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极大明-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互相望了几眼,都爽朗的笑了,略一休息一会儿,闲谈了几句,他们就带着这些家伙什出发了。

    来到京郊外一处麦田,宋应星指着麦田边上一小块地方,说:“公子,您看,那就是咱们的试验田!”

    朱由校放眼望去,一片金黄的麦子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宋应星指的那一小块麦地,与周围的麦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周围的麦子高、穗小,而那一小块试验田的麦子比周围的麦子矮了三分之一,穗大而饱满。麦田里也有不少农民在收割,经过这一小块试验田的都发出了“啧啧”的赞声,都夸赞这一小块地里的麦子长的好。

    朱由校看着这一小块试验田里长出的麦子,心中高兴不已,不容分说,直接下令:“收!”

    众人拿起家伙什下去忙起来了,朱由校看着他们的背景,高兴的挽起袖腿,也下地去了,开始他们惊讶的看朱由校下地,都慌忙劝他说什么您是金贵之身,这些粗糙活让我们来干,您在上面看着就行,王安也来劝说,后来朱由校一再坚持,他们也都不说什么了,一块乐呵呵忙起来了,有个学生小乙还高兴的哼起歌来。

    这半亩的实验田,很快就收割完了,周围忙碌的农民看到他们的麦子和他们的不一样,都上来问,看着这些饱满的穗都赞道好粮食,比他们两亩地打的粮食还要多。

    不到晌午,他们收割完麦子,还在地里来回走了两遍捡拾散落的麦穗,装好带回孙承宗的家。他们几人在院子里脱穗打粮食,孙夫人在厨房内给他们做饭。

    吃完饭他们继续忙脱穗,孙夫人也过来帮忙,孙夫人看到这么饱满的麦穗也是大赞生平见过最好的庄稼了。

    脱完穗,他们一点一点称重,重量精确到一两,最后结果出来了,半亩地总共打出三百一十五斤七两粮食!当宋应星报出这个数字的时候,大家都愣住了。沉默了一会儿,宋应星竟掩面哭了出来。宋应星的哭声打破了沉静,徐光启上前抚背安慰:“应星啊,你做到了,你成功了!”

    是啊!这在当时的生产水平下,亩产最好不过三百多斤,这半亩地产出的三百一十五斤七两意味着产量已经翻倍了。

    朱由校也是震惊!三年竟然能完成产量的翻倍,出乎他的意料,他原以为能增产一百斤就是很高的成就了,没想到能翻倍,大出他的意外,朱由校小看他们了。

    所有人都从震惊中回过来,随即爆发一片兴高采烈的欢呼声,宋应星破涕为笑,也欢呼了起来,在大家高兴的时候,宋应星猛的朝朱由校跪了下来,众人又是一惊。宋应星跪着激动着眼含泪水朝皇长孙说道:“全赖殿下指点迷津,才有今天的成就,这成就的是殿下功德!”

    大家听到宋应星的一番话,也都朝皇长孙跪了下来,口呼“千岁。”

    朱由校激动的对着众人说:“这是大家的功劳,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你们相信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向愚昧挑战,追求真理的结果。我应该感谢你们,是你们让我看到了大明的未来!看到了我中华民族的未来!”

    众人再一次激动,口呼“千岁!”

    民以食为天,粮食产量的翻倍,对着本已积贫积弱的大明意义非凡!

    朱由校对徐光启、宋应星说道:“咱们的试验田已经成功了,下一步就是要推广,这点粮食你们作为种粮,首先就在这一片皇庄推广吧!”

    众人应命。

    “唉,全天下就这么一点好粮食,金贵着呢!”宋应星手捧一把粮食笑着说。

    朱由校听到宋应星这么一说,突然愣住看了,似乎想到了什么。“金贵的粮食金贵的粮食”朱由校念叨起来。

第七十六章出兵叶赫() 
众人看到皇长孙沉思念叨,都惊讶的看着他,几人面面相觑,不知道皇长孙又在想什么。

    “对了,卖种子!”朱由校嘎然一笑。

    众人不解!

    朱由校笑着看了看这几个僵楞的眼神,解释道:“咱们缺钱,干嘛不做生意啊!”

    沉默片刻,众人回过神来,一拍脑袋,都笑了。

    “是啊,咱们干嘛不卖种子呢!这可比他们种出的粮食值钱啊!”徐光启笑道。

    朱由校走到徐光启面前,拱手说道:“有劳大人和宋应星操劳,咱们就成立种子公司,扩大经营,就以这皇庄为基地,先将这点种子与皇庄的佃户分种,将来就以高于市场粮食两倍的价格收,咱们再以较高的价格向周围地区出售种子,咱们就赚取差价!”

    众人疑问:“什么是公司?”

    “呃”朱由校大意了,他们还不知道“公司”是什么意思,朱由校笑了笑,解释道:“我创的新词,就是咱们大家一块管理、挣钱的作坊。”

    众人似乎明白了点,都点了点头。

    朱由校又说道:“过一段时间要种玉米了,徐大人带来的那点玉米也差不多够几亩种的,咱们要多种,地可以向几个佃户先推广,收获后也以按小麦两倍的价格收购,当种子出售,咱们推出去的马铃薯也以种子出售,我想用不了几年,咱们在全国推广前可以大赚一笔!”

    众人笑了,王安开玩笑的说道:“没想到咱们当一回农民赚了几辈子的钱啊!”

    众人哄堂大笑起来。

    没多久,他们开始种起玉米来,周围的佃户先前看到他们种的粮食比他们的好,又看到这些人拿着他们从来没见过的东西要种,都纷纷来围观,朱由校挑选试验田周围的三亩地来种玉米,这三亩地的佃户高兴的接受,佃户虽然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但感到他们很特别,绝不是一般的人物,跟着他们种粮食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整个夏秋季,朱由校忙着农田里的事,真希望快点能推广到全国,这样大明的粮食产量定能数倍增长。

    金秋气爽,硕果累累,这又是一次大丰收。城郊一望无垠的皇庄金穗硕硕,唯有一小片不足四亩的农田格外引人注意,这就是他们收获的第一季玉米。朱由校几人加上几家佃户忙着收获,许多佃户,过路人都围过来观看他们从来没见过的作物。

    一天的劳作,看着堆成小山样的玉米,大家兴高采烈。

    几日后,人们将晒干的玉米搓下粒来称了一下,总计三千九百二七斤!众人再一次兴奋了,试种的佃户们也乐开了怀,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高产的作物。这事传开以后,周围的佃户、农民都来购买玉米种子。自此朱由校新成立的种子公司仅出售小麦、玉米种子就赚得了一千七百两银子。这时候还不算马铃薯和尚未种植的红薯。下一步该培育红薯了。

    徐光启所带红薯不多,只能种植一分地,朱由校没有让他们在试验田里种植,就在徐光启家的院子里运一些土,在院中开了一小地菜园子种植培育。

    赫图阿拉城大汗宫中,努尔哈赤经过半年的准备,已是兵强马壮,原褚英的两白旗又重整起来,恢复了战力。努尔哈赤想到这两旗就气的牙痒痒,要不是褚英战败,两旗溃散丢兵弃甲,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努尔哈赤根本不会花三个多月的时间准备,早再次发动进攻了。

    重整这两旗花费了不少财力,上次一战基本是没赚头,多少还倒贴了一些,这让努尔哈赤很是恼火,这个暴脾气的大汗还亲自跑去把褚英大骂了一顿,吓的褚英哆嗦了一晚上。

    军备齐全,下一步就该打仗了,很多人都想又要打大明,都摩拳擦掌,准备和大明再干一场。

    努尔哈赤大手一挥:“不!这次我们不进攻大明!”

    众将惊愕,都愣愣的望向这个深不可测的大汗。

    代善出列问道:“大汗,不进攻大明,我们进攻谁?”

    站在一旁的范文程轻声略微仰了一下头笑了起来,笑声轻微但整个大殿都能听到。众将的目光都瞅向这个大殿内唯一的汉人。

    “你笑什么?”代善问道。

    范文程停止笑声,出列捋了一下胡子,看着代善说:“我想大汗一定是要进攻叶赫!”

    众将惊讶,又都瞅向努尔哈赤,御座上的努尔哈赤威严肃静的面容绽开了一丝笑意,众将又是吃惊,代善追问范文程,“大汗尚未与我等说明,你怎么知道?”

    范文程略微一笑,说:“我们与明军或明或暗征战了数次,大明早已对我们有所防备,现在明军已加强戒备,且援军陆续达到辽东,周边我们已经抢掠的差不多了,已没有多少财富了,如果要深入明军内部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实力。等明军的援军全部达到辽东后,他们必会进攻我们,到那时,咱们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好的形式了,朝鲜、林丹汗、叶赫部都会协同明军作战,我们就会腹背受敌,所以,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要做好充分准备,剪其枝叶,如今我们最直接、最危险的就是海西叶赫!所以大汗一定先灭叶赫,剪除这莫大的隐患!”

    众将听到范文程这么一说,都用期待的眼光看着他们敬爱的大汗,都眼巴巴的盯着大汗给出最终的答案。

    努尔哈赤大笑,俯拍大腿笑道:“知我者范先生也!不错,我意灭叶赫!”

    众将惊服,都用钦佩的眼光看着范文程。

    努尔哈赤慢慢起身,走下御座,一边走一边笑着说:“范先生真乃我大金第一谋士,我的心事真是瞒不过你呀!”

    范文程拱手行礼道:“岂敢,能为大汗分忧,乃臣之分内之事!”

    “哈哈”努尔哈赤拍了拍范文程的肩膀,笑道:“有先生在,何愁我大业不成!”接着努尔哈赤又对众将说道:“你们各自回去准备,五天后,出兵叶赫,但要记住,对外声称进攻抚顺,以报前耻,在内,由皇太极及范先生料理国事,代善驻兵明金前线,防止明军乘虚而入,费英东、代善作为后备力量,以防不测,其他将领皆随我出征,我要一举灭掉叶赫!”

    “是!谨遵大汗之命!誓灭叶赫!”众将俯首领命。

    万历四十七年正月初二,大明处在新年欢乐之际,此时天气仍比较寒冷,辽东更是冰雪覆盖,冰山银裹,辽东经略使杨镐却没有放松一刻,他已得到消息,努尔哈赤要再次发动进攻,近来关内调集的援军已有6万多人达到,军械粮草也运来不少,此时辽东边防已大大稳固,杨镐虽心中安稳了许多,但他与努尔哈赤多年交手深知其谋略才干,即使边防稳固仍不敢大意,常冒风雪巡视边防。

    大金国都城赫图阿拉城外,此时天空晴朗,但寒风烈烈,大金国三万出征将士热血豪迈,任寒风吹打也不显厌意。

    努尔哈赤身穿金黄铠甲,肩挂大红紫金披风驱马到阵列前,身后跟着舒尔哈齐、额亦都、何和理、扈尔汉、费扬古等开国元勋,这明显努尔哈赤是准备一举灭掉叶赫部。

    城墙上皇太极、代善、费英东、济尔哈朗、范文程等留守大臣、悍将为大军送行。

    努尔哈赤立马于阵前,沉默着看着这支跟随他百战的军队,久久不言。将士们眼光炯炯,也都看着他们敬畏如神一般的大汗。

    风声萧萧,寒风凛冽,一片肃静却又如此共鸣!金兵将士征战沙场,热血胜于寒风,血腥的战场,胜利的喜悦如同兴奋剂一样,他们从不知道什么是失败,因为他们的大汗从不会打败仗,大汗亲自出征就是胜利的代表!

    “出发!”努尔哈赤手握马鞭向西方一指,倾刻战马嘶鸣,军队向叶赫部进发,城楼上响起了轰鸣的鼓声和炮声,大金国送行出征的三万将士!

    努尔哈赤朝城楼上望了一眼,下次回来这个都城就是整个女真人的都城了!

    “驾!”努尔哈赤扬起马鞭,一声嘶鸣,奔向部队前方。

    金兵突至叶赫,金台石大惊,忙派人到各处寨子通报军情,这才缓慢了金兵进军。金台石又向东城的贝勒布扬古通报军情,同时派人向沈阳杨镐请求救援。

    杨镐得到消息,大惊,急派兵救援叶赫,有迅速将情况报与京城。

    努尔哈赤得到消息明朝派出援兵的消息,第二天凌晨,金兵又一次悄无声息地退兵,撤退的是那样的安静,以至于叶赫部族兵们都没有发现,第二天一早,叶赫哨兵发现金兵没有生火做饭,前去查探,发现金兵失踪了,又多方打探,才知道金兵退了。

    万历皇帝接到金兵退兵的消息,,想到金兵几次袭扰边境,冲突越来越大,如今公然与大明分庭抗礼,已成心腹大患。经过一年的准备,辽东已有军队十余万人,且都是大明的精锐,决战已是时候了,一举荡平金兵,绝大明后患。万历皇帝想到这里,决定就此发兵直灭努尔哈赤。

    万历皇帝下令,倾辽东之兵,命叶赫、蒙古林丹、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