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都督-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宏达就一敲桌子:“王大人说的对,晋商八大家,趁着南方粮食贱的时候,他们开始以三钱银子一石的大量收购,然后雇用船只,沿海北上,然后进入黄河,转到太原他们的老根据地,在那里装车,通过雁门关,经由外蒙古最终转运到辽东,虽然沿途颇费周折,但最终粮食的成本也不过达到了八钱银子,然后他将这些粮食,以二两银子的价格贩卖到辽东给皇太极,诸位算一算,他一石粮食净利润是多少?”

    冯世宝作为一个太监,他对银子是相当敏感,郑宏达的话音刚落,他立刻接口道:“一石他们净赚一两二钱。”

    郑宏达点头肯定的道:“正是如此,诸位想一想,辽东的粮食缺口一年何止百万石,最少千万石啊,那这一项上,他们八个家族,用最少的进项总和绝不少于一千万两。”

    屋子里就是一阵又一阵抽冷气的声音,大家都知道,这个数据绝对是保守数字,即便通过朝鲜贩运过去一些抢占市场,一千万两的净利润也是绝对有的。

    这时候郑宏达就痛心疾首的继续说道:“咱们大明,严禁边地对外输送这些要命的战略物资,这本来无可厚非,但确是彼此不分,虽然在明面上限制住了正当商人对后金的走私,但同时也变相地限制住了对蒙古人的物资输送。而八大家利用他们深厚的背景,海量的银钱,买通了边军关口,却可以将这些生活的必需品输送到蒙古,这也就是为什么蒙古人,不顾朝廷的禁令,对晋商八大家放行的道理,因为只有这样做,他们才能在中原地区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物资。”然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对着两个人问道:“那么他们八家在蒙古这一块,又赚了多少?”

    王洪亮和冯世宝就只剩下干咽唾沫的份了。

    最后还是冯世宝语音干涩的道:“如此一来,一年一千万两的利润绝不在少数。”

    “还有铁器一块呢。”

    “可是国朝严禁铁料出口蒙古,如果边军的那些混蛋们,以走私些粮食去蒙古而放行还可以敷衍下去,但走私铁料,我们锦衣卫和东厂,是绝对不能答应的。”

    郑宏达就轻蔑的一笑:“有足够的银钱丢出去,神仙也都要动心,厂卫也不能免俗,更何况完全可以变通。”

    两个人就互相尴尬的望了一眼,但毕竟是说自己同僚的不好,心中还是相当不愿意,一听说有变通的办法,也算是找到了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台阶:“员外您说,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变通方法?”

    郑宏达就淡然了:“精铁不可以出关,但铁锅可以。”

    这个话就让大家摸不到头脑了,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概念?

    “之所以国朝放开铁锅对蒙古人的运输,一来是蒙古人毕竟是国朝的藩属,最主要的就是铁锅是生铁,按照正常蒙古人的冶炼技术,他们是不能将生铁变成成熟铁的,所以也就不可能再进一步锤打成为钢,但如果要是将铁锅变成熟铁了,那么这一切不就都迎刃而解了吗?而努尔哈赤这些年和我们战争,也不知道掳掠了多少汉人铁匠,将铁锅变成钢刀,也就易如反掌。”

    所有的人,包括毛文龙在内,也都无奈的摇头了,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能怎么办?

第298章 倒晋策1() 
“一个关键的粮食,一个关键的钢铁,就完全可以让晋商八大家每年再用辽东汉人将士百姓的鲜血,给他们换回来不下两千万两白银的收入。”说这话的时候,郑宏达已经是义愤填膺,绝对不是因为南方的商人不能插手这一块巨大的利润,而的确是因为这天下大义。

    “查,一定要彻查,我现在就向魏公公禀报,派出锦衣卫和东厂精兵强将,堵住着一个巨大的漏洞。”王洪亮和冯世宝恨不得现在就肋插双翅,直接飞到北京,向魏公公邀功请赏,然后扑向那闪烁的银山。

    毛文龙按住了两个人,苦笑摇头:“二位忧国忧民之心,我真的是感佩无比,不过这件事情真的要动起来,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八大家已经十几年的经营,他们用足够的银子早就编织起了一个巨大的关系网,其实不单单是北党,即便是东林他们敢说没有参与其中?如果真的要操之过急的行动,其中的震动将会动摇国本,现在咱们的大明国朝,经不起这样折腾。”

    “难道就这样放了这些祸国殃民的家伙吗?”王洪亮和冯世宝心有不甘的愤怒,祸国殃民,他们实际是管不到的,也不想管,但以这样的借口,让魏公公得到几千万两白银的额外收入,那才是他们飞黄腾达的时候,现在看来,自己两个人被踢到这个贫穷的皮岛,真的是因祸得福,这条贼船,两个人是做定了。

    对于两个人的这样表现,毛文龙是从内心里欣慰的笑了。

    本来是为了打倒晋商,为自己的恢复辽东和那两个大小野猪皮对阵的时候,减小一些阻力,无奈情况下,才准备拉郑宏达这个老哥哥入伙,成为一个实力弱小的联盟。

    但是现在看起来,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要好的多的多,因为有着巨大的抄家收获在,通过这两个人,锦衣卫和东厂一定会插入一脚的。

    只要锦衣卫和东厂插了一脚进来,在这个小小的联盟里,有了最强悍的实力。到时候也算各取所需,最终轻松的完成自己的目标。

    其实锦衣卫和东厂并不是像后世小说电视剧里说的那样残酷,假如说在这个时候,没有这两个超然的监督机构在,估计整个大明早就崩溃了。最直接的实例子就是,崇祯上位之后,打倒了阉党,在东林集团的口诛笔伐之下,让各地官员深怀恐惧的锦衣卫和东厂,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皇家对东林党人的不信任,对他们操守的怀疑,就是对东林当然的一种人格的污蔑。

    于是崇祯为了显示自己的英明,也是被东林党所绑架,在一定的时间,将锦衣卫和东厂裁撤了,将各地的监军撤销了。

    结果崇祯太异想天开了,他太相信东林党人的节操了,结果是什么?稍微懂一点历史的人都是知道的。

    最后崇祯不得不再开锦衣卫,开东厂,但那个时候已经什么都来不及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毛文龙都有一种感慨,如果自己还生活在后世,一定要做一个网络写手,写一本真正为锦衣卫正名的小说。当然自己不会得到点击粉丝的,被一顿板砖拍下十八层地狱,那是绝对的结局。

    “现在晋商八大家,已经利用他们的利益联结了天下贪官污吏,正如毛帅所说,一把将他们掀翻,朝局就会出现巨大的动荡,现在党争已经趋向激烈,我们这些爱国的人反倒会被人利用,这绝对不可取。”

    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心理阴暗的许杰站出来,说出一番毛文龙不能说出的话。一个好下属,必须有替上司背黑锅的觉悟。

    “一个重病之人,若是直接用上虎狼之药,就会彻底的要了这个人的命,也不怕你说出去,现在咱们大明,其实已经走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可能一个小小的咳嗽就会让这个蹒跚老人卧床不起,而如果再加猛药,就有可能要了这个老人的命,我们必须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许杰就循循善诱的教导这两位心急抓银子的家伙。

    王洪亮和冯世宝也不是不通事故,他们最知道现在整个大明已经腐烂,堕落到了什么程度?真是急切不得。

    “难道就让晋商八大家如此卖国吗?”

    许杰笑着摇摇头:“对于晋商八大家的卖国行为,我和毛帅已经多次商量过了,这件事要分成几步走,才能在平稳中将它们消灭。”

    两个人就眼前一亮,然后满怀着希望问道:“还请先生说明。”

    许杰就道:“这第一步就是釜底抽薪。”

    “怎么个釜底抽薪办法?”

    “这一点就要依靠江南的诸位商人了。”

    郑宏达立刻拍着胸脯表态:“我虽然不能代表整个江南商人,我跟随我来的这三十几家,为了国朝大事,出人出钱,绝不敢有半点推脱。”

    许杰就笑着道:“这一次,不但不让诸位白忙活,而且还要让诸位狠狠的赚上一笔。”

    一听还有钱可赚,包括锦衣卫东厂两人眼睛也亮了,他们很想在里面掺合一把。

    许杰就掰着手指头道:“首先说,现在的蒙古人,还不是全部看好女真,他们对我们大明依旧有着畏惧之心,就比如说那个林丹汗,他就一直和女真人争抢东北边地的蒙古部落,希望恢复他黄金家族的辉煌,只是这个人自大才疏,更加上他现在已经是日落西山,众叛亲离,实力上已经远远不如女真,但我们却可以利用他,支持他,让他成为我们的一个辅助,所以。”面对东厂冯世宝:“还请公公上传皇上和魏公公,说明一下我们的想法。”

    “什么想法?”

    “那就是大明向蒙古人敞开一部分物资的供应,比如说粮食和钢铁。”

    冯世宝皱眉不吭声了,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大事,这是几百年的国策,不是能够轻易动得了的。

    毛文龙就接过了话头:“什么样的政策不能一成不变,政久弊生,这是自然的现象,与时俱进,才是发展的道理。”

第299章 倒晋策2() 
听到为了打倒向草原,向女真走私粮食钢铁的晋商八大家,却要向天下其他商人敞开北面关卡,大量贩运这些物资出去,这样的悖论简直让王洪亮和冯世宝感觉到大脑白长了,根本就是一团浆糊。

    “打倒八大晋商是我们的目的,但操之过急又会坏了国朝,所以,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几件事情,多管齐下釜底抽薪。”毛文龙坚定的说着自己的见地。

    “首先就是要掌控住他们的物资走向,限制他们的规模,所以我建议,可以开放对蒙古人的粮食以及铁料,这样就可以削弱晋商的垄断,将走私变成合法,大家展开竞争,在竞争中打破局面。”

    “可是这样一来,这不是全面资敌了吗?”冯世宝迷惑的问道。

    “当然有区别。”毛文龙就信心满满的道:“这样的开放,当然不能任由商人们自由买卖,要由国家管控,就比如每一个商队,划定针对蒙古人的一片地区,然后朝廷先核定蒙古人的人口数量,计算出所消耗的粮食的多寡,然后由锦衣卫参与押运,做到专粮专用,如此一来,就等于给蒙古人分配了定额的口粮,他们就没有多余的粮食倒卖出去,同时也对大明不再心生怨恨。”然后淡然一笑:“锦衣卫可以将这些配额发卖给任何人,当然也包括八大商人,只要每担粮食,锦衣卫抽成一钱,不但让朝廷获得了额外的一笔收入,增强了国库,同时也名正言顺的控制了走私,何乐而不为呢?”

    一听说锦衣卫可以在这里抽取一成,当时冯世宝不干了:“锦衣卫虽然监察百官,稽查天下的责权,但我们东厂才是皇上的臂助耳目,这样的大事,我们东厂一定要替皇上看好了,别再出现内外勾结的事情发生。”

    郑宏达当然知道东厂就是监视锦衣卫的,现在也将手伸出了他们的管辖范围,耳目也已经遍布天下了,这样的巨大利益里,他们不掺合一下,怎么能让他们甘心。于是主动站出来,代表商界表态:“其实这个贩运中还是有些盈余的,如果给东厂分润一成也是可以的,主要的是的有诸位公公在商队里跟随,一来可以将商人们的耿耿忠心上达皇上,二来也可以更让那些心怀贪念的不法家伙能够收敛。”

    还是走南闯北的商人会说话,将一个很贪婪很阴暗的事情,这么一说,那就真的是高大上的无比了。

    毛文龙笑着接话:“抽取两成给厂卫,而直接进内帑,不给户部那些蛀虫,其实对这个国家作用更大,这是好事,同时也可以因为厂卫在,让那些商贾们在路上少了许多地方贪官污吏的盘剥,商人们反倒是更加愿意的,老哥哥是不是这样?”

    郑宏达立刻双眼雪亮,连连称是:“如果一个商队真的坐镇一两个厂卫,那真的是可以拉虎皮做大旗,让那些沿途盘剥的酷吏们忌惮,少了许多刁难盘剥,其实对商人还真的是不错的:“只要诸位将军和公公们不怕辛苦,那个,不要太过,我们还是乐于和厂卫合作的。”

    利益吗,不是一个人都能占有的,均沾才是道理,如果真的开通了北方商量,分了晋商利益,那大家的钱是赚不完的。

    “分薄晋商根本,监控住他们这不过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向蒙古人购买人头。”

    这个策略一出,所有的人都不明所以:“向蒙古人购买人头?购买谁的人头。”锦衣卫立刻警惕起来。

    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