色女子,就会在这样的乱局之中损了性命。

    “那可真是太可惜了!”姬庆文低着头,默默在心中念出了这句话。

    于是姬庆文忽然抬头,给自己找了个理由,说道:“要是我在这里休整兵马,不免给那些流氓文人落下袖手旁观的口实,这个黑锅我可不背。走,我们过去瞧瞧去!”

    说着,姬庆文便招来孟洪,询问一下自己麾下“明武军”将士在今早这场鏖战之中的伤亡情况。

    孟洪带来的伤亡统计倒也还算可喜——因白莲教徒虽然人多势众,可手中没有什么像样的刀剑兵刃,更没有弓弩火枪,因此“明武军”将士所受的伤大多是被钝器、砖石打到而造成的淤伤,虽然外表难看,却没有什么大碍,可以立即投入战斗。

    姬庆文是经历过京师城下同满洲八旗精锐那一场生死血战的,是有过亲信兄弟丧命在自己面前大的惨痛经历的,因此听了孟洪这样的消息,禁不住长舒口气,说了句:“那好,那好,那就好。”

    于是他点起全军将士,重新排好队形,又派武艺高强、脑子机灵的兵士,由黄得功领军先行一步探查情况,便循着徐鸿儒、周秀英退却的防线,带领全军上前追击而去。

    因现在南京城中情势晦暗不明、危机四伏,除了被亲信的“明武军”保护的地方之外,并不存在什么绝对安全之处,因此姬庆文便将柳如是这样娇滴滴一个女子待在身边,随自己一同行动。

    在城市之中——特别是南京这样天下最繁华的城市——作战,比起在荒郊野外同对手野战决战大有不同,因城中街道、河流、高楼将地形阻隔得异常复杂,需要随时提高警惕,以免被敌军偷袭。

    在此弊端之外,却因城中居民、商户极多,只要有银子,补给起来也是十分容易。

    姬庆文就是这样一个有银子的人。

    他一面领军前进追击白莲教众,一面从怀中掏出一叠银票,向接到周边的茶楼、酒肆、饭馆购买粮食。

    姬庆文出手极为大方,只要能够提供新鲜热乎的食品,自己便能花三倍、四倍的收购。

    商户们听到这样的价格,自然是十分高兴,争着招呼起店里全部的伙计,立即开锅造饭,将新鲜做出来的馒头、包子、饭团、炊饼等食品,源源不断地送到姬庆文军中。

    就这样,“明武军”将士一路追、一路吃,体力竟然没有什么损耗,士气反而更加高涨起来,迈着齐整而又有力的步伐,向前追击而去。

    南京城中的商贾百姓多少也是见过些世面的,可却也从未见过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秋毫无犯的军队,无不凭窗观看、啧啧称羡。

    又听说这支打着“明武军”、“姬”、“戚”三面旗号的精兵,竟是戚继光老将军的“戚家军”的后人,百姓们更是异常兴奋,高声欢呼着给他们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