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涛对此的解释是,由于目前图瓦卢特区高素质的建筑工人较少,还没有形成专业的建筑团队。

    而本地人的工作能力较差,沟通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只能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因此,除了几个相对固定的工作岗位之外,大多数都是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岗位。

    曙光集团的能力很超前,但再强的能力也需要人去落实。

    劳动力不足已经成影响希望之城建设进度的主要因素。

    工作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迫使曙光集团做出了特殊的选择。

    把工作进行分解,尽量转化为一些更加简单的任务,以便在短期内形成某一工作的专业劳动力队伍。

    比如说扎钢筋的工作任务,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再加上配备了先进的工具,就可以迅速地提高工作效率。

    复杂的工作在按照工序进行分解后,实际上就是一些简单工作的有序组合。

    而一个人同时从事多道工序,明显没有只从事一道工序的时候工作效率高。

    只要事先安排好当天的工作,就可以最大效能地保证工程的进度。

    反正到处都缺人,只要有人在做事,把主要工程推进下去,就影响不了工程的整体进度。

    李建从李涛的介绍中发现了极大的工作机会,先前觉得那固定工作岗位五千软妹币的月薪,如果能够做到工资日结就不错了。

    没想到这里最挣钱的应该是那些临时性的工作任务,只要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就可以收到报酬,甚至连保证金都不会扣。

    而李涛对此的解释是,在任务平台的下,每一处工程是由哪些人参与修建的,平台上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今后一旦发现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就会直接向责任人追责。

    工程返工、维修的费用全部由责任人承担。

    但李建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存在问题的工程太大,承建人根本没有那个能力承担其返工和维修费用的话,又该怎么办?”

    李建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以前在工地上经常遇到的事。

    在他的工程队组建之初,由于队员之间的技术和能力互相并不是很了解,结果经常出一些问题。

    这些质量问题发包方是不可能直接去找责任人解决的,最终都会通过层层承建人处理。

    为此,李建也赔了不少的返工费和材料费。

    不过,对于那些造成这些工程返工的队员,李建在结清工资后,有什么事情就不会再联系他们了。

    对于这些没有质量和责任意识的人来说,他们做得越多,给自己造成的困扰可能更多,还不如不要他们做。

    经过多年的了解,现在还能够跟在他身边的弟兄伙们,不论是技术、能力还是责任心,都已经是完全信得过的了。

    但这是用上千个日日夜夜一起工作熬过来的,其中有多少的艰辛和付出,是别人根本想像不到的。

    本以为这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没想到李涛想都没怎么想,随口答道:“每个人的工作完成之后,还会有专门从事质量检查的人员确认之后,你的工作才能得到认可。

    而且,后一道工序的人在发现前一道工序存在质量问题的时候,也会通过平台反馈。

    对于这些反馈的信息,会由另一组的检查人员进行复核。

    如果确定是前一道工序的问题,责任人和任务检查确认的人都要承担连带责任。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的工序来说,至少是有三重质量监督:承建者、任务完成质量检查者和下一道工序的承建者。

    除此之外,严格的质量倒查机制,是工程质量的又一重保障。

    如果前面三重监督机制都没有守住底线,工程最终出现了质量问题。

    只要经过调查确认了是承建者的责任,三重监督机制的每一个环节的负责人都要承担连带责任。

    这连带责任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由三个环节的责任人共同负责问题工程的返工,返工费用由他们共同承担。

    第二种是重新针对问题工程发布工作任务,由其他人来完成问题工程的返工,费用直接从三个环节的责任人个人账户中扣。

    由于工作任务分配的零散性,三个环节的负责人从事同样工序的情况几乎不可能。

    所以,即使出了问题,最多也就是影响到一两天的工程量。

    这一两天的工程量,是在这些责任人的赔偿能力之内的。

    而每一次的工程质量问题,其处理结果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看到,成为其他劳动者的反面教材。

    由于工作岗位的不确定性,就更不可能出现国内那种把监督职责变成权力的情况。

    因此,在这样的体制下,几乎不可能出现系统性的工程质量问题。”

    1

第399章 诈骗的土壤() 
李建回味了一下李涛的话,说:“目前特区的专业建筑工人较少,而且工作岗位异常丰富,所以这样的机制还能产生一定的效果。

    一旦今后劳动力充沛之后,这种分散的岗位模式从整体效率上来看,根本无法与一个配合默契的团队相比。”

    “这点曙光集团的者们都很清楚,所以他们也允许大家在自愿的情况下,组建公司,以公司的名义参与各项工程的建设。”

    “以公司的名义参加建设?

    这听起来感觉不错。

    只是,在图瓦卢特区组建公司有什么要求吗?

    如果需要上千万注册资金的话,我可没有那个能力。”

    李涛笑了笑,说:“你想多了,图瓦卢特区根本就不需要用什么注册资金的多少来确定一个公司的实力。

    他们对公司的定义更像是一种合伙经营的方式。

    公司的大小只与公司注册成员的总体财产有关。”

    “没有注册资金,却有注册成员。

    难道,这注册成员还有什么讲究?”

    “特区的公司虽然不强调注册资金,但对注册成员是有很完善的要求的。

    特区的公司实行的是保证金制度,一个人可以参与多个公司的注册,但在注册时要确定一个保证金的数额。

    这个保证金可以是固定数额,也可以是自己可分配财产的一个。

    而一个公司注册成员的保证金总额,就相当于这个公司的注册资金。

    公司只能承接建设资金在公司保证金总额度八成以下的工程。

    至于这个工程是由公司注册成员来完成,还是由公司转包出去,特区方都不会过问。

    只不过一旦公司承建的工程发现了质量问题,或者出现了拖欠工人工资和建筑材料款项的情况,特区部门就会介入。

    只要在规定时间之内,承建公司由于自身原因无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的话,特区部门就可以直接动用保证金来解决。”

    “照你这么说的话,这保证金比注册资金的要求还要高。

    国内公司的注册资金也就是在审查时看一下,这些资金的来源以及真实人都不会去管。

    很多时候就是临时凑出来的,短时间内在公司的账户上过一下就行,根本就体现不出一个公司的真正实力。

    正因为如此,国内各种骗子公司横行,一旦出了事,那公司的账户根本就没钱。

    打官司?大不了公司破产。

    公司办公场地里的那些东西能够值多少钱?

    甚至还有可能连这些办公用品都是租来的。

    受骗的维护不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骗子却可以另起炉灶,布下一个骗局。”

    李涛说:“公司破产后,法人代表应该也会受到影响吧,怎么可能再骗人。”

    李建叹了一口气说:“兄弟啊!有些事情你没有经历过,所以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道道也很正常。

    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工程,这样的事情已经见得太多了。

    以前,骗子们利用户口全国不统一的漏洞,虚构多个户口。

    然后用虚构的身份信息去注册公司,公司的一切后果都与自己的真实身份无关,最后成为无头公案。”

    李涛说:“户口登记越来越严厉,这样的方式恐怕行不通了吧?”

    “房姐一人拥有四个身份信息的事过去还没有几年吧。

    由于以前办理身份证不需要采集指纹,仅凭照片根本无法确定一个人的身份。

    就我所认识的人中,都存在一人拥有多个不同身份信息的情况。

    放到全国来看,这种情况绝对不是个别现象。”

    李涛说:“可我前次去派出所办理身份证时,有个恢复户口的人就要先采集照片,进行人像比对之后,没有发现重复的户口才能办理。

    我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不会再出现你所说的这种情况了吧?”

    “兄弟啊,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据我所知,就有人用另外一种办法改变了自己的身份信息。”

    “你所说的是变更出生日期?”

    “变更出生日期的确可以达到改变身份码的目的。

    但现在对出生日期的变更越来越严格,而且,就算改变了身份码也会在人口系统中留下痕迹。

    所以,他们是不会用这种方法的。”

    “难道还有其它的办法?”

    “我知道一个老板,采用虚假房产信息在外省一些偏远地区骗取了准迁证,然后凭准迁证把自己的户口注销了。

    按理说,他应该凭准迁证到出具准迁证的地方上户。

    可他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迁移户口,而是让别人无法用人像比对的方式找到他的真实身份信息。

    这样一来,他就成了无户口人员,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黑户。

    既然是黑户,那么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就必须要解决他的户口。

    但解决户口的前提是要知道黑户的基本情况。

    可这种故意造成的黑户,在自己的身份信息时,由于没有其它信息平台的支撑,就多了一些随意性和可操作的空间。

    在村组出具证明的时候,他可以说自己去找人算了一下,结果以前的名字不吉利,所以早就没用了。

    现在用的是这个名字,你就按照这个名字帮他出具证明。

    而出生日期就更没有人清楚了,不是至亲的人,有几个知道你的真正出生日期?

    只需要差上一天,或者用农历阳历作个混淆,最终的身份信息就不一样了。

    除此之外,一切的信息都是真的,只不过那个可能出现问题的身份,如果不动用特殊手段,就再也找不到了。”

    李涛惊讶地说:“竟然还可以这样?”

    李建随意地说:“这些还算是有点良心的,那些没良心的骗子,甚至可以忽悠一些不懂法律的人,来当这个法人代表。

    这些人可以说是对法律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在一点点利益的诱惑下,稀里糊涂的就会被别人忽悠成一个皮包公司的法人代表。

    等到事发之后,骗子带着骗来的钱财一走了之,留下这所谓的法人代表,独自承受着一切的法律后果。

    一些心理承受力较低的受害人,被逼无奈之下,甚至选择了自杀这条不归之路。”

    说到这里,李建突然一愣,喃喃地说道:“我明白了,铲除一切诈骗行为的土壤,就是特区处处对个人身份进行严格认证的意义所在。”

    1

第400章 防范于未然() 
李建的话李涛也瞬间明白了过来,说:“这一切基于统一平台的认证手段,是防止一人使用多个身份逃避法律的制裁。

    而那公司的保证金制度和唯一对应的个人账户,则是从源头上断绝了转移财产和逃避责任的可能。

    有了这两个措施,根本就不会出现国内那种老赖。”

    李建说:“仅凭这两种措施,想要杜绝老赖恐怕有点不现实吧?”

    “当然,你还忘了诚信制度,以及基于个人身份认证的无现金社会。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社会里,个人的支出和收入都是通过个人账户流传,想要隐匿转移个人财产,以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可还真不容易。

    诚信制度的存在,会让的骗子失去生存的土壤,因为信用破产的人是根本无法在图瓦卢特区生活的。”

    “照你这样说的话,我们在图瓦卢工作不会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

    “那曙光集团在这里投入如此之大,怎么可能拖欠你们这点工资。

    说实话,就我们在食堂里吃的那些东西,如果拿到图瓦卢特区之外的话,价格至少会翻上一番。

    可他们保证我们的生活条件,还是毫不犹豫地用一个近乎于亏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