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文丑-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大多数人走后,堂内仅剩下了文丑、王冲两人。文丑需同王冲做一些交接之事,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交代及一些事物的安排,而王冲感文丑之恩德,自然不会太过违背文丑的意愿,虽说如今他们互不统属了已经。

    文丑也不愿意,自己前脚刚走,沙河乡就来了个大变样,所以这也是其举荐王冲为有秩的缘由,毕竟他们两人合作许久,王冲对于他的思想领会也较多些,这样就保证了沙河乡还会照着文丑的意愿运转下去!

    待一切交接妥当之后,文丑也并未赶回家中,分享其升任为千石吏的喜悦,而是快马赶向了桃林塞。因为还有数名塞上的军职变动,等着他来宣布。相拒不远,文丑攒马便到。

    首先传入耳畔的就是桃林军卒的训练齐喝之声,文丑策马缓行,瞧着眼前威武的桃林塞,不禁感慨万千。

    想当日,他方丁忧完毕,为尽快恢复身体而每日跑步到桃林塞时的情景,入目的是破败不堪、荒草遍布的悲凉情景,任谁也不会想到,仅仅是一年之后,桃林塞就有了如此境况。这都是文丑的心血啊!而眼下其却要拱手让与他人,虽说知晓掌管之人,定然不会与自己为敌,但还是有稍许不舍!

    文丑感到了桃林塞下,但却并没有马上入塞,反而是瞧着军塞,喃语不断,使得塞上守卫,纳闷不已。不过通报司马、将官及迎接文丑的职责却并没有忘记,而是做的非常到位。

第四章 塞上安排() 
入得塞上,姜宣、颜良、董江等一众人正赶往塞门,欲要迎接文丑一二呢!文丑正巧碰见,又是一番见礼、寒暄自是不在话下,随后众人在言谈之间向议事堂走去。

    “此次前来,吾却不再是校尉了!”文丑当先言道,在众人坐定之后。

    “文君何出此言,莫不是?”军司马姜宣当下言道,随即好似想到了什么般,呀声问道。

    “不错,我已添居高邑县令一职,自然做不得桃林校尉了!”文丑肯定言道。

    “恭贺文君高升!以文君之才德、功绩,居县令之职,正得其所也!”姜宣闻言,倒是没有多么的吃惊,言道。缓了一缓接着言道:“文君既是孤身前来,那这桃林校尉之职,相必是在我等几位身上选择了!”

    “哈哈,谨言不愧为智士也!”文丑笑言道。接着环视原本刚想要出言恭贺文丑的众人,在听闻姜宣所言之后,又漏出无限希冀的渴盼目光,颇为滑稽。虽说有些人员不足资格染指此职,但是幻想一下还是可以的,在他们的心目中,校尉的人选不会出的董江、姜宣、颜良三人!

    文丑接着言道:“非是他人,正是谨言你啊!哈哈。”随后将任命文书取出,递将过来。

    “啊!”虽说早有猜想,但亦是吃惊。

    因为作为众人公认的三名校尉的人选来说,姜宣的武勇是远远比不上董江颜良二人的,况且其二人的功劳也足以据此职。但是姜宣自一开始就作为了校尉之下的第一人存在,而且其之智、之稳都远胜董、颜二人,所以文丑最终选择表举他接任自己的校尉之职,而不是董江、颜良。

    董江闻听此语,虽说有些失望,但还是笑容满面的开口恭贺道:“恭贺文君高迁县令,姜君升任校尉!”

    相对于董江的失落来说,颜良就不那么在乎了,因为其刚升任为曲长不久,本来就没有想着再一次的升迁,其他人觉得他是校尉之人选,大多是看在,他是文丑之弟的份上吧!其拱手瓮声道:“恭贺大兄高升!恭贺姜君高升!哈哈。”颇显豪气。

    其他人等自然出声恭贺不已。

    “非是只我两人高升,你等也不例外!”文丑摆了摆手,虚压众人言语,笑言道。

    “哦,我也有份?”文霸耐不住性子,喜道。

    “董君为军司马、公骥为军假司马、刘庆、铁千等诸屯长升为曲长!”文丑高声喝道。

    堂内顿时一片欢呼之声,高呼文君英明之语。唯独文霸苦着脸言道:“不是都有升迁吗?怎的没有俺的份?”却是众人皆升,独他为变!

    众人略一思索,哄堂大笑起来。文霸之面顿时涨得通红,毕竟还是一个争强好胜的少年郎,没有多大的城府。

    “你若想升任,也可以,不过就不是在桃林军中了。”文丑饶有兴趣的言道。

    “哦,哪去哪里?真的可以升迁?”文霸闻言,兴奋道。

    文丑答道:“不错,我为高邑县令,自然要带些属吏了!不知你可愿意随我前去呢!”接着又看向堂下的铁千刘庆等人道:“当然,若是你们愿意的话,也可以随我前去!”

    “咳,文君,如此不好吧,我方为校尉,你就如此明目张胆的挖我的曲屯长!不厚道啊!”姜宣闻言后,轻咳了一声,调笑道。

    “呃,姜君所言有理,不过高邑新创,急需人才,姜君也不会看着鄙人单匹入高邑吧!”文丑虽知姜宣的调笑之意,但依然尴尬言道。聪明人之间的谈话,不用藏着掖着的。

    “文君不必在意,此间人众,可任取任予!呵呵。”姜宣笑道。

    “多谢姜君了!那我也不会客气的。”文丑爽朗笑道。

    “此军乃文君所建,我等继任校尉之职,已甚为感激文君提携之恩,怎有阻挠之心呢!”姜宣表忠心道。

    “哈哈!”文丑面对姜宣大笑,煞是豪爽、尽是快意。接着言道:“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单凭文君差遣!”铁千当先答道。

    “唯文君之命是从!”刘庆铿然言道。

    “唯文君马首是瞻!”陈宁亦出言道。

    。。。。。。

    一会儿,众人纷纷开口表忠!使得文丑大感快慰,对这众人一一回礼,言道:“我文丑得诸君如此相待,今生无憾也!”

    “得遇文君,亦为我等之大幸!”董江开口言道,其他人纷纷开口附和。

    “好了,文君、诸位,我们还是好好讨论讨论何人留守、何人支援高邑县吧!”姜宣笑言道。

    “哈哈,使姜君见笑了,好,我等商谈一番吧!”文丑笑言道。

    有文丑如此一说,众人自然赞同。

    “我的意思是抽取桃林军老兵二百人、新卒四百人共六百人来,随我前去高邑县,以为高邑兵卒之骨干。诸位有什么意见?”文丑坦言道。

    “恩,抽取六百人,也不算太多,不知文君意欲抽取兵卒的兵种构成如何?”董江开口道。

    “百骑、百弓、二百长枪、二百刀盾手如何?”文丑思索片刻言道。

    “百骑、二百长枪、二百刀盾手倒也不是问题,只是这百弓,现下桃林军较为困难。”姜宣皱眉言道。

    “恩,有何困难?弓矢不足,还是?”文丑言道。其虽说对于军中的大体状况皆知,但是经过了先前的一次大战之后,一批新卒涌入,而当文丑前往元氏时,新军还不曾练成,是故对于军种的构成不甚了解。

    “弓矢倒是充足,经过前前后后数次大战我们已经积攒、收集了上千张弓。只是军中闪射兵卒尚不足一曲。所以。。。。。。”董江答道。

    “哦,如此就抽取一队弓手吧!另外一队兵卒由长枪兵填补,如何?”文丑思索后,问道。

    “恩,这倒不成问题了,以后桃林军还可以再行招募不是。”姜宣肯定道。

    “好,基础兵卒已经确定,那么除去文霸外,还有谁人可以率兵前去呢?”文丑言道。

    “子勇可为骑率,那铁千兄弟就可以为步兵之率!”颜良插言建议道。

    “铁千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但是我军中之骨干也不能皆随文君前去啊!”姜宣为难言道。接着又看向一直未曾发言的夏侯兰言道:“再说文君手下不是已有了夏侯君的三名乡人了吗!他们也都是将才也!”

    “是啊,他们亦可为文君之肱骨也!”董江亦是赞成道。虽然尊重文丑其人,但也不想着使得自家军势以后弱的没有利用的价值啊!

    “哈哈,二君的顾虑,鄙人知之矣,桃林军为我文丑出身之所在,我怎会相弃呢!”文丑想到深处,笑言道。

    “嗯,文君,校尉、司马所言不差,董直亦曾为军侯,张烈、李季亦为英杰,定可助文君一臂之力。”夏侯兰出言道。其也是为了其挚友乡人着想,不然,这边跟随的人数过多,可就没有了他们的发挥空间了。

    “哈哈,既然诸君皆有此意,那就如此决定了!不过明止我是要带走的!”文丑最后霸气言道。

    既然文丑如此一说,本来还意欲跟随其前去高邑县的铁千,也表态听从文丑的安排了。陈宁闻听文丑要带走他的言语后,激动言道:“必为文君效死力。”至于军中的书佐之位有谁接任,自然就由校尉姜宣头疼了。

    “恩,还有桃林军之建设,万望诸君不要懈怠!说不得我文丑还会前来求助呢,到时候还请诸君念着旧情。”文丑想了想又道。虽有调笑之意味,但也迎来了众人的认真表态,使其甚是欣慰。

    如此,众人又经过一番讨论,终于定下了所有事项。而此时天色也暗了下来,又是一天过去,众人散去,文丑唤住颜良,自还有私事吩咐之。

    “二弟,你可知我并未想着带你去高邑县吗?”文丑推开窗,使得月色洒入房内,开口言道。

    “不知,相必大兄自有深意。”颜良憨厚言道。倒也诚恳,虽说其心内早就不知埋怨了文丑多少次了,但是也知道必然是文丑经过深思熟虑后,方才决定的结果。

    “一来,沙河乡为我等之根本,家在此、母居此,不可有失;二来桃林塞为我等发展之基,亦不容有失;三来,桃林军那缴寇之军、保境之军,更有利于你的发展,能够更快的积累军功,好为日后升迁做积累!”文丑一口气说出三条缘由来。

    他也不是不放心王冲、姜宣等人,害怕他们会背叛他。他相信只要自己不作死的,站在大义的对立面,把名声搞臭,那么王冲、姜宣他们必会支持他的,但是也不可不防在有其他势力的介入之下,出现万一的可能!所以文丑遣派其绝对信任的兄弟颜良,坐镇此地。

第五章 文丑布局() 
“嗯,大兄是要我坐镇此地,一来照顾阿母;二来震慑乡人?”颜良虽说粗莽,但确并不傻,反而比较聪明,只是懒得思考罢了。既然文丑如此说了,其略一思考,就将问题看清了,分析道。

    “不错,吾正是此意!也只有你方才能胜任此职!”文丑转身望向颜良,欣慰笑言道。

    如此文丑颜良两人又言说了许多,更是加深了两人间的兄弟之情。和衣而卧,抵足而眠。

    翌日一大早,文丑、文霸等一众兵卒就辞别了塞上众军士将官,不过他们不是向着高邑县的方向赶去,而是沙河乡。毕竟他们就要远赴高邑县了,自然要先去乡里,向家人言说、安排一番的。

    不多时,众军来到沙河乡地界,军士陆续向文丑辞别,归家准备去了。文丑、文霸径自向着文氏里赶去,一路言谈甚欢,每每言谈到精彩之处,使得文霸对文丑之见解,佩服不已。

    再次回到文宅时,文丑已是秩千石的高邑县令了!文丑颇有一些感慨,怀着激动、欣喜的心情,急欲寻到阿母、陈婶等,分享一二。

    “阿母,阿母,陈婶,陈婶。。。。。。”入了院门不久,还未奔到后院,文丑就已迫不及待的呼喊起来。

    “子孝回来了!”从后院传出陈婶的惊喜之语。

    “陈婶?我回来了。”文丑兴高采烈言道。

    “好了,看你如此高兴的样子,不用说,定是喜讯了!”这时颜母出声言道。

    当文丑迈步入得后院,正瞧见院内两人相对而笑,猛然想到:“先前姜恢不是已经回来了吗?那么阿母她们必然已经知晓了我高升的讯息了。”至此,一扶额头言道:“阿母,陈婶,你们是不是已经知道什么了?”

    “知道什么,不就是你小子高升千石高邑县令了么?瞧你得意的!”陈婶笑道。

    “我就知道你们已经知晓了,本来还想着给你们一个惊喜呢!不过难道不应该欢喜得意吗?文丑有些委屈的言道。

    “当然值得欢喜,你这一年之出仕,就快要赶上你父祖两辈人的努力了!文氏当因你而大兴,但是你的担子也更加重了,凡事先要思虑那些随同你之人的安危,不使随你之人,邻于悬崖之地,方才是长久之道。”颜母语重心长的言道。

    “恩,儿必紧急阿母教诲,不过行走天地间,若要摘取他人所未能摘之灵果珍药,又怎能不冒些险恶呢!只是首先要思虑的退路,再向前进击,俗言道:‘富贵险中求’,小子心下知之矣。”文丑略一思索,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