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都督-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菜不过是马肉炖干蘑菇,还有就是马的杂碎。

    但现在不能敞开了吃了,因为马肉的存货已经不多了。

    这俩个菜就用几个大沙盆装着,放在了炕上,桌子上,然后朝鲜人送的最后几坛子酒就放在地上,谁愿意喝谁自己倒。东西不多,但好在随便,大家吃的舒心自在。

    面对着还算丰盛的酒菜,张盘第一个站出来诉苦。

    “大帅,现在公库即将掏空了,如果还不减少将士们的伙食标准,那么就只能再减少一些百姓的配额了,这是鱼和熊掌的选择,请大帅明示吧。”虽然不敢明白的表示对大帅的不满,但还是气哼哼的坐下,闷头喝酒。

    毛文龙带队跑步,军队的体质和奔跑能力在直线的上升,但是张盘公库里的米粮却在直线的下降。

    这样的体能训练和粮食的储备是成反比的。

    不能让士兵们吃饱,就不能让他们进行体能的加强,这个道理是天经地义的。

    为什么古代的军队总是疏于训练?这和粮食供应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为训练是相当消耗体力,按照当时大明军队的后勤补给标准,没有战事的时候,一天两顿,每一个士兵的粮食是一天一斤,和后续的16两。但是请记住,当时的一辆是40克,也就是每顿和着后世的七两粮食。

    按照现在的标准,七两每顿也算不少了,但还是请你记住,在当时是几乎没有副食,按照标准,小旗有酱一斗(一个小杯)总旗有菜一碟。

    也就是说,士兵们连这都没有,盐水泡饭,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在没有副食补充的情况下,粮食这个东西的营养含量并不很高,吃完了,不到时间就会饿了。这些粮食,只能够他们吃饱饿不死,根本就不能进行大的运动量。

    所以,按照正常的军队训练条例,十天一小练,一个月一大练,对士兵来说已经是叫苦不迭,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相应的营养补充。

    至于当时的前辈抗倭名将戚继光,能够五天一练,那绝对是出类拔萃的,结果就这五天一练,就已经成为了大明天天下难得的强军。

    毛文龙本来就是一群一清二白的部队,那将近20万的马肉,要供养这些军队和百姓,已经是捉襟见肘,应付不了多长时间。好在朝鲜在过年的时候,以犒劳三军将士的名义,又给了一批粮食,但对于1万多人来说,真的算是杯水车薪。

    而为了感谢,是的,是为了感谢将士们陪自己锻炼,毛文龙命令增加了将士们的伙食分量。结果现在张盘就只有哭的份儿了。

    结果张盘这么一说,当时负责民政的毛学礼就站起来不干了:“百姓的份额在正月初三之后,就减少了一回,正月初十又减少了一回,如果再减少,这个老营总管的差事我就没法做了,那你张盘张大管家一起做了吧。”

    军队消耗粮食的份额在不断加大,还有一笔巨大的开销,也在不断增加,那就是不断有难民在向铁山涌来。

    毛文龙已经成了辽东不愿屈服于女真人的压迫最后的希望,尤其现在,努尔哈赤推行的剃发令,凡有辽东的汉人,必须剃发易服。

    但是在汉人的心目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损毁的概念,在几千年的圣人教育里,已经是根深蒂固,生命可以抛弃,发肤不能损毁,最主要的是,这样的发型和服装,让百姓们能够坚持,让他们知道,自己依旧是大明的子民,剃发易服之后,便是抛弃了心中的根苗所在。

    于是辽东那些不愿意剃发易服的百姓,就纷纷携老带幼,涌进了朝鲜,向着他们唯一的希望,那杆象征着大明的旗帜铁山毛文龙这里涌来,每一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汉人百姓投奔,毛文龙也就必须管他们的一顿吃喝。

    为了做到这一点,毛文龙已经几次减少了原先百姓的口粮分配,这当然造成了原先百姓的不满,如此就引发了原先百姓和新来百姓之间的矛盾,在这一点上,也让毛学礼焦头烂额。

    毛学礼就向毛文龙抱怨:“现在辽东的百姓都拿我们这里当了逃难的目的地,每一天投奔来的百姓越来越多,就前天,一个叫许杰的人,就带了足足四千百姓加入了我们。”

    毛文龙一听说竟然有这么大一股百姓来投,当时欢喜的点头:“这很好吗,看来我们还是得民心的,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的发展是大有前途的。”

    结果毛学礼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好什么好啊,那些跑过来的难民,一个个除了带着一张嘴,一个肚子之外,就什么也没有,全靠我们给他们吃食,现在每天这些嘴,都快将我吃死了。”

    毛文龙就信心满满的鼓励他们:“只要有人,什么事情都能解决,粮食会有的,馒头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毛学礼继续道:“不过也有个意外,那就是这群人里那个叫许杰带的,却带来了一点粮食,而且听到我们的规矩之后,还上缴了3000多两银子。”

    毛文龙就好奇的问道:“难道这个许杰是个地主吗?”

    毛学礼就道:“这个却不是,我问他了,他们这些东西,都是一路走来,抢掠那些后金各地庄子里的建奴所得。”

    毛文龙的眼睛就不由得一亮:“一群难民也能抢来东西,这是一个好消息,一会儿你有功夫,将这个叫许杰的给我叫来,我要好好的问问他。”

    毛学礼就答应了下来。

    放下这个插曲,毛文龙继续说正事。

第160章 一个目标() 
张盘和毛学礼俩个人提出的物资困难,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实,必须加以解决,同时要统一思想,明白目标,否则将来就将举步维艰。

    毛学礼还是嘟嘟囔囔:“父帅,我们的百姓配额越来越少了,这已经让百姓们怨声载道,必须拿出一个章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人心就不稳。”说人心不稳,毛文龙知道,这是毛学礼客气的说法,用怨声载道来说,才是真实的表述。

    看到还声叹气的毛文龙,吕一学试探着解释:“如果原先百姓就食不果腹,大家当然没有什么怨言,然后我们让他们能够多少吃一些,不至于饿死,百姓们当然也就感恩戴德。但是当初我们为了让百姓增强体质,跟上我们转进的步伐,让百姓吃饱喝足,结果人就是这样,从饿死到让他能勉强活命,他们会对咱们感恩戴德,但一旦要是将它们吃饱转变到半饱,怨言也就出来了。”

    毛学礼也就充满怨愤的说道:“尤其是不断涌入的难民,正在加大我们的人口数量,原先的百姓就认为,是这些新来的难民抢夺了他们本来应该有的口粮,所以原先的百姓,对于新来的难民,已经充满了敌视,每天都有争吵发生,如果按照这个状况下去,一场不可收拾的哗变总有一天要爆发的,这一点还请父帅明察。”

    毛文龙就焦头烂额的挠着脑袋,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且不说辽东的那些心向大明的百姓投向我们,我们必须担起这个责任来收留他们,就是从我们自身出发,要想不断的壮大实力,就必须要有一个巨大的人口基础,只有有了人口基数,我们才能在里面招兵买马,扩大我们的队伍数量,站稳我们的脚跟,如果没有了这些投向我们的百姓,我们的队伍会不断的在消耗里越战越少,最终全军覆没,这个道理大家应该明白。”

    这个道理不用说,所有人都明白,但明白归明白,眼前的事情必须要解决,否则正像毛学礼说的那样,一场可预计的大哗变,早晚即将发生。

    “但是我们有了军队,没有训练绝对不行,就比如说现在的每天晨跑,这绝对不是一种花架子,这是在晨跑里面,锻炼出我们一双铁脚板,我今天正式的向大家说明,这个行动并不是我一时之间的心血来潮,而是为我们后来将要实行的战略做着准备。”

    一听说是战略问题,所有的将士立刻坐正了身子,郑重其事的听大帅讲。

    “当初我已经决定,让我们展现自己能力和作用的唯一条件,就是不回到大明,就在这里扎下根,完成我们恢复辽东的伟大理想,为在座的诸位父老乡亲报仇。”

    当初毛文龙200将士起家,一半多是大明内地的人,但是自从占领了镇江之后,原先的那些人,或者战死,或者病死,现在所剩无几,这个团队已经彻彻底底的变成了由辽东出身的将士为主体了,就比如说毛文龙的核心,这些义子们,清一色的全是辽东人。

    也正是因为他们出身辽东,身怀家仇国恨,才有了和建奴不死不休的死战决心,一说到这里,所有的教师都眼圈发红,能够打回辽东去,为父母亲人报仇雪恨,这是在座的所有人的心声,也是让他们无论多么艰难困苦,也依旧抱团前行的人初衷之一。

    “但是我们要看到一点,我们现在的力量是绝对不能和后金建奴相提并论,为了保有我们这有用之身,为了能够不断的和强大的敌人战斗,我们未来的战斗形式将和原先的不一样,我们绝对不能在和敌人搞堂堂正正之战,那样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去死的办法。”

    “我们未来的战争,先以游击战为主,那就是16字方针。”现在毛文龙就大言不惭的抄袭了后世本家***的精髓,当然,也是这个世界,毛文龙曾经娴熟运用的,只是没有总结罢了。

    “敌退我进,敌疲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我们就要和后金展开游击战,在游击战里,不断的消耗敌人,不断的壮大我们,最终由量变到质变,用时间来换取我们最终的胜利。”

    这样精辟的语论,让在座所有的将士们眼前一亮,细细的玩味起来,佩服的五体投地。

    “所以我们的未来是这样,在朝鲜,我们要在这里找一块地方,站稳脚跟,成为我们的根据地,然后以这个根据地为基点,不断的寻找机会向后金出击,这种出击我们的目的是,在大战略上,牵制后金,扯努尔哈赤的后腿,让他们不能全力的进攻我们的国朝,给山海关辽西一线减轻压力,这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这一点是雷打不动。”

    对于这个出发点,没有人表示反对,因为这是这支军队存在的基础,也是被大明朝廷所承认的基础,如果没有了这个,这支军队就是一群流寇。

    “但是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想要堂堂正正的和后金建奴对阵,我们就是去找死,所以我们只能采取零敲碎击,做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偷鸡摸狗事情,在我们现在能力不行的时候,我们就给他来一个零敲牛皮糖,不能让他伤筋动骨,但是却恶心他,又让他们对我们无可奈何。”

    这样形象的比喻,让正在喝酒吃饭的属下不由得轻声的笑了。大家都不是傻子,堂堂正正的对战,那只能就是送死,像大帅说的这样才是自己生存之道。

    “所以,我准备将整个战略做一番规划。”说到这里的时候,毛文龙就让两个小的抬过来一卷地图,就在自己的房子墙上挂起来,走到这个地图前面,一手端着饭碗,一手用筷子指着这个辽东地形图道:“我们会在这一块儿,寻找一块当初我和大家说的那样,需要满足我五个条件的根基,站稳脚跟。”说这话的时候,就在铁山半岛附近划了一个圈。

    然后将筷子以这个点向北指着:“我们就以这个根基,向北不断出击,我们实力有限,所以暂时的目标不是以收复失地,而是以骚扰后金,牵扯他的注意力为主,所以我想未来我们发展的地方,叫做游击区,也符合我这个游击将军的名头。”说这话的时候,就着筷子在辽东半岛,以及鸭绿江附近的周边再划了一个圈。

    “在这一片地区,我们要积极的出击,以小股部队,打击建奴的地方武装,积小胜变大胜,让建奴不断的在这里投入兵力,但在这些战斗里,我们也要做一些副业,那就是将这些地区能搬走的东西全部搬回来,用来充实我们的物资补给。”然后笑着道:“这就是主业副业两不误,所以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就要有一双铁脚板,在敌人疏忽的时候,我们冲过去,在敌人反应过来的时候,我们跑回来,这就是我为什么每天带着大家为城跑一圈的道理,我要让我的将士的一双铁脚板,能跑过八旗建奴的马蹄子,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被毛文龙这么一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才明白了大帅每一天不惜耗费粮食让大家跑的跟个狗一样的原因了。

    最终大家不得不佩服,在高瞻远瞩上,大帅就是大帅,自己这帮人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看大家总算理解了自己的做法,毛文龙就接着说自己的计划:“在打击敌人,骚扰敌人的同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