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极大明-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承宗说的百官怔愣了起来,但很快,有人顶撞起来,“陛下久不上朝,又不见朱批,我等所上条陈奏章皆石沉大海不见回音,就是神宗显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也没有这么长时间不见朱批啊!”

    “就是”

    “陛下到底怎么啦,快开宫门,放我们进去!”

    百官们又开始激动起来,嘈杂声很快又演变成了一场愤怒的谩骂。

    孙承宗面不改色,严肃的注视着下方的一举一动,慢慢的将手中的圣旨托举过头顶,对下面大喊:“百官勿须再闹,圣旨在此,百官跪听!”

    随着他的一声高喊,百官们都纷纷停止了喧闹,仰起头来看到孙承宗手上的捧的两卷帛书,由于太高,他们看不清,但外表上确实像是圣旨的样子。官员们不敢再闹了,开始纷纷的杂乱无章的就地跪下聆听。

    孙承宗取下一卷交给程化祥,命他宣读。

    有了圣旨,今天的事就能安稳的过去了,程化祥高兴的俯首接过来,缓缓的打开圣旨。

    这一看,程化祥吃了一惊,这上面是皇帝的御笔亲书!

    看来皇帝早已知道这里的情况了,给孙承宗手书圣旨一封,孙承宗就将圣旨原本的裱在了圣旨帛书上。

    程化祥大声的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虽深居宫中,但洞悉天下事,自古有‘百官勤勉为公,天子垂拱而治,’幸赖祖上福荫,百官勤勉,朕能效仿世宗肃皇帝、神宗显皇帝垂拱而治天下!今外朝有内阁首辅孙承宗殚精竭虑,百官以公废私,尤胜先朝,朕不胜宽慰。然今北有努尔哈赤为患,咄咄逼人,连克我辽北数城,又兵临沈阳城下,幸我军同仇敌忾力创贼兵。然察哈尔背信弃义,忘我先人对其恩宠优渥,劫掠重镇广宁,此天地可诛!众臣激愤,朕恨尤甚!小人所为,非辽东将领不尽职尽责也,广宁总兵官秉忠以下三千将士阵亡,可见宁死而保名节也!朕下诏予以褒奖,众人勿须再议辽东将士失土之责,否则寒将士之心,朕亦不容!有再妄议边将者,即刻充军边关为伍卒!钦此!”

    百官面面相觑,低头小声议论。程化祥收起圣旨不见百官接旨,甚是吃惊,他宣读了一辈子的圣旨了,还头一次见到这种情况。

    孙承宗的脸色也阴沉起来,“对下大声喝道:“你们想抗旨吗?”

    礼部左侍郎温体仁直立上半身说:“臣等不敢,只是不知道这圣旨是真是假?”

    “大胆!”田尔耕在上虎着脸喝道:“你敢怀疑圣旨!你这是忤逆!难道是首辅大人假传圣旨吗!来人,将他拿下!”

    立时从两侧走来两名锦衣卫,要将他架走!

    温体仁“哈哈”大笑,指着田尔耕骂道:“田尔耕!你这个卑鄙小人!陷害忠良,敲诈勒索还污蔑我们忤逆?该不是你们把皇帝怎样了吧?假传圣旨诓骗我们!”

    田尔耕登时暴怒:“下诏狱!等候陛下发落!”

    “慢着!”孙承宗阻止道。

    田尔耕吃惊的看着他,小心的说:“首辅大人,他这是抗旨忤逆啊!”

    孙承宗对程化祥说:“把圣旨给他们看!”

    “这”程化祥愕然脸色一变,但没有办法,这些人不相信这圣旨的真实性,只得命人用一根绳索吊着一个篮子放了下去。

    一个官员小心翼翼的接过圣旨,敬如神明的打开。

    许多官员都为了上来,他们也要辨一辨圣旨的真实性。

    当他全部打开圣旨的那一刻,登时两眼直了,恍然跪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多官员们也跟着跪地对着圣旨山呼“万岁!”

    这圣旨是真的,因为他么你不用看玉玺的章印,仅看字迹就是皇帝的御笔亲书!

    那名官员小心翼翼的将圣旨卷起来,放入空蓝子里,再由午门上的人吊了上去。

    这回没人敢再吭声了,看来皇帝真的在宫里,一切传言都是虚的了,皇帝学起嘉靖和万历了,深居在宫里不出来。

    孙承宗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下一各就是该选择一名官员出使察哈尔了。他又举起手中的一道圣旨,对下跪地的百官说:“万岁还有一道旨意,是命我选派一名官员出使察哈尔。你们都先回去吧,我会认真斟酌一名官员的。”

    百官们知趣的慢慢散开了,这一散,旧派官员和新派官员又回到了势不两立的局面,他们走的路都不一样,分化很明显,旧派官员在左边走,新派官员在右边走,谁也不会逾越中间的的一段隔阂。

    望着他们远去的孙承宗,悠悠的吐出一口气,心中感慨的念叨:万岁啊万岁,您何时能回来,臣真的快撑不下去了,看看程化祥也是廋了两圈了,老臣的这把骨头也快散架了!

    唉!这个首辅不好当啊!

    今天的事就这么掩饰过去了,程化祥和田尔耕也松了一口气。

    孙承宗回到背个,开始思索着该派什么人为使臣了。

    经过一天的深思熟虑,他想到了礼部员外郎王明耀,此人虽然有些顽固,但刚劲不屈,不畏权贵,到了察哈尔能显示大明国威,申饬察哈尔罪责。

    选定了人,孙承宗连夜将召见他,将皇帝的第二封圣旨拿来给他看。

    王明耀欣然接受了这份差事。要知道,在大明他不过是一个五品官员,可是作为使臣出使,在异国的待遇可是上宾,享受的是王公贵族的待遇,何况是出使一个臣服的属地,换了谁都愿意去。

    虽然两国闹得有点不愉快,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安全系数还是挺高的。

    第二日,王明耀就从京师出发了。孙承宗亲自到宣武门为他送行。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希望他不辱使命,令察哈尔退兵,恢复往日的安宁。

    此后几日里,他都在焦急的等待着王明耀的消息。

    然而,一场震惊整个朝廷的消息在七日后传来了,王明耀被林丹汗斩杀了!

    朝野震惊,朱由校更是震惊!

    察哈尔是要铁了心和大明决裂了,剩下的只有战争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兵进广宁() 
明使被杀,在朝廷又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是孙承宗始料不及的,他没有想到察哈尔竟然公然和大明决裂!

    内阁都挤满了人,各部官员文臣武将都聚集在了这里,他们纷纷要求出兵察哈尔,写了许多联名折子要求转呈给皇帝。这次官员们不敢直接宫门外去递奏疏了,反正他们见不到皇帝,不如交给首辅,让他去面见皇帝,或者给出个条陈建议,毕竟大事他说了算。

    孙承宗愁眉不展,现在真是多事之秋,徐光启负责朝廷的内政改革,他负责军国大事,前一段时间的广宁失陷已经弄得朝廷鸡飞狗跳,现在明使被杀又掀起了风浪,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孙承宗一边安抚百官,一边急报沈阳的朱由校,向他说明了这里的情况。

    京城的密报还未到达沈阳,朱由校就已经得到了明使被杀的消息,接到京师来的密报,他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朱由校思虑再三,决定对察哈尔用兵,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朝中后院,安抚朝中的一帮“铮铮铁骨的大臣”们。

    在辽东沈阳督帅府的议事大厅中,朱由校正襟危坐在帅椅上,熊廷弼、李如柏、满桂、曹文诏、贺世贤、陈策、尤世功、卢象升等将领齐聚在此。

    满桂和曹文诏身上有伤,没有披挂铠甲,只穿了常服,腰上配剑,以示武将身份。

    朱由校在这些将领面前已经没有什么身份可瞒了,贺世贤和陈策也早已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人到齐后,朱由校令人关闭议事厅大门,闭门议事。

    大厅内人人表情严肃,尤其是朱由校,眼神中更是透出一股骇人的杀气!他扫视着各位将领,骇人的眼神令所有人不敢直视他。

    众人明白,好不容易扭转过来的局面又被察哈尔搅乱了,皇帝的心情此刻是极差的。

    议事厅里一片肃静,诸将都心知肚明,皇帝召见这么多人定然是有大事了,主要是针对察哈尔。

    将军们肃穆的两侧对座,朱由校沉色道:“今日召见诸位就是商讨广宁之事,察哈尔背信弃义劫掠我后路,又斩杀我大明使臣,公然与我天朝决裂!如此猖狂朕绝不坐视不管!尔等是我朝良将,可愿随朕征讨?”

    贺世贤、陈策、尤世功起身异口同声道:“末将愿为先锋,收复广宁!”

    三人在沈阳之战寸功未建,尤世功又是待罪之身,更是急切的想立功,何况坐在他对面的原先属下满桂已经是总兵官了,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比他的官职都高!其他人也是妒忌,好不容易遇到天子驾临沈阳,却没有表现的机会,着实让人心里不痛快。

    这次收复广宁,他们三个说什么也要出征,这么好的机会不能再让满桂他们三个抢去了,再说,打鞑子可比女真人好打。

    朱由校抬起手掌心向下按了按,示意他们坐下:“你们放心,朕会给你们建功立业的机会。”

    三人退回原位。

    朱由校说:“朕虽决议出兵,但绝不发兵广宁,今日之议是出兵察哈尔,直捣黄龙!”

    众人愕然,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不收复广宁而发兵察哈尔。

    “朕思索了很久,收复广宁绝非上策,察哈尔杀我哦明使是必然是有备而来,早已做好了与我决裂的准备,朕猜测察哈尔可能与建州努尔哈赤暗中结盟,否则他没这个胆子敢与我决裂!”

    众人哗然,卢象升更是从座椅上跳起来,一腔热血的骂道:“鞑子就是一匹喂不熟的狼!陛下,臣愿为先锋,攻下察汉浩特,活捉林丹汗,为广宁的军民报仇!”

    “对,打到察汉浩特去!”

    众人义愤填膺的攥紧拳头,同声附和卢象升。

    朱由校摆了摆手:“不,咱们还没有这个实力,别忘了还有一个努尔哈赤,那是咱们的心腹大患!他虽然新败,但实力尚存,诸将不可大意。朕想率一支偏师征讨,此战只求和,不求胜!”

    “陛下御驾亲征?!”一直一言不发的熊廷弼吃惊的问道。

    众将也是一脸的惊诧。

    皇帝亲征,他们感觉有点太冒险了。现在是内忧外患的多事之秋,皇帝坐镇中枢能起到稳定后方的作用,前方将士才能放开胆子无后顾之忧的在前线奋勇杀敌,若皇帝不在中枢,许多未知数太多,何况还不能公开皇帝的身份,毕竟他现在是以钦差的身份来这里的,外面的人还不知道,京城里更是瞒的水泄不通。

    挂帅也只能选一名大将,他暗藏军中指挥。

    如果这样,谁挂这个帅都不好受,名义上你是主帅,实际上皇帝是主帅,你说一个没有实权的大帅谁愿意干?

    众人心里难免抵触,但又不能明面上说,纷纷劝谏,争取自己挂帅。

    “陛下,”李如柏起身奏道,“您乃万金之躯,察哈尔林丹汗不过跳梁小丑,怎能劳驾您亲征,微臣愿率兵讨逆!”

    尤世功起身道:“臣是待罪之人,幸陛下恩赦,臣无以为报,请陛下点臣为将立功赎罪。”

    说完,他深深的跪地叩拜,站在旁边的双手恭敬的李如柏心里不舒服:这尤世功看着五大三粗的,竟然会跪地求将,真会来事啊!

    贺世贤也起身劝谏,“臣幼年跟随叔父到过科尔沁、喀尔喀、察哈尔等地走马,熟悉哪里的环境,请陛下恩遇,准臣为将。”

    满桂、卢象升正要起身,朱由校伸手阻挡,对众人笑了笑,说:“尔等不要再劝朕。此次征讨察哈尔旨在速战速决,不可延误,再此降服林丹汗朕便借道还京,辽东之地还赖众将守御。朕意李如柏为将,卢象升为副将,率兵讨之。”

    李如柏和卢象升一听,出列谢恩,“臣遵旨。”

    众人悻悻不语,这么好的机会又没有落到自己的身上,他们这几年没少打过仗,知道士兵们畏惧女真人,可对蒙古人好多了,要是你去问士兵说:“你愿意和女真人作战还是蒙古人作战?”保证十个人有九个说:“愿意和蒙古人作战!”剩下一个人会认为你有病会问这么无聊的问题,懒的回答你。

    卢象升是高兴的不得了,在沈阳他没有表现的机会,杀鞑子去还不好好的立功给皇帝看。李如柏就不一样了,说他是主将,暗地里还不是皇帝说了算,他只不过是个传令筒而已。

    朱由校看到众人高涨的情绪又落了下来,知道他们没有争取这次出征建功的机会而感到惋惜,于是淡淡的笑道:“立功者并非战场杀敌者有功,镇守一方安然无恙者也居功至伟,无后方之安定,前方将士何以安心?贺世贤、陈策、尤世功据守城门有功,皆晋一级!”

    三人欢喜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