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都督-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这话的时候,她扬起的脸,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在温暖的阳光下,散发着柔和的光,轻轻眯起,竟然闪动的是一种幸福和依赖。

    这足已经说明,这个女孩子已经心向这个大牛,这样的表情,不由得让毛文龙的心里,多少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

    而猛然间感觉到自己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却把毛文龙自己吓了一跳。自己这是怎么了?是吃醋吗?然后就自私的一笑,一个堂堂大明的将军,未来威震一方的统帅,竟然和一个乡村野小子吃起干醋来,这的确有些失了自己的身份,显得自己过于小气了。

    这时候那个叫大牛的就几步上前,咕咚一声就给毛绒跪下磕头:“大帅,我早就听闻你建奴的大名,我这一生最想的就是跟你这样的英雄杀建奴,你就收下我,我现在就做你的义子。”

    毛文龙吓了一跳,赶紧连连摇头:“杀建奴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事情,不必非得成为我的义子才可以跟着我杀建奴,我的义子太多了,多到我都不知道多少了。”说完了,自己都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在这个年代,认干亲的事情非常普遍,尤其是这些追随者,向上级认干亲,更是双方你情我愿,求之不得的事情。

    因为在所有人的思维里,只要有了这层关系,就可以牢牢的稳固住两个人永远的关系,干爹对义子有照顾之情,义子对干爹有舍命之责,这样互相索取的利益连接,才造成了这个社会风气。

    在历史上,毛文龙的义子有300多,完全可以组成一个加强营了。当然,他还不是上丧病狂的那种,真正的丧心病狂的,是后来横空出世的魏忠贤,他的义子绝对超过1万,而他的干孙子,更是数不胜数。

    其中最搞笑的一个,就是当时大明朝廷堂堂的一个大理寺卿,因为年龄实在是太大了,认魏忠贤做干爹,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于是就堂而皇之的将自己的儿子引荐给了魏忠贤,恬不知耻的对魏忠贤解释:“老朽年事已高,想拜在千岁的门下做个义子以供驱策,但是这样的话让外面说出去,实在是有伤千岁的德行,因此只能含恨作罢。”

    从上面这几句话来说,大家对这个文人人品还算是赞同吧,至少说还算说得过去。

    但是诸位往下听,戏肉就来了:“为了不损伤千岁的德行,所以我将犬子带来,拜千岁的门下,做千岁的义孙。”

    等等,这是什么梗,自己年岁大了,不能败在魏忠贤的门下做干儿子,就把自己的儿子引荐给了魏忠贤做干孙子,这是不是有些乱?

    但实在是这样,这就是当时的文人,曾经的东林党坚定的一员,那你说,你还指望东林一党有什么杰出的人才吗?

    从现在开始,毛文龙不打算再收干儿子了,因为实在是太多了,有滥竽充数狐假虎威的嫌疑

    “真正做事,还是要靠兄弟同心,有着共同的目标理想。不是你称呼我一声干爹,我叫你一声义子就可以生死与共的。”看着这个被拒绝的家伙,以为自己嫌弃他而脸上充满绝望,毛文龙就耐心的开解着他:“打败后金建奴,是需要无数真正的义士前仆后继,拼命之后才能获得的,而不是像我们这样搞的这种莫名其妙的关系才能取胜,这一点请你一定要记住。”

    这个大牛并不像牛一样的不懂世故,立刻明白了毛文龙的想法,于是再次磕头:“小子受教了,愿追随大帅水里火里,不灭建奴誓不罢休。”

    从这几句话里,毛文龙竟然听到了他有一定的学识,这真是小看了他,于是就随便的问道:“你读过书?”

    这个大牛就恭敬的回答:“打小的时候就和王家邻居,而王家老爹是这辽东少有的秀才,于是就拜在了王家老爹的门下,受老爹启蒙。”

    毛文龙就恍然了,也明白了这两个人的关系,按照划分算是师兄妹,而正是这种关系,最能幻化出一段美丽的姻缘。

    大牛不知道毛文龙想什么,就继续诉说着过往,满眼温柔的看了一下这个女孩子:“只是世道多舛,建奴来了,就是一个家破人亡,这诺大的辽东,就再也放不下一个安静的书桌了。”

    毛文龙就长叹一声:“乱世人命不如狗,一个真正民族的复兴,其实都要走过这一段艰难的历程的,我们就当它是对我们民族的一种磨练吧,多难兴邦,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三个年长的就一起躬身给毛文龙施礼:“小子,等受教了。”

    这个女孩子又拉着另一个男子的手,上前向毛文龙引荐:“这是我家亲哥哥,叫做王强,在家里也练过几天把式,读书上就比不过我大牛哥了。”说到这里,竟然还有心情小小骄傲的笑了笑。

    结果王强躬身施礼:“小的王强,愿意成为大帅手下的亲兵,为大帅干脑涂地。”

    结果毛文龙又笑了:“这次我也要让你失望了,因为我刚刚颁布新的军法,咱们的队伍里取消了亲兵这个称呼,所有人都是我队伍里的将士,而所有将士也成为了我的亲兵,大家一视同仁。”

    结果这个王强不但没有失望,反倒兴奋的击掌叫好:“如此安排,大帅将有无数虎狼。某愿意做大帅手下一小卒。”

    毛文龙对这个明事理的家伙非常欣赏,于是想了下道:“我虽然不再有亲兵了,但是按照规矩,我可以有五个传令兵侍卫,你们两个就跟着我做错了侍卫吧。”

    两个人立刻欢欣鼓舞起来,那个女子也轻轻的拍手。

    “不过小娘子却不能再跟着我了,一群大老爷们也不方便,我也是刚刚改革了百姓的对待,你可以带着这两个小弟弟小妹妹回去,安安全全的做一个普通的百姓吧。”

    说完这话的时候,毛文龙仔细的观察了这个女孩子的表情,没有他渴望的那种失落,却是一阵欢欣鼓舞和明显的轻松。

    “王语嫣拜谢大帅了。”然后就拉着两个弟妹,欢欢喜喜的告别了毛文龙直接走了,这又让毛文龙有了一些失落,不过名花已经有主,自己也没有必要撬人墙角,四十几年的单身都过来了,再单身个十几年,几十年又如何?

    但想想自己也笑了,这都是那跟那啊。

第53章 招募失败() 
由于这次即将施行的突袭战非常关键,所以这一千人当然要在百姓青壮里挑选最精锐的,要求是猎户的优先,年轻善走的优先,身强体壮者优先,装备也以此优先。

    总总优先下来,当然还要这些人愿意。

    在当时,毛文龙对这次出击的人员选拔,本着绝对自愿的原则的。毕竟这次是让人家可能是送死,只有自愿加入的,才能在战斗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才有真的士气。

    对于主帅的这样想法,几乎所有的将领在背后都是嗤之以鼻,尤其是那两个副手守备,更是直接想看毛文龙的笑话。

    自从毛文龙挨了他的干儿子的闷棍以后,这个毛文龙竟然开始变了,不再像原先那样出马一条枪,只会莽撞的行事。现在变得沉稳起来,做事情总要慢慢的想一想,同时也变得谦虚和礼贤下士,这主要表现在对自己这两个副手上。这是好事,哪怕这种礼贤下士只是他虚伪的一种姿态。

    但就在刚刚的整军改编里,一下子就将自己名正言顺的架空了,这多少让两个人心里相当的不舒服,所以才出现了现在这种想看笑话的心态。

    “跟这些如同猪狗的流民百姓讲究什么志愿,那就是对牛弹琴,估计你一个兵也带不走。”

    这样的事情一点都不夸张,因为这个年代习惯了当兵的,都是洪武爷设定的军户出身,在卫所军户制度崩坏之后,也出现了募兵制,但是在大明的财政又崩坏之后,要想找到士兵,那只有用抓的办法了。

    所以说,军官们想带着士兵上阵杀敌,根本没有必要去征求士兵的意见,拿出残酷的军令来,拿出雪亮的大刀来,押着他们上就是了。你要是想搞什么自愿,你就等着这些阿毛阿狗的义子们上吧,绝对不会有一个百姓跟着你们的。

    两个人是纯粹的武将出身,在大明武将是被文管所打压的,是被文官视为猪狗,而武将们并没有想着和底下的士兵团结起来自强不息,而是将文官对自己的打压转加到下面去,对下面的士兵也采取视为猪狗的态度。

    这是一个非常要命的心态,文官可以视武将为猪狗,但是基本上并不太影响一场战斗的胜负,也就几乎不关乎这些武将的性命和升迁。

    但是轻贱手下的士兵,却是一个要命的错误。士兵们因为不被上司所待见,心中自然而然就生出了怨气,在战斗中就会出现消极怠工。你不要指望士兵们心存什么圣人大义,他们没有那个学识和文化,他们最朴实的思想就是,当兵吃粮,替你打仗。

    结果这个年代,后勤供应烂的简直一团糟,在魏忠贤当政的时候,还能让士兵有一些时断时续的军饷钱粮,等东林上位之后,根本就不会理财,结果将大明的财政弄得是彻底的崩溃,士兵们再也没有钱粮军饷。如此一来,当兵吃粮指望不上了,上级对下级的视同猪狗,那谁还为你,是的,是为你战斗?到时候不一哄而散那就出了鬼了。

    结果正如这两个人预测的,就在毛文龙和那个女孩谈话的时候,毛仲明陈忠喊破了喉咙,那些百姓也不过是冷漠的看着,就好像看着两个人在唱二人转一样。偶尔还有一些人表示了不满,人家二人转还来点荤段子,让大家高兴高兴,你们这两个家伙在那里讲什么圣人之言,之乎者也的,谁听得明白?反正我是听不明白,那我就回家洗洗睡吧。

    宋有权很着急,因为这些人都是他带过来的,而这次大帅对自己极其恩重,上来就给了一个堂堂的把总,这可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大名军官,方圆百里之内是没有的,而为了报答大帅的恩德,自己可是打了包票的,一定要带出一支一千人的猎户队伍,而这次要是将事情办砸了,那事情可就严重了。自己也是走南闯北的人,也懂得军队里的规矩,军法无情,别是自己,这个千总刚刚当了不到一个时辰,脑袋就被大帅咔嚓了,那可就是冤枉的不能再冤枉了。

    不过他这里着急,那些百姓汉子们可不着急,当官是你的事,被上司咔嚓了也是你的事,基本和我无关。而命却是自己的,跟着你跑那么一趟,直接面对凶神恶煞的建奴,而且还是深入敌后,前后受敌,那其中的风险谁都知道,所以大家采取了我就是不去,你爱咋咋地。

    不过,赵有权还是在当地有些威望的,在他声嘶力竭的动员下,最终还有百十来个汉子,看在往日他们的交情上,以义气为先,准备豁出去帮哥哥一个忙。

    东北人就是这样,义气第一,生命第二,撸胳膊挽袖子,帮着朋友打了一场莫名其妙的架的事情是常有的,事前没有问理由,打起来也不必问理由,打完了,更没必要再问理由了,这就是东北的汉子。

    一百多人,离自己最低限度的目标还非常遥远,正在几个人焦急的时候,毛文龙走了过来,大家就羞愧的向毛文龙禀报了,招募敢死队的情况。

    对于这样的状况,毛文龙早有了心理准备,其实,对这些百姓,你不要和他们谈什么爱国忠君的大义,更没必要谈什么,圣人之言,大家也没读过书,根本就听不懂,再说了,那东西太遥远了,太高大上了,根本就不当饭吃。

第54章 激励鼓动() 
毛文龙决定自己亲自赤膊上阵,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战前动员,这件事情他有底蕴,想当初后世那谁,就是凭借这个起的家,打下了一片火红的江山。

    于是毛文龙对着身边那些羞愧难当的手下,一边撸着袖子,一边道:“都给我靠边,跟我学着点,以后有用处。”

    于是大家就唯唯诺诺的退到一边,准备看自己的大帅是如何招自愿兵的。

    毛文龙就跳到了一块大石头上,对着身边黑压压围上来的那帮青壮,大声的宣布:“我,你们的大帅,这次我们被建奴欺负苦了,我的许多兄弟手下也被建奴杀死在了镇江和弥川堡,你们说,兄弟们的大仇,我该不该报?”

    底下的百姓都是憨直的,对于朋友被杀的仇恨,那是一定要报的,于是纷纷赞同:“要报,要不那还是朋友,那还是爷们吗?”

    “对,这个仇我一定要报。”毛文龙肯定了大家的回复:“但古语说的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们现在正是虚弱的时候,刚刚让人家打得抱鞍吐血,就应该好好的蹲下来喘口气,然后等十年后咱们再报仇,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底下的人就有些莫名其妙,感觉似乎圣人说的话就是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