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有钱人-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笑一阵,李岩问道“看姬兄这么喜气洋洋的样子,想必昨日进宫时候得了彩头了吧?”

    姬庆文这才想到,昨天会审袁崇焕的结果还没有同李岩讲过,便将昨天高起潜怎么搅闹刑部大堂、周延儒和温体仁如何明争暗斗、崇祯皇帝如何改变心意的话,同李岩一一细致讲了。顺道连朝鲜使臣崔有海的事情,也介绍了一番。

    李岩一边听,一边笑“看来皇上还是给了姬兄一个面子,终于准备放过袁崇焕了。”

    “嗳!”姬庆文道,“李兄这话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昨天我一句替袁崇焕求情的话都没说。看来是皇帝早有心思或是临时改变了主意,这才准备放

    袁崇焕一马的。”

    李岩否认道“不然。其实现在朝廷的局势,同姬兄进京之前变化并不大。按照形势,皇上以及温体仁等人,是准备处死袁崇焕的;而已周延儒为代表的文官们,却是准备力保的。如今双方的筹码变化不大,还不足以让皇上改换心意。可现在姬兄来了,却是有别于内朝和外廷的第三方势力。姬兄的势力现在虽然还不强大,却是潜力十足,足够打动皇上了。”

    李岩这番分析有理有据、入情入理,现在看来天衣无缝。可不过多久之后,便发现他只猜对了一半而已,不过同别人不同的是,他没有猜对开头,却猜中了结局。

    不过眼下听了李岩这样的分析,姬庆文倒颇有几分得意“好了,别管这么许多了。反正是皇上已经下了旨意,要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地方五品以上官员,上奏章公议袁崇焕的罪过。”

    姬庆文顿了顿,又道“对了,进京之前,记得我曾经吩咐李兄,将那日拿过我黄金的官员的名册带来。不知李兄有没有弄丢啊?现在正是用这件宝物的时候呢!”

    李岩摆摆手道“那倒也不必,我看朝廷里有的是人比姬兄急,让他们去做这件事情好了,等事情做不成的时候,姬兄再插手也不算迟。”

    正说话间,忽见小多子快步上前,在姬庆文耳边低声说道“少爷,外面来了个将军,想要找你来着。”

    “将军?哪个将军?你有没有问清姓名?”姬庆文问道。

    “这位将军姓吴,叫吴三桂……这名字,好奇怪。”小多子答道。

    听到“吴三桂”的名号,姬庆文心中一凛,心想吴三桂好端端的不在山海关待着,跑到京师城里来做什么?过来寻自己又做什么?

    不过他转念一想,想到现在的吴三桂还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大汉奸,而且同自己交情匪浅,从山海关长途跋涉跑到京师城里来找自己,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

    于是姬庆文便吩咐道“吴三桂将军是我的好朋友,你快请他进来吧。”

    小多子答应一声,忙不迭地跑了出去,回来的时候身后却已跟了七八个武将打扮的人物,而打头一人年纪轻轻、英姿飒飒,正是还处于“少年英雄”阶段的吴三桂。

    姬庆文见了,笑盈盈地迎上前去,招呼道“原来是吴将军啊,你不在山海关帮着你父亲守关,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

第三八九节 陈圆圆() 
吴三桂狡黠地一笑,道“姬爵爷莫非忘了,你还有一件事情交托我去办呢!”

    姬庆文思索了一下,这才恍然大悟“是不是我托你去买马的事?不是说了,吴将军将马买来之后,先寄养在山海关下,等我离京之后再到关上来取的吗?”

    吴三桂摸摸脑门,道“这么多牲口,怎么敢劳动姬大人多跑一趟?你看,我这就不是把马给你送来了吗?”

    姬庆文自从在京师城下同满洲八旗的精锐交锋过之后,就一直想建立起一直骑兵的突击队伍,只因江南并不出产良马,而周边省纷的马匹,则都是些拉车、种田、推磨的蠢东西,并不能用作军马。

    现在好了,有了关宁铁骑出身的吴三桂亲自挑选购买的军马,再加上一番训练,必然能使已然十分强大的明武军更加如虎添翼。

    一想到这里,姬庆文是忍不住的高兴,忙道“那马呢?吴将军还不赶紧带我看看去!”

    吴三桂答道“京师城内人多嘴杂,又没有能够养马的地方,所以我都把两百匹战马全都圈在京师城外,又派人专门看管起来,保证不会跑了一匹。”

    姬庆文忙道“那好,请吴将军带路,我们这就出城去。”

    却不料五三姑不紧不慢地说道“不忙,不忙。马在城外,有人看管着,跑不掉的,姬大人又何必着急?我来京师,还有另一件事情要办呢……”

    姬庆文听了一愣,赶紧接话道“吴将军有什么事情,是令尊吴总兵吩咐下的?还是我老师孙老督师吩咐下的?你遇到难处尽管开口同我说,我在京师里头,同几位内阁大臣都混得精熟,多少也能帮上一点忙的。”

    却不料原本做事干脆利落的吴三桂居然犯起嘀咕来了,吱呶了半晌也说不出自己要办什么事情。

    还是他身后一个随从上前半步道“姬爵爷这里还有什么好隐瞒的?不瞒爵爷说,这次我们少爷向老爷讨了差事进京来,给爵爷送马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想去见一个青楼女子……”

    说话的人姬庆文也认得。他名叫李本深,是吴三桂的亲信随从,他口里说出的话,自然不会有错。

    因此姬庆文等人听了这话,禁不住仰天“哈哈”大笑起来。

    吴三桂到底还是个年轻人,被众人笑道脸孔绯红,嘴里一个劲地嘀咕“大家可别再笑我了,真是羞死我了……”

    姬庆文却道“吴将军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不就是看上个青楼女子么,有什

    么大不了的?告诉你,我的大老婆也曾经沦落风尘,还是我向皇上讨了恩旨,赦出了她的贱籍,这才当了我的老婆呢!”

    吴三桂听了眼前一亮,忙问道“这是哪家的姑娘,能有这样的福气?”

    一旁站着的李岩轻摇折扇,笑道“能让姬兄看中的,自然不会是寻常女子。她便是秦淮河畔的花魁——河东君柳如是。她在江南名气如雷贯耳,就是不知在京师这边有没有人听过她的花名?”

    “有,有,当然有。”吴三桂立即接话道,“柳如是大名鼎鼎,自然是天下闻名。听说她之前被一个富商赎了身,我还以为是谁呢,竟没想到是姬爵爷的手笔。唉!其实我早就应该想到的,除了姬爵爷这样的人物,又有谁能配得上柳如是姑娘呢……”

    吴三桂这几句话发自至诚,虽不是故意拍马屁,却说得姬庆文心花怒放。

    却听姬庆文又道“所以说嘛!吴将军不必害羞,也不必担心。这姑娘你要是看得中,出钱给她赎身也就是了。你要是手头紧,那也没关系,要多少钱,我借你就是了。”

    吴三桂听乐这话,心中说不出的感激和感动,立马给姬庆文作了个揖,道“姬爵爷可真是我的知己啊!没说的,要是今后有我能帮得上忙的事情,爵爷尽管开口,我要是有半句推脱的话,就算我吴三桂是个无信小人。”

    这就算是卖了个天大的面子给吴三桂了。

    想到这里,姬庆文也是十分高兴“好说,好说。不过我还不知道吴将军看上的是哪位姑娘,她现在又在何处?”

    吴三桂挠了挠头,道“叫陈圆圆,现在在陕西巷的遇华馆坐  台接客。”

    姬庆文听了一愣,忙道“不对吧。记得陈圆圆也是秦淮八艳之一,还是这八位女子里最年轻的一个,一直以来都在南京城秦淮河边做生意,什么时候跑到京城里来了?”

    吴三桂解释道“据说是去年白莲教匪闹得凶,在南京城作乱,把秦淮河闹了个一塌糊涂,就连陈圆圆平常坐  台的青楼都给拆了。因此陈圆圆才跟着老鸨子一路北上,跑到京城里来的呢。”

    “白莲教……”

    陡然间提起这三个字,又让姬庆文想起白莲圣女周秀英来。不知她被自己放走之后,现在跑到哪里去了,也曾约好了要在京师会面的,不知是否还记得这个约定……

    吴三桂见姬庆文似乎陷入了沉思,赶忙问道“姬爵爷,你在想什么呢?”

    姬庆文一

    个激灵,忙解释道“我在想,原来秦淮河畔还是我大老婆当花魁的时候,就听说陈圆圆的姿色、才情不在我大老婆之下,今天正好有空去瞧瞧。”

    吴三桂听了这话,竟有些慌张,说道“姬爵爷官职比我高、银子比我多,才气更远在我之上,可别跟我抢美人啊!”

    “哈哈哈!”姬庆文放声笑道,“吴将军想哪里去了,君子不夺人之美。我姬庆文虽然不是什么君子,可横刀夺爱的事情却也是做不出来的。要是不信的话,我看现在天色尚早,不如现在就去陕西巷走一遭如何?”

    吴三桂现在心里是火急火燎,当然一口答应下来。

    姬庆文原本打算招呼李岩一起去的——毕竟明朝青楼里花花肠子多得很,有时候有钱还不行,还得要附庸风雅地吟几句诗、作几个对子才能过关。这个时候就是该李岩上场的时候了。

    可李岩却婉拒了姬庆文的要求,摆出了理由也很充分——他现在的身份是进京赶考的举人,明年要参加会试的,要是逛窑子被人看到,那就会被礼部革除考试的资格。

    姬庆文心里却是明白得很——现在的礼部尚书徐光启和自己是死党,就凭这层关系,李岩就是被捉奸在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现在摆出这番说辞,其实就是不愿意去而已。

    姬庆文不是个勉强别人的人,听出了李岩的表态,便也并不强求。

    可他刚要往外走,却听李元胤说道“姬大人,我劝你还是别去了吧。”

    姬庆文回头问道“哦?李指挥,这话怎么讲?”

    李元胤蹙眉道“这个……这么说吧,官员宿娼有违律法,陕西巷那里青楼云集,因此也常有锦衣卫在那边守候,专门盯着朝廷官员。就怕姬大人现在是个扎眼的人物,万一被人咬住了不放,事情可就难办了……”

    “李指挥,你似乎是话里有话吧?你是说骆养性也正盯着我呢吧?就怕我陪吴将军去一趟青楼就被这厮抓住了把柄?”姬庆文问道。

    李元胤点点头“姬大人是个聪明人,有些话,末将也没法细说。总之末将觉得,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为好。”

    一提起骆养性来,姬庆文心中又油然而生一股傲气,说道“老子把柄多了,也不少逛青楼这么一条。跟老子过不去的人也不少,也不多骆养性这一个。李指挥,你闲着的话,不如去通知一下骆养性,就说我姬庆文就要去陕西巷了,他要有兴趣,可以一同过来,我请他吃饭喝酒!”

    。

第三九〇节 陕西巷() 
姬庆文没带随从,吴三桂便也没好意思大张旗鼓地带着几个山海关下来的兵丁,两人便联袂步行往陕西巷那边走去。

    陕西巷之所以叫陕西巷,就是因为靠近陕西会馆的缘故。而姬庆文之所以现在住在云来客栈,也就是因为客栈就在陕西会馆附近。

    也正因此,云来客栈离开陕西巷不远,姬庆文和吴三桂两个又是腿脚灵便的,走不过一盏茶功夫,便站在了陕西巷口。

    虽说已到了明末,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不过十几年以后,京师便会被李自成的起义军攻打下来、现在高坐在紫禁城乾清宫内的崇祯皇帝便会跑到煤山歪脖子树上上吊自杀、而在关外喝风吃雪的满洲鞑子就会入住关内,称为京师新的主人。

    而放满洲人进关的,便是姬庆文手边的这个叫吴三桂的年轻人。

    然而眼下京师城内的百姓,虽然经过了去年京师一战,却依旧没有感到半点王朝末世的气氛,该寻欢作乐的依旧在寻欢作乐,而陕西巷便是这样一个寻欢作乐的大本营。

    事实上,围绕着陕西巷,在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在北京城形成了烟花柳巷聚集区的八大胡同,而陕西巷便是其中的核心。

    虽然在此之前两百年的明末,八大胡同还没有形成规模,可站在陕西巷口努起鼻孔,依旧能够嗅到哪一股刺鼻却又令人神往的胭脂水粉的气息。

    在这股气息的吸引下,姬庆文和吴三桂并排走入陕西巷口,见不宽的小巷两侧满时候鳞次栉比的青楼,人流更是摩肩接踵,人人脸上都挂着代表着贪婪和欲望的表情,眼珠子好似要弹出来一样,朝两旁张望。

    姬庆文也曾流连于南京城去秦淮河畔的烟花柳巷。可秦淮河多少还讲一些情调、讲一些风雅,有意无意、遮遮掩掩地布置起一种暧昧的氛围。而陕西巷这边就直接了许多,每家每户的青楼门口都各站了几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庸脂俗粉,摇曳着扑着刺鼻香味的手帕,不断地招揽着过往的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