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文丑-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曹操的出身与名气,比起他今后的大对头袁绍来,又差了许多!就是说到为官之经历上,袁绍也比曹操顺利的多。

    其出身于这个时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自其高祖父袁安起,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袁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

    但是袁绍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借世资,年少为郎,袁绍未至弱冠之年,即已出任濮阳县长。不久,因母亲病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之后,袁绍拒绝朝廷辟召,隐居在洛阳。在此期间,其明面上隐居以‘养望’,暗地里结交党人,抬高身价,反对宦官。与其交往的有张邈、何颙、许攸、曹操等,皆是富有名望之士人。

    直到黄巾之乱爆发以后,袁绍才应了大将军何进的辟召。何进乃是当今天子刘宏皇后的异母兄,以外戚贵显,统领左右羽林军,对宦官专政不满。袁绍有意借何进之力除掉宦官,而何进因袁氏门第显赫,也很信任袁绍。从此,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直到此次袁绍出任以虎贲中郎将之职,兼任中军校尉,乃是八校尉之第二位!与何进不无关系。

    ps:求支持,求订阅,第四章奉上!即将迎来热血之大战,静观文丑之后发展方向!(。)

第三十九章 天下诸侯() 
上次讲到袁绍出任八校尉之第二位——中军校尉,掌有大权。除去曹操、袁绍之外,引起文丑关注的还有另外二人,因为在其前世中,对此二人还是颇有一些零碎的印象的,纵使这二人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并没有占据多大的篇章!

    这二人就是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和右校尉淳于琼。

    蹇硕其人,在本文中已经多次出现了,也是这个八校尉中权利最大的,直接对天子刘宏负责,在某种程度、意义之上,就是大将军何进,也要受他节制。可见其权利之大。其为小黄门,以壮健而有武略,得宠于刘宏,是以得任此重职。

    那他这个小黄门是何职务呢?!其实其只是秩六百石的小官,由宦者任职,但是其却能够掌侍皇帝左右,受尚书事,上在内宫,为关通中外及中宫已下众事。诸公主及王太妃有病时,使问之。这就可以看出小黄门的威势了,其秩品虽低,但却是天子身边的人物,使得权利能比天子更大呢?!

    说来说去蹇硕也不过一个宦官,在汉末时局之中,前期他们或许很活跃,很有影响力,是能够左右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容小觑、忽视之!但这都不是文丑所能够参与的,而等到文丑势力略成,有能力参与天下事后,想来这些宦官也已成了袁绍、袁术兄弟的刀下亡魂了,所以文丑对他们的关注并不多!

    不多,不代表完全没有关注,比如若想在天子刘宏手中购买些管职,则就需要通过这些宦官之手了。现在的他或许只需要将郡朝中人都侍奉高兴了,就能做个县令、治理一方,但是将来,其若是想要进一步发展,就有必要出些财资,以上下贯通了。当然这是后话。

    那么剩下的校尉之中能够取得文丑关注的就是淳于琼了。作为右校尉的他在之后不出意外的选择了追随‘党人’领袖袁绍,而不是曹操。并且在那次著名的战役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然这个作用。也最终导致了其的败亡。虽然不是很瞩目,但也算是名留青史了。至于其之军事素质、人品若何等等,就不是文丑所能了解的了,这个人,可不是他所能动的。也不会有招揽的可能!

    至此,天下诸侯,都已基本进入到历史的舞台了!

    先来说说有‘江东猛虎’之称的孙坚,虽说其距离文丑较远,但是他们的出身相若,均不是什么官宦士族出身,为士人所不齿,之后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武力、能力脱颖而出。可以说这么说,孙坚的成长历程,对与文丑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所以文丑对于孙坚的关注还是很大的。这样可以使自己更好的适应这个时代。能够少走不少弯路!

    据文丑所了解的,孙坚年少时为县吏,性阔达,好奇节。十七岁时,就以斩杀、驱逐众多海贼而声名大振,顺利得到郡府的征辟,有了代理校尉之职。当时会稽郡人许昌在句章兴兵作乱,自称阳明皇帝,与其子许韶一起四处煽动诸县,聚集起同伙数以万计。

    这就给了孙坚一个机会。使得孙坚得以以郡司马的身份召募精良勇敢的壮士千余人。会同州郡官兵,协力讨伐,击溃了这股势力。这一年,正是熹平元年‘文丑’出世的那一年。刺史臧旻向朝廷呈报了孙坚的功劳。于是,孙坚被任命为盐渎县丞,此时的孙坚也不过十七岁!正如现下的文丑一般!乃是趁着乱世而起的!

    但是在今后的十一二年间,孙坚在仕途之上,却并没有得到寸进!而是相继改任盱眙县丞和下邳县丞。虽然其历任三县县丞,所到之处。甚有声望,官吏百姓也亲近顺服。但是其依然没有得到任何的升迁,这就是孙坚寒士出身,不为主流士人所认同的缘故了。而文丑要想不重走孙坚之坎坷路,那么就需要在‘名望’上做文章了,这也是文丑所正在做的。

    虽说孙坚没有得到上层人士的认可,但是却赢取了三县之中下层人士的顺服。其在任上之时,同他往来的人,常常达到上百近千的数目。这其中有乡里耆旧名人,也有任侠好事的少年。孙坚对他们,像对待子弟亲友一样。接待抚养,尽心尽力。

    若是一直没有什么变故,兴许孙坚也就作为县丞之职,直到终老了,或许会被提拔为郡吏,也是那种没有实权之从吏。不过老天待孙坚不薄,在其于地方之上担任县丞的第十二个年头的中平元年,天下有了一个剧烈的变动,那就是黄巾之乱!

    这次的变动使得帝国的权贵高层,经历了一次大的洗牌,有不少的英雄人物,趁此之机,迅速崛起,这其中就有孙坚!当时负责围剿镇压黄巾军的是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儁及中郎将卢植。正是与孙坚有着‘同乡’关系的朱儁奏请了孙坚担任佐军司马。这才使得孙坚能够参与到这个刷取功名的镇压大事中去。

    这时,孙坚在地方接连做了十二年县丞的效果就体现了出来,其在淮、泗一带招募了一些士兵,加上跟随他在下邳县当差的同乡少年,共得精兵一千人。此后,孙坚便率领这一千多士兵,随朱儁南征北战。

    孙坚领兵进攻,他独当一面,作战勇猛,往往亲冒矢石,率先登上城墙。而他的部众受此鼓励,也会纷纷紧随其后,战绩卓著,更是攻下了宛城。朱儁把孙坚的功劳、事迹全部呈报给朝廷,朝廷任命孙坚为别部司马。这时的孙坚方才进入了上层人士的视线之中。

    在之后,若有战事,就会想起孙坚来,先是在中平三年,朝廷派司空张温为假车骑将军,西讨边章等乱兵。张温奏请孙坚参军事。之后,因孙坚及董卓之矛盾,朝廷拜孙坚为议郎。也算是在帝国的政治中心有了那么一点立足之地。

    直到中平四年,即去年,长沙人区星反叛,自称将军,聚众一万多人,攻围城邑。或许是因为孙坚乃是南方人,又‘知兵事,善勇击’,所以朝廷任命时为议郎的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剿灭之。

    孙坚到郡后,检选循吏,使之治民,并且明白交代:“你们只管好好对待善良百姓,好好处理官曹文书,按规矩办事。至于郡中盗贼,交我负责好了!”他说到做到,立即率领将士,谋划方略,仅一个月的工夫,就打败了区星,郡中震服。

    当时,周朝、郭石等人也在零陵、桂阳一带起义,与区星遥相呼应。孙坚就越过郡界,前往征讨。这样一来,三个郡都得到了平定,秩序井然。而之所以越境击贼,却是应了庐江太守陆康的求援。

    当时庐江太守陆康的的侄儿当时任宜春县令,被敌兵所攻,派人向孙坚求救。当时主簿劝孙坚不要越界征讨。但孙坚生性猛鸷,又是轻侠出身,不像士人们那样恪守制度,答道:“太守我没有什么文德,只以征伐为功。越界征讨,是为保全郡国。倘若以此获罪,我无愧于天下!”于是,整顿部伍,起兵驰援,贼寇听说孙坚要来,闻风逃遁。

    之后,朝廷做了一个颇为愚蠢的决定,那就是检录孙坚前后战功,封他为乌程侯。为什么说是朝廷做了一个愚蠢的决定呢,却是因为,汉之故事,二千石无诏不得出境,连出境都不行,更何况是带兵出境?

    常言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自古征伐出天子。”但孙坚却以二千石无诏而领兵出境,征伐邻郡,此乃朝廷大忌也!但是孙坚为此,朝廷非但不责之,反拜为侯,何异饮鸩止渴,自弃重器!从此以后,朝廷只威严,不复存焉。这才是说朝廷愚蠢的原因!而朝廷之所以做出如此蠢举,却也是无奈之为!

    现今天下动荡,朝廷正用人之时,对能征善战的将才求知若渴,孙坚料定,朝廷不会轻易处罚于他。所以他才敢做出如此明目张胆违反朝廷制度之事!此事之后,孙坚算是给世人做了一个好的榜样,别人不说,只文丑就是在得知了孙坚如此作为之后,方才敢于明目张胆的在邻郡县,四处走访。而不担心为朝堂所治也!

    救援了零陵、桂阳,在陆康求援之后,就越境救之,自然也赢得了以陆康为代表的吴郡陆氏的感激之情!如此,孙坚也算是在江东站稳了脚跟,有了很大的话语权,并且赢得了南州士人的赞誉,弥补了他的最大短板,在士人中的人脉。这就使得他跻身于士人之列,其之后代亦为官宦子弟了。

    ——孙坚的儿子孙策后来之所以能短短数年即坐有江东,固有其敢战勇猛之故,怕是孙坚在江东所积累的人脉也出力不少!

    可以这么说,孙坚的经历,就是他文丑的前车之鉴,无论是其之少年为官,还是青年蹉跎,亦或是逢事而起,中年为两千石、拉拢士人、赢取人心之策略等,对于文丑都有借鉴意义,从而可以使得自家能够更好的发展。(。)

第四十章 书信往来() 
讲过孙坚,那就要说说这个时代的另一个主角——刘备了,纵然其现在还寄人篱下,没有什么特别的作为。就是文丑特意打探之下,也并没有的道什么有效的信息。这就是那个‘昭烈帝’颇为坎坷、困难的前期生活。

    在最开始的时候能够遇到关张,亦是他巨大的幸运。之后其好似将运气都用完了一般,子啊各大诸侯门下辗转,直到赤壁之战之后,方才时来运转,一战而起,成为三大巨头之一。而现在,其应该还在他的老同学公孙瓒那里打杂的吧!是以文丑对他的关注也不是很大。

    说到刘备,那么就必须说说他的老同学公孙瓒了,他们曾经同在卢植的门下读书,关系较好,交情不浅,所以刘备在鞭打督邮之后,才会挂印之后,直接投奔公孙瓒去。这一段在《三国演义》上略有改动,鞭打督邮的变成了刘备的‘三弟’张飞了。

    先前说过,黄巾之乱后,边章、韩遂于凉州叛乱,朝廷从幽州征发三千精锐骑兵,并给予公孙瓒都督行事的符节,统帅此三千骑兵。公孙瓒率军到蓟中时,渔阳人张纯、张举引诱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等叛乱,攻占右北平郡、辽西郡属国的城市。

    公孙瓒以此三千骑兵追讨张纯等叛贼,立下战功,升为骑督尉。此时,属国乌桓首领贪至王率众归降公孙瓒。公孙瓒又升为中郎将,封为都亭侯,进驻属国,此后的五六年间,与北方游牧民族争战不断。

    今年初,公孙瓒与张纯、丘力居等战于蜀国石门,张纯等大败, 张举、张纯于是抛下妻儿逃入鲜卑境内。公孙瓒继续追击,由于太深入,反被丘力居围困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粮尽士溃,士卒死伤大半。

    好在后来丘力居军也粮尽疲乏,远走柳城。是以公孙瓒才得以功成,朝廷诏拜公孙瓒为降虏校尉。封都亭侯,又兼领属国长史。公孙瓒自此统领兵马,守护边境。这就是文丑所了解的公孙瓒,当然对于公孙瓒当初扬名之事,也是略有耳闻的。

    那件事是说:公孙瓒是贵族子弟。但因母亲出身低微,只能任书佐。因美貌、声音洪亮与才智受到太守刘君的赏识,被邀请为女婿。后来在太守刘君下任御车。在刘太守犯法被发配交州日南时敢于违法乔装成士兵沿途护送,途中刘太守获赦还。公孙瓒归来后因此德行被举孝廉,任为辽东属国长史,是以声明大振!

    而公孙瓒其人,也同孙坚、文丑一般,乃是武人出身,作战勇猛!有传言道:“每次一听到敌人来袭,公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