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都督-第4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什么状况?这简直让人蒙圈,这国与国之间的友谊,怎么就突然间转变到这种地步?这不行,按照习惯,宗主国出兵,就应该是自备粮饷,哪里有掏钱的道理?这是乱了规矩,坚决要予以抵制,否则这个规矩一破,那时候将国将不国。

    朴金辉上前反驳:“天朝上国支持朝鲜,本来是天经地义,你如此作为便是小人行径,就是不过天朝大义,难道你要将这一笔钱贪墨了吗?”然后就阴狠狠的说道:“我现在就上报朝廷(大明)弹劾你贪墨。”

    毛文龙就莫名惊诧了:“朝廷没人给我一分钱的钱,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东江镇的,我去贪墨谁?你凭什么弹劾我?”

    然后就退后了一步:“既然你认为天朝上国支持你是天经地义,那么我再次告诉你,这一次出兵是我东江镇的,是朝廷的布衣宰相求我的,算是我私人的帮忙。那么以私人的关系,我凭什么要自掏腰包帮你的事?我们很熟吗?我们有交情吗?”

    连番的诘问,让朴金辉简直哑口无言,因为他的确忘了这中间的关键。

    毛文龙就将账单伸在他的面前:“你接受还是不接受?”

第906章 要挟与支持() 
这毛文龙翻脸比翻书都快的表情,简直让朴金辉不能接受,不管怎么说,朝鲜议政院的领议政,级别等同于大明的内阁首辅,是大学士的身份,被一个丘八这样的逼问,简直就是一种羞辱,一种对文士的羞辱,天朝上国的武将怎么啦,天朝上国的武将也是武将,小国寡民的文官也是文官,朴金辉当然坚决拒绝:“按照规矩——”

    毛文龙就将账单果断的收回来,朴金辉就松了一口气,看来在自己的坚决态度之下,在规矩的震慑之内,这个丘八还是妥协了。

    结果毛文龙转身对着身后的将士们大声宣布:“朋友间的帮忙,并没有得到所谓朋友的感激,那我们也就没有这个道理再支持他。”然后就在所有人莫名其妙里,大声的宣布:“现在我下令,全体都有,向后转,我们回东江镇。”

    刘兴祚兄弟毫不犹豫的大声下令:“尊大帅将令,全体都有,向后转,我们回家。”

    兵随将令草随风,所有的将士轰然应诺,立刻一起转身,大步的向回走去,没有一点犹豫的意思。

    毛文龙还是不忘记礼节,冲着朴金辉拱手:“咱们再见。你需要帮助,请你继续和天朝朝廷商量,我不和你玩儿了。”

    这是什么状况?这件是打蒙人的状况,毛文龙的军队状况和素质,以及以往的战功战绩,大家都是有目共睹,这一支虎狼军队进入朝鲜,帮助平息叛乱简直就是手到擒来。

    放下这种事不说,他们要是真的回去了,朝鲜的王庭再向大明求援其他军队进入,不要说往来的文书交流就需要一个迁延时日,即便是以最快的速度在大明内部调动军队过来,一个路途遥远拖拖拉拉,军械粮草的储备运输,没个一年半载的时间,你都看不到宗主国的一个人影。

    而最关键的,毛文龙在这一段的所作所为,的确是下作的很,他这一次负气而去,说不定就又会弄出什么幺蛾子,支持李适钱粮那绝对是毫不含糊的,一旦那样,朝鲜的内乱也就不知道多少年才平息。

    时间不等人,叛乱必须最快平息,于是朴金辉一把拉住毛文龙的手,毛文龙顺势就将账单塞了过去,朴金辉也就就坡下驴的接了过来:“毛帅说的是,当初你在落难的时候,我们朝鲜接收了你,现在朝鲜有难,你仗义出手,从这一点上看,我们早已经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朋友帮忙,怎么能让您自备粮草?犒赏三军兄弟,当然是我们分内之事。”然后就将账单转交给了户曹判书,继续对毛文龙道:“我们早已经在前面,杀牛宰羊,准备了丰盛的伙食犒赏三军,还请毛帅入席。”

    毛文龙就非常得意的点了点头,自己的这第1笔竹杠已经敲好了,这就是开业大吉,也就顺坡下驴:“既然如此,你做好地主之宜,我做兄弟本份,我们携手共进,实现我们远大的目标。”然后对刘家兄弟吩咐:“既来之则尽义务,我们吃他们去。”

    刘兴祚就赶紧提醒:“是为朝鲜平叛做努力。”

    “对对对。”毛文龙就不好意思的改了口:“吃饱了,才能战斗吗,好吧,为了我们的友谊,为了有力气平叛,我们吃他们去。”

    安顿了将士们,看到朝鲜急迫的心情,毛文龙也不再拿捏,于是将身后的两个太监介绍给朴金辉:“这二位便是我大明皇上的亲信心腹太监,他们二位带来了我大明正式册封朝鲜国王的赦书金印,请朴议政上前见过。”

    使臣太监王敏政、胡良辅就昂然站立,等待朴金辉带着群臣参见。

    这倒不是两个人没有像毛文龙那样随和,而是他们现在代表着大明,代表着大明的皇帝。

    朴金辉赶紧带着跟着来的同僚,摆下香案,跪倒行三拜九叩的大礼。口中按照接圣旨的正规礼仪,大声的上报:“外臣,朝鲜议政院领议政,恭请天朝皇上天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个人就一起眼望前方,面无表情回答:“圣躬安。”

    朴金辉就站起来,然后整理衣冠,再拜:“躬谢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个人再道:“天恩浩荡。”

    朴金辉就再次站起,再次整理衣裳,再次舞拜于地:“永服辞训,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个人再次回答:“宜历乃诚。”

    朴金辉再谢,这一整套接圣旨的规矩算是完成了。

    看着这规矩严谨的礼仪,站在边上的毛文龙真的佩服朝鲜人的严谨恭顺了,真的不愧是小中华,在真的中华里,这一套繁复庄重的礼仪,已经被简化简化再简化了,其实也是故意的降低皇权的威信。但在这里,却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再过几年,这都快成为了活化石了,在中原,要想再搞一个标准的礼仪,看来真的得来朝鲜和去日本请教学习了。

    朴金辉的恭顺让两个传旨太监非常满意,礼仪结束,两个人立刻笑眯眯的上前,双手搀扶起朴金辉,然后恭恭敬敬的向朴金辉施礼。朴金辉就坦然受之。

    这个礼是该这么受的,因为太监是皇上的奴仆,而受册封之后的朝鲜王,是皇上的臣子,自己也是皇上的外臣,地位高着太监不是一头半头呢。

    一切手续办完,将士吃饱喝足,毛文龙一声令下,大家继续南下,来见李倧。

    李倧等待这个日子已经快熬白了头,不被大明宗主国承认册封,自己一个篡位的帽子永远摘不掉,而李适的造反就不是名正言顺,这样一来,整个朝鲜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是西人党支持的自己,一个是东人党支持的李适兴安君。

    在道义上的混乱,当然就造成了思想上的分裂,双方各执己见,就产生了严重的对立。基本上是,朝鲜的北方各个道支持自己,而南方的各个道支持自己的伯父兴安君,就形成了僵持不下的这个局面。

    而这样消耗下去,双方都已经是精疲力尽,眼看着开春了,双方征召的百姓不能放归种田,今年一场人为爆发的大饥荒将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战争的消耗已经让朝鲜民穷财尽,如果再爆发一场大的饥荒,那更是雪上加霜,朝鲜将因此而走向衰落。面对周边的虎狼,现在也没有能力抵抗,灭国的危机又在眼前了。

    这样窘迫的境地,说实在话,还不至于让李倧感觉到绝望,最让他感觉到绝望的是,从经过自己向朝鲜走私的汉人给他传回来了一条噩耗,那就是现在掌握着整个日本的幕府大将军,年轻的德川家光,在随着父亲上洛(进京,古代日本的天皇都城叫洛阳)之后,被正式册封为第3代德川家将军。

    德川家光接过了幕府的大权,为了培养自己的威望,和退休,其实依旧掌握强权的父亲德川秀中的大御所势力对抗,正需要做出大的举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当他探明自己的朝鲜发动内乱的时候,已经开始整军备战,准备再次出兵朝鲜,抢夺着三千里江山。

    这的确是一个噩耗,想当年,自己的朝鲜国力正强盛的时候,面对日本的入侵,只能是节节败退,根本就没有抵抗的能力,最终不得不依靠着大明的增援,才守住了这江山。现在自己虚弱到了极致,一旦倭寇登陆,自己的江山社稷就会倾刻间崩塌。

    大明朝廷册封认可自己,这是必须的第1步,只有如此,才能统一整个朝鲜的人心。思想正朔的确立,就可以号召天下对李适保的兴安君行釜底抽薪,然后借助毛文龙五万大军,行霹雳手段,剿灭李适。

    而当内地平叛结束,就实行领议政朴金辉的策略,留下大明的军队抵抗倭寇,让大明的军队成为自己手中一支强悍的实力,即可震慑国内蠢蠢欲动的反对者,又可以让大明的军队成为自己手中的一条狗,为自己守住门户,抵抗倭寇。

    虽然李倧也知道,在一个国家里,驻扎着一支自己完全不是对手的外国军队,其后患是无穷的,完全有可能将自己变成傀儡。

    但正如领议政朴金辉说的那样,建奴杀过来,自己就是奴隶,倭寇杀过来,自己连奴隶都做不了,只能是身死族灭。两害相加取其轻,毕竟大明还是仁德的,做大名的傀儡,还是有希望的,只要内外全部平息,自己就可以以大义的名份,让大明朝廷撤兵。

    在这一点上,李倧是有着绝对的信心的,因为,大明一项就以仁义对待周边的属国,只要自己占据道理,占据仁义的高度,摆脱大明的控制,那就是轻而易举。

    正在李倧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内侍小心的走了进来,小声的禀报:“天朝的使节已经到了50里外。”

    李倧精神一振,大袖一挥:“摆开全部的仪仗,我们出迎天使。”

第907章 避重就轻() 
册封朝鲜国王的仪式,就在残破的汉城城墙外正式举行。

    李倧已经没有钱粮了,但这一次毛文龙却大度的带来了丰厚的钱粮,发动所有的士兵,一夜之间,就在残破的汉城城墙外,筑起了一座册封的高台,经过简单的布置,就在第2天的上午,朝霞崭露的时候,摆开了朝鲜王庭和大明天使的全部仪仗,大鸣大放的进行了册封仪式。

    整个仪式虽然仓促,但效果奇佳。

    李倧的人马文武终于算是成为了朝鲜的正宗,所有的将士文武无不欢欣鼓舞,欢乐的呼喊声惊天动地,久久不息。

    而对面的汉城城墙上,却是一片颓废沮丧,没有一点声音,这样一来,双方就有了明确的对比。

    而就在晚上的时候,就有对面无数的将士,悄悄的坠下城墙,投奔到李倧的队伍来。已经被定性为叛军的李适的军队,彻底的瓦解了。

    看到这样的局面,李倧真的是精神抖擞,坐在自己的大帐里,冲着客位上的毛文龙,连连的拱手感激:“小国寡民,能得到天朝上国的支持,能得到天朝皇帝的承认,小王万分感激,从这一刻开始,朝鲜的内乱也就结束了。”

    看着过于乐观的李倧,毛文龙就笑眯眯的回礼:“李适发动的叛乱毕竟时间很久了,他们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响应支持,正所谓百足之虫,虽死不僵,要想快速的扑灭这场叛乱,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大王不可过于乐观。”

    李倧赶紧微笑着点头:“毛帅说的是,小王谨记,不敢懈怠。”然后话锋一转:“不过有毛帅带来5万天朝大军,李适等人就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在您的大军重拳之下,转眼就会灰飞烟灭,汉城顷刻就可拿下。”

    毛文龙在心中就嘿了一声:“好小子,心眼儿竟然动到了我的头上,想让我替你攻城,进行了惨烈的攻城战,你倒是想也别想,我可不是来为你送死的。”

    于是毛龙就拿出来,当初忽悠林丹汗的说辞,大义凛然的,名正言顺的,带着些痛心疾首的对李倧道:“大王,现在你已经是名正言顺的朝鲜王,汉城是朝鲜的王都,自从这个王都被李适占领之后,他就以这个名义对外发号施令,收拢人心。虽然现在天下已经归心于大王,但这个王都却要用我们大明的力量来夺取的话,是不合适也不恰当的。而这个王都只有您亲自夺取,才能名正言顺,同时也向那些首鼠两端的人,展现大王林的手段能力,你以为是不是这个道理?”

    领议政朴金辉是非常明白事理的,于是就恭敬的对着李宗道:“大王,毛帅说的是至理名言,为了更加坚定天下对我们的关心,王都的夺回,绝对不能假于人手,那样对大王的威名有失。”

    一听这话,李倧的心中就很不高兴自己的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