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文丑-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丑欣慰想到:“骑兵之长,在迅捷猛烈。子勇久掌骑军,多历战事,已不再是昔年在常山从我征讨黑山贼寇的那个初出茅庐、唯以性猛为擅的文子勇了,此言深得骑兵三味也。终于不再是一个事事都需要自己操心的小子了。”沉吟片刻,却言道,“用不着两曲这么多,派四五骑去就够了,再派几骑去县外近处打探。”

    这却是因为文丑的营地离豫州军的驻地不到十五里,骑兵瞬息可至,暂时不必先派人去其近前,待等得了报讯后再去不晚。

    诸将神色严肃,立在文丑身边的田丰却是神态轻松。

    他对文霸等人笑道:“孔豫州一文士也,帐下兵马虽盛,然皆非嫡系,来源甚杂,如陈、梁、鲁、汝南诸国之军,名归其统,实各有军将,孔豫州到县不肯安营,使之露宿野地,彼辈本就已颇怀不满,若是讨董,或许勉强还能听从其令,而击我部,势必相违。吾料之,今孙将军入城,孔豫州纵怒而兴兵,事必无成。诸君可奉明公军令,戒备便是,却也不需太过紧张。”

    田丰如今也算是久在文丑帐下了,兼且其智谋出众,诸将早已服其能,这时闻得他的分析,俱以为然,神情都轻松了一下,齐声应道:“诺。”

    看着诸将鱼贯出帐,立在文丑近侧的田畴、郭嘉和荀彧神态不一。

    郭嘉和田丰的神态相似,也是很轻松,虽说郭嘉较为年轻,不过其之见识却是非常,往往能够一语中的,抓住事情的根本,从而为文丑提供优谋良策;而田畴作为文丑势力的第一个谋事,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洞察力,并且拥有卓越的地位。而荀彧却蹙着眉头。

    文丑看到了,问道:“文若,何事蹙眉?”

    荀彧皱眉言道:“明公,为了粮秣供应和讨董作战,明公与孔公暗斗是在所难免,可现下孙将军带兵进县,万一真的彻底激怒了孔公,以致两军失和,即便不致发生内斗,可对讨董怕也会不利啊。”

    田畴却开口说道:“颍川现虽无郡守,可孔豫州身为州刺史,却昂然卧居颍川郡府,又欲自理颍川郡事,於情不合,於理难容,郡府里的王阵、周路诸吏都对此怀有非议,却也难怪孙将军在闻知后会直接带兵进县。刚才,元皓先生与主公也都说了,孔豫州一文士也,无军旅之才,反正将来讨董依靠的还得是主公和孙将军,即使和他撕破了脸,想来也不会影响到讨董之局面。”

    “话虽如此说,可孔公帐下的豫州军有数万之众,占我颍川联军的一半还多,倘若因此之故而使此数万兵马不能参与到讨董中去,未免可惜。”荀彧依然忧虑言道。

    田丰笑道:“这数万豫州军却非是孔豫州的私兵,而是举旗讨董的义兵,不错,他们固然是豫州的兵马,可却不一定只会肯听从豫州刺史的命令,明公亦讨董的诸将军之一也。‘良臣择木而栖’,只要明公和孙将军表现出足够的智略和武勇,那么豫州军各部的军将中,有讨董之意的,自然便就知道该听从谁的命令了,而如果本就是没有讨董心思,只是来滥竽充数的,那么就算不和孔豫州撕破脸,这部分人马也不会在讨董时出什么力。”(。。)

第六十三章 局势明了() 
田畴作为文丑的第一个谋主,在势力之中具有卓越的地位,就是田丰荀彧等这些大才大智者也不能与之相较。更何况田丰荀彧这些人还只是‘客居’文丑军中的呢?是以田畴掌管着文丑势力的一切‘政令’,而势力的‘军令’就由文丑亲掌了。

    而在众人言谈之间,田畴却是想到了另一事,遂问文丑道:“主公,孙将军言至迟在落暮时必到,要不要令下边及早备宴?”

    “好。”文丑点头言道。

    田畴出了帐外,把给孙坚整治筵席的命令传下,顺便绕到望楼处,登高眺望,观备战,只见营中旗帜起伏,只闻各处号令不断,成千上万的兵卒或从校场归来,或从帐中奔出,各持兵披甲,急忙忙地往本部将旗所竖立处集结,又见文霸已点齐了骑兵,正带着他们络绎出营。

    有道是旌旗挥召万夫拥,将军一令千军动。

    楼高风冷,田畴穿得有点薄,多会儿,难耐风寒,就准备下楼归帐,便在这时,远远望见正在出营的文霸部骑兵忽然分向左右,让开了一条道路出来。

    他驻足远观之,遥见数骑从营外驰卷而入。

    只见那数骑入到营中后,纷纷从马上跳下,值守营门的曲长上前,问了几句话,随即冲着这几骑中的当先一人躬身行礼。文霸本在骑兵队伍的最末,这时快步出来,赶到了这几个骑士身前,亦对那个当先之人行了个军礼,旋即转身,领着他们往中军而来。

    田畴心中一动,心道:“莫不是?”

    他忙从望楼上下去,回到文丑的帐前,因尚不能确定来者是谁,故此没有急着入帐禀报文丑,只是在帐外相候。等不多时,霸和那几个骑士大步来到,带头的那个骑士赤帻黑甲,可不正是孙坚?田畴下意识地仰头日悬西天,天光仍好,红霞犹未起。暮色尚未至。

    听到帐外田畴和孙坚说话的声音,帐内文丑顾视田丰荀彧诸人。笑道:“孙将军到了!诸君从我出迎。”他振袂而起,按剑先行,带着田丰等掀开帐幕,外出相迎。

    这里是文丑的军营,孙坚不好带太多骑士随从,故此只带了孙贲黄盖祖茂几将,别的那些骑士他或者打发去了县东,或者留在了郡府,见文丑从帐中出来。他停下和田畴的话头,笑吟吟对文丑说道:“我说至多一个时辰便即可来赴卿宴,如何?”

    “将军真信人也!”文丑豪爽赞道。

    孙坚哈哈大笑。

    “事情办得可顺利?”文丑颦眉问道,这才是文丑所关心的事情。

    孙坚不屑地说道:“其见我领兵直入,他吓得瘫软榻上,害怕的不能言语,连站都站不起来。这样的人竟也能为一州刺史?可笑,可笑。要非子,如此徒拥虚名之辈,我一刀便将之剁了。”

    文丑心知,“如此徒拥虚名之辈,我一刀便将之剁了”这种事。孙坚可不是吹牛,因为在来时之途中,他还真是“剁”过“这样的人”,而且还不止“剁”了一个,先是王叡,后是张咨。也正是因为此事之故,所以孔伷方才有‘瘫软’之举吧!

    要说起来。这王叡张咨和孔伷还真都是一路人,无论名望能力,都极其相似,如出一辙。

    首先,此三人皆是出自州郡右姓,名满天下,俱为名士一流,为士林所重;其次,此三人皆是空有其名,而无其实,也即孙坚所谓的“徒拥虚名”。

    王叡一个堂堂的荆州刺史,却竟被孙坚以“坐无所知”,也就是“我也不知道你有什么罪过”的原因给活生生地逼死在楼上不提,那张咨一个不知兵的文士,在孙坚统数万众入到南阳向他借粮时,却竟然听信手下的话,认为孙坚是邻郡的太守,没有资格问他南阳要粮,因而拒绝,拒绝后竟还又敢去赴孙坚的宴,要知孙坚可是就在前不久才刚以“坐无所知”为辞杀掉了王叡,不但不自量力,而且这般地形势,不知进退自保,下场可知。

    孔伷也差不多,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唯能清谈高论,嘘枯吹生,换句话说,他也就是能做个清谈的名士,既然如此,那便有点自知之明,不要和文丑这样的当世英杰和孙坚这样的当时虎将相争就是,偏还又不甘,自以为兵多将广,非要相争,要非是如孙坚所说的“的面子”,他此时没准儿还真就早已成一具倒尸了。如此孔伷到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躲过了孙坚的‘砍刀’!

    文丑问道:“孔豫州现在何处?”

    “现下,孔伷应是已回到豫州军中了吧。”孙坚大咧咧道。

    听了孔伷应是已回到豫州军中,文丑不再多问,笑请孙坚入帐,说道:“没想到文台兄来得这么快,给文台兄接风洗尘的酒食还没来得及布下,文台兄与诸君且请先入帐中闲坐,稍待片刻。”

    文丑与孙坚携手共入帐中。

    没等太久,酒食流水也似地被送了进来。

    天渐暮至,外有帐幕相隔,帐中的采光不好,提前昏暗下来,燃起粗大的蜡烛,烛火通明,文丑为主,孙坚为客,余众作陪,行酒布食,很快,帐中的气氛便热闹起来。

    军中本是不能饮酒,可与孙坚初见,所以文丑今天破了次例。

    不过虽有酒水,文丑孙坚诸人都没有多饮,毕竟孔伷回到了豫州军里,就算有九成把握豫州军不会跟着他来攻文丑和孙坚,可豫州军到底有数万之众,只要有一成可能存在,就也不能大意。

    为了保险起见,这一晚,文丑营中的步骑仍是戒备警惕,枕戈待旦,直到次日上午,仍未见有一个豫州兵卒来到,文丑这才解了军令,命各部归还本营。至此,局势也就明朗了,面对文丑和孙坚的联手,孔伷已被折了锐气,再无翻身之机,孙坚入主颍川已是定局,而豫州军则也完全不用再去担忧了。(。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十四章 文孙之议() 
孙坚和文丑算的上是一见如故,兼且方一见面就共同经历了‘抗孔’之行动,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更显亲密,是夜,于酒食之后他们抵足而眠。⊙相对于文丑的谨慎来说,孙坚昨晚喝得有点多,是以文丑起得早,起时他还鼾声如雷。

    文丑解了军令之后,坐于案前,取出了张邈的信,皱眉想道:“孔伷既已服了软,孙坚也到了,并顺利地入主了颍川郡府,接下来我就该和他细细商议一下孟卓邀我俩共同出兵击董的事了,……不过在这之前,却还有二事要做。”正寻思间,侍卫帐外的典韦提戟走了进来。

    “阿韦,你怎还未去歇息?”文丑亲切问道。作为文丑侍卫的一员,典韦自从归顺了文丑之后,还是很尽忠显诚的,并且其有着无匹之战力,是以很快就赢得了文丑侍卫队长的职位!这也可以看出文丑对于典韦的重视。

    昨晚是典韦轮值,他在帐外侍立了一夜,文丑适才出去传令时,见其他侍卫已来接班,便叫他回帐休息,却没想到他居然还在帐外。

    典韦瞧了眼卦横卧榻上,呼呼大睡的孙坚,没有吭声。

    文丑暗道:“果然是个好保镖,憨直有趣的紧!却竟然担忧孙坚会害我?”知这是典韦的忠诚,兼又孙坚还在床上,不好多言,只得摇了摇头,笑道,“天已大亮,另有侍卫在外,你且快点回去歇息吧。”

    典韦瓮声说道:“文君安危,三军之重也!韦不敢疏忽!”

    文丑闻听,也是无奈,既然是典韦为自己的安危担忧,那么自己也就没有什么理由斥责之!摆了摆手,由他去了。不多时孙坚徐徐醒来。而此时帐中无有别人,只文丑孙坚耳。

    文丑把顺势将张邈邀自己进兵的信拿给孙坚看,待他看罢,说道:“文台兄,张将军邀你我共进兵击董,卿以为如何?”

    “我来颍川与汝会师。便是为击董而来的,此事正是应该。”孙坚正面答道。

    文丑在他问前就知道他会这么回答,大喜言道:“如此,卿是愿与我和孟卓等共击董卓了?”

    “然也。”张邈信中写了酸枣诸军不愿进兵,孙坚看到了,在应了文丑一句后,他冷笑一声,又不屑地说道:“酸枣诸公俱以义起兵,而今联军屯结。何止二十万众,步骑连营,百里不足以驻,如此声势,并曾设坛盟誓,状极慷慨,而却到最终竟无一人敢进兵击讨之,亏得有张、曹、鲍等人在彼处。勇敢言战,要不然他们这所谓的‘酸枣联军’势必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酸枣诸公或许另有思量。他们愿意进兵固好,他们不愿意,有你、我、孟卓,还有曹孟德、鲍允诚,也能与董卓一战了。只是,文台兄。我再三思之,以为在进兵击董前却还有两件事需得先办。”

    “如说先行之二事,则无非粮、兵也!”孙坚不假思索言道,展现了其戎马十数年的优势,于战事的敏感度上。孙坚还是要胜上文丑不少的。

    “正是,文台兄大智,非是小子所能比也!”文丑在肯定孙坚的同时,又对其略微恭维了下。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这一路北上,沿途所得补给,甚是不足,且从长沙带出来的那点粮已所剩不多,料汝之军亦如是。大战将起,这粮秣,确是首要之事!”孙坚着重点道。

    “英雄所思略同,只是这粮秣该从何处备?”

    “我今为颍川太守,这粮,自是当从颍川出,只不过,你我两军合兵,共计三万余众,人吃马嚼,日耗极大,只靠颍川一郡,或是难以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