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都督-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奴的淹没的时候,从容的点燃了炸药桶,在浓烟烈火里,将士们化作来不朽的英灵。

    这样的举动,让一直抱怨的民夫知道,这大明,有不怕死的官员,更有不怕死的将士。

第601章 没死的烈士() 
毛文龙实在是没有想到,大明还真有敢战不怕死的文官武将,等他接到前面半壁山马维忠的一个小小巡抚,竟然堵住建奴五日五夜,最终全部战死的消息之后,毛文龙直接上去就抽了直接一顿大嘴巴。

    他现在真的后悔死了,早知道马维忠死死阻挡建奴北去通路,自己就不应该在丰润耽搁一日,而应该追击皇太极,以自己的一万五千生力军,两千杆二人抬,再加上接近五万的乌合之众摇旗呐喊,说什么也能将皇太极留下,那时候才是真正改写历史呢。

    可惜,后悔药是没有的,如果有,毛文龙能论石吃。

    而当听说马世龙在阻击战中可能阵亡的消息之后,冲进遵化的毛文龙抽完自己大嘴巴之后,抡起大巴掌,挨着个的抽了坐视同僚战死的遵化一路官员,从遵化巡抚开始,知府,同知,守备,总兵,打的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最终毛文龙还是在一顿打之后,对着那些跳脚大骂的官员阴森森的道:“我打你,其实是为你好。”

    这个话一出,全场哗然,感情你打了我们还卖乖啊你。

    毛文龙就咬牙切齿的攥紧了手中的尚方剑,盯着眼前的这群混蛋道:“若是按照我的脾气,就你们一个任由建奴南下一个罪,就可以告你们通敌卖国,直接拿我的尚方剑杀了你。”

    这个罪名一出,当时所有的人都大惊失色,不要别的,就这样一个罪落实,天王老子都救不了你。

    “但我还有理智,你们都是五品以上的官,我的天子剑只能杀以下的,而你们原先也不归我管,所以我打你们一顿出出气也就算了,剩下的就是你们在大理寺的牢狱里多呆几日吧。”

    几个人闻听,当时松了一口气。

    其实大家后来已经知道了,这不是蒙古打草谷来了,是真的建奴突袭了京畿,是奔着信王去的,当时大家也知道坏事了,这个性质可就不同了,所以,当毛文龙带着大队人马呼啸而来的时候,大家也不敢阻挡,看到信王手谕之后,也就默认了。

    但听毛文龙说,只是将大家押送大理寺牢房的时候,大家却彻底的松了口气。尤其是巡抚赵伟全心中窃喜,这事情的确大发了,但自己是东林中坚,已经运作好了的,东林大佬已经一致决定,要保住自己,至于责任当然要有人担当,那就是那群武将了,自己反正就是吃几天牢饭也就出来了。

    结果正在他窃喜的时候,毛文龙将黑脑袋伸向了他,狞笑着道:“我来的时候,京师我的兄弟们也给我通了气,说你已经破费不少,收买了东林那帮大佬为你脱罪,是不是?”

    赵伟全就捂着被毛文龙大的和猪头一样的脸,骄傲的点头:“本官在建奴大军南侵的时候,亲冒矢石,为国朝守住遵化不失,为岂能有罪?”

    毛文龙就嘿嘿一笑:“我告诉你,无论你花了多少银子,无论你用如何堂皇的借口,我都要钉死你,为我战死的四千将士报仇,为保定总兵报仇,为那些战死的公公们报仇,你死定了。”然后二话不说,直接上去一脚,将赵伟全踹翻在地,命令人捆上,直接派人将一群遵化官吏押回京师。全军接防遵化。

    这里安排完毕,毛文龙换了武将朝服以示郑重,亲自带着祭品,赶到半壁山隘口祭奠为国战死的蓟州巡抚马维忠和他的将士们。

    兵到半壁山隘口,看到不高的石墙内外依旧有无数的大明将士和不多的女真人的尸体横陈,毛文龙揪心不已,命令将士动手,将大明将士收敛起来,准备棺木,准备派人将这些将士的尸骸运回他们的故里,由亲人辨认安葬,让他们光荣的安睡在祖宗身边。将女真人头割下,准备为这些将士们请功。

    然后面对整齐排列的,一眼望不到头的将士遗骸,毛文龙点燃香烛,亲自祭拜,而且还写了一个祭文,拿出来,大声朗读:“呜呼,壮烈哉故蓟巡抚马维忠先烈——”

    “你的祭文一点都不好,也不合乎格式。”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然后一个脏兮兮黑瘦的手一把抢过毛文龙手中的祭文:“就比如,你祭奠我的时候,怎么能直接称呼我的名字呢?这得这样写。”

    毛文龙就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个一身大明五品官服的家伙,帽子的翅丢了一支,下面缠着一圈黑不拉几的布,后脑海还有黑红的血,已经结了巴。身上的袍服烟熏火燎到处都是洞,下摆被撕的一条一条的,就好像海南的草裙,完全可以舞上一把了。

    官靴前后漏风,只能用布条将底子和帮子绑在了一起。

    毛文龙就惊讶的问:“不知道这位大人姓氏名谁?”

    结果这个官员竟然也惊讶的回问:“你祭拜我,还竟然不认识我?你这不是闹呢吗。”

    毛文龙立刻大喜过望:“你是马维忠马大人,你没死?”

    马维忠就将脸高高的扬起,然后痛心疾首:“我本来死了,但被你这狗屁不通的祭文给气活过来了。”然后抖抖手中的祭文:“武夫就是武夫,一篇祭文都写不好,真真有辱诗文啊。”

    这要放在以往,毛文龙为了捍卫武将的地位,捍卫自己的品级,就这小子如此嚣张,那第一时间就是一顿大脚丫子招呼了,但这次他立刻整理衣冠,上前恭恭敬敬的拜见:“大明东江镇总兵官,奉旨督导救援信王总指挥毛文龙,拜见大明英烈马维忠大人。”

    马维忠直接啐了他一脸:“我还活着呢。”然后就要抓狂的扑上撕咬。

    结果毛文龙一句话,立刻让马维忠没了底气:“你不饿吗?”

    趴在山上好几天没吃没喝,只等到毛文龙出现在半壁山才敢下来的马维忠真的饿坏了,随着他下山的那些乡勇和他一样,看到食物,简直就好像看到不世大仇人一样,用手抓,用嘴撕,用牙咬,那是一个狠辣,怎么一个了字了得。

    打着饱嗝,马维忠想起不久前的一战,那些战死的将士,突然悲从中来:“那场仗,悲也壮也,惨也——”两行热泪不由得簌簌而下。

    听完了马维忠的介绍之后,毛文龙也感慨万千,其实这样的战斗对于复辽军来说,不过是小儿科,但区别在,这是一群半农半兵的军户,这是一群主动上战场的将士,这样相比那些畏畏缩缩的其他各地明军,那真的是天壤之别,更让人敬仰。

    “马大人下一步准备做什么?”毛文龙虚心的求教。

    “我准备回朝,我一定要将建奴的实力评估报告给皇上,让满朝文武再也不要轻视建奴。我要回朝钉死赵伟全那帮见死不救,罔顾国朝战事的家伙,我要建议我的恩师,必须整顿沿边卫所以补充边军漏洞不足。”

    毛文龙就点头赞同,这些都是关键,有这个叶向高做后盾的巡抚说出来,可比自己说有力度,同时他也认为,这一战,吓坏来马维忠,这是他以这个堂皇的借口回朝寻找机会,逃离这随时有战火烽烟的边地了。

    于是点头理解的道:“边地战火纷飞,大人回朝做些奔走也是恰当。”

    结果马维忠听出了毛文龙的意思,将脖子一梗:“这场半壁山之战的确凶险,也的确吓人,但我不怕,我回朝将这些事情详细禀报我的恩师知道之后,我自请遵化巡抚,我要为大明京师守好北方门户,建奴要是再敢来,我一定让他不能南下半步。”

    听到马维忠这样的豪言,毛文龙当时大声赞好,但心中却想:“你没被建奴吓破胆很好,但遵化巡抚你就别痴心妄想了,因为这个地方已经是我的了,谁也别想动他。”

第602章 自请出使朵彦部() 
信王被救,建奴剪羽而归的消息第一时间通报给了天启朝堂,当时朝堂上一片轻松的呼气声,天启拿着信王和毛文龙张大可的战报,真的是唏嘘不已,更是弹冠相庆。

    而随着战报揭开了敌人的真面目,不是蒙古人,是建奴的精锐正白旗,镶白旗。

    这是一个惊天的消息,绝对是一个重磅地雷(当时已经有这玩意了)在大殿上炸开,震的所有人目瞪口呆。

    建奴,怎么会是建奴呢?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意外?

    毛文龙的战报没有详细的战场描写,只是冷冰冰的报告着这次损失的数字,东江镇援军,四千,战死三千七。张之及随扈亲兵三千,战死两千六,随行勋贵子弟,战死一百四,保定总兵三千,全部阵亡,保定总兵战没。内操一万太监军,全部阵亡,沿途拦截撤退敌人之乡勇,蓟州巡抚卫所,合计四千,全部阵亡,唯一庆幸巡抚马维忠被乡勇敲昏撤出战场以身免,为国留下一个肝胆能臣。整个战役,阵亡大明将士乡勇合计三万四千多,丰润周围被建奴清理战场隔断消息而被屠杀百姓接近五万,所损失财务无算。

    而战场遗弃建奴尸体七千。

    五比一的战损,这是让所有人不能接受的,因为这是在建奴匆忙突袭,大明做为主场的情况下发生的,还有就是不管那些大臣如何贬低毛文龙,压制毛文龙的功绩,但都不得不承认,若是没有毛文龙四千将士,结局将是不堪设想的,这也看出,建奴是如何凶悍,大明军队如何垃圾了。

    跟着这个奏折战报的是信王的奏折,说明当前的敌情,遵化没有一点阻挡建奴南下北归的动作,彻底的失去了遵化做为京师门户的作用,信王直接秉承毛文龙的意思,指责遵化巡抚和总兵有里通外国之嫌疑,为了防备建奴再次南下,所以事急从权,自己越庖代俎,代替哥哥安排毛帅的一万五千将士,紧急接防遵化,拿下遵化巡抚和总兵两个人,严加审讯,然后兵出长城一线,防御京畿北方门户。

    一路由登莱和东江镇水师赶奔天津卫,防备建奴可能从南面海路突袭京畿,以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信王这样的决断当时就招来了无数正统派的大臣们一致弹劾。

    大明亲王不得掌握兵权,不得发布任何政令,这是祖宗规矩,信王这么做了,这是什么行为,这是抢班夺权,这是亲王作乱的节奏。毛文龙竟然没有抵制这种乱命,反而直接遵照执行,这是什么行为,这是为虎作伥,这是支持亲王造反,请皇上立刻下旨,将这个胡作非为的信王捉拿回京,剥夺亲王封爵,打入宗人府圈禁,将毛文龙立刻拿下,以谋逆罪诛杀九族以为天下效尤。

    为此一面倒的越吵越凶,孤臣党的声音根本就被压制,只要敢为信王,为毛文龙说话的,立刻都被弹劾成谋逆同党。结果当时天启就很欣慰的和大臣们解释,自己的弟弟处断果断,要不是这样,万一建奴去而复返,那还有谁能制止?再让建奴打到天子脚下,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恶果?非常时候就要做非常事。当时大家都躲在京城里,城门紧闭,谁也不敢出去,外面的事情若是等咱们在这吵吵完了,估计皇太极的靴子都站到了诸位面前了。所以,在外面没有主事人的时候,信王能挺身而出,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吗,大家何必大惊小怪?

    结果越这么说,大臣们就越来劲,左一个祖制又一个规矩,他们可不管什么建奴再次可能打来。在他们认为,信王如此掌权,可比外敌入侵还要可怕,这个苗头必须一脚踩灭。

    天启实在是被吵的不行,最终发狠的问道:“祖制祖制,那么我问问诸位,朕的老祖宗是谁?”

    大家就哑口无言了。

    天启的祖宗是朱元璋,而朱元璋当初将自己所有的儿子都封了王,在各地掌兵,而不让亲王管事的是朱棣,但你敢说朱棣是天启的祖宗而朱元璋不是吗?你再能引经据典颠倒黑白,但这个你说说试一试?

    于是天启在用这个借口堵住了大臣们的嘴之后,就开始说下一个议题。

    毛文龙在奏折里请求天启立刻派出信使,赶奔蒙古地区,向蒙古人说明情况,安抚蒙古诸部,并且再次重申大明和蒙古一衣带水的源远流长的友谊。

    天启认为这个提议非常之关键,在这个蒙古人人心惶惶左右摇摆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误会了。

    于是,叶向高和天启商量之后,立刻派出几十股信使,连夜出长城入蒙古进行解释安抚。

    对于朵彦部暗暗放建奴绕道侵扰大明的罪行的处置,朝堂里立刻产生里巨大的分歧,其中东林站在君子以德报怨的高度上,大加批判了那些喊打喊杀的不君子的行为。圣人教化万邦,内霸外王,这才是王道,我们堂堂天朝,就要拿出天朝恢宏的气度来,不计前嫌的和他们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