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文丑-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先抵达的自然是留守沙河乡的文丑一部。此次招募到的新卒,因为要求严格,要远比上次少得多。二百三十一名后勤兵、七十六名正规军,拢共也才看看三百出头。

    紧接着归来的是本县的其他四支队伍。各有所获:军司马姜宣于平棘县城招募后勤兵三十六人、正规军三十一人;屯长铁千于棘蒲乡招募后勤兵二十六人、正规军三十九人;屯长刘庆于梁堤乡招募后勤兵二十一人、正规军三十二人;屯长苏贾于大寨乡招募后勤兵十七人、正规军二十三人。

    按说,各地的乡民能够通过招募测试的,都应该是‘后勤兵’这一层次远多于‘正规军’这一层次。但缘何这招募而来的却是两者相当呢?甚至有些地方还是后者多余前者!实际上却是因为后勤兵的薪俸待遇只是正规军的一半!所以大多数通过的乡民,没有入伍罢了。

    这一现象,在远赴高邑县三处招募士卒的董江、颜良、文霸队伍里,同样拥有!而且更甚。曲长董江所去的高邑县城所招收的人员是最多的,有后勤兵三十六人、正规军七十三人;接着就是颜良负责的大营乡,招募后勤兵三十三人、正规军五十六人;文霸所去的济河乡招募后勤兵四十三人、正规军三十七人。

    由是,历经三天招募,又经两天赶路,所有军卒才平安返回桃林塞。

    共计招收后勤兵四百四十三人、正规军三百六十七人,其中年少者共有二百五十一人。骑术精湛者四十六人、射术精湛者七十三人、武艺高强者六十七人,余者皆为气力通过考核的了。其中射术精湛之人,大多自带硬弓,是个意外之喜。

    这些外乡应募的半数人员,都是拖家带口而来,文丑又命人将其现在塞上安顿下来。若是,这些新卒顺利通过数月的训练考验,正式加入桃林军,对于他们的家眷自会多加照顾的。

    新卒集合之后,文丑又是一阵欢迎致辞,并勉励其用心训练,好保乡护民!其他军干,依序演说一番,并分派好各人负责屯队,方才散去。明日起,就进入训练时间。

    至此,历时六天的桃林军二次招募之事,方才落下帷幕。

    而时间的车轮,亦是缓缓的驶过金秋九月,进入了更加凉爽的十月。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些事情。

    比如:有传闻言,近期祸乱了常山国一两个月之久的夷骑丘力居部,最终还是在代校尉赵云率领的骑兵队的无限骚扰中折兵过半,仅余二千五、六百骑!而不得不狼狈的退出常山国。而代校尉赵云所率两千骑兵队伍亦是伤亡大半,仅仅幸存五百骑。

    从中也可以略微窥出赵云率领骑兵作战的能力!其竟然以两千之弱兵,硬撼以骑牧著称的五千余乌桓骑!并且使得其伤亡过半,虽说赵云所率的骑兵也伤亡了千五百骑!

    但是要知道,赵云所率的这两千骑兵,有近八百是临时从各家各户收集起来的劣马、弱兵所充当的,只有一千二百骑才是常山国所有的常规骑兵。就是这千二骑兵,也在其上任校尉的愚蠢决策下,一战而损至不足千骑的地步,所以才有了赵云的代校尉之职。

    由此,也有了常山赵子龙的名声,可以说是声名鹊起了。并同数月前在常山国南部建军一部,抵御黑山贼寇的文丑文子孝,并称为“常山双雄!”并且渐渐有了超越文丑的势头,颇有些后来居上的意思。当然,现下这种消息传播的并不广,只是在一些士子的清谈集会上流传。

    而如今,功成返军,本该“升职加薪”的赵云,却并未能如愿。因为,虽说有相国冯公赏识,但却遭到了常山国原有的顽固军势的嫉恨,以赵云率军阻敌不力、伤亡惨重为由,不提拔其为校尉,而是改任为一个小小的队率之职!赵云怎会曲就!而原骑兵校尉却并未受到多大的处罚,并且明降暗升!

    这叫文丑颇为气愤,随后虽说相国冯公答应文丑可以做其本人的亲卫曲长,赵云也以学识浅薄、不能胜任,还需归家勤奋攻读一番为由,而委婉的推辞掉了。可以说是让这些士子之流,在清谈之际,亦是纷纷感慨郡朝的黑暗、腐朽。

    当文丑得到这个消息时,当真是又惊又喜,当下就坐卧不安起来。惊的是,赵云当真做到了以弱兵之力,驱赶强敌出境之为!喜的是,赵云并没有就此高升,而他也就大有机会将其招募而来了。

    当下,就欲撇下正如火如荼的招募士卒之事。赶往真定赵云处,将其延请过来。以上想法仅仅只出现了一下,就被文丑否定了。将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后,又深深的为赵云惋惜一番,至此功绩还不得重用!

    相对而言,他文丑就幸运得多了,并不在郡朝之中,而是在偏远之地,想来也入不了郡朝上那些大臣、将军们的眼!也并没有触动他们的利益,从而可以安稳发展。想到这里,文丑轻叹一声,自语道:“看来,日后若要进一步发展,少不得要多走动走动了!”

    感慨过后,又细细思考,将赵云招募而来的可能性。经过一番剧烈的思考、辩证,得出,眼下将赵云招募到手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后,又是一阵黯然。

    别的不说,他文丑只是一个得不到郡朝支援的校尉,能够承诺人家赵云什么?曲长?人家连国相的亲卫曲长都不看在眼里,会看中你一个偏僻之地的曲长?军司马?一军副职,那么又将姜宣置于何地?其不曾有过,反而有功。若是文丑撤了姜宣的司马之职,推赵云上位,那其手下的众多兵将怎么看他?明显行不通。再说人家赵云还不见得稀罕他这个司马之职呢。

    这也不行、哪也不可,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那也不是他的性格。经过反复思考,文丑还是决定,去信一封,以示交好之意。

    其信上言:赵兄台鉴,荒林一别,一月有余矣,当日,兄以追寇要事,匆匆而去,弟未及拜谢相救之恩,日后多有心愧不安之思。至家,屡有辗转之夜,心思兄追寇事!若非身系数万乡民之安危,恨不能快马一匹,随兄驰骋杀敌,岂不快哉?

    幸而,近闻兄率强儿已将夷寇驱逐出境矣!常山百姓之大幸、千里黔首当呼君德!心想,此功必可上达视听、流芳于史,愚弟艳羡之。士间清谈多言“常山双雄”,于弟观来,只兄之英武方可称‘雄’,弟远不及也,愧之。

    却转而闻听,兄未赴职,复归贵宅,欲攻书、强技于日间。弟感佩兄志,甚向往之。今有《春秋》二卷、《孙子》三解,仅供拜上,望能助兄一二!另闻兄,枪法无双、剑术精奇,固拜兄指摘《文氏枪法》、《文氏剑术》一二,不胜感激。

    愚弟文丑子孝谨上。

    文丑写毕,又反复看了几遍,觉得没有差错后,方另外寻来信封上书“赵兄子龙敬启”,将信笺折叠平整,小心放进去,盖上封泥。又分别命人将上述几卷书,尽快复刻出来。然后同信笺一并,派遣了一得力军士,打马向真定赵云处送去。

    不论如何,文丑的示好之意算是尽到了,想来以赵云的才能、智慧,定能感受到文丑的诚意。

    除此之外,还有原来“二十骑共闯贼营”时,在贼营中央大帐为了给文丑等赢取时间斩杀李大目,独迎数贼而牺牲的游侠江明。其家中仅剩读书的胞弟江显和老母二人,曾经文丑还率人前去探望,并遗钱数千,叮嘱道,“学习儒术,犹以颍川颍阴为最!可前往习之。”

    前几日,江显奉其老母之名前来乡亭官寺找寻文丑,意欲向其道谢一声,就告别前往颍川求学而去。没想到文丑早回了桃林塞。正无奈欲反时,柳仲来到官寺,见着是江显,随即询问了几句,得知状况后,略一寻思,言道:“文君远在塞上,如今正当新卒入伍时候,军务必然繁忙,不必再去劳烦。”

第九十五章 体系渐成() 
“正是,在下所思亦同。只是还需请柳游徼代为向文君告罪一声。”江显应道。

    柳仲回到房内,取出金饼一枚,递向江显,言道:“今汝前去颍川,路途遥远,钱财盘缠不可少,这金饼或可解你困难之机!”

    “柳君,这。。。。。。?”江显见状,慌忙道。

    见江显还欲推却,柳仲就一手将其手扯了过来,一手将金饼放入其中,言道:“就是你不需要,难道阿母不需要?总不能使阿母同你一般受罪吧!?再者你只要牢记文君恩德就是了,待学成归来,说不得还是文君的左膀右臂呢!”

    “柳君大恩,显定不敢或忘,文君大德亦然!”江显闻言,当即下拜言道。面色郑重,诚意顿显。

    柳仲送别其远去,自是不在话下。

    当然,郡上催促税赋的官吏,更是在第一时间来到乡中,催促文丑缴纳本该八月份上交的粮款!文丑好生款待一番,交出四万余石粮食来作为赋税之资。

    本来,按照文丑的想法,粮食是肯定不能放手的,但若是全部兑换成钱财的话,有五百万之巨!可不是文丑所能拿得起的,就是一二百万,文丑也不能拿出啊!虽说前次因为拜母之事,文丑还有几百万之资,但是这些钱只是用来发放桃林塞军卒月俸,都不能发放几次!更何况还有其他地方需要用钱呢!无奈只能忍痛望着郡吏率人将粮食运走。

    幸好还有一百二十万石的粮草储存,若不然,文丑还不心疼过去!由此也使得文丑更加急于寻觅赚钱之道了。

    进入十月,天气一下子就凉爽了不少,或许还与刚经历过挥汗如雨的农忙时候有关。其实九月以来天气就渐加凉爽起来,只是乡民都在忙碌中,并未觉察而已。如今一下放松了不少,难免会有突入凉秋之感了!

    凉爽的天气也在提醒着乡民黔首们,该是解决御寒的问题了。相对于以前,新安的乡民们都是在有秩文丑、乡佐王冲的特意安排下,做一些工作,以换取一些吃食来说。如今众人都是粟米在手,不由纷纷的主动地伐木筑墙起来。

    当然,伐木筑墙,建造房屋的不仅是新安的流民,就是有些原住的乡民,也半工半助的前来帮忙一二。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特殊人员,也在建造房屋。只是所建房屋,与寻常人家居住之所,略有不同。

    看其框架,明显要简单许多,而且并不是三面立墙、一面门窗之式,而是两面立墙、两面门窗的构架。这样的房屋,一盖就是数十栋来,另外还有数十间普通居所。在其旁边,另有一处工地,所建房屋,好似一种阁楼般,蔚为大观!

    这些正是文丑责令俘虏们出力建造的乡学、书馆之所。位于乡亭西南三四里处的一片空旷白地上。当然这乡学是并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庠序之所了,而是如同后世的“中学”般的地方了,是教授有资质的乡民诸子百家经典的地方。

    乡学还配备有住宿之房,是给那些较远些的乡民居住之用,毕竟这个时期的,交通工具并不发达,往往都是步行。而沙河乡现下,一再扩建,怎么说也有方圆五六十里之巨!自是不可能,使得求学之人,每日往返于家校之间。

    有了“中学”定然还要有“小学”了。不错,在同一时间,沙河乡所辖各亭都一纷纷择址,建造了数栋上述的宽敞之房来。这就是所谓的“小学”了,是启蒙孩童、教授习字之所。

    而书馆的建造,则是按照阁楼之式,上下三层,每层渐小。第一层有九栋普通居民之所大小,往上递减,为六栋、为三栋。若是建造完毕的话,每层房屋都会分为藏书室、刻书室、借阅室三类,以方便书馆的管理和书卷的保护。

    这些可都是文丑借鉴后世大学里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的构造而责令建造的。若是建成,不可谓不惊骇世俗。

    但是,这个时期的人们也是非常善于接受和学习的,比如文丑同王姓大汉一起进行的耕犁改造一事。当然,一定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毕竟经过了将近两千年的时间跨越。但是文丑也相应的,按照这个时代的习惯,改动了不少,使得它们更像“东汉”年间的产物。

    如此一来,“责令乡民遵守孝悌之道、蒙习孔孟之学,以兴庠序之教。”的任务算是走出了第二步,接下来只等,乡中众士子入学为师、各亭适龄之子入室为弟子,就算完成了第三步!

    时间在建造房屋中,飞快逝去。虽说工程量大,但是人手足够多!为没有耗费多少时间---一月而已。

    在此期间,文丑当然不能只盯着这一件事来!

    另外的诸如,选取士子为其属官,帮其打理乡中事务之事,就已进行完毕。

    诸如教育一事,自然都交给了祝口里姜恢了,令其全权负责乡学、书馆等一应事物。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