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文丑-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峻的兄长乐彪是个现实的人,故此与黄明结交文丑与田元皓也是现实的人,他俩虽不会主动去和阉宦子弟交往,可在用人却也是不会只看出身文丑用人的标准只有两个:“唯才是举”和“唯有用是举”只要这个人有才干或者有用处,那就用

    当然。现今之世,士子间互相品题彼此标榜,对这个世风文丑却也不会毫不顾忌所以,他让荀彧去与乐峻交往令荀彧去和乐峻交往以求其名,辟除元氏荣以求其实

    文丑心中已经决定辟除元氏荣为中尉主簿,想起田元皓方才说元氏氏之所以可以用是因为三个缘故,田元皓到现在为止只说了两个,因问道:“元皓,其三为何?”

    “其三者,便是元氏荣这个人了”

    荀彧问道:“元氏荣其人如何?”

    文丑见过元氏荣一次,说道:“我上次在乐彪家中,虽然与元氏荣只是於席中相见,一面之缘,可观其言谈举止,此人甚是爽朗,人聪明,有果决气”

    荀彧颔,说道:“刚健敢行聪明有果决气如此,其人可用也”

    文丑整治郡兵控制城防插手县中治安征募壮勇等等计划,虽然在前期是文丑自己筹思的,不过到后来,田元皓与荀彧也都是知道的,不但知道,两人且参与到了其中的谋划里,深知要想把这几件事在短期内办成是很有难度的

    今天文丑得到了国相李瑾的同意,看似是可以着手进行整治郡兵控制城防插手县中治安三件事了,可实际上,要想顺利地办好这三件事,只得到李瑾的同意是不行的,还得经过下边具体负责的人比如整治郡兵,常山国的豪强大族多有安插人手在郡兵里的,要想把他们中不堪用的逐走,只凭权力是不行的,得有本地人的呼应配合;比如控制城防,派兵接防容易,可要想在短期内适应就不易,这也得有本地人的配合;再比如插手县中治安,此事不易,需要搞定元氏县尉,插手县中治安,这是在侵夺元氏县尉的权,县尉怎会不反对?得有非乘解本地情况的人来协助配合而要想顺顺利利地完成以上诸事,这个协助配合的本地人还不能文懦,还得有胆气,能压得住阵,还得有勇气大刀阔斧地来协助配合文丑

    元氏荣有果决气,刚健敢行,又聪明,正合其用

    田元皓说元氏氏可用有三个原因:一是元氏士族冠於常山国,二是元氏氏重振家声心切,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心态里使之为文丑所用,三是元氏荣这个人有能力

    文丑笑对田元皓荀彧说道:“二君均以为元氏荣可用,那此人就定是可用的了!”

    荀彧说道:“君今已得相君允诺,可着手郡兵城防县治安诸事。那么以攸之见,辟用元氏荣就宜早不宜迟早辟用了他,可早得元氏氏之助力”

    “然!”文丑当即铺纸提笔,行以篆书。数行写毕,盖上“赵中尉”之蝇卷折封起,拿在手中,笑对荀彧说道,“文若。这辟除之书就麻烦你明天送去给元氏家里吧?”

    一如文丑叫荀彧去与乐峻交往,荀彧虽非中尉府吏,然是文丑之族侄,由他去送聘书可显文丑之重视,胜过以中尉府吏去送

    定下辟除元氏荣为中尉主簿,写好聘书,文丑望向堂外,此时夜se已渐深

    ……

    暮se浓时,夜未至前,元氏相回到了家中

    他一家里。便即召元氏荣来见

    元氏荣正半裸上身在住屋前搬石以强身,闻元氏相召唤,丢下石头,令婢女取来水巾,昂分腿而立,舒展开手臂,命其给自己略拭了下汗水,穿上衣服,又叫婢女取来佩剑,亲手插入腰中。细心地调正位置,然后大步流星地来到堂上,向元氏相行了一礼,跪坐侧席。问道:“阿翁可见到中尉了?”

    “中尉将召你为功曹或主簿了,你做好准备”

    元氏荣讶然问道:“阿翁怎么知道的?……,中尉对阿翁说要辟用我了么?”

    元氏相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今暮我与中尉相见,从头到尾都未说私事,讲的都是公事”

    “然则阿翁何以说。中尉将召我为功曹或主簿了?”

    元氏相先不回答元氏荣所问,而是因为元氏荣的这句问而教诲他说道:“荣!我元氏诸后起之士,以魏畅乐峻与你最为知名见微知著,你不如魏畅;砥砺名行,你不如乐峻荣!我且问你,你是凭什么与他两人齐名的?”

    元氏荣肃容说道:“荣所以凭者,猛豺鸷攫,刚健敢行;鹰隼奋翰,志存高远”

    “说的好!虽然见微知著你不如魏畅,砥砺名行你不如乐峻,可要论刚健有为,他俩却远不如你这就是你和他俩齐名的资本名者,何也?‘名者,实之宾也’实,则将名荣!你的‘实’就是你的‘刚健’和‘高远之志’,此两者是你立於天地间的倚仗,你要时刻牢记,不可或忘!”

    “是”

    “荣!鸟翅不飞,人名不立大丈夫如果想要做大事,就必须得先有大的名声,而要想有大的名声,不但要有‘实’要有才能,而且还必须要不畏艰难,迎难而上,这样才行啊”

    “是”

    告诫过元氏荣要时刻牢记着他所以能和魏畅乐峻齐名的资本后,元氏相这才说道:“魏畅能见微知著,换了是他,他就不会问我刚才你问的那个问题”

    “荣愚钝,请父亲教之”

    “中尉来到我们常山国后,连续委任手下的人充任门下掾史属佐,却一直没有委任中尉功曹和主簿,这显然是为我郡人留的之所以迟迟未定,是因为他初来乍到,不熟悉情况,不知道该委任谁家的子弟好现在他到任半个月了,与本地的士族大姓都有过接触了,也该任命功曹主簿了,却还是迟迟不任命,没有别的原因,只能是因为他还在观望”

    元氏荣说道:“是”

    “我郡右姓以我元氏为冠,我元氏右姓以我元氏魏乐三家为冠,如是,中尉若选用功曹和主簿,只会从我等三家里选用”

    “是”

    “魏氏虽盛贵,中尉若有意用魏氏子弟,早就该下送檄文辟除了”

    “是”

    “而中尉却没有辟除他家的子弟,这说明中尉之意不在魏氏不在魏氏,就必在我家与乐氏”

    “是”

    “若用乐氏,则只能是乐峻;若用我家,则只能是你”

    乐氏家兄弟两人,乐彪已然出仕,能选用的只能是乐峻元氏氏家的子弟虽众,可元氏荣名气最大,且是嫡长子,依照两汉的惯例,兄未出仕,弟通常就不会出仕,即使被州郡辟除了。做弟弟的也很多都会谢辞,不肯接受,所以要用元氏氏,文丑只可能辟用元氏荣

    “是”

    “乐峻与你各有优劣用乐峻。则得名;用你,则得实名与实不可兼得,故此中尉迟疑不决”

    “是”

    “名有名的好,实有实的好,对中尉而言。这是两难之抉择在这个时候,若是有‘名’与‘实’之间有一方主动向他示好,那么不必说,他定然就会选择示好的这一方了”

    “所以阿翁今去见中尉?”

    “然也”

    “荣听阿翁之意,似是早看出了中尉为何迟迟不辟功曹和主簿,却为何直到今ri才去与他相见?”

    “长吏如君,我家的家声是否能够重振如今全在你的肩上,我为你择君,岂可不慎?得一明君,事半功倍;得一庸主。徒费光中尉虽出自颍川荀氏,族为名门,然我闻他非荀氏嫡系,只是出自旁支,且是以军功取得的功名,又年少早贵,其人究竟如何?不可不细细察看观之”

    元氏荣见过文丑,对文丑自有评价,但他现在想听听他父亲对文丑的看法,问道:“中尉是个什么样的人?”

    “先我闻其事迹便已奇之。今下午在楼上见他,已知他非常人也,今暮於相君车上闻得了他平贼的方略,我只有六个字评他”

    “何六字也?”

    “‘丑固足以干事’”

    此六字出自《易经》。本意是:“君子坚守正道,就能把事干好”元氏相用在此处,却是以“丑”指文丑,说他足以成就大事

    元氏荣没有听过他父亲对别人有过这么高的评价,心道:“前几天在乐伯节家的席上,我与中尉对面而坐中尉以二十余之龄。从军征战,以军功位致比二千石,固一时之杰也,然我视之,中尉之能似也不出常人范畴父亲为何对他如此高的评价?”因说道,“荣从未闻翁对人有此等美评,此评却是因何而得?他的平贼方略有何出奇之处?”

    “平常人说平贼,只讲贼事而已,中尉却先言防疫备粮,眼光长远,防患於未然”

    “此我亦能为之”

    “中尉到任才半个月,对郡西的贼寇就了如指掌,比我等本地人了解的还多还深”

    元氏荣默然片刻,试想了一下若是自己在常山国的中尉上能不能在半个月内就了然贼情,说道:“此我亦能为之”

    “中尉平贼之方略共有三条,先防疫备粮,次及早进击,次徐徐图之”元氏相把文丑的方略转述给元氏荣,说道,“你可看出中尉的深意了么?”

    “深意?中尉此方略由远及近,从先解决以后之大患到如何解决眼前之小患,层次分明,条理整齐,甚是jing当阿翁说的‘深意’是这个么?”

    “此非中尉之深意也”

    “那什么是中尉之深意?”

    “郡兵城防方是中尉之深意!”

    元氏荣霍然醒悟,回思文丑此三条方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而最终落脚到郡兵城防上,因其前边的铺垫使人自然地接受,不觉拍案叫绝,说道:“真妙策也!”随即又说道,“不过,虽是妙策,却也瞒不住人……,阿翁不就看出来了么?”

    “我看出来是因我旁观者清,身处局中者却不一定能看得出来再则说了,中尉又何需瞒人!有他前边防疫备粮及早击之的铺垫,便算被人看出又如何?”

    元氏荣细细想来,确实如此,就算被人看出文丑的最终目的是郡兵和城防,可有他前边数条的铺垫,却谁也不能说出他的错处,谁也不能反对他去整治郡兵和控制城防,以及插手县中治安这却是因为他占着道理“先入为主”,既然文丑占着道理,而听者又接受了他的道理,那么自就法反对他的最终目的这乃是光明正大之阳谋

    元氏相问元氏荣:“中尉此策你亦可为之么?”

    元氏荣佩服地说道:“中尉心思jing密,深谋远虑,临阵破敌用以堂堂之阵,使人就算看出其目的亦能为也我不及之”

    “中尉才二十余岁就这样的才干,以后肯定能立下大的功勋,难怪州伯器重他振兴我元氏家的机会就在眼前了你要尽心尽力地辅佐他”

    “是!”

    元氏相问道:“你准备怎么辅佐他?”

    元氏荣想了想,说道:“中尉外州人也,初来我郡,地方不熟,要想控制郡兵掌控城防管控县中治安必阻力重重。我当竭力助之”

    “还有呢?”

    “中尉名族子弟,年二十余,为比二千石,早贵。必存大志,他来常山国是不可能尸位素餐的,必是想要再建立功业,我熟知地形,当助他击贼”

    “还有呢?”

    “举荐贤士。助他收拢人望”

    “还有呢?”

    “还有?”

    “还有!”

    元氏荣屈指心算,想道:“先诸中尉掌控住军事,再助中尉击贼立功,再助中尉得人望,获郡县美誉此三者足矣,还能有什么?”问道,“请父亲教之”

    “粮食”

    “粮食?”

    “中尉所部虽然jing锐,多为豫州兵,不熟地理山形,yu要及早击贼就非得以本郡壮勇为主不可郡兵不堪战。这连我都能看得出来,何况中尉?中尉肯定是要重招募本郡义勇的

    “招募义勇就得要有粮食国中的情况我等都清楚,今年秋收没收上来多少,缺粮缺粮,就需要从地方大姓豪强那里借贷,你可以在这方面助他”

    “是了,我家可捐粮给他”

    “错”

    “错?”

    “我一家之存谷,岂够养一郡之兵?”

    “阿翁的意思是?”

    “助他从国中借粮”

    “这,……,这恐怕要得罪人”

    “天下多事。中尉英才,ri后当致位公卿,我家重振家声取功名富贵在此一举,何惜得罪人!”

    元氏荣以为然

    父子深谈至此时。堂外夜已渐深

    ……

    次ri,文丑传檄,由荀彧亲送至,辟元氏荣为中尉主簿

    元氏荣当天就任,献计文丑,言愿为文丑借粮

    次ri。文丑传檄,由荀彧亲送至,辟元氏荣为中尉主簿网书网

    元氏荣接过檄文衣服印绶,告个罪,回到屋中把衣服换上印绶系好,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