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极大明-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人真是个暴脾气,身上没带钱还这么理直气壮,朱由校曾经吃过这个亏,看样子这人多半是免不了一通拳脚了。

    “熊廷弼!”宗二惊讶的轻声说出了口。

    “什么?谁?熊廷弼?”朱由校听到宗二的声音,惊讶的问道。

    宗二凝视着那个吃霸王餐的人,面色沉重,缓缓的转向皇长孙,眼睛不敢直视他,朝皇长孙点了点头,轻声说道:“是熊廷弼!”

    一桌子的人都惊讶的看着宗二,朱由校也愕然,看着宗二,轻声的问道:“你怎么认识他?”

    宗二被皇长孙这一问,更是不敢抬头看他,头压的比较低,盯着自己的酒杯支支吾吾的说:“我他曾经任辽东经略使,他视察军营的时候我见过他”宗二的声音越来越低。

    宗二的表情不免让人产生了怀疑,但此刻遇到熊廷弼已是让朱由校大感意外,顾不得宗二还有什么隐晦的事了,朱由校连忙转头,向王安使了个眼色,王安会意,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元宝递给皇长孙。朱由校起身走了下去。这个酒楼共分上下两层,他们在上层,二层环绕开阔,他们靠在边上,正好能看到下面发生的事情。

    此时店小二身后已围上几个人来,这些人粗旷彪悍,显然是这个酒楼的打手。

    熊廷弼大怒,指着这些人暴吼道:“你们你们还要对我动粗不成!我可是朝廷命官!”

    店小二“嘿嘿”一笑,说道:“客官,您要是朝廷命官,我就是吏部尚书,你吃饭不给钱,到哪都没这个理,我看您还是想办法把钱还上,不然我身后的几个弟兄可不给您这位大人面子啊!”

    说完,身后的几名大汉握紧拳头上前靠了一步。

    熊廷弼面色不改,青筋暴起,拳头重重的砸到桌子上,愤然道:“无耻小人,狗眼看人的东西!”

    店小二昂头一笑,做了个手势,“那我们就对不起客官您了!”

    大汉们立即上去,架起熊廷弼,熊廷弼一惊,不免心中有些畏惧,指着这些人惊慌的喊道:“你你们”

    “当!”一声脆响。熊廷弼、几名大汉和店小二,周围看热闹的人都顺着清脆的声音望去,一枚沉甸甸的银元宝赫然现在熊廷弼的桌子上。银元宝上还紧拽着一只文弱的小手。

    众人惊然。

第七十一章女真誓师() 
朱由校将一枚银元宝重重地砸在桌子上,慢慢的抬起头看着两眼发呆的店小二,问道:“这银子够了吗?”

    店小二明白过来了,两眼无光的他立刻堆起笑脸,双手捧起银元宝,点头弯腰笑道:“够了够了谢谢客官”转而又有点微怒的对着几名大汉说道:“还不放手!”

    大汉刚架起熊廷弼又放下,都向后退了几步,让出了一点空间。店小二忙上前用手顺了顺熊廷弼的衣服,哈腰赔笑道:“客官,您受惊了,小的只是跟您开个玩”

    还没等店小二把“笑”字说出来,熊廷弼打手一挥,大声怒喝:“滚!”

    “是是”店小二忙转身就走。

    “且慢!”朱由校叫住了店小二。店小二转身,立马迎笑:“客官,您有什么吩咐?”

    朱由校指了指楼上的一桌,“一块算上,剩下的不用找了。”朱由校又点了点面前的桌子,“顺便,这里再上几个小菜,一壶酒,我要和这位先生小叙。”

    这么大的银元宝,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店小二明白,点头笑道:“是,客官,谢谢客官,您稍等!”

    熊廷弼怔怔的看着朱由校,不知道如何说起,竟是一片惊然,愣在了那里。

    朱由校笑了笑,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请坐,在下有缘与先生相聚于此,不知可否赏面,在此小叙。”

    熊廷弼回过神来,恭手道:“不知这位公子怎么称呼,在下无功不受禄,今日萍水相逢,不知公子为何帮我?”

    朱由校恭手还礼,说:“在下不才,观阁下雄武在外,内秀其中,豪犷粗广,乃身怀大才之人,在下虽与阁下萍水相逢,却一见如故。与阁下结交,乃我一己私愿,不知阁下赏光,能否看得起在下?”

    熊廷弼一惊,心中微颤,上下打量了面前的这位年轻的少年,约莫不过十五六岁,谈吐非纨绔浪荡公子,隐约感到是少有老成的年轻俊才,莫不是赴京赶考的人?

    熊廷弼说道:“公子过谦了,公子能与在下平交,实乃在下万幸。公子请坐。”

    他们互相礼让坐了下来,随即酒壶小菜也端了上来,周围的目光也都慢慢散去,酒楼的短暂宁静又恢复了热闹。

    朱由校给熊廷弼斟满一杯酒,又自己斟满,抬起酒杯恭敬道:“一杯薄酒,略表敬意!”

    熊廷弼端起酒杯,回敬,一饮而尽,“多谢公子今日解围,在下熊廷弼,不知公子名望?”

    朱由校微微一笑,“不敢,小人袁天齐!”

    熊廷弼略一沉思,眼眉一皱,说道:“公子必是名门望族,在下孤陋寡闻,还请公子赐教!”

    “呵呵”朱由校轻声笑了一下,他明白熊廷弼想了一圈也没想到京城的达官显贵有姓袁的,只能客气的问他。朱由校说道:“在下并名门望族,不过一介布衣而已,家中略作一点生意,勉强糊口。”

    熊廷弼听完,往楼上看了看,就是朱由校刚才指着一块结账的地方看了去,心中茫然,看着楼上几人绝非普通人,官场上几十年的经验让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么多雄壮的汉子绝非等闲之辈,只怕是行伍出身或是练家子,这位少年气质非凡,也绝非什么生意场上的人,从他犀利的眼神中让人产生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熊廷弼明白,此人不愿透露真实身份。不敢多问,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可此人身份不明,朝中党派争斗日趋激烈,若与不明身份的人交往,万一牵扯朝中,只怕祸事临头。

    想到这里,熊廷弼端起酒杯,向朱由校敬道:“在下得公子帮助,感激不尽,今日所付酒资,在下他日必当奉还,只是在下家中尚有琐事亟待在下处理,恕不能久陪!”

    朱由校一下子怔住了:还没说几句话就要走,这样的牛人我怎能放过,于是急忙说道:“小人有何冒犯之处还请阁下见谅,何不小叙,小人三生有幸能结识先生,仰慕已久,还请先生不吝赐教!”朱由校恭敬的拜了拜。

    熊廷弼眉头皱起,不敢久留,回绝道:“他日有缘必会相会,公子何必如此,在下真有要事,告辞!”说完,起身敬了一下转身就走了。

    留下一个目瞪口呆的朱由校,看着他的身影说不出一句话来。

    熊廷弼果然是个直性子!朱由校笑了笑。

    岁月流逝,转眼四月,寒冬已过,继而是春暖大地,一片生机岸然,正是迷人心扉的时刻,然而此时在东北却是杀机四腾,整兵待戈。努尔哈赤站在赫图阿拉城墙之上,身披明黄铠甲,在和煦的阳光下映的闪闪发光,手按腰间佩剑,目视城墙之下整齐威武、旌旗飘飘、刀光闪闪、身着八种颜色的军列,在广阔的野外煞是气吞山河,这是何等的威武之师,钢铁意志般的千锤之师,似能吞并天下,开疆拓土,令天下为之震撼的气魄。

    舒尔哈齐和褚英也身着戎装站在努尔哈赤左右,在他们身后有并列站着五大臣、代善、济尔哈朗、范文程等人,除范文程以外皆戎装现身。

    努尔哈赤目光炯炯,注视着下方,慢慢一扫而过,对着下方的将士,慷慨激昂大声道:“我!努尔哈赤!原本是大明辽东建州都卫,我先祖皆为大明臣属,忠心耿耿!然而三十年前,我父、祖为大明平叛前去劝降,却被大明无辜杀害,你们说,这样的朝廷我们还要忠于他吗!?”

    “不能!”城下千万将士举起兵器大声疾呼,声势传荡于荒野。

    努尔哈赤神情凝住,面带腾腾杀气,再一次咆哮道:“汉人欺压我女真,掠我财富,让我们年年进贡,让我们的人民做他们的奴隶!你们愿意吗?!”

    “不能!”又一次响彻云际的震呼。

    努尔哈赤用了近乎嘶哑的声音喊道:“你们说我们怎么办?!”

    “誓与大血战到底誓与大明血战到底”群情激昂,纷纷振臂大呼,刀枪剑戟闪闪发光,原本温暖的天际似乎让人感到异常激冷,如同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让人不禁紧张万分,连站在舒尔哈齐和褚英身后的五大臣、城墙上站岗的军士也大声疾呼。

第七十二章七大恨诏() 
努尔哈赤双手做了一个静止的动作,瞬间呼声停止,又恢复了平静,耳边只有徐徐风声。

    努尔哈赤环伺一周,注视下方,朗朗大声说道:“我,女真有七大恨。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此恨一也;明虽起衅,我尚修好,设碑立誓,凡满汉人等,无越疆土,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顾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此恨二也;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逾疆场,肆其攘夺,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胁取十人,杀之边境,此恨三也;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此恨四也;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留获,遣兵驱逐,此恨五也;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遗书诟言,肆行凌辱,此恨六也;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挡之,胁我还其国,己以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之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岂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今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此恨七也!大明欺凌实甚,情所难堪,非天地所能容,我誓必征讨之!”

    ”征讨大明雪我国耻征讨大明雪我国耻”呼啸之声大地为之颤动,天际为之变色,原本徐徐的微风随着杀气腾腾的呼啸突然变的疾速起来,似乎要把这声声之威传遍天下。

    旋即,不销一日,“七大恨”诏书传到沈阳的杨镐手中。杨镐手拿着“七大恨”的原文,还没等看完就如同烫手的山芋从他的手中了滑下来。听着“七大恨”似有多大的怨气在诉说。合围“七大很”?实乃宣战诏书啊,杨镐不傻,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努尔哈赤已经将暗中的争斗放到桌面上了,原来的小打小闹变成正面的撕咬,原来叫冲突,现在就是战争!

    “援兵为什么还不到!”杨镐重重的锤了一下桌子,眼看金兵不日就要打过来了,可年前就定下的增兵辽东,如今半年过去了连一兵一卒都没见到,这仗怎么打?怎么守?上次给个降级减薪处分,这次可是要命啊!

    “快,传令各处要地,加强戒备,严防死守,不可擅离职守,违令者斩!”杨镐向外喊道,一个传令兵接到命令,应了声“是”。飞奔出去了。接着杨镐又叫道:“让经略府下将领参事速来商议军情!任何人不得告假!”

    有一个小兵传令去了。

    这次杨镐接受了上次的教训,不敢随意调动地方部队了,可他心里也怕,不知道努尔哈赤会玩什么花样。

    三日后,京城也接到了杨镐的八百里加急奏报,“七大恨”就放在万历皇帝的桌子上。万历皇帝凝视着这张奏报上密密麻麻的字,心中怒火焚烧,原本不起眼的努尔哈赤,一个小小的建州都卫,曾经听都没听过的名字,如今赫然成了大明北方最大的威胁,而且还公开与大明叫板!大明建国二百多年来为之有也,真是奇耻大辱!一个光杆司令在大明的眼皮子底下竟然发展成为雄霸一方的君主,这种能力只怕只有四百年前的成吉思汗才有吧!大明不是大宋!绝不能让他成为成吉思汗第二!

    万历皇帝提笔在奏报上写下“”前旨遵照,速增援辽东,不可延误!违者严惩不贷!朱翊钧亲笔!然后拿上玉玺深深的盖了上去。万历皇帝把奏报往身边的太监程化祥一甩,“速送往内阁!”

    程化祥接过旨意,看着万历皇帝阴沉的脸早已心惊,不敢怠慢,急速的离开前往内阁了。

    内阁方从哲接到旨意后,不敢怠慢,急与兵部商议,通过兵部将皇帝旨意发往各地,原本抽调兵力的地方军队急速赶往辽东沈阳汇合。

    现在的首辅是方从哲,原首辅叶向高在去年与万历皇帝商讨增兵辽东的时候,多次请旨发内帑以充军饷,万历皇帝就是不允,软磨硬泡最后也只给十万两,这点钱根本不够塞牙缝的,各地军队调动也十分缓慢。叶向高宦海沉浮几十年,深知大明日益衰微,辽东女真如日中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