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都督-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比如,顺天府尹的沈光祚之下,是刑部左侍郎的沈其仁,工部侍郎的魏世忠,户部薪饷司这个非常要害的侍郎杨嗣昌,还有刚刚急匆匆赶来代表徐光启的孙元化,然后是工部的郎中苏其民,兵部的郎中丁文礼,五城兵马司南司指挥使刘放,禁军都指挥使的张宽等等,一下子就将毛文龙的小院挤的是满满当当。

    舅舅沈光祚当仁不让的站出来说了开场白,资格在,辈分在,谁也不能说出什么,接下来就是毛文龙做正式的演讲。

    扫视了大家一眼,看到大家并没有因为人才汇聚而高兴,因为毛文龙严密的告诫刚刚不久前自己的安排,在外面,已经疯传毛文龙为了国朝大业,准备放弃京城里所有的事情,义无反顾的要带兵回皮岛,准备在近日为配合蒙古人的反抗,为配合孙师傅阅兵后可能的大反攻而发动对建奴的进攻,所以,在座的诸位都有些神色凝重。

    看到这样的结果,毛文龙比较满意,满意自己的计划即将得逞。

    其实,自己不想回皮岛,因为自己已经安排了最完善的前线指挥系统,他坚信许杰会代替自己做好这个有限的的进攻的,等到大海封冻之前回去,什么事情都能来得及,至少即便许杰等有小挫败,收拾残局还来得及,但京城的事情是绝对不能放手的,这是毛文龙深思熟虑之后的决断。

    而之所以要放出这样的风声,其实就是一个给皇上,给叶向高,给全天下的人表示自己的一个姿态,一个高大的,大义凌然的,一个一心为国的姿态。

    现在看来,至少欺骗了眼前的这帮人了,以退为进,毛文龙坚信,当自己决定走的时候,天启和魏忠贤会挽留自己的,即便退一万步说他们不挽留自己,哼哼,自己还可以在天津港登船的时候,直接再昏迷一次吗,反正自己有病,这已经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了。

    这更能展现自己的高大上的人品不是。

    带着这样阴暗的心理,毛文龙故作有气无力的对大家道:“前线突然出现了变故,其他一切都应该放下,所以我不得不决定,放弃一切,准备回到皮岛去,带着我们皮岛将士对建奴发起进攻,进攻再进攻,以保证我们大明的安全。”

    大明没有秘密,蒙古的事情已经经过朝堂上的争论传遍了整个大明的官场,更让这些关心国事的愤青所知,看到在这个国朝再次可能出现最大变局的时候,拖着病体的毛帅再次义无反顾的冲上战场的决定,所有的人,最少是心怀国家的人对毛文龙的举动充满了敬畏,充满了尊重。听到毛文龙这么说,看到毛文龙那样的病体依旧这么决定,所有的人都在肃然起敬的同时,眼里满眼是热泪了,其中有一些人已经开始抽泣了。

    这样的表现也让人理解,他们一来担心毛文龙的身体状况,也被毛文龙的担当爱国所感动,更主要的是,他们也在担心,毛文龙一走,刚刚兴起的孤臣党将没有了英勇善战的大旗,前途就变得迷茫起来,而大家已经加入了孤臣党,身上已经打下了牢牢的孤臣党烙印,已经再也不被其他团体所容,在现在党争激烈到非此即彼的关键时候,怎么不让大家为毛文龙担心,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还记得我的座右铭吗?*******,*******。还记得我们的口号吗?忠君爱国,实干兴邦,在这个国朝艰难时候,我怎么能因为身体不佳就躲在这里养病呢,在后金建奴蠢蠢欲动的时候,在建奴需要牵制而让孙师傅能安心施行他建设辽西徐徐推进的时候,我们必须做出牺牲,这是为国,这是实干兴邦的表现,”毛文龙无比虚弱但语气坚定的说道。

    一说起辽西防线徐徐推进之策,许多人的肚子里就有气,其中脾气暴躁的就出声抱怨:“堂堂大明,有亿万人口,然而面对加上辽西汉人在一起也不过五百万的建奴,竟然没有一点进取之心,只知道一味的做缩头乌龟,这还是能臣敢战的吗?”

    有一个官员站出来大声的指责:“徐徐推进,那个袁崇焕修建一个宁远城,就耗费四五百万,用时已经快一年,却无一个斩获,没有一步前进,照着这个速度,宁远没有三两年是修建不成,而照着这个速度,兵逼辽河也不知道猴年马月,照着这个速度,收复辽东更是遥遥无期,可惜了每年几百上千万的钱粮,这不等于是喂了狗了吗?”

    又一个官员站出来痛批:“袁崇焕,只会大言不惭,想当年自己一个人跑到辽西,然后跑到皇上面前,大言不惭的说,给他足谷足饷,他一人就可守辽西,然而国朝满足来他的需求,结果到了这种地步,不过是一个风吹草动,就吓的要毛帅带病出战再行牵制。”

    “就是嘛。”有一个勋贵愤青站起来大声的抱怨:“而他每年消耗几百万,在辽西已经被建奴放弃而无一敌的情况下,却依旧踌躇不前,但毛帅呢?所得朝廷钱粮不过百之一,但凭借一群难民中组成的好汉,就立足皮岛,而且收复旅顺,收复南关,三战镇江,杀真正建奴近万,如果朝廷将给他袁崇焕袁大嘴巴的钱粮不要多了,只要一半,那么毛帅早就收复辽东了。”

    “东林误国,袁崇焕误国,圣上被蒙蔽了,我们明天就叩阕求见陛下,申明真相,请加大给毛帅钱粮支持,早日收复辽东。”

    “对,我们明日联合叩阕,请见皇上,我们在座的虽然官微言轻,但我们有忧国忧民之心,我们求见皇上。”

    越说越激动,一时间群情激奋,呼喊连天。

    这就是所谓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面是靡费无数却无寸功,一面是没有后援穷困潦倒却积极进取,孰是孰非便是一目了然。

    在群情激奋里,关闭着房门的毛文龙的明堂里就有不安的椅子挪动的声音,毛文龙轻轻一笑,听壁角,趴窗户根是吧,那就让你听听大多数人的心声,让你对那个袁崇焕心生嫌隙,这可比我上折子参他效果更好啊。

第572章 论关宁的作用() 
天启微服小帽坐在椅子上艰难的扭捏着,魏忠贤义愤填膺的站在天启的身后,朱由检也面容尴尬,心中也升起一股愤愤不平。

    听魏忠贤和弟弟回报说毛文龙要带病回皮岛,主持对建奴牵制进攻大计,因激动再次昏倒的消息之后,天启也真的被毛文龙的忠君爱国的实际行动所感动了,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在魏忠贤和信王弟弟的陪伴下,悄悄的出宫要亲自探视这个一心为国的忠臣。

    于是三个人就悄悄的出了皇宫,有魏忠贤带着轻车熟路的跑到了毛龙的家里。

    毛文龙刚看到天启的时候简直就惊掉了下巴,但看到天启的一身打扮,也明白了什么意思,于是就没有将这天启的身份告诉这些属下,一切依旧是平常。

    当然在病榻上,毛文龙的病情更加加重了,但是要回皮岛出征的决心却是更加坚定了,准备简单的收拾收拾,明天一早就动身起程,这让天启感动的无以复加。

    而就在这个时候,听到消息赶来的那些孤臣党员们已经到了,于是毛文龙就将天启皇帝三人留在了屋子里,他到外面院子里接待这些人。

    天启也想亲自听听毛文龙的孤臣党的意见,所以就我接受了这个听壁角的角色,也算是直接体察民情。

    结果这一听,就让他在尴尬之余,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平时天启皇帝幽居在皇宫之中,他所面对的,都是高高在上的大神,都是人精,尤其袁崇焕还是东林党人,所以他得到了东林党的全力支持。当然,每一次谈起这事的时候,东林全是一面倒的赞扬,孙承宗还是皇帝的师傅,深得皇帝的信赖,所以他说的话,也就被皇帝认为是绝对正确的,结果这个徐徐推进的政策当然就不能被人诟病。

    但是今天坐着毛文龙院子里的这些人,除了一个沈光祚几个之外,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小官儿,还有就是一些清贵的勋贵子弟,他们算是底层人,而往往事情真理就在这底层而不是那些高高在上人的手中。

    今天这一番抱怨,却正好说出了事情的本质,尤其和毛文龙战功的对比,真正做到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即便天启再被蒙蔽忽悠,但在最直白的对比中,他也感觉到孙师傅和袁崇焕的策略似乎有些不妥了。

    天启听着外面的议论,不由得疑惑的询问身边的两人:“难道朕当初的决断是错了吗?难道孙师傅错了吗?难道袁崇焕真的是大言搪塞朕吗?”

    这一番连续的询问,让身边的两个人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明显的已经看出来,魏忠贤和自己的弟弟已经开始怀疑这个策略了。一直掏钱的魏忠贤已经明显的表现出了愤愤不平和绝对的拿钱喂了狗的表情。

    但天启的这个问题有人给出了答案,那就是门外的毛文龙。

    毛文龙咳嗽一阵,这让所有的人都闭上了抱怨的嘴。

    喘息一阵之后,毛文龙有气无力的道:“大家的抱怨可以理解,事情正如大家所说的,但大家说的对也不对。”

    张之及就愤愤不平的问到:“怎么是对,怎么是不对呢?”

    毛文龙就掰着手指头给大家分析道:“先说这对,孙师傅和袁大人的策略的确太过保守了,一味的以堡垒徐徐推进,真的耗费太大,进度太慢,尤其用这个办法让关宁军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惰性,没有了进去之心,只是一味的希望固守,这对整个军心士气的培养不利。将士们敢战能战之心不是靠着口号才能培养出来的,是依靠不断的和敌人厮杀战斗才能培养出来,就比如我皮岛的兄弟们。”

    坐在一边的皮岛将士就将他们的身躯挺直,骄傲的看向其他人。

    “我们没有城堡,也从来不依赖城堡,我们就是和敌人野战死拼,虽然每战,我们都要付出比敌人多上几倍的死伤,但我们正是用这种办法,培养出了面对强敌不退缩的精神,也正是用这种办法,让建奴看到我们也没有绝对的底气能够在不付出代价的情况下轻易取胜,所以,我们在心理上就有了能战胜建奴的底气,在心理上让建奴感觉到我们上屡败屡战而不可战胜的。”

    大家对毛文龙的论断佩服无比,因为他说的对,也说出了关宁前线和毛文龙东江镇的本质区别。

    杨嗣昌不由得拍手感叹:“是啊,这就是关宁和东江镇的本质区别,一个是屡败屡战,锤炼出坚韧不屈,一个是屡战屡败,士气丧尽畏敌如虎。谁优谁劣,这就一目了然了。”

    是啊,事实就是事实,明明白白的摆在这里呢,一个是不依靠壁垒,也无壁垒可依靠,就带着没有后援,没有支持的兄弟们死战,屡败屡战,却越打越强,即便在不久前已经损失惨重,按照规矩习惯应该修养生息,但一闻国朝有险,就立刻不顾自己安危继续出战,此不为英雄,此不为为国忠君,还有哪个?

    而一个抱残守缺,只是一味的筑城龟缩,拥兵十几万,靡费国帑无数,却是屡战屡败,最终坐拥十几万,不过是蒙古人可能的摇摆就惊慌失措,就一日三书,就要求困顿疲惫的东江镇将士再次出战,就要求外面那个已经病体缠身根本不能动的主帅再次上阵,为他们去排忧艰难,这样的局面还用人说吗?即便是一个孩子都知道谁优谁劣了。

    天启和魏忠贤朱由检就只能面面相觑,但心中的波澜却是翻江倒海。

    “但是,孙师傅也有对的一面。”

    在这样不公正的待遇下,毛文龙有气无力的声音却有如天上惊雷,让人振聋发聩。于是天启和魏忠贤朱由检就立刻支楞起耳朵倾听,倾听他到底想说什么,其实,更是想在毛文龙的嘴里,听到他变相的为自己的决断错误的辩解,这样也是在给三个人一个下台阶的借口和办法,现在,毛文龙的声音是他们最想听到的,是他们为自己辩解错误的最大借口。

    不管怎么说,承认自己错误,对一个人,即便是圣贤也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

    圣人说朝闻道夕死可也,那是大道,大道,其实是不会被理解的,其实往往是大道,更接近于只是忽悠别人而不是自省自己的论调。

    毛文龙眯着眼睛,面对和煦的秋日阳光,再感受下下面一群党员热切的目光,接着自己的话题,淡然道:“其实,诸位也说错了。”

    喘息了一口:“我之所以说诸位说错了,是因为,孙师傅面对的,其实依旧是我们国朝和建奴的主要战场,我们的大明的将士已经被打怕了,当然,这里不包括我东江镇的将士。”

    东江镇的兄弟们就一起再次提起了胸膛。

    这是毛帅对自己这些兄弟们的肯定,大明所有的军队都被打怕了,但唯独我们东江镇没有怕,这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