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有钱人-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丁看在“福禄伯”的名头上,又看在银子的面子上,纵有一百个不情愿,也麻利地转身回去禀告去了。

    周延儒听是姬庆文来访,虽也觉得他是个不速之客,却也没有拒之门外的理由,便让人请姬庆文进府来说话。

    周府虽然占地不广,可在周延儒的打理之下,也是修建得错落有致、品味不俗,可姬庆文现在满肚子的心事,根本没心情去欣赏这精心营建起来的园林。

    在周府管家的带领下,姬庆文和李岩两人径直来到周延儒的所在的后堂,行李作揖之后,便听周延儒客套道:“姬爵爷可是稀客,今日怎么有空到我这寒舍里来?”

    姬庆文现在正在赶时间,来不及同周延儒寒暄,便开门见山地说道:“周首辅,当初你是答应了的,说是可以居中联络,让朝廷百官联名保救袁崇焕。可现在呢?联名是联名了,却不是保救袁崇焕,而是非杀袁崇焕不可。周首辅,这话不知你怎么讲?”

    周延儒被姬庆文这几句直来直往的话问得浑身难受,只能把气撒在管家身上:“周安,你也是我手下的老人了,怎么一点规矩不懂?我同姬爵爷谈论国家大事,你还站在这里做什么?难道也想要插几句嘴么?”

    管家周安原想要问问姬庆文喝什么茶的,现在被主人这样一顿训斥,便也只能默默退了出去,回手便掩上了门。

    周延儒这才说道:“姬爵爷,我这也是没有法子。本官之前已经同朝廷里几个资格老、面子大的官员谈过了,要他们几个牵头来保奏袁崇焕。可没想到,他们在京郊都有产业,京师一战都被鞑子给祸害光了。官员们这口气没法出在满洲鞑子身上,便只能出在袁崇焕身上了……”

    这里头的道理,姬庆文想了三番四次,早就依旧想得清清楚楚、通通透透的了,便说道:“周首辅的话,我懂!我也不求周大人再去劝那些官员改口,只求周大人能够请在京的官员们跑到一个地方,听我说上几句话。他们听了我的话,能够改变主意联名保救袁崇焕最好。要是不听我的话,也无所谓,至少我同袁崇焕的同门之谊,算是没有辜负。”

    周延儒想了想,觉得这件事情自己还是能够答应的,便问道:“行!这事能办。姬爵爷说吧,爵爷想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同官员们说话?”

    “就今天,选在白云观。”姬庆文道。

    周延儒送给朝中大臣的请帖写得十分清楚,写明了是福禄伯姬庆文请诸位大臣去白云观一会,与会的都是朝廷里有头有脸的大官。

    官场之中消息流转得极快,谁都知道姬庆文是打算保救袁崇焕的性命的,而皇帝却是一心想要杀了袁崇焕。

    按理说,这些官员是绝不肯跟着姬庆文去违抗皇帝的圣意,从而去蹚这趟浑水的。可是姬庆文好死不死,偏偏将聚会的场地放在京西白云观之中,摆明是在向百官声明:你们都欠着我的人情呢,这事谁也别想跑!

    原来是去年京师之战时候,崇祯皇帝为了拼凑军饷,要百官群臣乐捐银两充实国库。那时候官员们在京城外的产业已被满洲鞑子祸害得差不多了,皇帝又要让他们拿出一大笔银子来,那可就要了他们的命了。多亏姬庆文不知从何处,变出三十万两黄金,又将这些价值三百万两白银的黄金,全都分散给朝中百官,这才在崇祯皇帝面前交了差。

    这样的人情,可是实打实用真金白银买来的,朝廷官员们谁敢不还,接到请柬之后,便只能心怀鬼胎地往白云观而去。

    白云观显然没有做好招待这么许多朝廷大员的准备,依旧是一副十分萧条冷清的模样,只是由姬庆文出面,将白云观中的无关人等全都驱散了,并留下五百矿工把守住各个通道,不让任何人能进得观中去。

    不到未时,通知到的那些官员就已到得差不多了,姬庆文见来的都是些熟面孔,大多是六部尚书侍郎之类的高官,也算是给自己面子了。

    于是姬庆文轻咳一声,开门见山地说道:“诸位大人都是朝廷栋梁、日理万机。在下临时请诸位过来,也不再多寒暄耽误诸位的时间了。就请问一句:袁崇焕同诸位有什么仇,诸位非要置他于死地?”

    到白云观里来的官员,都是在官场里混出些名堂来的人精,一个个脑子精明着呢,早就猜出了姬庆文请自己过来的原因,却也没想到他说话竟这样单刀直入、不留情面,一时不知如何应答。

    还是同来的徐光启老成持重,替姬庆文打个圆场,说道:“诸位大人都知道姬爵爷同袁崇焕有同门之谊,因此之前也在皇上面前替袁崇焕求过好几次的情。可诸位大人都上书要杀袁崇焕,姬爵爷自然是有些想不通,所以才请大家过来说上几句心里话,问问诸位为什么主张杀袁崇焕?”

    徐光启在内阁里虽然权柄是最小的,可他平素做人做官都有可取之处,在众官僚之中也是颇有威望。

    因此在场的官员们听徐光启这话说得诚恳,便也放下心来,你一眼、我一语地数落起袁崇焕的罪过来——其实也就无非是之前崇祯皇帝给袁崇焕钦定的六条罪过罢了。

    姬庆文却没有徐光启那样的好脾气,直截了当说道:“你们这些理由冠冕堂皇,其实说到底,也不过是八个字而已‘利令智昏、欺软怕硬’。我早就知道了,不过是你们在京师周边的产业被满洲鞑子劫掠之后心怀不满,又没法找满洲鞑子的麻烦,所以把一肚子怨气全都撒在了袁崇焕身上罢了。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姬庆文青年权贵,气势正旺,这几句话又说得丝毫不留情面,将满院高官们说了个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可姬庆文还在不依不饶:“诸位大人,袁崇焕这厮确实不是什么好人、完人,身上坏毛病不少,也的确犯了些罪过。可大家也都是吃朝廷俸禄的,扪心自问,袁崇焕就真的罪该万死么?要是杀了袁崇焕,又有谁能有他这样的才干?辽东这样的局面,换了你、换了他,随便换成你们之中随便哪个官员,就能做得比袁崇焕更好么?”

    一旁的周延儒也帮腔道:“对,姬爵爷说得对!哪位大人说是可以替换袁崇焕的,我周延儒这就亲笔替你拟稿,上奏圣上,让你去督师蓟辽,官升一品、位极人臣,岂不美哉?”

    一品大员的官位虽然诱人,可自己的性命却更加重要。

    袁崇焕之前,好几任辽东军事主官,如杨镐、袁应泰、熊廷弼等人,没一个有好下场的。这群人自知之明多多少少还是有的,自揣凭自己的本事,要是放到辽东,连三天的蓟辽督师都当不稳,无不低头沉吟,不敢说半句话。

    姬庆文见自己雷霆暴雨一般的几句话,已将百官群臣说服了有八九分,便乘热打铁道:“诸位,大家知道,我是做生意的出身,因此不少大人都瞧不起我这个杂道官。不过不要紧,我看得起诸位大人,求各位能改换主意,帮我保奏袁崇焕不死。”

    姬庆文提出这个要求,官员们却都不敢直接答应——他们刚刚各自上了论死袁崇焕的奏章,要让他们现在改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沉默了许久,终于有个胆大的官员说道:“姬爵爷,我们刚刚上过奏章,要是立即改换立场,岂不是在皇上面前留下朝秦暮楚、言而无信的印象了么?”

    姬庆文早有准备,听了这话,立即从李岩手中接过一张纸,在众官员面前抖搂抖搂,说道:“诸位大人,你们瞧瞧,这是什么?这是去年京师之战时候,拿了我的黄金的大人的名单,拿了我黄金的,多的有上万两、少的也有几百两。当时我是替朝廷考虑,给了诸位那么多黄金却没求诸位帮我做任何事情。现在我有了难处,请诸位动动笔,这些黄金也算是润笔了,如何?”

    姬庆文话音落定,在场之人又陷入了沉寂,过了许久,才有人说道:“姬爵爷,钱不钱的都是小事。可据说袁崇焕私通满洲,这可是谋反谋逆的大罪。要是我们替袁崇焕说话,会不会也被牵连进去?”

    姬庆文拍着胸脯保证:“本爵爷用身家性命保证,袁崇焕私通满洲之事,纯属子虚乌有。昨日突然出现在京师里的那几个满洲鞑子乃是别有用心,他们留下的那张字条也是蓄意伪造。我已派人在探寻这几个满洲鞑子的下落,想必不久之后就能水落石出了。”

    “那等爵爷抓到这几个探子的时候,记得通知我们一声,我等必然会上奏章保奏袁崇焕的。”一个官员说道。

    “好一只老狐狸!”姬庆文暗暗骂了一句,心想,“以李元胤的办事得力、周秀英的人脉广泛,探查了整整一夜都没有半点消息,可见多尔衮、鳌拜等人躲藏得十分小心,恐怕一时半刻之间也难以将其抓获。”

    于是姬庆文便只能再苦口婆心地劝说下去。

    可那些官员抱定了主意:第一重要的是性命、第二重要的是功名、第三重要的是前程,真金白银虽然重要,却也只能排在第三而已。

    正当众人商议讨论到尴尬之时,却见小多子走了进来,在姬庆文耳旁说道:“少爷,外头来了个人,说是卖馄饨的老张头,想要进来同少爷说几句话,不知少爷见还是不见?”

    姬庆文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头道:“见一见无妨,你请他进来吧。”

    一个卖馄饨的,怎么知道今天我白云观这里召集朝廷重臣开会?进来又有什么事情可同自己说的?

第四一一节 张居正的儿子() 
带着这样的疑问,姬庆文双眼目视着老张头缓缓走到了白云观的后院之中。

    他在皇宫门口摆摊久了,与朝廷里的官员大多互相认识,一一点头打过招呼之后,这才来到姬庆文面前,弯腰冲姬庆文作了个揖。

    姬庆文也回了个礼,有些奇怪地问道:“老张头,你怎么知道我在白云观?又过来找我做什么?”

    老张头憨憨一笑:“爵爷,我在官场里也是有些门路的,稍微打听两句,便知道你在白云观这里,所以就过来了。”

    老张头的馄饨号称是“一品馄饨”,专门卖给下朝的官员,他认识几个当官的、打听到姬庆文的动向,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可他刚才这话,却没有回答他到白云观里来的目的,于是姬庆文又追问道:“老张头来找我做什么?借钱么?好说,你稍微等等,等我办完了眼下的事情之后,再给你银子好了。”

    老张头挠挠头:“爵爷想哪里去了?我不是来问你借钱的,之时有几句话想同诸位官员讲讲……”

    姬庆文听了一愣,还没说话,底下的官员却是一片哗然:“这么多二品、三品的官员在这里,你个摆摊卖馄饨的,有你说话的地方?还不给我滚下去!”

    姬庆文正同这些官员掰扯不清楚,听了这话立即就不高兴了,眼睛一挑,说道:“你凭什么不让别人说话?就凭你脑袋上的乌纱帽么?我看帽子底下那颗脑袋,你还不如老张头的呢!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几句话,你这狗嘴里能说的出来?”

    这几句话说得虽然粗俗,好歹也把官员们的非议给压制下去了。

    于是姬庆文便对老张头说道:“好了,你有什么话,就说好了。他们不听,我竖起耳朵来,一个字也不会错过的。”

    老张头局促地点了点头,又很不自然地轻咳了两声,这才说道:“我……我……我想请大家给我一个面子……”

    他支支吾吾尚未把话说完,便听白云观后院之中哄笑成一片:“哈哈哈……哈哈哈……你买馄饨的,面子很大吗?我们给你面子,就靠着你每天一碗馄饨来还么?”

    姬庆文听了这话,才知道老张头今天冒冒失失跑进来,原来是替自己说话的,不禁有些感激,拉了拉老张头的袖口,道:“老张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你么……还是卖好你的馄饨才是真的,旁的事,你就别管了。”

    “不,姬大人刚刚教过我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袁崇焕虽然有功,但功不掩过;虽然有过,但过不至死。眼下正是朝廷用人之际,应当留他一条性命,戴罪立功,朝廷扬长避短,这才是上上之策。”老张头朗声说道。

    姬庆文听了,眼中一亮,立即夸赞道:“好你个卖馄饨的老张头,你这几句话句句在理,见识比这些昏头官员可不知要高出多少去了!”

    底下的官员听了这话,立即不服气起来:“见识?我们都是饱学鸿儒、两榜进士,见识能比不过他这么卖馄饨的?他读过《四书五经》么?看得懂《三字经》么?认识一百个字么?”

    老张头听了这话,气得满面通红,忽然提高了声音,骂道:“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