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都督-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作威作福的,干爹可是说了,让我们要稳定军心,激发士气。

    稳定军心,激发士气靠什么?那就得让这些将士们有吃有喝,最少有一条遮羞的裤子吧,可是指望朝廷那点时不时断绝的钱粮,根本就不成。可好这次毛帅突然间弄出这么一个动静来,当时我手下的这帮家伙就坐不住了,名正言顺的去出战,我可没那个胆子,那叫擅起兵端,朝廷里的那帮混蛋们,不敢砍毛帅的脑袋,可是还砍我的,但是那帮家伙们求我,说是要去浑水摸鱼,我能怎么办?”

    董有理就饶有兴趣的听他叨叨:“这件事情我要坚持原则,绝对不能松口,结果这帮小子们竟然以给我接风为由,直接把我灌醉了,我是铭酊大醉几天几夜,多亏了带来的小崽子,给我灌些汤水,接屎接尿,要不就醉死我了。”说这话的时候,那是一本正经的再也不能一本正经。

    “差点醉死很好,但我可是知道,就在昨天晚上,你派了你的心腹,足足推了五个沉甸甸的大包进了京的。”

    被人说中了心思,这个太监就赶紧转换话题:“我那还不是小打小闹,收了一些人的孝敬,当然也要给干爹送一份过去,谁能像你?这一次最少能给干爹送半车过去,在毛帅手下当监军,真让我羡慕的眼红啊。”

    结果这个董有理神色突然一正,低声的对着这个伙伴说道:“你有你的羡慕,我有我的苦衷,你可要知道,原先两个给毛帅当监军的文官,可都是英勇战死的,所以啊,我还是好好的做我的本份,少说少管,紧着将毛帅的一举一动,如实的汇报给干爹,这样我才能发家致富。”

    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把自己吓得后背发凉。

    就这两个人在这里嘀嘀咕咕的时候,杨嗣昌过来,请董有理回遵化处理大事。

    于是董有理就冲着自己的同伴拱手:“大家好自为之吧。”然后温顺的跟着杨嗣昌回了遵化。

第689章 监军太监() 
按照现在大明军队的配置,一军统帅之下是监军,然后是赞画,当初这两个人都是文官,然后才是武将的参将守备等等。

    但是自从在毛文龙提议之后,在魏忠贤的极力鼓动之下,太监监军已经成为事实,文官监军被撤了回去。

    在文官的有识之士眼中,这就等于变相的失去了文官对武将的监视和掌握,所以是进行了一番坚决的反对的,就在毛文龙不在的这一段时间,既然大家已经决定坐看毛文龙战死在草原,也就没有必要和一个即将死的人再纠缠不休,于是文官集团和阉党,就在这太监监军上,狠狠的斗争了一番。

    但是文官要取得胜利,这里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就是皇帝的支持,这一个和内阁无关,因为监军这个东西,本来就不是正式的官僚系统,本来就是皇帝派出去为了防备武将造反而委派的。第二一个原因,那就是文官们愿不愿意去。

    结果第一个皇帝支持,文官集团就没有得到,因为皇帝通过实践看到,文臣们监军,只能和武将夺权,造成军队中的内讧。而经过对后金的连年战争的惨败,天启已经看到文臣治理国家还行,但行军打仗,还真不行。再加上东林施行的架空皇上,削弱皇权,幻想以士大夫治理国家的政策,监军掌握了军队,对皇权也就是变相的对朱家王朝危害极大,所以坚决的用太监监军,撤掉文官。

    第二一个,军队穷困,而且没有真正的实权,不过就是看住军队的这些丘八,在政治上根本没有一点的获利,在文官们看来,没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就是跟这些丘八吃苦,而且还要和这些丘八整日里打交道,更是自降身份。

    而这最关键的是,只要战事一起,大明的军队都是战败,军功没有分润到,挂落倒是吃了不少,而就在这些年,监军在军前自杀被杀的那是比比皆是,现在监军这个角色,人人谈虎色变,所以也没有人愿意去。

    所以在皇帝提出来换做太监监军的时候,文官集团的上层是极力反对,反正也不要他们自己亲自去,而下层的文官几乎是弹冠相庆,总算是摆脱了这种受罪吃苦没前途的工作。

    没有了两个基础,最终太监监军在一阵你争我吵之中,最终得以被魏忠贤推行,于是各地的监军太监走马上任,这也等于变相的大明的军队被阉党把控。

    但是被派来复辽军遵化监军的董有理知道,在别处当监军,虽然清苦一些,还能多少有一些好处,但是给毛文龙当监军,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差事,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先有王大用监军皮岛,再有王一宁赞画山东平叛,结果谁都不死,唯独两个监军光荣的战死,这事根本就不蹊跷,大家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所以这一次,董有理就秉承了两个凡是,凡是毛文龙的事情,自己坚决做到只听不说,凡有毛文龙的决断,自己坚决是只看绝不指手画脚。

    只要这两件事做好了,毛龙这个人还是讲道理的,那就是他所做的一切,你如实上报去,他绝对不怨恨和抱怨你,而毛文龙得到好处,绝对有自己的一份,在这一点上,也是有前车之鉴的。现在皮岛上的锦衣卫千户王洪亮和东厂坐班冯世宝,不但如实的将毛文龙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禀报了皇上,得到了魏公公和皇上的嘉奖欢心,而且也得到了毛文龙的军功分润步步高升,更主要的,每一次毛文龙获得缴获的时候,都会给这两个人一份,现在这两个人在京城的家人,宅子已经扩大了一倍有余,原本紧迫的日子,也变得滋润无比,出入奴仆马车,身穿绫罗绸缎,可见其中猫腻。

    有了两种前车之鉴,董有理当然学会了做人,太监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在最卑微的环境下,必须学会察言观色,那些所谓耿直的,早已经坟头上的草多高了。

    有了几种前车之鉴,董有理就变得乖巧起来,对毛文龙对事情绝对不参和。

    而至从毛文龙为战死的内操太监请功,以为国捐躯将士请与抚恤,并且承诺为战死的太监,还有以后老无所依的太监宫女建立公祠之后,太监和宫女已经将毛文龙当做最最亲的人了,现在的太监对毛文龙那是真心的佩服真心的感激。从这一点上出发,大家感激还来不及呢,何来挑毛病一说。

    张继先不是军人,按照现在的身份来说,算是毛文龙的幕僚,属于师爷的那个位置,所以就带着恭敬的表情,向董有理还有杨嗣昌等,汇报毛文龙出兵草原的整个过程。其中主要的还是面对军中的二把手太监监军。

    结果他刚要汇报的时候,董有理就躬身还礼,透着谦卑和蔼的道:“国舅太过谦逊了,我不过是你们家的奴仆,怎么敢当国舅的礼遇?再说了,咱家出来的时候,干爹魏公公可是一再叮嘱,教导我们说,我们都是一群没有见识的太监,对于军国大事,就不要胡乱插手,以免误了大事,到时候我们的脑袋就丢了,所以诸位请随便,什么事情也不要问我,就当我是一个人形布景。”

    开宗明义非常明确,大家虽然非常希望是这样的结局,一份尊重还是有必要的,于是大家纷纷施礼之后,才正式谈论前线事情。

    最终说到缴获的问题,张继先道:“这一次和以前缴获的牛羊马匹,不下200万,毛帅吩咐,除了卖给那些追随的商人之外,剩下的100万只,按照内地价格三成,卖给了咱们自己的兴帮商行,然后将这一笔所得的三成,算做是复辽军的军费。”

    一百万,按照三成卖给商行,商行算是赚大发了,这让在座的所有人都兴奋无比,因为在座的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投资了商行,单单这一笔,就足可以在不久的年终分红的时候,让大家的股份翻翻。

    董有理闭着眼睛听着,虽然羡慕的无以复加,但也不敢有什么贪念,毛文龙历来秉承,我给你的才是你,我不给你,你敢伸手,就直接剁了你的手。这还是有前车之鉴的,所以在这时候看来,榜样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

    “还有一笔收入,那就是刚刚悄悄运过来的那250车缴获。”然后悄悄的看了一眼,闭着眼睛的董有理。

    董有理似乎有第三只眼,立刻微笑着道:“我什么也听不见,也不想听,我什么也看不见,也不想看,只要不关乎到国朝大地,你们就当我不存在。”

    张继先就哈哈一笑:“董公公多虑啦,这事情可不能绕过你,因为和你有关。”

    董有理就波澜不惊的道:“既然有咱家的事情,国舅但请吩咐,尽我力所能及。”

    张继先就郑重的道:“这250车的缴获,可都是朵彦部上百年来抢掠我大明的金银珠宝,根据商行总管的粗略估计,和现在的白银,不下千万。”

    这句话一出,即便想要置身事外的董有理不是怦然心动了,而是心脏跳的和水泵一样,明显的有脑出血的前兆了,他不由自主的伸出了脖子,想听一听这笔赃款,不,是缴获如何分配,有没有自己的一丁顶点。、只要有自己的一丁丁丁点,那自己就陡然暴富了。

    张继先就道:“按照毛帅的计划,二百车作为东江镇的天津城入股资金。”

    这是理所当然。

    “剩下的50车,十车交给魏公公,感谢他对我们的支持。”

    这绝对是一笔巨款,这也是毛文龙送礼的原则,要么不送,要么直接砸晕,只要这次魏忠贤能够帮助自己过了这擅自出兵的关口,这十车珠宝,值得。

    “十车奉献给皇上。”

    这也是毛文龙定下的规矩,利润均沾。

    “拿出五车,送给信王。”

    大家不明白,为什么毛文龙每一次都要贿赂这个小小的亲王,但既然他决定的事情,当然也没有人反对。

    “拿出十车,分送京师的各级官员。”

    苏其民就不甘的问道:“难道东林的那帮家伙也送吗?”

    张继先当时断然道:“让他们看着。”然后继续道:“剩下的就由我们这些参战的将士做为红利获得。”然后笑眯眯地看着董有理:“监军公公,在后方运筹帷幄,保证大军后路无忧,功高至伟,所以享受双份。”

    董有理就感动的眼泪哗哗的,这何止一丁丁丁点啊,这是巨富啊,看来还是跟着毛文龙有钱途啊,自己就这么干了。

第690章 百姓的认知() 
京城里,为毛文龙的事情再次吵成了一锅粥,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原先毛文龙在草原上拼死厮杀的时候,大家都为了他能早点死而闭口不言,生怕皇上以自己弹劾毛文龙为借口,借坡下驴的将毛文龙调回来,那可就是真的不合算了。

    结果,大家想看到的毛文龙战死草原的状况没有出现,不但没有出现,他竟然还意外的取得了大明近百年没有的对蒙古战争的胜利,这还有没有天理?而最最让东林气急败坏的是,那个张继先竟然堂而皇之的带着五十大车的金银珠宝,那是四处送礼,除了东林党人之外,那是面面俱到,而孤臣党党员加倍,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大家一致决定,弹劾,弹劾所有接受贿赂的官员。

    在东林大肆拉仇恨的同时,被弹劾大臣官吏的自辩折子也一起飞进内阁,大家一个口径,我们不是接受毛文龙的贿赂,我们是在获得国朝对外战争的纪念品,这是纪念,所以大家一致请求,按照国朝规矩,获得百年没有的大胜,朝廷是要拿出一笔犒赏给官员以为同庆的,那么我们这些正直的,体恤国家的官员一致决定,体恤国朝艰难,我们的那笔赏赐不要了。在高风亮节的时候,其实是已经看不上那点东西了。

    结果这样一来,大家都得到了所谓战争纪念品,而东林没得到,不但没得到,还不得不捏着鼻子被挤兑的他们,也只能放弃未来的一点点外快补贴。

    看着他们尴尬的表情,所有其他的官员都幸灾乐祸,谁让你们无限制的拉仇恨呢。

    再说了你们的天之大敌毛文龙取得大胜,你们能好意思拿因为敌人取胜而获得的赏赐吗?你不脸红吗?毛文龙也不是好相与的,他的性格是,对自己的同志那是如春天般的温暖,对待自己的敌人,那是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严酷无情,那些东西,他宁可去喂狗,也绝对不给敌人。

    当然,满世界除了东林党徒之外的所有官吏都得到了战争红利,但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京营所有将官也一样没有得到。眼巴巴等着也得到一份的家伙们就不干了,一些将士就理直气壮的找上了国公,要理论理论,结果看到张继先和国公坐在明堂上正你一句,今天天气不错。我一句,东来顺又上了一道好火锅的莫名奇妙的闲聊。

    等这群愤愤不平的武将直接指着张继先的鼻子,理直气壮的询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