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有钱人-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家族,就接连出现了五六个有为之君,宗室子弟之中也不乏有才干的人士;可大明朝廷里呢,虽然也不乏有识之士,却是一个接着一个地死于非命,比方说好不容易出了袁崇焕这么个可以正面硬刚努尔哈赤的将领,却也是性命危在旦夕。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是复杂的,可姬庆文来到明末,就是要利用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努力改变这一个个历史的细节,从而扭转整个历史的进程。

    吴三桂对这一点也似乎有些认识,在姬庆文耳边提醒道“爵爷,现在满洲爱新觉罗一族里头,厉害的人物不少。你说底下这几个鞑子,会不会就是爱新觉罗的子弟呢?搞不好还是敌酋皇太极的子侄之类。”

    姬庆文低声答道“吃不准。要真是爱新觉罗的人,那今天这麻烦可就闹大了。”

    “既然要闹大,那就往大了闹!”吴三桂咬牙说道,充分体现了他无法无天、惹是生非的个性。

    不过他的建议还是挺靠谱的,袁崇焕殷鉴不远,万一真是来了爱新觉罗家的人,要是处理起来遮遮掩掩的,难免被别有用心之徒说成是在暗通敌寇,而只有闹得满城风雨,才好堵住纭纭众口。

    于是姬庆文把心一横,突然高声下楼下说道“楼下的朋友,不用再装了,各位是从满洲来的吧?”

    楼下那几个所谓的“蒙古人”听到姬庆文这样直言不讳地把话挑明,竟然有些惊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应答。

    最后还是那个挑头之人更沉稳一些,含笑道“不愧是姬庆文爵爷,我们这身衣服都是问蒙古王公们讨来的,居然还是被爵爷识破了身份,在下佩服佩服。”

    这人的马屁仍旧没有能够打动姬庆文,只听他又冷冷问道“看这位气质非凡,莫非是姓爱新觉罗的?”

    此言一出,那人脸上顿时闪过一丝慌张。

    不过这一丝慌张也不过是转瞬即逝,瞬间又恢复了平静,只听那人淡淡一笑,说道“爵爷目光犀利,我就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名叫多尔衮的就是了。”

    “多尔衮?你就是多尔衮?”姬庆文几乎是惊叫出来的。

    这多尔衮可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人物,要说是努尔哈赤草创了满洲的基础、皇太极奠定了满洲的优势、那真正用

    一系列微操发挥这种优势并最终入主中原的,就是这个多尔衮了。

    不过就是现在的多尔衮自己,都没能料想道他今后会有那么大的动作——眼下,他自己不过是努尔哈赤的众多儿子里,一个年轻的、并不起眼的小弟弟罢了。

    因此,他知道姬庆文似乎听说过自己的名字的时候,也是颇有几分惊讶,用带着几分感慨的口气说道“没想到……没想到姬爵爷居然也听说过我多尔衮的名号……也算是十分难得的了……”

    姬庆文定了定心神,冷冷问道“我当然听说过了。别的不提,去年你们鞑子劫掠京师时候,就有你的份吧?我且问你,你哥哥皇太极最近如何?”

    多尔衮终其一生,就始终生活在皇太极巨大的阴影之下,提起这位哥哥他是又敬又怕,立即答道“兄长身体健旺,一切都好。还时时想着同姬爵爷再次会猎于围场呢!”

    “会猎”二字,是《三国演义》里曹操准备攻击孙权,挑起赤壁之战的婉转说法。满洲人最爱读的书便是《三国演义》了,因此在这个地方举出“会猎”二字,倒也算恰当文雅。

    姬庆文接话道“你说得好听,可满洲乃是大明边陲叛逆,正同朝廷在交战之时,你既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跑到大明京师来做什么?是过来自投罗网的么?”

    多尔衮笑道“姬爵爷为何这样说话?去年京师一战,我满洲八旗大获全胜,中原军队竟都是些土鸡瓦犬。只有姬爵爷麾下军士战力非凡,竟能战胜我兄长,我满洲上下对爵爷无不心怀敬意。因此听说爵爷受封福禄伯之后,兄长觉得不能不有所表示,便派我过来庆贺庆贺。”

    姬庆文眼睛一斜,道“既然是庆贺,那自然是带了礼品来的吧?”

    多尔衮“嘿嘿”一笑“都说姬爵爷富可敌国,我们穷乡僻壤临时凑起来的一些小东西自然是入不得爵爷的法眼的。这样,方才那些东珠,不知道爵爷看不看得上眼?要是爵爷不嫌寒掺的话,我这里还有一袋子,爵爷拿去赏赏下人也好。”

    姬庆文冷笑道“哼,别人眼里东珠似乎是宝物。可在我眼中,竟是不名一文。不瞒你说,我曾经送给我大老婆两颗比鹌鹑蛋大小的东珠,她嗤之以鼻,只说这是乱臣贼子、蛮夷之地的东西,就是送她也不要。我虽不争气,见识却也不逊色于一个女流之辈,你的东西还是收回去吧。”

    多尔衮倒也没有生气,道“姬大人果然不

    同凡响。我这几颗东珠,本也就是些上不得台盘的东西。不过我们满洲物产丰富,鹿茸、虎骨、鹿皮、人参,每一样都是中原难得一见的东西。姬爵爷只要开口,下回我亲自派人送来。”

    姬庆文恶狠狠冷笑一声“你说的这些东西,我都看不上。我只看上你身上一样东西而已,就怕你不舍得!”

    多尔衮问道“什么东西?”

    “哼!便是你项上人头!你舍得吗?”姬庆文呵道。

    多尔衮听了一愣,却是毫不示弱“我好歹也是正经贝勒,这颗脑袋可是值钱得很,我是确实不舍得给。不过姬爵爷硬要,我也没法推辞,只不过爵爷就未必能有这个本事来拿了!”

    “哈哈哈!”姬庆文忽然放声大笑起来。

    他笑了一阵,这才说道“你脑子不好使,心眼倒是挺大的。也不瞧瞧这里是哪里?这里是京师!内外关防严密,你就是长了翅膀,也休想飞出去!”

    不料多尔衮居然也发笑起来,说道“姬大人担心我的处境之前,不如先瞧瞧周围吧!我飞不出去的是这座偌大的京师城,可爵爷就连这小小的‘遇华馆’也未必能够平安走出去吧!”

    说罢,多尔衮忽然大喝一声“弟兄们,动手了!”

    他话音刚落,忽见同多尔衮同桌的七八个蒙古人打扮的满洲人同时站起身来,快步登上楼梯,转眼之间便已将姬庆文和吴三桂两人围在垓心——看他们行动利落、分工明确,显然不是江湖上那些乌合之众,而是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的沙场勇士。

    对此姬庆文不敢有半点轻敌,一个个扫视着这几个满洲勇士的眼睛,目光忽在一名虎背熊腰、满脸虬髯的满洲人脸上停下,骂道“鳌拜!你是鳌拜!你居然还有脸来京师!”

    那人“哇哈哈”大笑几声,一把手除下脑袋上套着的蒙古式的狗皮帽,用异常浑厚而又嚣张的嗓音说道“没想到姬爵爷还记得我鳌拜,我也算是荣幸之至了。”

    “哼!我怎么记不得你这厮,陈文昭的仇我还没报呢!你就是化成了灰,我也认得你!”姬庆文咬牙切齿道。

    “那好,那就请爵爷下楼,我们到个僻静的地方再细细叙旧不迟!”鳌拜说道。

    面对这样裸的挑衅,姬庆文身边的吴三桂瞬间被激起了怒气,骂道“哪来的鞑子?居然敢在这里撒野,问过我吴三桂没有!”

    。

第三九八节 暗箭伤人() 
“嗬,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吴襄家的小崽子啊!你老子来了,爷爷我也能把他打个落花流水。要是我打你,岂不是辱没了我‘满洲第一巴图鲁’的名号?还不给我滚下去!”鳌拜丝毫没有把吴三桂放在眼里。

    吴三桂是个自尊心强的人,听鳌拜这样轻视自己,顿时怒不可遏,也不说话,抄起桌上一只盛了条红烧鱼的盆子,便朝鳌拜脸上砸去。

    吴三桂这一手动手极快,距离又断,然后鳌拜武艺高强、经验丰富,也没有做出及时反应,立即被打了个满脸花,脑门上挂满了鱼肉、鱼汤、鱼骨头。

    鳌拜也不是个能受委屈的人,用手抹了下脸上的污物,下令道“费扬古、图尔格,还愣着做什么?还不给我打!”

    费扬古、图尔格等人虽然名气并不响亮,却也是明末清初数得上号的名将,手上身上武艺自然也是十分高强。只见他们左右夹击,挥拳一顿猛攻,不过片刻功夫,便已将吴三桂打得只能疲于应付。而吴三桂只能仗着年轻气盛,才勉强没有被这几人打趴在地上。

    姬庆文这边也没闲着,他手无缚鸡之力,又没带着火枪,只能学着方才吴三桂的样子,将桌上放着的盘子、筷子、饭碗、勺子等东西,一股脑地往鳌拜等人头上砸去。

    然而这次多尔衮带来的,都是些久经战阵的悍勇之徒,在战场上面冒着弓箭、枪弹依旧能够奋勇冲锋,又哪会在乎这些雷声大、雨点小的餐具呢?

    这番争斗,立即将“遇华馆”打了个一塌糊涂,看客们的注意力立即从陈圆圆身上转移到了二楼的斗殴上。只见这些看客有立即离开的、有围观看热闹的、有加油叫好的、还有跃跃欲试准备上墙帮忙的、更有高声呼喊说是蒙古人造反的……

    原本就十分热闹的遇华馆里,更是变得人声鼎沸、喧闹无比。

    就在这乱乱哄哄的局面下,刚才并没有出手的鳌拜,慢慢移动到了吴三桂的身后,趁着他专注于同面前的费扬古、图尔格搏斗的机会,忽然发难,举起汤盆般的拳头,便往吴三桂脑门背后打去。

    吴三桂虽然英勇,却也是凡夫俗子,并没有长着一副铜皮铁骨,被鳌拜这一突袭,立即栽倒在地上,口中依旧倔强地说道“鳌拜,你投机取巧、暗箭伤人,不是英雄好汉!”

    鳌拜抚了一把自己的脸上的络腮胡子,笑道“什么英雄?什么

    好汉?只要能把姬爵爷制住,那才是真英雄、真好汉!”

    吴三桂听了这话,哪能服气,刚要从地上爬起来接着同鳌拜等人打斗,可他刚刚挪动了一下身子,便被费扬古、图尔格等人死死压制在地上,丝毫动弹不得。

    鳌拜的所作所为,姬庆文看了个清清楚楚,立即对楼下的多尔衮骂道“还真是狗改不了吃屎。这鳌拜去年就搞这种暗箭伤人之举,没想到被皇太极骂了一顿之后,依旧是这副见不得人的样子。哼!有怎样的主子,便有怎样的奴才!我这句送给皇太极的话,原封不动送给你多尔衮!”

    多尔衮倒也是个有羞有臊的人,被姬庆文这么一段数落,脸上倒也带上了一丝难堪的表情。

    谁知姬庆文依旧不依不饶地骂道“你多尔衮虽然和皇太极是兄弟,可比皇太极差得远了!你满脑子想当满洲人的头吧?告诉你,你一辈子没这福分、也没这气量,就别动这脑筋了!”

    历史上多尔衮虽然在皇太极死后也算是权倾朝野了,就连顺治皇帝也在很大意义上成为了他手中的一个傀儡,可终多尔衮一世,他始终就没有登上过至尊之位,也算事多尔衮整个人生中的最大遗憾了。

    多尔衮虽没这个福气,却不代表他没有这个野心。

    现在的多尔衮虽然不过二十出头,心里头却早已有了想法自己的兄长皇太极英明神武,自己是左右比不上的,可皇太极却有燥热之症,每次战事激烈之时,便会鼻孔流血,不是长寿的征兆;而皇太极的两个儿子却都不成器,只有自己这个弟弟才是继承皇太极满洲大汗之位最可靠的人选。

    多尔衮这样想也算是人之常情,然而现在皇太极还活着,多尔衮便只能将这番心思埋藏在心底的最深处。

    然而多尔衮在辽东不动声色的心思,却在大明京城内被姬庆文点破了,这让极重面子的皇太极脸上“唰”地一下红得好像个没煮熟的猪肝,恼羞成怒地下令道“鳌拜,你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给我把姬庆文这个口无遮拦的家伙给拿下!”

    鳌拜虽然功劳卓著,又是皇太极跟前得力的战将,可多尔衮毕竟是正宗宗室子弟,他的话鳌拜是不能不听的,立即答应一声,便狞笑着往姬庆文身前逼近而去,口中不忘得意地说道“姬爵爷,你就投降了吧!要是乱说乱动,小心我手上没有轻重,伤了爵爷的手脚皮肉!”

    鳌拜在去年京师之战中,被姬庆文手下的明武军的火枪打了不轻不重的伤,全靠被满洲八旗虏来的一个医生照顾才恢复了健康。因此他跟着医生学了大半年的汉语,官话已经流利了许多。

    可现在的姬庆文却顾不得这么许多,看着步步逼近的鳌拜,又看着躺倒在地不断挣扎的吴三桂,早已是记得满头大汗,骂道“刘若宰!李元胤!你们动作怎么这么慢!陕西会馆离这里也就撒泡尿的功夫,怎么到现在还没来!”

    一眨眼的功夫,鳌拜已然逼近到了姬庆文的面前,嘴角咧出狰狞的笑容,伸出一只蒲扇大小的手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