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都督-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文龙一把拉住郑宏达的手:“哥哥。”

    郑宏达鼻子一酸,眼泪就流了下来,紧紧的拉住毛文龙的手:“兄弟。”

    看到这样的场景,所有的商人就一起站起来,举起了手中的酒杯,为两个人祝贺。

    如此一来,原本还有些拘谨的场面,立刻就变得热络起来。

    酒过三巡,大家都成了兄弟,也就没有了官场的臭脾气,毛文龙就询问老哥哥怎么到了自己这里。

    放下酒杯,大家落座,郑宏达道:“商人逐利无可厚非,毕竟是一个行当,也需要养家糊口,但无论如何,一时正义还在,有些商人修桥补路,有些商人周济周围老小,大家都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上一次,听闻毛帅带着一群难民组成的军队,和建奴厮杀,我等心中便感佩毛帅拳拳报国保民之心。也是适逢其会,几个同僚兄弟就凑了一船粗布,其实也没有多少银钱,不过是大家表示一下对英雄们的敬仰罢了。所以也就没和毛帅相见。”

    毛文龙就抱团冲着周围的商人们拱手感谢:“诸位慷慨解囊,一分一斗都是义心。”然后郑重的对郑宏达道:“你我已经是兄弟,毛帅之称,便是见外,更何况这里不是节堂,如果再以这种称呼相称,兄弟可就要拂袖而去了。”

    看到毛文龙是真诚的将大家以兄弟相待,郑宏达也就洒然一笑,不再称呼毛帅而以兄弟论了。

    “而上一次,我们大家获之广宁之役明军大败,失地辱国,无不义愤填胸,但看到朝廷军队如此软弱,一个个也深感失望,但就在这个时候,兄弟不顾久战疲惫之身,率领百战疲惫之兵,敢死赴国难再入辽东,不但牵制了后金的主力,更给予后金建奴痛击,就好像这黑暗的天空,划过了一道闪电,直接照亮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感觉到这个老大帝国还有希望,让我们感觉到这煌煌大汉,还有热血男儿。然而为兄早在朝鲜行走,听朝鲜人谈起兄弟的队伍状况,当时让为兄痛心疾首,回到江南,就将兄弟的状况说与大家听,身边无数义商对毛帅兄弟的事迹无不感动,对你深处的困苦境地无不深表同情,于是纷纷解囊,委托为兄带着大家凑出来的一些物资再来兄弟处。物资不多,只是表示一下大家的心情,还请兄弟笑纳。”

    说到这里的时候,就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摞厚厚单子,对着毛文龙道:“诸位义商物资十船,清单就在这里,等一下请兄弟派人清点,其他的四十船是这些兄弟们顺手带过来的,准备赚一点盘缠钱,还请兄弟不要见笑。”

    毛文龙接过礼单,却没有打开看,就将这个单子放在了手边,然后问道:“老哥哥,您剩下的四十船物资准备贩运到什么地方去?”

    郑宏达就坦然道:“国朝禁海,其中的猫腻想来兄弟你也知道,咱们一家人也就不说两家话,剩下的四十船物资,是准备贩卖到朝鲜去的。”

    朝廷禁海,可谓是几起几落,从当初的朱元璋严厉禁海,到明成祖开放海洋,再到倭寇泛滥,再次禁海,其中几次起落,都有各不相同的原因。

    最后,随着戚继光剿灭倭寇成功,其实禁海令已经废止了,大明国朝就在福建的月港开辟了一个小小的开海港口,虽然有种种这样那样的限制,但毕竟可以让一部分人合法的进行海外贸易。当时明朝的产品诸如丝织品、瓷器、茶叶、铁器等,广受世界各国欢迎,而许多国家缺乏名优商品能满足明朝的国内需求,只好以白银支付所购明朝商品,引致白银大量流入明朝。据估计,前后几十年间,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输入明朝的银元,至少在1亿元以上,有力地促进了明朝国内商品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也为明朝中国商人积极参与当时已经建立起来的东亚及太平洋贸易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遇和舞台。

    而真正大规模禁海的在明末有两次,一次是天启的初年,但后来等于变相放开了,再一次实行严厉的海禁,就是崇祯年间。

    大家看到没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是因为朝堂上站着一批正义之士的东林。

    东林党为什么执着的执行禁海呢,说穿了就叫做海路垄断。

    海上贸易历来是天下最赚钱的生意,在东林的身后,就是江南各个世家大族的雄厚背景,他们需要垄断海上贸易,所以坚决的倡导禁海,这样一来,普通的百姓就没有出海的权力,而这些世家大族根本就不受国朝的约束,一时间赚的是盆满钵满。

    就比如说,像郑宏达今天来的这30多人,哪一个身后不是世家大族的背景?

    听到这简短的叙述,毛文龙就将手边的礼单推了回去“既然哥哥有此心,诸位一生的盛情我受领了,但是这些捐赠兄弟却不要。”

    “为什么?”当时众人不由得惊愕当场。

第293章 招商引资() 
别家的军队官府,对商人那是敲骨吸髓的,有事没事,都要敲一敲商人们的竹杠,虽然许多商人有世家大族的背景,但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世家大族,尤其是士子文人家的买卖,是拿不上台面的,那是很让人诟病的,所以也就忍着拿出一部分利润来让这些吸血鬼们吸食。

    结果今天毛文龙却拒绝了大家主动的捐输,这真是奇了怪了。郑宏达摁住推过来的礼单,疑惑的问道:“难道兄弟嫌少吗?”

    毛文龙就连忙说道:“一文一丝,足见诸位慷慨,这都是沉甸甸的爱国之情,我怎么敢嫌少,不过有句古话,授人鱼不如授人渔,东江贫困困苦,如果只靠义商接济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一来不能解决我们根本的财政问题,二来也会将这些义商们拖垮。”

    这样的论断是绝对的,养兵是一个大开销,那就是无底洞,就连这个接近300年的老大帝国,都因为军费开支而弄得民穷财尽,区区十几个义商怎么能够保证毛文龙整个东江镇的财政支出呢?

    但大家都是精明人,从毛文龙的几句话里,就已经听出来这其中另有说法。于是所有的人眼睛都雪亮的看着郑宏达。

    既然说到了生意上的事情,郑宏达就再次将礼单推了过来:“兄弟有如此远大的目光,哥哥我非常高兴,既然这样,老哥哥也就有事相求。”

    毛文龙立刻毫不犹豫的道:“我能做的事,绝对没有二话。”

    郑宏达就有些扭捏,但还是说道:“刚刚兄弟你带着我们来到这个镇子,看到这个镇子正在大兴土木,你能不能将沿街的一些地皮卖给我们?”

    毛文龙就笑了:“老哥哥,我这里可是前线,而且孤悬海外,诸位将钱砸在这里,就不怕战乱一起血本无归吗?”

    郑宏达和其他的人互相看了一眼,不由得一起欣慰的点头:“兄弟,你能有此心,我等更加放心,从这一点上看,老哥哥我的确没有看错人,你的确心怀坦荡,但是我实话告诉你,在我的船来到你的码头的时候,你能带着你的队伍用那样的方式迎接我,我们的心也就放下了,有那样的无敌雄狮,大家还怕什么呢?”

    对了嘛,这就是当初毛文龙搞这个阅兵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商人们知道,自己有天下强军在手,皮岛是安全的,这就是投资环境,然后再给大家一个希望,赚钱的希望。

    现在,面对着这厚厚的捐输礼单,当初毛文龙想要加价十倍的想法真的羞愧无比。

    “这块地归兄弟管,只要哥哥愿意,我当然愿意哥哥入住。”

    郑宏达和他的兄弟们不由得大喜,郑宏达带表大家道:“剩下的这些地我们都要了,至于地皮的价格,我出一个公道的,没有参杂着兄弟情分的,那就是朝鲜人的三倍。”

    这个价格是公道的,如果郑宏达入手,不但能带动这里的地产,更能带动商业,尤其是,能带动他们这些世家大族的走私船队蜂拥到自己这里中转,这才是毛文龙最想要的。

    毛文龙沉思了一下,然后将礼单收了回来:“这是你们买地的钱,我收下了。”

    “定金少了,但我们会付现银的。”郑宏达道。

    毛文龙摇摇头:“这就是所有土地的货款,不是定金。”

    所有的人都惊愕了,大家已经悄悄的打听了这个望海楼盘下的地盘价格,大家是笑话这些土财主的,也是羡慕他们在毛文龙最困难的时候,宰了毛文龙一把。所以大家准备不管是帮毛文龙敛财也好,还是为大家聚财也好,大家都准备按照正常的潜力价格,以三倍的价格购买,当然,毛文龙若是以五倍价格出卖,大家不过是少赚点,也是看在帮助毛文龙的面子上认购的。

    但没想到,毛文龙却只是收取了本来就是大家捐输给他的,那点东西对这片地的价格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这的确大大的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但从毛文龙能建设了码头,从毛文龙能开发出这个新的镇子,从他能将这里不值钱的地盘卖给朝鲜人,就没有人认为毛文龙是一个单纯的武夫,没有人认为他不懂得经商。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大家就等着毛文龙开出价码了。

    毛文龙看到大家等待的目光就笑了,这才是一群真正的聪明人。

    既然谈到了土地的问题,毛文龙立刻双眼放光,这样的眼神,马上让郑宏达等商人感觉到后背发凉,有一种老母鸡看到了剃头刀的感觉。

    “老哥哥,你们认为为说的书院那块地如何?

    郑宏达咳嗽一声,对着毛文龙道:“你准备在那一段黄金地段,画出一片地方来建造书院,这个想法是利国利民的,而你准备让那些战死的将士子女免费在里读书,更能鼓舞士气,安定将士之心,也可谓深谋远虑。不过书院建在那寸土寸金的地方,却是一种浪费,你将它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的,何必少收了一笔巨款?”

    毛文龙就给自己满上一杯,得意的喝了一口,开始拿出他开发商的丑恶嘴脸来,向自己的老哥哥谈了自己的想法。

    “那您说,书院身后的那片山丘的地皮能卖多少?”毛文龙就问道。

    郑宏达就明白了,感情这小子准备将那片根本就是废地的地方卖给大加啊,怪不得他只收了大家捐献呢,这是既送人情,还得实惠啊。

    于是郑宏达就实话实说“|一文不值。”

    “老哥哥,假如说,我要在这里建一个收费公厕,怎么样才能赚到钱?”毛文龙突然弄了这么一句。

    大家就哄堂大笑,公厕收费,在这个年代,本来就不合道理,你还要赚钱?你当我们这些商人都是白痴吗?

    尤其在这个吃饭的时候,谈论茅厕的问题,这的确有点败人口味,不过好在这满桌子的泡菜,已经让人大倒胃口,说一说也无所谓了。

    仔细的想了再想之后,郑宏达不得要领,于是就摇头笑着道:“我自许奸商,即便是一块石头,我都能让它变成钱,但你的这个收费公厕还要赚钱,我却认为是一件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除非你动用官府的力量,但那就叫敲骨吸髓了。”

    毛文龙就笑着摇摇手:“若是动用官府的力量赚钱,那我毛文龙就不用混了,就是要用正常的手段,建这个公厕收费,而且还要大赚特赚。”

    于是所有的人都撑着脖子准备请叫毛文龙,他们也知道这只是打个比喻,但大家却想在这里学一条大家没有学过的经验办法,说不准将来用在经商上,也能有一笔意外之喜。

    毛文龙就老神在在的说道:“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我在这个公厕的周围,多开几个粥铺。”

    大家就都愣住了,你建公厕收费,怎么绕到粥铺上去了?

    但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商人却突然间拍手大笑:“好主意,绝对是好主意。”

    毛文龙就玩味的看着这个自己的好学生:“这位兄弟,你给大家说说。”

    这个年轻的商人就笑着揭开了谜底:“在公厕的周围设立粥铺,这就是正常生意,但是大家喝多了粥,就难免有三急,到时候该去哪里呢,只能是那个收费的公厕,你甭说收他三文两文钱,正在急的时候,你收他十两银子,他也必须慷慨解囊。”

    大家一愣,转而再次哄堂大笑击节叫好。

    看到大家已经明白了,毛文龙就继续说着自己的点子:“我在这一个黄金地段,建立这个学院,我也说过,不单单是要招收那些牺牲将士的子女,同时还要招收民间的子女入学,从启蒙班开始招生,就近读书,然后,我将这个书院后边的那片石头山地建设成一座又一座精致的四合院发卖出去,诸位也要明白,不愿忍受建奴欺凌的不单单是普通百姓,其实更多的是那些原先辽东的富户世家,他们作威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