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由特区组织的外派工作,既可以挣到较高的工资收入,又可以感受一下国内不同的生活环境。

    在休息时间里,还可以到yn那些著名的景点去旅游一下。

    如果不考虑收入的话,甚至还可以回老家一趟,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所以,一千多人的施工队伍和相应的施工设备,很快就抵达了滇池。

    在民生公司专门搭建的网络平台支撑下,工程完全按照图瓦卢特区的运作模式来运作。

    采石场、人工堤坝、污水处理场和相关管道的建设工程,把劳动力和设备合理地分配了下去。

    对于一些简单的工作,民生公司就转包给了当地的一些施工队伍。

    他们以图瓦卢特区劳动力作为主力,确保所有工程都能够按照规划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在当地人力资源的辅助下,可以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降低劳动力成本。

    当然,所有参加民生公司工程的劳动力,都必须进行实名登记和个人身份的认证,并且与民生公司签订完善的用工合同,否则的话,是承接不到工作的。

    民生公司在开展相应的工作之前,都会将他们的工作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通报。

    比如说,民生公司的专家团队认为,滇池的治理首先要解决蒸发量过大的问题。

    按照公司的规划,首先会将滇池沿岸水深低于一米的区域,用围田的方式围起来。

    然后用清淤船把滇池湖底的淤泥转移到这些围起来的区域,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自然脱水。

    这样一来,滇池水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将减少五分之一以上,相当于在未来可以每年减少五分之一的自然蒸发量。

    在明确了相关工程的意义后,政府就会更加积极地配合他们的工作,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质疑。

    要在淤泥上修建一条五公里长的堤坝,直接用土石填方的话,工程量显得有点大,而且这样的基础并不牢靠。

    所以,民生公司的一艘打桩船直接在滇池的淤泥中立起了两排水泥桩,后面的施工队伍在水泥桩之间的空隙处倾倒土石,逐渐形成一道土坝。

    堤坝的顶部有十米宽,给运送渣土的车辆留下了足够的工作空间。

    堤坝在整个治理工程中的优先权是最高的,因为只有这道堤坝完成之后,才有可能进行后续的工作。

    为了尽快完成此项工程,两个施工队从滇池两边向中间修建,以加快修建速度。

    从滇池附近三个采石场取出的土石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堤坝之上,但那些开采出来的石块却被暂时搁置在一边,准备以后修建堤坝的保坎用。

    有了充足的土石资源和足够的工程机械设施,再加上魏民生每天晚上还偷偷的从另一个世界里转移一些土石过来,铺设在水泥桩之间,极大的加快了施工的进度。

    当然,为了不让其他人起疑,魏民生还是安排了几艘自卸船每天不停地向水泥桩的中段进行填方。

    原本有近八米的水深,在魏民生的暗中参与下,只用了十几天时间,那两排水泥桩之间区域的水体就只剩下了不到一米的深度。

    而且,为了挤开湖底的淤泥,增强堤坝的稳定性,魏民生填在水底的都是一些大块的石头,快接近水面的时候才用碎石和干土进行填充。

    湖底填方量的减少,极大的提高了堤坝两端机械填方的进度,让这道堤坝以每天一百多米的速度向湖中心延伸。

    这道堤坝一期规划的作用只是把水拦起来,所以在前期并不需要修多高,只需要比湖水稍高一点就可以了。

    等到完全截断湖面,可以进行湖水的转移之后,再慢慢加高压实也不迟。

第488章 两湖合一体() 
经过这道人工堤坝的分隔,滇池形成了一大一小两个湖,小湖的面积约占滇池的三分之一,大湖的面积约占三分之二。

    为了防止意外的洪涝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民生公司还安排人员在海口到人工堤坝之间,修筑了一道临时的泄洪管道,用于防止湖水漫堤造成的危险。

    海口最窄的地方只有一百多米,为了防止湖水倒灌,也用一道堤坝进行了隔离,彻底断开了小湖与其他水体的直接联系。

    同时,在堤坝中部还修建了一个大型的污水泵站。

    为了获得更快的施工进度,这个污水泵站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混凝土结构,而是选择了排水量相对较小,但安装部署更为简单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一个一体化预制泵站,就相当于一个传统的小型泵站,每一个都具有完备的控制和监测系统,以确保其工作的稳定性。

    一百多台每小时抽水能力达五千立方的大型预制泵站,构成了一个抽水泵站阵列。

    在马力全开的情况下,污水泵站的总调水能力可以达到每秒两百立方米。

    在民生公司强大的工程调度能力的协调下,污水泵站几乎与堤坝的合龙同时完成。

    在堤坝完全阻断了上游湖水的流动后,土石运输车继续把堤坝压实加高,以确保堤坝的稳定性。

    虽然这样简单的土石堤坝,其稳定性并不能够与那些水库的堤坝相提并论。

    但毕竟它的作用只是挡住最多十米深的湖水,这样的牢固程度已经足够,所以也没有必要全部使用石头或水泥来修建。

    在升高堤坝的过程中,由魏民生全权负责管理的大型污水泵站也开始工作,将小湖中那些受到严重污染的的湖水抽到大湖之中。

    四亿多方的蓄水量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污水泵站马力全开的耗电量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所以,在拥有共享空间的情况下,大部分污水泵站实际上只是一个摆设,平时只有几台泵站在运行,以表明污水泵站一直在不停地工作。

    而到了夜间的时候,魏民生就不停地通过共享空间,把小湖里的污水转移到大湖之中。

    共享空间一次两万多方的转移能力,可以很轻松的完成一晚上千万方的污水转移任务。

    而共享空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操作的特性,完全可以越过堤坝从水面之下取水,放水的时候也在水面之下操作。

    所以,魏民生躺在堤坝上就可以完成整个操作,又不会被别人发觉。

    堤坝的高度在慢慢地增加着,但大湖里面的水位也在慢慢地增长着。

    自堤坝合龙之时起,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湖内百分之八十的污水就已经被转移到了大湖之内。

    这样一来,大湖之中的平均水深达到了八米,湖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进一步减少到原有面积的一半,直接减少一半以上的自然蒸发量。

    小湖中的湖水被抽干后,用机械把小湖周围能够直接处理的淤泥清理出来,然后送到几公里之外的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

    湖内清理出来的淤泥,富含大量的有机质,经过处理后可以运到其它地方,作为有机肥料用于种植底肥进行无害化处理。

    实际上,滇池水体里大量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源于这些淤泥,把这些淤泥清理走后,也就变相地减少了未来渗入水体中的氨、氮物。

    普通的机械只能够清理小湖周围相对较干的淤泥,而对于中间大量存在的泥浆根本没有办法。

    在这个时候,与治理工程同时开工铺设的那条六公里长的污水排放管道就派上用场了。

    由于污水处理场的地势较高,所以,民生公司在处理场附近的低洼地带修建了一个污水临时储存池。

    滇池小湖内的淤泥被搅动成泥浆后,就通过这条污水排放管道,将污泥浆输送到那个污水临时储存池里。

    然后用高压泥浆泵把临时储存池里的泥浆,输送至地势较高的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

    那个污水处理场的初级处理设施由一系列沉淀池构成,由内至外形成了一个放射状的水池链。

    中间是一个直径达一百米、深度近二十米的水池,周围是三圈规模稍小的水池。

    三圈水池分别由八个、十六个、三十二个水池构成,污水由外至内进行沉淀时,每进入一圈,沉淀池的数量就减少一半。

    由泥浆泵抽上来的高浓度泥浆,通过管道循环流入三十二个外层水池中,经过沉淀后进入下一圈沉淀池进行再次沉淀,最后中层清水流入最中间的大水池。

    由于这些沉淀池主要是处理高浓度的淤泥,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修建成水泥池,直接用挖掘机挖出一些大坑并用管道连通就行。

    当最外层的沉淀池剩下的淤泥快装满时,就用挖掘机把沉淀池中的淤泥取出来,堆放在周围较高的地方进行脱水。

    而最中间经过初级沉淀处理的水,又通过另外一条管道回流到滇池的小湖边,在高压水枪的作用下将湖底的淤泥转化成高浓度的泥浆。

    通过这样的循环,不断地把小湖中的淤泥运送到污水处理场。

    除此之外,小湖中从堤坝中部的位置开始,用高压水枪清理出了一个直径达一点二公里的环形水沟。

    在抽干水沟内的积水后,在环形水沟内打入足够的水泥桩,并在水泥桩的顶部沿着环形水沟浇筑了一圈钢筋混凝土梁。

    这样的环形水沟在小湖中一共修建了三个,等到第三个钢筋混凝土梁修好之后,第一个环形梁就已经达到了养护期。

    然后在环形梁上用石材进行加高,同时把周围的淤泥挖到环形梁之中堆积起来。

    那些淤泥之中的水分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周围石材的缝隙流出来,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

    随着环形石墙的逐渐升高,其中堆积的淤泥也在同步增多,逐渐形成了一个高达十余米的环岛。

    这三个环岛的面积,与华夏国和图瓦卢特区的城市单元大小几乎完全一致。

    但在这滇池之中,肯定不可能再修建地下部分的建筑,这些空间完全用来盛放湖底清理出来的那些淤泥,以减少清运成本。

第489章 多管齐下湖底现() 
在小湖中部清淤工程进行的同时,环湖的清淤工程也逐渐开展了起来。

    因为用高压水枪把表层较稀软的淤泥冲走之后,下面更多较硬的淤泥就可以直接使用机械,转移到最开始围出来的那些浅水区里,进行自然脱水。

    而且,魏民生也并没有闲着,他在异世界靠近云梦泽区域的群山之中,找了一个很大的低洼地带。

    然后每天夜里直接通过空间的转移能力,将滇池中的淤泥大量地转移到这个低洼地带中堆放起来。

    华夏国国资部则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在魏民生的帮助下,按照现代化的标准,在这个低洼地带四周的山头上修建了几个堆肥厂。

    然后安排了相应的工作岗位,将这些淤泥与稻壳、木屑、杂草、秸秆和养殖场中的粪便混合,掺入专用的堆肥发酵菌种后,再送到堆肥厂进行发酵处理成有机堆肥。

    堆肥厂生产出来的堆肥,一部分被用于云梦泽边缘区域新开垦土地的土壤改良,一部分被转移到现实世界的污水处理场。

    以污水处理场为幌子,向周边地区出售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机堆肥。

    多管齐下的清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只用了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小湖中的绝大部分淤泥就已经被清理一空。

    但是,现在的滇池水域面积远远低于几百年之前的规模,蓄水量减少的同时,水域的深度也大幅度降低。

    为了达到魏民生治理方案中的目的,现有的滇池应该在减少水域覆盖面积的同时,提升其平均湖水的深度。

    所以,民生公司继续组织力量对湖底进行深挖,并且用挖出来的泥土不断地加高环湖沿岸的堤坝,以提高小湖容纳湖水的能力。

    而且,为了解决后期新产生淤泥的清理问题,在海口附近的湖底挖出了一个直径上百米、深五米的大坑,然后从大坑出发,斜着向周围挖出了十几条放射形深沟。

    湖底新产生的淤泥经过水流的扰动,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沿着这些逐渐变深的沟渠,慢慢地汇集到这个大坑里。

    然后用污水泵把湖底的淤泥浆,抽到其它污水处理场的沼气池内进行厌氧处理,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要想用人力把几十平方公里的小湖向下挖几米是很困难的,但如果把挖出来的泥土用于增高周围的堤坝,是很容易将小湖的蓄水深度提高到十米以上的。

    最先围出来堆积淤泥的区域,经过几个月的自然干燥,那些淤泥已经可以用工程车辆,方便地转运到几公里之外的污水处理场,然后被进一步加工成优质的有机堆肥。

    在挖走这些淤泥之后,这些区域也形成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