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文丑-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能老实为民,谨守本分,那么日后如果遇到难处,不管是谁都可以来找我,只要我能帮上忙的必竭力相助,而汝等中如果有不乐为民,甘愿投贼,犯我虎士郡卒及我法者,亦悉听尊便”

    被沙汰掉的这近千郡卒伏身叩首,纷纷说话

    先是纷乱不堪,各说各话,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些什么,但很快,各种话声归为了一句,他们齐声地说道:“中尉虎士,我等不敢犯之,中尉郡卒,我等不敢犯之,中尉之法,我等更不敢犯之!”

    汉之军队编制是二五制:两伍一什,五什一队,两队一屯,通辰屯为一曲五曲为一部:一部的兵力有多有少,大体以一二千人为常制部之主将为校尉,不置校尉者以军司马为主

    常山国的郡兵最多时有近万人,被编为了两个部,各置一个军司马,后因阵亡逃跑者太多,在前常山国中尉阵亡后遂被缩编成了一个部,部里的军司马由相府兵曹掾兼任

    经过今天的都试,旧有的三千二百余郡卒被淘汰掉了近千人,只剩下了三百余人

    三百余人远远不够一个部的编制,征得国相李瑾的同意,文丑再次对郡兵进行了缩编

    先把这三百余人编成三个屯,两个步卒屯,一个骑兵屯,各百余人;再把两个步卒屯合编成了一个步卒曲,同时把骑兵屯和空下的百余匹战马亦合编成一个骑兵曲,常山国郡兵原有骑兵二百余,在这次都试里被淘汰掉了百余人,但淘汰掉的只是人,马还留着

    步骑两个曲的军吏除了各自的最高长官曲军候外,其它的所有军吏,上到屯长,下到伍长,全部从考核成绩优异的郡卒里选任曲军候,文丑打算任命元氏荣的妹婿相府兵曹史卢广为步卒曲的军候,骑兵曲则由他亲自统带

    他把这个打算告诉了李瑾,李瑾没有反对,同意了

    这样一来,原本是六个曲一个部的常山国郡卒就变成了两个曲,人数虽然减少了很多,可战斗力却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留下的这三百余人至少也是弩弓角抵投石拔距刀盾战阵俱皆合格的能战之士,再稍加磨合训练,送到战场上打上一两仗,就可以称为精锐了

    不但战斗力得到了提高,文丑也顺利地取得了控制权

    一方面,郡兵里豪强大姓家中的子弟奴客几乎被沙汰一空,不用再担忧下边会有不听从命令的人;另一方面,步骑两个曲的最高长官一个是投效他的卢广,一个是他自己,也就等同把李瑾和相府兵曹掾彻底架空了

    反过来,对这三百余郡兵来说,由文丑卢广为他们的长官,他们也能接受

    文丑是中尉,统带他们天经地义卢广首先是常山国人,其次久在郡兵曹,当了好几年的相府郡兵曹史,资历不浅,加上又是常山国名族陆氏的子弟,完全有资格统带一曲步卒

    缩编的过程很快,只用了小半个时辰就完成了

    解散郡卒,令之归营后,文丑和李瑾坐车回府

    文丑做事有始有终,早上他去接的李瑾,晚上也一样恪守“下吏”的本分,先把国相李瑾送回去,之后,他才回中尉府在回府的路上,他坐在车中总结今天的都试,自觉收获不小

    提高了郡卒的战斗力顺利取得了对郡卒的掌控权,这两个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初步奠定了在郡卒里的威望

    将有五德:“智信仁严勇”历观他今日之所为,诛恶示威可谓严,部曲耀武可谓勇,遵守承诺则是信,一天之间向郡卒展示了将之五德中的三个至於“智”“仁”两德,“仁”是他的拿手好田,前些天他每次去郡兵营都是轻车简从,徒步巡营,对兵卒嘘寒问暖,已经展示过了;“智”,就不说他自己的智,只荀彧田元皓两人之能就足够他在将来向兵卒示“智”了假以时日,这三百余郡卒就能成为他私兵部曲之外的又一支家底部队了

    ……

    郡卒的控制权到了手中,接下来该说城防之事了

    赵云部已经在卢广的配合下接管了城防

    郡卒现今只有三百余人,三百多人显然不足以守城,而且这三百多人刚被重新编为三个屯,彼此间还不熟,也还需得磨合操练,更没空再去守城这城防的控制权也算是到手中了

    再接下来就是插手县中的治安了

    荀彧田元皓李宣均知文丑的这一系列计划他刚回到中尉府,李宣就从后边的从车里下来,三两步追到近前,迫不及待地问道:“文君,打算何时召见元氏县尉?”

    元氏有左右两部尉,县中治安归他们负责

    文丑笑道:“不着急”(。)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尉国相() 
李宣楞了下,说道:“不着急?前几天君不是已对国相说过这县中治安该整治一下了?国相不是也同意了么?既然如此,君今日郡中都试,斩屯长一人,逐吏士近千,声威大震,何不就趁此良机挟此声威召见元氏县尉,以雷霆万钧之势整顿县中治安?却为何说不着急?”

    文丑笑道:“过两天我准备行一行国中诸县,等我行县归来再说此事吧”

    “君要行县?”

    中尉和国相一样,有行县的权力

    文丑点了点头

    李宣跟着他步入堂上,心道:“前几天刚在街上遇刺,今天又才缩编过郡兵,於情於理,文君不该在近日行县啊却为何突然说要行县?……,是了!”恍然大悟,顾盼左右没有外人,低声说道,“文君,你是想一举把国中五县的城防治安都控入手中么?”

    文丑正往堂中的主位走去,听到李宣这句话,回顾了眼他,笑与随从登入堂中的荀彧田元皓田畴赵云等人说道:“叔业一日千里啊”夸奖李宣进步得快这却是承认李宣猜中了他的心思了

    李宣得了夸奖,有点不好意思,脸上微微一红,见荀彧田元皓田畴赵云均含笑看他,他再次恍然大悟,说道:“原来诸君早就知道了文君的心意,……”拍了拍脑袋,“却是我笨拙迟钝,居然到现在才知!”

    “现在知道也不晚啊……,公宰呢?”

    卢广刚上任步卒曲的军候,没有跟文丑来中尉府,去郡兵营了,元氏荣是跟着他一起回来的,这会儿却不见他来堂上田元皓答道:“他适才没有进府,府外似有个人在等他”

    “噢?谁人?”

    “不知我只在入府时瞥见了一眼,那人年有三旬,身短貌丑,似是罢癃。鼻硕大,胡须稀疏,未尝在元氏县里见过,不知是谁。也许不是本县人吧”

    “罢癃”,汉代把身高不足六尺二寸的人称为“罢癃”汉之六尺二寸折合成后世的换算单位,大约一米四三多点即使在平均身高远不及后世的两汉,这样的个头也是很低的,一个人口满万的县可能也就是有二三十个罢癃之人罢癃而且貌丑。如果是元氏本县人,田元皓来县里也有半个月了,时常出去,若是见过肯定会有印象的

    田畴说道:“罢癃?是为了今年的算民之事来找主簿的么?”随即摇了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推测,说道,“不对,主簿是中尉主簿,不是相府主簿,不理民事。即使是为算民之事也不该来找主簿,……,想来或是主簿的旧识吧”

    罢癃之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两汉对罢癃之人有很多的优抚政策,为了保证这些政策能够切确落实到罢癃之人的身上并避免有人冒充罢癃以逃脱国家的赋税和劳役,地方上对罢癃之人的户籍管理很完善和严格,每年八月算民时,郡县都要单独列一个罢癃簿

    正说话间,元氏荣踏着暮色从院外走了进来

    李宣眼尖,最先看见了。“咦”了一声,说道:“田君,你说的罢癃之人可就是那人么?”

    堂上诸人转目看向堂外,在元氏荣的身后跟了一人。身短貌丑,冠高冠,穿黑衣,衣长曳地,腰带短剑在诸人的目光中,元氏荣和这个人步台阶上至堂前。在门口脱去鞋履,登入堂中

    文丑想起一人,心道:“元氏荣前天给我举荐了两个人,一个卢广,一个郭嘉他带着此人登堂入室前来见我,莫非此人就是?”起身相迎,笑问道,“公宰,这位是?”

    “此人便是荣前日举荐给中尉的石邑俊杰,姓程名嘉,字君昌”

    这短小貌丑之人撩起衣服,端端正正地下拜堂上,高声说道:“石邑郭嘉拜见中尉”

    文丑心道,“这石邑郭嘉之名,早在元氏荣举荐他前我就听府中的旧吏说过,却没想到如此貌不惊人”

    何止貌不惊人,确如田元皓所言:“身短貌丑”

    郭嘉不但鼻头硕大,刚才一眼之间,文丑看到他的鼻上且有点点黑迹,他留了个倒八字胡,稀稀拉拉,颔下的胡须也是稀稀疏疏,不过个子虽低,却不至於罢癃,约六尺五寸上下

    虽然他貌丑个矮,但文丑并非以貌取人之人,很热情地从堂上下来,行至其前,欲亲将他扶起,笑道:“久闻程君……大名,久欲一见我自来贵郡,思贤如渴,因虽知君志行清远,在得了公宰举荐后却还是不辞冒昧地传檄贵县,辟君屈就中尉府门下掾,尚请君毋要见责”

    文丑心思缜密,本来顺嘴想说“久闻程君高名”“知君志行高远”,到了嘴边,为避免郭嘉多想,把前者改成了“大名”,把后者改成了“清远”

    郭嘉受他搀扶,却不肯起,伏在地上,翘首仰望文丑,说道:“嘉丑陋污行之人,何敢称‘志行清远’?今蒙厚恩,为中尉辟用,无以为报,愿先为赵人贺常山国”

    他跪伏在地上不肯起来,文丑也不好强把他拉起

    郭嘉中午不知吃了什么,说话时满嘴口臭之味,文丑与他离得近,悉将此味嗅到,有心退后两步,心道:“我前天才传下檄文辟除他,他今天就来到了,不可谓不快,我却不好后退,伤其投效之意”强忍着不退,笑问道,“为赵人贺常山国?此何意也?”

    “嘉闻中尉今日校场都试,威信并立,兵法云:‘赏如日月,信如四时,令如斧钺,制如干将,士卒不用命者,未之闻也’经由今日,郡卒必定就能为中尉所用了!中尉名将,郡卒勇士,以中尉之明,使勇士击贼,何愁不破?贼若破,则常山国安矣!是故,嘉为赵人贺常山国!”

    在座的荀彧田元皓赵云李宣田畴等人闻言,彼此顾视,表情各异

    荀彧微笑田元皓失笑田畴想笑没有笑李宣账折,心道:“这人挺能说”赵云嗤笑,心道:“不止貌丑,还是个能阿谀的”

    文丑看似面色如常,只是却收回了搀扶郭嘉的手。先退后了两步,然后徐徐笑道:“郡卒多不堪用,经今日都试沙汰,留存的只有三百余步骑。以此击贼,虽我将明,怕亦不足用也!”

    “此事何愁!”

    “噢?程君有何高见?我愿闻之”

    “嘉有两策献给中尉”

    “何两策也?”

    “嘉不才,昔在乡中,好结交侠客。西黑诸山谷中的群盗里有数股盗贼之渠首与嘉皆是旧识,嘉愿为中尉去招降之此数人均积年老寇,久在山中得此数人,中尉可知山贼底细此其一”

    “其二呢?”

    “黑山新破,百姓流离,常山国境内多有流民这些流民无衣无食,但有斗升之米,便可招募而来中尉可遣人分去各县,以谷米招募之,择其年轻力壮者充入郡兵如此。既充实了郡兵,又避免了他们在饥寒交迫下投贼,也算是间接减弱了盗贼的力量此其二也”

    在座诸人听郭嘉说出此两策,荀彧田元皓田畴微微颔首,李宣心道:“他认识几个山中的贼渠首?这人表面看来貌丑身短,却原来也是个豪侠之徒”

    荀田李宣四人对郭嘉均有改观,只有赵云依旧嘴角蔑笑赵云这个人不拘小节,没甚心眼,对什么人都能接纳,唯独对好阿谀拍马之人没有好感。觉得这种人臭不可闻

    郭嘉接着说道:“以中尉之英明善谋为首领,以彼贼渠首数人为内应,以扩充后的郡卒为前驱,再以中尉之家兵义从为压阵。以此击贼,必能破也”

    文丑大喜,复上前两步,将之扶起,说道:“君认识山中的贼渠首?”

    郭嘉这次顺着文丑的搀扶站起身来,答道:“正是”

    “愿为我去招降?”

    “正是”

    “不怕被贼留在山中?”

    “中尉不以嘉鄙陋而辟用之。待之以门下掾的高位,嘉赴汤蹈刃尚不足以报中尉的厚爱,何况入山中招降诸贼?”

    “好!”

    文丑亲切地拍了拍郭嘉的双臂,低着头对他欢笑,心道:“招募流民为郡卒之策并不出奇,他却居然认识几个山贼,并肯为我去招降?这可真是太好了”令侍卫在堂外的典韦李典典韦等人,“为程君上席案,奉汤水”

    郭嘉见文丑喜笑,也欢快地笑了起来,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