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59章 小宝的困惑() 
    除了从房屋价值上来考虑之外,华夏城这些房屋的一楼下面还有三层的地下空间,绿化和污水管道等基础设施都做得很完善,根本就不存在那些老旧楼房的一楼会出现的问题。

    就算是地面以上的一楼,也大都作为了大家的公共活动空间,比如说食堂、超市、小区幼儿园、医疗或者是养老机构,在设计上就没有提供居住的功能。

    所以,也不会出现一楼住户不允许安装电梯这样的奇葩事。

    而对于二楼的住户来说,虽然对于电梯的需求不是很强烈,但有了电梯之后不是更方便吗?

    可是,对于这些问题,吴光良不好给他们解释啊。

    吴光良相信,只要自己说那些房屋是一、二楼住户自己所有的,那么他就得给这些华夏国的“好奇宝宝”们解释,为什么在大家居住的城市中,还会有个人所有的房屋这个问题。

    吴光良揉了揉脸,在网络上回复:“大家是来解决问题的,就不要再纠结那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好吗?

    问题说明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就当他们任性,偏要跟楼上的住户过不去,咱们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如何在不影响到一、二楼住户的基础上解决楼上住户的出行上面好吗?”

    “任性?如果这种任性的人住在咱们华夏城,绝对没有人愿意跟他们打交道。”

    “大家别尽扯那些没有用的了,还是解决问题要紧,这可是足足五百华夏币啊。

    想一个办法就顶别人一个月的收入,这样的事情可不是经常会遇到的。”

    “可这样的要求也太奇特了点吧?

    电梯必须要直接修在地面之上,也不能挡住一、二楼住户的出行,还要不产生新的安全隐患。”

    网络之上的讨论仍然在继续,小宝拿着一台平板电脑,看着上面的一些资料,对吴光良说:“吴大哥,为了把你前次提出的计划生育政策落到实处,我请师父给我找了一些关于计划生育方面的资料,想找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

    可是,这些资料里面几乎全部都说的是如何来减少人口的生育,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就说这口号吧,‘计(zhi)划(sheng)生(yi)育(ge)好,国家来养老’。

    我们华夏国以前并没有实行过什么计划生育,不管他们生了几个,实际上都是由国有资产在保障正式成员们的养老问题。

    所以,这句口号好像在我们华夏国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而且,这个‘普及一胎、控制二胎、消灭三胎’的宣传口号又是什么意思,生第三个就要消灭?”

    吴光良看着小宝手上电脑屏幕上的那些耳熟能详的标语,一个比一个夸张,他所说的这个都算是很文明的了。

    抢过小宝手里的平板电脑,几下把那些标语全部删掉,然后说:“他们这不是在搞计划生育,而是在搞控制生育、抑制生育、减少生育。

    如果你按照他们的经验去做的话,今后绝对是会出大问题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华夏国的计划生育,应该是建立在人口年龄结构最优化的情况下的计划生育。

    而且,在人口数量没有超出一个区域的承受能力之前,华夏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应该是鼓励生育。

    但是,这鼓励生育也应该有计划地进行,而不是让每对夫妻都生他十个、八个的,这样全部放开就会造成社会很大的不公平。”

    “既然你都说应该鼓励生育了,但为什么全部放开又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平呢?”

    “你看啊,这世上本来就有一些夫妻是没有生育能力的,而有一些夫妻的生育能力也比较差。

    如果你全部放开生育的话,是不是那些可以生上个十来个孩子的夫妻就会享受到更多的优势?”

    “为什么那些生的孩子更多的夫妻会享受到更多的优势呢?”

    吴光良拍了一下脑袋,说:“我们华夏国的政策是,只要是正式成员的直系亲属,自然就会成为华夏国的正式成员,并享受到华夏国正式成员的待遇。

    而我们华夏国正式成员的最低待遇,就是每个成员哪怕不做事都可以享受到每个月一百五十元华夏币的补贴。

    如果一对由华夏国正式成员组成的夫妻,在未来的十年时间之内,每年都生上个一个孩子。

    这样的话,以他们一个家庭的情况来计算,哪怕他们就是什么事情都不做,也可以获得十二个人的月基本收入。

    十二个人的月基本收入,至少就已经达到了一千八百元华夏币的水平。

    每个月一千八百元华夏币,足以保证二、三十人的最低生活需求。

    那些节余的华夏币,就变成了他们家庭的共同财产。

    这样的结果就预示着,只要他们不断地生孩子,哪怕整个家庭的人员什么事情都不做,也可以实现家庭财富的不断增长。

    这样的情况,对于那些无法生育或者生育困难的家庭来说,就形成了一种严重的不公平。

    就我们华夏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的确需要人口不断的增长。

    但是,我们应该把人口不断增长的因素分摊到更多的家庭里。

    如果华夏国的大部分家庭生育孩子的数量都是五个,那么相对于那些生育十来个孩子的家庭来说也会存在不公平。”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一些夫妻因为某些原因无法生育,这是他们自身的问题。

    总不可能因为他们自身的问题而限制其他夫妻的生育需求吧?”

    “小宝啊,计划生育的精髓应该是按照一个社会的最佳人口年龄结构来安排生育。

    如果我们计划的是在二十年之后,华夏国的总人口达到五千万。

    那么,除开因为华夏国的生活条件优越吸引过来的人口之外,我们可以按照新生人口数量与缺口之间的差距来做生育计划。

    如果按照我们的计划,每对夫妻生育四胎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个什么‘普及一胎、控制二胎、消灭三胎’的口号,我们就可以修改为‘普及三胎、控制四胎、处罚五胎’嘛。

    不管用什么样的口号,我们搞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把每个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控制在最佳人口结构这个标准之上。

    只要每年的新生人口能够按照我们的计划来生育,提什么口号的问题,还不是由国资部定了算。”

第560章 口号与标语() 
    听了吴光良的解释,小宝终于明白了,这计划生育并不是这些资料上所说的限制生育,而是按照一个成熟社会最佳的人口结构曲线,来有计划地安排本年度的生育数量。

    他想了想,说:“吴大哥,那你帮我看一下,我们华夏国在现阶段把每对夫妻推荐的生育人数控制在几个更合适呢?”

    吴光良在电脑上算了算,说:“计划生育只能影响到二十年之后的人口生育情况,而且,哪怕华夏国统一了魏、蜀、吴三国,这个区域能够提供的最佳人口数量应该不超过六亿。

    因为,人口密度再增加的话,自然的净化能力就无法适应人类生活产生的废弃物,会缓慢地引起环境的恶化。

    按照这样的基数来计算的话,我们每个年龄段的人口数量上限至少在四十年之内是不用考虑那么多的。

    从国资部统计出来的华夏国人口结构来看,我们拥有育龄妇女的数量有二十二万多。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提倡的生育子女数量是五个的话,只需要五年多的时间,华夏国就会新增近百万的新生人口,平均每年新增近二十万新生人口。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华夏国的成员仍然会快速地增加,从周围的地方吸纳更多的人口。

    按照华夏国目前吸纳人口的速度,五年之后我们从外部吸纳过来的人口数量至少都会达到两百万。

    所以,还会陆续有更多的女人成为育龄妇女,五年时间至少会增加四十多万育龄妇女。

    在这样的情况下,华夏国的新生人口在五年之后,仍然可以保持每年二十万至四十万的规模。

    所以,在新生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共同作用下,每五年总人口数量增长三倍的人口增长速度是根本没有什么问题的。

    只要华夏国不停下扩张的步伐,十年之后,华夏国的总人口将接近一千万。

    二十年之后,华夏国的总人口规模就会达到五千万的水平。

    少于五个的话,二十年之后总人口规模只有四千多万。

    而高于五个的话,在二十年之后总人口规模就会突破六千万。

    在人口规模达到五千万之后,就算外部吸纳的人口出现急剧地减少,华夏国的总人口也会在五十年之内达到近三亿的规模。

    这样大的人口规模,对于我们华夏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都会带来巨大的挑战。

    按照这个模型的计算结果,我建议在华夏国的总人口达到五千万之前,每对夫妻最佳的推荐生育数量就是五个。

    而达到五千万之后,就应该及时修改华夏国的人口政策,逐渐减缓人口的增长速度,使得人口的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一个平衡。”

    “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以五千万总人口为第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在没有达到这个发展目标之前,我们的生育政策可以是‘普及四胎、控制五胎、处罚六胎’。

    在总人口达到五千万的时候,就应该把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为‘普及三胎。控制四胎、处罚五胎’?”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生育政策的调整一切都要看我们华夏国的土地在不造成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能够承载多少的人口规模。

    在人口规模达到上限的时候,就可以把生育政策调整为‘普及二胎、控制三胎、处罚四胎’。

    如果在社会人口趋于稳定,生育人口对人口规模的增减起决定作用的时候,只要发现当年的新生人口数量低于最佳年龄结构线,甚至可以临时把生育政策调整为‘普及一胎、奖励二胎、控制三胎’。

    反正不管育龄妇女的数量如何变化,我们只需要按照这个年龄结构线来制定最合适的生育政策,就会在五十年之后建立起一个趋于完美的社会人口结构。”

    “你的意思是,师父给我找的那些标语、口号都不用考虑?”

    “标语、口号这些东西,对于我们华夏国来说并不合适。

    因为在那个国家成立之时,整个国家不识字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而且,由于国家地盘很大,坐华夏国最快的飞机,从东到西也要不停地飞五、六个小时。

    除此之外,由于土地政策造成居住的人口极为分散,所以,在建国之初并没有建立起覆盖全体成员的信息网络平台。

    由于缺乏信息平台的支撑,从国家层面上很难掌握到所有个人的具体生活、工作情况。

    他们只能通过各级管理组织层层上报的方式来获得基层百姓的信息,这样的信息传播效率很低,而且还可能因为人为的因素产生误差。

    由于信息的准确度和时效性对决策起到的关键作用,这种不准确、不及时的信息会让决策者犹豫不决。

    因为一个错误的决策,完全有可能给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带来灾难。

    再加上政策的传达也只能通过这种低效的渠道,所以,那个国家的人们就会觉得国家的政策总是会慢上几拍,错过了很多机会。

    如果不改变这种管理体制的话,哪怕是一个正确的决策,也会因为执行的时机不正确而减弱决策的效果,甚至带来相反的作用,产生新的问题。

    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下,上面的政策需要落实的话非常困难,因为那些复杂的条款和规定,是大部分普通百姓都看不懂的。

    于是,那些基层的管理者,就只能把复杂的条款和规定编成一、两句简单、顺口、易记的标语和口号,来作为宣传国家重要政策的手段,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可我们华夏国不一样,要想成为华夏国的正式成员,必须能够看得懂最基本的文字。

    这样的政策就意味着,华夏国的每一个正式成员的家庭,至少都有一个具备简单阅读能力的人。

    再加上我们华夏国的居住非常集中,信息网络完全覆盖了绝大部分的居住人口,甚至每一个注册成员都拥有一个唯一的个人帐户。

    所以,国资部的任何决定可以方便、迅速地传达到每一个家庭、甚至每一个成员。

    再用这种简单的标语和口号来进行政策的宣传,反而有可能产生歧义,影响到政策的正确执行。”

第561章 限制与鼓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