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极大明-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天的时间过去了,朱由校就迫不及待的派人去户部打听国债券出售的情况,派去的人回来汇报说一分钱也没卖出去,朱由校登时傻眼了。

    一分钱没卖出去?这是怎么回事?回想前世,老百姓们一听说国债发行都是挤破脑门往银行里钻都不一定能买的到,在这里竟然无人问津!难道朝廷的信誉就这么差?

    朱由校不满的连夜将侯光远召进宫来,询问具体情况。

    侯光远愁眉不展,难色禀道:“是臣等疏忽了,做事太急,考虑不周。印制的国债券面额太大,普通百姓买不起,富户们不屑一顾。”

    朱由校听完,摇头叹息,道:“朕也思虑不妥,原以为有这么高的年息收益,权贵富户们会趋之若鹜的购买,没想到他们对朝廷没有信心不敢买。唉,他们也是怕朕了。”

    “陛下不必忧虑,过几日也许会好的。”

    “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朕一开始就没想让百姓参与第一次的国债。”朱由校说,“看来,朕还得向那些有钱的亲戚们伸手了。”

    侯光远吃惊道:“陛下,您要摊派?”

    “摊派?”朱由校“呵呵”的笑道:“摊派是对他们仁慈了,朕要让他们到宫里来乖乖的买走!”

    “程化祥,传旨在京的二等伯以上的爵位的勋贵们,明日午时朕要在皇极殿召见,不来的以后就不要再见朕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不买不行() 
侯光远听到,心想:看来皇帝又要向权贵们摊派了。

    朱由校也没辙,心道:大明都到了这个份上,那些权贵们多数都是世袭罔替的公爵,世世代代沐受皇恩,太平盛世享受荣华富贵,养着这些人,乱世之中也该出出力,我不向你们要钱了,借点钱总可以吧。

    程华祥领旨,迅速派人将旨意传到了那些王公的府上。

    权贵们一接到圣旨,脑子立刻要炸了,前不久刚刚摆了“鸿门宴”要了一笔款子,现在皇帝又要钱来了!满城都在传国债券的事,也早就听到户部发行的国债券一张也没卖出去,皇帝肯定是为这件事召集众多王公们摊派的。

    权贵们关起门来纷纷的骂侯光远,户部没钱又不是我们这些王公们事,为什么要从我们身上敲诈!户部欠我们的俸禄还没讨要呢,竟然反过来找我们要钱!这搁在谁身上谁不生气!要不是有皇帝做后盾,早就到户部讨要说法了。

    权贵们闭门骂骂咧咧,但又都没办法,几个人撺掇着,要去一块去,要不去都不去,这么亲贵们,皇帝能怎么样?法不责众嘛!

    第二天,朱由校按照约定时间去了皇极殿。他想好了,只要这次的国债券弄好了,以后就可以将面值降低,让普通百姓们也能买得起,投资国债,这样朝廷的财政就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了。

    朱由校满心欢喜的快步走向皇极殿,他本以来权贵们会奉旨前来,谁知前脚刚刚抬起还没跨进大殿的门槛,微笑的他瞬间僵住了。只见寥寥几个人在殿内静静的候驾。

    朱由校吃了一惊,一股怒火正要升起,忽然他转念一想,没有发火。

    有人来就好,没人来一样可以把事情办了。

    他扫视了一下殿内,只有信王朱由检、福王朱常洵、英国公张维贤、魏国公徐弘基四人规规矩矩的站在殿内等待圣驾。

    程化祥见到殿内冷冷清清的站着四个人,不禁骇然,昨天朱由校传旨的时候亲口说道:“不来的就不要再见朕了。”皇帝把话说的这么绝,他们竟然还敢不来,看来都是串通好了,抱成团抗拒皇帝的旨意了。

    程化祥的额头上冒出了冷汗,以他对朱由校的了解,恐怕又是雷霆大怒了。公然反抗圣旨,哪个皇帝能接受的了。

    殿内站的四个人见到朱由校进来,急忙跪地行大礼,口呼“万岁!”

    四个人的脸色也不太好看,不知道是因为要出血心疼的难受还是因为看到来的人太少,怕朱由校动怒,心生惧意面色难堪。

    然而,令他们意想不到的,以为会很生气的朱由校却笑呵呵的请他们起身,令四位王公和程化祥十分的惊讶。

    朱由校边走上御座,边吩咐程华祥,“这里没有外人,都是朕的实在亲戚,给他们赐座!”

    四人面面相觑,原以为他见到这么多人没来会大发雷霆的,没想到皇帝竟然会这么宽容,一点责怪的意思都没有。

    四人坐下,朱由校开口问道:“今日朕召你们来可知为何事吗?”

    福王不敢说话,英国公和魏国公两人也不敢贸然回答,信王倒没什么顾虑,站起来直言回道:“皇兄可是为了国债券的事?”

    朱由校点头笑道:“五弟说的正是,想必诸位卿家也都能猜到。朕也不多说了,就是希望你们能起个好头买国债券,为朝廷分忧,为朕解难。”

    英国公起身敬道:“微臣是大明臣子,为陛下分忧是分内之事,只是不知陛下要臣买多少?”

    朱由校“呵呵”笑道:“随便买吧,朕不强求。”

    他这么一说,英国公一脸的难色,求助似的看向魏国公和福王。皇帝一句“随便”,谁知道要买多少才能让皇帝满意,出少了惹怒龙颜,买多了怕吃亏,毕竟银子是不是天上掉的土里长的。

    福王肥大的脑袋左右摇晃,装作没看见似的,魏国公挤眉弄眼,意思是你看着办吧!信王年幼,没有多少家底,瞅他没意思。

    他的小动作朱由校看在眼里,心想:今天就这么四个人能遵旨而来,就不要难为他们了,于是开口说:“你们就买一千两吧!”

    “一千两?”英国公张维贤惊讶的脱口而出。

    “这么少?”

    他们不敢相信,一千两对他们来说就是零花钱而已,被说买国债券了,就是捐了也不心疼。

    “就一千两!”朱由校说着,对程化祥道:“去给他们拿国债券。”

    福王、英国公和魏国公心生荡漾,暗暗道:幸好来了,要不然为了区区一千两印制得罪皇帝真是太不值了,其他亲贵们要是知道了,还不后悔死。

    他们拿了一千两的国债券,齐跪地承诺:回去后就派人将银子送往户部。

    四人跪安后,程化祥不明白的问朱由校:“陛下,一千两对他们来说就是拔几根毫毛而已,您怎么就让他们买一千两呢?这太少了。”

    朱由校抚膝叹道:“这多么的亲贵们没有来,都是怕朕向他们要钱了。唉,真是人穷了连借钱都难啊!这些人,钱多了良心也都变了,”

    “就是,”程化祥愤愤的说:“没有陛下您赐给的富贵,他们哪有这般荣华,真是黑了良心了,吃水忘了挖井人!”

    “好了,你派人放出风去,就说今天来的四位王公只买了一千,然后再派人去传旨,今天没来的亲贵们明日还在这里见。”

    说完,朱由校起身走下御座,离开了皇极殿。

    程化祥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我说陛下怎么就让这么有钱的四位王公只买一千两,原来是放长线钓大鱼!陛下真是聪慧过人啊!”

    很快,不到一个晌午,消息就传到了京城里的贵戚们,当他们听说皇帝只让四位王公买了一千两的国债券,都懊悔不迭。

    一千两在他们眼里根本不算什么钱,别说借给朝廷,就是不还也不心疼。为了一千两得罪皇帝,真是太不值了。

    一开始听说福王、信王、英国公和魏国公去了皇宫,都咒骂这四个人,现在,都管气门来骂自己,真是摸不清皇帝的脾气,居然会召亲贵们只为了卖这么点钱。

    下午,宫廷太监再度将旨意传达到了各亲贵们的家中,告诉他们,明日早晨皇帝在皇极殿再度召见众亲贵们,除了福王等四位王公,其他的人务必进宫面圣。

    旨意一下,亲贵们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看来还有补救的机会。

    第二天早上,亲贵们怀揣着一千两银票喜滋滋的进了宫,个个脸上洋溢着色彩,红光满面,见面都像过年似的喜庆,互相问安祝福。他们心里都盘算着,一会儿在皇帝面前掏出一千两银票买下国债券,皇帝高兴,大家伙都高兴,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即讨好了皇帝自己也没多大损失。

    朱由校在乾清宫穿戴完毕,戴上金冠,程化祥喜气洋洋的小跑进来,边跑边喊:“陛下,陛下”

    “干什么!火急火燎的,天塌了不成!”朱由校没好气嗔怪道。

    程化祥在他面前停下脚步,气喘吁吁的禀道:“陛下,亲贵们都来了,一个也不少。”说着,笑的他露出焦黄的牙齿恭维的说:“陛下真是妙计,让他们自个来了。”

    朱由校翻了白眼,不悦的说:“什么妙计?!一会儿他们都得苦着脸,心里还不知怎么骂朕呢!”

    “这”还笑容可掬的程化祥被朱由校的一顿斥责,登时没了脸色。

    “带上债券,走!”

    朱由校一个步子迈了出去。程化祥慌忙命人抱着几摞国债券跟了上去。

    人来了,事就好办了,一群养尊处优的寄生虫们,太平盛世的时候只知道吃喝玩乐,乱世的时候也不想着怎样安邦定国,还死抱着家财不借,真是宁可国亡也不顾大义!我朱由校岂能容忍这些没有国家民族大义的亲贵们!

    走到半路上,他忽然停下脚步,猛然一转身,吓的紧紧跟在他身后的程化祥和几个小太监差点撞到一起。

    “去调一队锦衣卫到皇极殿去!”朱由校命令道。

    程化祥看到朱由校阴沉的脸色,紧张的哆嗦了一下,忙应声,“老臣遵旨。”他接过一个小太监手中的一摞国债券,递了个眼色,让他去调兵。

    朱由校快步的向皇极殿走去。

    此时的皇极殿内站满了人,他们你一堆,我一群的结伴谈心说笑,好不开心。殿内一片嘈杂之声,完全没有一点的严肃之气。

    “陛下驾到”

    随着一声高亢的叫声,嘈杂的大殿顷刻安静了下来,他们纷纷整齐的站成两列,恭迎圣驾的到来。

    朱由校快步的走进大殿内,神色严肃冰冷,没有一丝的颜色。

    众人看到,心里陡然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万岁驾到!众人跪拜”

    朱由校一坐下御座上,程化祥就高声叫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卿家请起,”朱由校朗声道:“朕看今天来的人不少,在京的二等伯以上勋爵亲贵们都来了,很好,朕很欣慰。既然你们来了,朕也不跟你们兜圈子了。想必你们也都知道朕叫你们的目的。”

    说着,朱由校指着在下抱着几摞国债券说:“这是户部印制的五十万两国债券,昨天福王、信王、英国公和魏国公各买了一千两,这里还剩下四十九万六千两,今日就请诸位卿家买走,好解朝廷之急,解朕之忧。”

    此话一出,众人唏嘘,看来这又是“鸿门宴”,昨天皇帝卖给福王他们一千两是个幌子,目的是引他们来买下这四十九万六千两啊!乖乖,这算下来平均每人要买下一万多两!乖乖,人人怀里揣着一千两银票,根本不够啊!

    众人傻眼了,心里直呼上当!

    “怎么?每人愿意出来买吗?朕向你们保证,这不是捐钱,是朝廷向你们借钱,年息五厘,一年后朝廷连本带息的回购。”朱由校解释道。

    可是,没人相信,谁都知道朝廷年年税收入不敷出,连给官员发俸禄都困难,别说还账了。

    良久,没人主动出来。

    朱由校愠色道:“你们头上顶的都是朝廷赐给的爵位,享受的也是朝廷给的荣华富贵,现在朝廷有困难需要你们出钱出力,难道你们就眼睁睁的看着朝廷垮掉也不肯出绵薄之力?!”

    众人一声不吭,低头不语,谁也不肯第一个冒头说话。

    这时,朱由校派人调一队的锦衣卫来了,他们步伐整齐,明晃晃的刀枪甚是悦耳,传到殿内令人心头为之震颤。

    锦衣卫来了就好办事了。

    朱由校大声宣道:“锦衣卫带刀上殿!”

    一声令下,几十名带刀锦衣卫蜂拥而入大殿之内,将勋贵们包围起来,他们个个虎视眈眈,目露杀气,腰间的刀格外耀眼,看着都令人胆寒心惊。几个胆小的吓的腿不停的哆嗦起来,心理素质差的更是当场晕倒,被人抬下殿去。

    大殿之内片肃杀,气氛陡然紧张。

第二百五十六章再印一百万() 
朱由校看着被侍卫抬出殿的几个吓晕的勋贵,指着怒气道:“朕向你们借点钱就怕成这样,难道真的以为朕借钱不还吗?看看外面的天,寒风刺骨,城外还有几十万的辽民挨饿受冻,你们却坐拥酒肉享用不尽,而朕每每想起是夜不能寐,食不甘味!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