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的是,大家在品尝了民生食堂的菜品后,竟然在一些细节上有了让人惊讶的发现,那就是民生食堂的食材用料简直已经达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

    那些荤菜中使用的肉品,不论是牛肉、羊肉还是猪肉,都没有看到那些筋膜,肉丝、肉片绝对用的是上好的精肉,几乎还没有发现过肉丝、肉片上有那些不易嚼碎的筋膜和脆骨渣子的存在。

    那些蔬菜更是讲究,本来那民生公司的蔬菜品质已经有了不错的口碑,已经算得上是市面上鲜的菜蔬了。

    可面对民生食堂的菜品,家里面经常做饭的人猜测,这些素菜的用料如果来至于菜市场的话,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老叶”会被丢弃,所用的食材全部使用的是一棵蔬菜最嫩的部分。

    那豌豆尖的长度绝对不会超过十厘米,根本不像市场上卖的那些,又老又长,吃起来像嚼干草一样。

    一个能够把蔬菜的用料选择上都做到如此地步的食堂,简直比自己在家里做菜的要求还要高。

    在环境保护日益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更卫生、更环保、价格更有优势、口味选择更自由、食材选料更精细的民生食堂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可最近这民生食堂突然又推出了,的操作页面上竟然多了一个栏目,栏目的名字叫:民生环保。

    一些好奇的人点进去一看,原来民生公司了一个对家里的旧电器进行回收处理的新渠道。

    民生公司罗列了一个清单,凡是那清单上有的东西,按照完整程度、新旧成色,以市面上同类主流电子产品的价格作为参照,计算出一个合理的回收价格。

    当然,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回收价格仅仅作为一个参考大家知道自己的废旧电器大概能够值多少钱,实际的最终回收价格还是要根据民生食堂反馈核定的回收价格为准。

    不过,这民生公司的回收款只能存入注册用户的环保帐户,相当于订餐预存款一样,大家在订餐的时候可以使用环保帐户中的资金来进行支付。

    当然了,那个回收物品清单也是魏民生按照另一个世界中华夏国现在的需求来确定的,清单也是可以自主更新的。

    那些清单以外的废旧电器就只能以废品的收购标准,按照重量来进行回收,但一些闲得无聊的老年人通过比较之后发现,这民生公司的收购价格还是要比卖给那些废品收购点要好一点,而且不用送那么远。

    按照上相应电器的回收规则一计算,自己家里的那些“垃圾”竟然还可以卖出一个较好的价格。

    那些旧电脑早就想处理了,就是那些商家的回收价格太低,百十块钱就打发了,觉得不划算,就一直放在那里,每次打扫卫生都觉得碍事。

    现在这民生公司既然了一个貌似环保的处理渠道,回收价格的计算方式还算合理,算下来比那些当垃圾收购的商家要划算得多。

    而且民生公司在民生环保栏目的介绍中,还说明了废旧电子产品随意处理对大家生存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为什么民生公司要做环保这个几乎是净投入的产业。

    大家听说这民生公司正在筹划一个现代化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厂,把这些废旧电子产品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小,出于对环境保护的,纷纷把家中闲置的旧电器、旧电脑等东西交给民生食堂来处理。

    由于民生食堂在布点的时候就是选择的租金便宜的住房,又订做了专门用于搁放菜品的不锈钢架子,所以领取菜品的地方用不了多大,十几个平方大的卧室就可以满足大部分的需求。

    随后民生食堂快递包裹寄放服务,又占用了厨房那个小小的空间,大家在取菜品的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包裹一并带回家,尽可能地提高用户的。

    由于取餐点分布合理均衡,这取餐、取两块业务占用的空间也不是很大,一般的两室两厅的住房应付起来绰绰有余。

    所以,现在增加了一个收购废旧电器的业务之后,只占用了一间卧室,一点不会影响取餐的工作,甚至还空出一间卧室可以给员工使用。

    由于那些废旧电器的回收款并不是直接给付,而是了个人的环保帐户,这环保帐户里的钱只能在食堂里订餐使用,所以相当于是在增加客户的消费粘性,对那些加盟服务网点来说也是一种隐性增加收入的手段。

第256章 丰衣() 
回收旧电器的热潮刚刚兴起,结果那民生公司又开发出了回收旧衣服的新业务,据说是给大山里的孩子送温暖。

    当然,这是刘梦玲她们理解的意思,魏民生虽然隐约感觉有些不妥,但仔细一想也差不多,只不过这温暖是送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而已。

    旧衣服的回收全部是按照重量来回收,要求必须没有大的破损,而且交过来的时候应该洗干净,这样的衣服收购价格为三十元钱一斤。

    那些破损严重的和没有清洗的,就只能按照废布料的价格来收购,价格要低得多,十元钱一斤的价格只有衣服价格的三分之一。

    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手头也有了余钱,加之小区的生活与农村不一样,大家对穿着虽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但实际上暗地里互相之间还是有一些攀比的。

    人活一世,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追求的就是个幸福感,这幸福感可不是随处都可以买得到的,它必须要有所比较。

    比不了家庭底子好的,还可以比那些和自己能力差不多的,如果连那些能力和自己差不多的人过得都远比自己好,那肯定是没有什么幸福感的。

    所以,优越感是幸福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比较贯穿于吃、住、穿、用、行等一切生活之中。

    尤其是整个社会的人都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对未来迷惘之后,这种无聊的攀比就显得尤为,甚至成为一些人非常看重的东西。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人争一口气,说起来好听,实际上也只能是在相同层次的人之间来争这口气。

    如果对方有十几个混社会的小弟,你一个人上去争一口气试试?

    就连佛争一柱香也只能在同级别的佛面前争,都说万物都有佛性,那印度更是处处有佛,你一个老鼠修成的佛也敢跟释迦牟尼去争香火,人家法眼一睁就能够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凡世间最多的攀比实际上还是来自于那些相同层次的人之间,而且这种攀比还会传染,很容易在大家无意识的交谈中传播开去,从而形成所谓的“潮流”。

    但这潮流对于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群众来说,在能力范围之内,最容易达到的应该就是穿着了。

    这种攀比到了当下,甚至早已经超出穿着本身的价值了。

    以前是比谁穿得暖,然后是比衣服的颜色,再后来颜色实在是太丰富多彩,没有一种衣服的颜色能够使自己穿起来有鹤立鸡群的感觉了。

    于是大家又来比款式,可这再好的款式都有人仿制得出来,遍街都是的款式哪怕再好也无法体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好吧,款式咱比不了,咱比品牌,你那些手工作坊生产的东西能够与那夏奈尔、范思哲之类的世界品牌相比吗?

    这已经比到了世界品牌,也许大家就会相安无事了吧。

    可是,这还没有完,就算相同品牌也有不同的档次吧,于是大家又来比档次、比价格,一天到黑在心底攀比得没完没了。

    那衣柜里的衣服也越堆越多,甚至好多衣服都只穿过一两次,哪怕自己再喜欢,但因为档次比不过同事、朋友或邻居,就只能束之高阁。

    普通百姓的衣服档次肯定不能跟那些富贵人家比,但每人一年添置个几套衣服的情况已经是最普遍的了。

    而那衣服现在却不是一两年就穿得坏的,尤其是现在有很多套衣服可以轮换着穿的情况下。

    那些正在长身体的就更不用说了,以前孩子多的时候,老大穿过的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连一件棉衣都可以穿出传家宝的包浆来来。

    可现在嘛,这些孩子可都是老一辈人眼里的祖宗,奶奶买了一套,外婆怎能落后,逢年过节总得表示表示,不然这孩子不跟你亲热啊。

    一来二去的,家里的旧衣服是越来越多,那些成色还好的扔掉又有些可惜,卖又卖不起价钱,捐给某会的话,别人还看不上。

    新闻里不是说了吗?那些全国各地捐给灾区的衣服成吨地堆在仓库里发霉,根本没人要。

    现在的灾民可不是那些历史剧里的灾民,至少他们不会因为吃穿得不到保障而丧命。

    当然了,大部分灾民都是爱国的,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们还是要国货,尤其是有毛爷爷头像的国产货,从来就不嫌多。

第257章 旧衣市场() 
不管咋样,至少在这个丰衣足食的年代,人们追求的是更高的物质精神需求。

    既然这民生食堂推出了收购旧衣服和旧布料的业务,而且很含蓄地提到了要为那些生活在大山里的贫穷孩子送温暖。

    在这个什么都有攀比的年代,比献爱心也是这攀比舞台上的一个节目嘛,有没有爱心可不是你钱多钱少就能让大家认同的。

    当然,把家里那些占地方的旧衣服拿去献爱心的同时,如果能够兑换回来一些印着毛爷爷的国产货,那心情当然就更舒坦了。

    于是,只要不是民生食堂的取餐时间,那些大爷大妈们就背着大包小包地旧衣服,坐在民生食堂的圆凳上面,一边排队,一边聊着小区周围发生的实事新闻。

    既打发了时间,也联络了感情,颇有“大妈不出门,也知天下事”的感觉。

    ……

    民生公司回收上来的旧衣裤以及废旧布料全部被魏民生送到了华夏山庄,处理这些东西,魏民生又通过国资部发布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那些旧衣裤首先的是清洗流程,清洗过后还要臭氧灭菌柜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灭菌消毒后的旧衣裤就筛选流程,上百名妇女对这些造型各异的衣裤进行初次筛选,把那些表面没有破损的衣裤选出来。

    然后,又是十几名妇女对这些没有破损的衣裤从新旧程度上进行一个粗略的分拣,简单地划分为九成、八成、七成……,实在是太陈旧了的就划归到废旧布料里面。

    区分出新旧程度之后,又有人从衣裤的颜色上再次进行区分,根据衣裤用料的主要色调再次进行分拣。

    最后一个流程是称重标价,这个工作可不是一般的妇女可以胜任的,最后还是国资部从电教室里抽人轮流来做这个工作。

    他们只需要称出每件衣裤的重量,把重量和成色输入计算机之后,计算机通过魏民生自己设定的计算公式,自动计算出一个销售指导价格。

    便于后期处理,计算机给每一件衣裤打印出一个对应的标签,标签上面注明了颜色、成色、重量和价格。

    最后,这些打上了标签的旧衣裤被送到了山谷外面的拍卖场,分成色、颜色、重量顺序挂了起来。

    当然,在魏民生的指点下,那些轻便暖和的羽绒服被单独的留了下来,只对华夏国的成员出售。

    一时间,整个拍卖场就暂时变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成衣贸易市场,五颜六色、款式各异的衣裤给山庄附近的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天啊!这么厚实的衣服,穿起来一定非常的暖和。”

    “就是,摸起来比家里的被子还要厚实,就是这价格不便宜啊,竟然要两百元华夏币。”

    “你也不看看这衣服的重量,足足有一斤多重,而且这面料摸起来非常的柔和,一点都不凉手。

    要说是丝,却没有丝的冰凉,要说是棉,可最好的棉布也无法做到这样的柔顺吧?

    不仔细看连这面料上的纹路都看不出来,这得需要多细的棉线才有这样的效果啊,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不是我说大话,就冲这衣服的面料,拿到周围几个国家的都城都可以卖出几倍甚至是十倍以上的价格。”

    “还有这衣服的做工,每一个针脚的距离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这岂是寻常人家的手艺,不说别的,我觉得就凭这针线活也不是你两百元华夏币能够请得到的。”

    “如此说来,这衣服的价格还真的是一点都不贵,可这哪是我们这些寻常人家能够买得起的啊,除非能够成为那华夏国的成员,一个多月的最低收入就足够了。”

    “是啊,其它地方哪有这样的好事,只是现在到这华夏山庄讨生活的人是越来越多,真担心以后会找不到活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