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文丑-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郡中购赏到来时,吾自会遣人为君送去!”文丑忽得想到,此次嘉奖并未完全,是故有此一说。

    秦章正欲向文丑提出此事,却是文丑先他一步提到,自是大喜。欢愉道:“如此就劳烦文君了。日后吾居县里,君宰乡中,若有是非,尽管来找吾就是了!”

    “如此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日后若有什么是非,小子就前去叨扰秦君了,哈哈”文丑笑接道。

    “哈哈,话不多说,吾这就去了,县君早有征召,已耽误了一日,还是早去为好,不可太过违逆了县君。”秦章边将马匹从马廄内牵出,边向文丑解释道。

    “如此小子就恭贺秦君一路顺风!”文丑拱手道。

    秦章牵马出得院门,一跃而上,又与文丑辞别道:“文君,替吾为杜公告个罪!本想再拜谒他一番的,如今却是不行了。”

    “一定!”文丑还欲说什么忽得想起一事不由道:“秦君,那林青案定下了没?”

    “昨日吾归来时,县君已上书郡里了,想来已经满门抄斩了吧,文君不必多虑了!”秦章皱眉言道。

    “哦,如此啊!”文丑想到林节之猛又是一阵感叹、惋惜。

    文丑站立在院门口,望着渐行渐远的秦章,兼之此时天未大亮,晨曦在东方展开,映衬出远处山岱朦胧神圣,近处田园生机盎然。乡市静默,乡亭诸多里落杂布田野间,偶有鸡鸣犬吠的声音从其中遥遥传出,没有喧闹,给人静怡的感觉。院舍前的管道上再没了行人,向南北延伸,望不到尽头,仿似一条黄带,将大地分成两半。不由又是一阵慨叹。

    又是一个帝国的早晨,和往常一样,悄悄的到来,新的一日即将开始!

    晨光的威势渐渐强了起来,只见挂在天边的月弦,先是变成淡淡的一抹,继而消失不见。东方更是云霞灿烂,光芒四射,一轮充满朝气的旭日跃出了地面,给山林、给田野、给整个大地都染上了红彤彤的色彩。

    文丑就这么站立在那里,静默的看着这大自然的美景!没有人知道此时的他想了些什么……

    俄儿,院内的乡中属吏、乡卒也都陆续的起来了。打水的打水、扫地的扫地,不一而足,整个官寺也喧闹了起来。

    “文君,起这么早啊!”却是乡佐王冲起来,行至前院,觑得院门已开,故前来查看,见是文丑站立在门口不由惊讶道。

    “哦,是王君啊,初得官任,不免兴奋些,倒是教王君见笑了,嘿嘿。”文丑转身见一身长七尺,着儒士长袍,脸型颇显方长,约四旬有余之人,嘿嘿笑道。

    “文君才智,乡民之幸啊!”王冲忙拱手恭维道。

    “哦,我倒是想起一件事来,这次为抵御黑山军贼寇而伤亡的乡民名录可是在你这里?”文丑转念一想,沉声问道。

    “这个确实在我这里,不知文君缘何有此一问?”王冲恭瑾道。

    “我欲先去寻访其家,他们均为乡里而伤、而亡,他们的家人理应得道我们的关怀!”文丑肃然说到。

    “文君说的是,属下这就将名录取出。”王冲闻言转身就回屋去取。心想:“这文丑看来也不过是一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而已,带人练练兵,打打仗还可以,让其治理乡民怕是用错了地方,哪有上任不先去拜访乡里三老、力田、孝悌等的?真不知上头是什么想法!唉,咱人微言轻,上头任命谁,咱就跟谁干呗!”当然这都是王冲的心里活动,外人自是不知的。

    当然,文丑这么做,有些他自己的考量。若是寻常太平时期,上任伊始自是先要去拜谒有“乡人父兄”之称的三老、孝悌、力田诸人的。

    乡三老,乃是一乡民众的精神领袖。“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率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三老虽然是由民举产生的,不能算为国家官吏,但却有官印,并且用的是正方印,规格比有秩还高。有秩用的也才不过是半通印而已。

    乡三老的基本职责就是负责教化乡民,以自己的德行引导乡民向善,有些具备一些学识的还会在乡间开馆授学,教诲后生。此外,其职还有劝解处理民事纠纷。“听讼”本来是乡蔷夫的工作,但由于乡三老大多都是由乡中德高望重之人担任,其半民间的身份,比起乡蔷夫更具有亲和性,所以乡民们如果有了纠纷,常常不去寻找乡蔷夫,而是去找三老。

    另外,乡三老又有和乡蔷夫一起参加祭祀的职责。每碰上久旱不雨,或是久雨至涝之时,郡县常常会令乡蔷夫与乡三老祭祀上天,以求风调雨顺。

    孝悌和力田两职是乡中独有。孝悌就是负责教化乡民孝顺父母,善事兄长;力田就是专事负责引导乡民勤於耕作,安守本业。乡三老在每个乡都会设有,孝悌和力田则是按户口设置,有的乡有,有的乡没有。沙河乡是大乡,是故这两员都有。

    乡三老、孝悌、力田都是由朝廷所立的道德楷模,为了促进乡民教化,朝廷给予了他们很高的地位、诸多权益以及褒奖。在设三老之初就规定了免除其劳役之责,前汉至今历代天子对于此三员的赏赐也是连续不断,其中就包括赐田、赐帛、赐爵、赐钱、免租等等。武帝曾言“喻三老、孝悌以为民师”,可以看出他对此三员是非常尊崇的。

    此三员,特别是乡三老,因为其在乡中走着如此卓然的地位,是故其对乡民黔首而言有着很强的号召力,也正是因此,上到郡守县令,下至蔷夫里长,每有新来上任者,大多数都会在第一时间与他们见面,一来表示谦逊知礼,尊敬父老;二来,比如郡守县令也可借此询问当地的风情习俗,百姓疾苦等,以便下一步的施政方针的制定。

    郡守县令的职位高,还可以召见,蔷夫里长就不行了,其职位低下,而且平时的工作更是需要多多仰仗乡三老的配合,往往就会亲自上门拜访。

第二十九章 上任伊始(中)() 
但这并非太平年间,而是贼寇四起的世道不宁年代。三老、力田、孝悌等的影响力就弱了不少,充足的兵力才是在乱世中得以生存保障!

    再说文丑与本乡三老姜公等共事的这些天来,知晓其为人,不会在意此等锁事的。另外现今又是战事刚过时节,自是先去寻访为维护乡里利益而做出重大牺牲的乡民家属了!

    要不然谁还会为你卖命?

    是故文丑选择先去寻访安抚伤亡乡民的家属,以示恩宠。

    乡佐王冲去屋内不久,就捧出五卷竹简来言道:“阵亡、重伤者多是因乡民被围的那一役!是故多为北四亭乡民及最开始接受的那部分流民。共是一百五十八阵亡,六十一人重伤丧失劳动力。”

    “嗯,他们的姓名、籍贯、家庭状况等记录在这其中吗?”文丑指着那四卷竹简道。

    “只记录有姓名籍贯。”乡佐王冲低头恭瑾道。

    “如此,你去寻一乡卒来,我有事交待。”文丑拿过一卷竹简,翻看一二,皱眉沉吟片刻道。

    “阿二,过来,文君有召。”王冲也不回院,就站在门口向院内喊道。

    “唉,这就来。”一个的声音传来。不一会一个卒衣打扮,颇显精干,双目中透漏着一股机灵劲的少年跑了出来,还边跑边不停的双手往卒衣上蹭,显然是刚打过水了的。原来他是早起打水冲刷了马槽。

    “嗯,你去文氏亭一趟,唤颜良他们前来!另让他们从陈叔那支取十万钱带来!”文丑瞧得这机灵小伙道。

    “十万钱!文君这个我传话,颜君他们能信么?”少年转着双目疑问道。

    “不妨事,颜君必不会为难于你。”文丑笑道。

    “文君取这十万钱莫非是用来……”王冲惊讶道。

    “这少年是哪亭人?挺精明勤快的。”文丑望着已然小跑起来的乡卒没有回答王冲所言,反而问道。

    “哪是那亭的人,是去年随一波流民流落到此地的,无父无母,杜公见其机灵就将他留了下来,做了乡卒。”王冲言道。见文丑不欲言说,也就不敢多问了。

    “如此,他这是要随杜公到栾城,还是留守在此呢?”文丑随意言道。

    “不会吧,杜公没有要带他走的意思啊!”王冲顺着文丑的话道。

    “别在这等着了,进屋说吧!”文丑久立院外,也是有些倦了,随即道。

    “文君,你说这其他郡县的购赏何时能到啊?”王冲终是没有从文丑言说的十万钱里走出来,眨着他那小眼,兴奋问道。

    “杜公不是说了么,四月中旬就能到了,再说随杜公前来的不是还有一个郡吏的么?他昨夜在哪里留宿的?”文丑忽然想到。

    “哦,你说的那个郡吏啊,紧挨着杜公屋子那间就是。”王冲又嘟囔道:“现在怕是还未睡醒吧!”

    “人家是郡吏,自然不是我们能比得,他可能还有事要安排,若不然相国也不会让他跟杜公一起前来。”文丑思虑道。

    “听说是还要统计每人详细的功劳,上表郡里……具体我也不知。”王冲言道。

    “罢了、罢了,若是杜公醒来要去栾城县赴任,若是我等还未赶归来,就替我告个罪,不能亲自欢送杜公,若是那郡吏真有要紧事,可差乡卒,去亭里寻我。”文丑柔了柔太阳穴道。心想:“这一乡之主宰还真不是那么好当的,诸事繁琐。”

    “一定,一定。”王冲点头道。

    就这样闲谈约有一刻钟后,院外传来“哒哒哒”的马蹄声,文丑知是颜良、柳仲他们来到了。忙出门迎了去。

    “对了,还有,秦君已赶赴县里了,替他为杜公告个罪,嗯。”文丑临出院门时转身对紧跟其至院门口的乡佐王冲道。

    颜良他们正骑马缓行到官寺院门口,就见文丑牵了匹马出来。众人多有伤势,虽现今伤势稳定好转,都已不妨碍骑马而行,但大多数时间还是缓行而已。

    “文君唤我等前来,又取十万钱,所为何事?”柳仲率先询问道。

    “诸君可还记得,江君和小五君?”文丑示意众人不必下马,凝声说道。随即翻身上得马来。

    “当然记得,其二人,真汉子!”颜良当即朗声道。其他诸人也是纷纷附和。

    “我欲去拜访他们家人,想来我们曾共生死,是故唤你们前来同去。”文丑沉声说道。

    “理应如此!”

    “早就欲拜访他们了。”

    “如此,我们走吧。”文丑打马当先前行道。其他诸人亦是紧随其后。

    江明是东林亭人,家有一老母,年已六旬,另有一尚且年幼的胞弟!如今其身死,虽说领取了万余抚恤金,但仍是生活多有不便。

    东林亭是沙河乡北四亭中的一亭,北四亭是指文氏亭、东林亭、阳里亭、西林亭,而另一个阵亡的二十骑士小五就是阳里亭人士,其家较之江明家稍好,除了年老的双亲外,还有一哥哥撑着家里的大梁!另外其还有一个遗腹子。却是比江明幸甚。

    文丑他们骑马先赶向距离较近的东林亭江明家中。

    昨日发放奖励时,文丑出任本乡有秩的消息就已传遍了整个沙河乡!天已大明,勤劳质朴的乡民们早早的就起来,收拾农具,为一年一度的春忙准备了。如今他们一行十八骑,缓行在乡内道路上,不免引起了一路的议论声。

    “文君,还真是出任有秩了!”

    “那是,你不看看文君腰间佩戴的印授么!”

    “早就知道,‘孝三郎’是人杰,是英雄!”

    “他们不都是‘十八骑’里的人么?”

    “是啊,他们这是要去哪里?”

    “貌似是往东林亭方向去的!”

    “东林亭吗?去哪里干什么?”

    ……

    不说乡里黔首百姓如何议论文丑他们,其实怎么说也不外乎是称赞文丑英明,颜良他们勇猛云云。

    “下马吧,里中多乡民,万不可惊了马!”一行人行到江明所居之里的里门口,下马道。

    “诺!”众人应声下马。

    里监门,那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十八匹健马,膘肥体壮,一看就知道是难得一见的良种战马!

    忙开门迎了出来道:“不知贵人因何行至我里?”

    “江明,江君可是你里人士?”文丑拱手询问道。

    “哦,你们是来寻江明的,那就可惜了,据说前些天他战死在贼寇窝中了,唉,多好的一个娃子。”里监门惋惜的言道。

    “我们不是寻江明的,是来看望其家人的,他的家人可都安好?”文丑忙言道。

    “莫非你们是江明这些天传闻的‘十八骑’?”里监门瞧了瞧人数,惊讶道。

    “正是!”文丑奈着性子道。

    “哦,哦那进去吧,在进了里中,第二个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