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之乱臣贼子-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职的事好办。”薛焕想都不想就说道“本官这就上表朝廷,请皇上施恩开复,请吴老大人你重新出山为朝廷效力,帮助本官主持保卫上海的大事。”

    病怏怏的吴老买办摇头苦笑,是既没这个信心能够保住已经风雨飘摇的上海,也不相信咸丰大帝会这么快就自行打脸,重新起用自己。然而病急乱投医的薛焕却是毫不理会,只是立即亲笔写了一道奏折,用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奏请重新启用吴老买办。

    再接着,让吴老买办诧异万分的事就发生了,没过得几天时间,咸丰大帝竟然就用六百里加急送来旨意,火线任命吴老买办为江苏候补道和松江府团练总办,授权吴老买办统属松江全府团练,并允许吴老买办截留部分关税扩编团练,帮助薛焕保卫上海财富重的。而薛焕屁颠屁颠的拿着圣旨跑来找吴老买办道贺的时候,之前因为小刀会起义已经被降为五品的吴老买办难免是诧异万分,疑惑自问道“难道说,老夫这一次是因祸得福?”

    更值得让吴老买办庆幸的事其实是发生在南京城里,鉴于上海战场的特殊政治情况,还有畏惧吴超越留在上海的精锐老兵,事实上早在咸丰大帝火急火燎的决定重新起用吴老买办那一天,太平军真正的军事统帅杨秀清就已经在南京城里对太平军东路军下达了命令,要求东路军不得攻打上海,准备先通过外交手段说服英法等国同意太平军占领上海,然后再考虑采取军事行动。

    再所以,当孤立无援的苏州和娄县等城市先后被太平军攻破后,苏南全境基本上已经被太平军彻底占领后,上海依然如同中流砥柱一般,牢牢钉在了江苏战场的最东端。吴老买办在满清官场上的地位,也如同上海在江南战场上的地位一样,变得是坚不可摧。。

第二百一十八章 诱之以利() 
关心买办爷爷的同时,吴超越当然也没忘了关心自己的好老师曾国藩,结果让吴超越颇感动的是,自己的好老师好歹不是什么拿钱不干事的坏官,逼着自己留下墨吃纸孝顺一个水师营的装备后,湘淮联军总算还是拿下了池口小城,拔掉了九江太平军扎在长江北岸的这颗大钉子。

    湘军是用吴超越料定的炮火覆盖战术拿下的小池口,凭借火炮数量的绝对优势,湘军先是以水师炮火覆盖了小池口的城外营垒,把太平军打得无法在城外立足只能退守城内,然后曾国藩才指挥湘军陆师缓缓推进,在城外修筑了大量的炮台,以火炮密集覆盖城内,把龟缩在小城里的太平军将士打得根本无法立足,在湘军猛攻下只能是弃城而走,湘淮联军乘机拿下城池,取得联手东征后的首场正式胜利。

    在此期间,九江太平军也曾出动水师救援小池口,然而因为主力已经东援宁镇战场和有些轻敌的缘故,再加上湘军水师汲取之前几次惨败的教训,没有再装备什么长龙、快蟹和拖罟之类中看不中用的笨重大船,选择了以轻便灵活的舢板船搭配红单船建军,极大的限制了太平军水师船小灵活的优势,所以太平军的水师增援没能成功,还没靠岸就已经被湘军水师杀退。而再当罗大纲匆匆征调湖口船队增强水师力量,准备再次救援小池口时,小池口的守军已然宣告失败。

    对太平军来说,丢了小池口是有点可惜,不过小池口毕竟只是主战场外围的一个据点,局部的失利影响不了全局,在西线主守的战略方针影响下,罗大纲果断拒绝了部下提出的反攻小池口的建议,选择将水师主力布置在湖口战场,陆师坚守九江坚城,继续以铁壁之势迎战湘军,也主动让出了九江战场的主动权。主要还是因为西线的力量不足,不然的话,罗大纲也不给湘军反客为主的机会。

    面对着罗大纲拱手让出的战场主动权,曾老师暗暗得意之余也没客气,很快就挥师渡江,继续用结硬寨打呆仗的办法进攻九江城,还一边在九江城修筑多座坚固营寨,一边写信向吴超越要粮要饷,决心先拿下九江在进攻湖口,然后再南下增援江西腹地战场。

    曾老师的书信差点没让吴超越气歪了鼻子,也气得吴超越当场就砸了桌子,咆哮道“这叫打仗?这叫拿钱粮军饷堆!九江孤悬在鄱阳湖以西,粮草军需后援全靠湖口提供,为什么不先打湖口断其粮草?不先把湖口拿下来,这一仗要打到什么时候?”

    “曾部堂的算盘打得太漂亮了。”赵烈文也十分不满的说道“先攻九江,以水师断贼粮草,他倒是进可攻退可守,有机会有把握就出兵打胜仗,没机会没把握就闭营不出,情况不妙还可以马上撤回湖北寻求我们的保护。但是他为什么就不为我们考虑一下,这样的打法,要耗去我们多少的粮草军饷?”

    “唉,碰上这样的老师,真是我上辈子缺德事做得太多啊。”

    无奈的哀叹了一声后,吴超越只能是皱着眉头商量对策,本来以湖北现在的钱粮税收情况,供养湘淮联军长年作战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水路运粮又十分方便,湘淮联军在九江耗粮和在田家镇耗粮其实区别不大。但吴超越现在已经不需要曾老师替自己看守门户了,吴超越现在想要的东西只有一样,就是曾老师的命!

    想要曾老师的命,当然不能让曾老师长期赖在十分安全的九江战场,让曾老师赶紧带着湘淮联军滚进江西腹地才符合吴超越的利益。不然的话,太平军的主力即便回师九江找曾老师决战,曾老师也有脚底抹油和向自己求援这两个选择,只有让曾老师滚进了江西腹地,自己才有可能勾结杨秀清坑死曾老师,太平军主力回师江西时,自己也有借口因为道路阻塞而无法出兵江西,坐看太平军替自己干掉曾老师!

    背着手在巡抚大堂上转了几个圈子,吴超越迅速拿定了主意,冲赵烈文说道“我以为,目前对我们最有利的局面是让老师先打湖口,拿下湖口断绝九江粮援,也打开进入江西腹地的道路,然后让老师的陆师主力进兵江西腹地,甩掉他这个钱粮负担,让他去吃文俊去!”

    “如果真能这样,那对我们来说当然是最好不过。”赵烈文点头,又苦笑说道“但是慰亭,以你老师的聪明程度,怎么可能会让我们这么舒坦?”

    “只有诱之以利。”实在拿极品老师无招的吴超越又叹了口气,然后才问道“你分析一下,如果老师的主力进兵江西,对他来说有那些利益所在?”

    盘算了片刻,赵烈文答道“有三利,第一利是有功可抢,长毛的主力东倾,江西空虚,是光复沦陷州府的难得战机,立功容易。”

    “第二利是有钱粮可图,打下被长毛控制的沦陷城池,城里的钱粮当然归你老师所有,又可以乘机安插官吏,建立厘卡,源源不绝的获得钱粮补给。”

    “第三利是乘机扩军,打九江目前你老师手里的兵力倒是勉强够用,进兵江西腹地光复沦陷的二十几个府县,你老师的兵力肯定不够,正可以名正言顺的招兵买马,收降纳叛,扩大他的军队规模。”

    吴超越微微点头,又盘算了片刻后,吴超越吩咐道“两道书信,第一道给李鸿章,把这三利告诉他,替我劝他乘机出手抢功,建立万世不易之功业。也替我告诉他,我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第二道给江西巡抚文俊,陈述目前光复江西沦陷城池的难得机会,也替我介绍我和李鸿章的亲密关系,请他代我照拂少荃,多给少荃立功机会,也请他直接借调少荃父子的式字营到江西腹地参战。对了,记得给文俊捎一份礼物,尽量贵重点。”

    “慰亭,你想抛砖引玉?故意力捧你那位师兄,让曾部堂眼红,引诱曾部堂亲自南下江西腹地抢功?”

    赵烈文好奇的问,见吴超越点头后,赵烈文便又问道“但是慰亭,你考虑过这个问题没有?你老师那能让你那位师兄拣这样的大便宜?他如果借口兵力不足拒绝让式字营单独南下怎么办?”

    “我就是要他提出这个借口。”吴超越微微一笑,说道“老师只要提出这个借口,我马上就让王国才率领驻扎在田家镇的绿营兵东下,到九江去给我老师助战,让少荃可以腾出手来南下江西腹地参战。”

    赵烈文一听大笑,狂笑道“慰亭,亏你还有脸说,你摊上这样的老师是上辈子做的缺德事太多,依我看来,曾部堂碰上了你这样的学生,才是他三辈子都没干过什么好事啊。”

    “还不是被他逼的?”吴超越苦笑回答。

    牢牢抓住了每一个人的自私心理,吴超越的抛砖引玉之计自然是进行得十分成功,收到了吴超越的书信后,正在急着建功立业的李鸿章马上就大为心动,立即找到父亲李文安商量单独南下抢钱抢粮抢功劳的计划。而江西巡抚文俊虽然是出了名的刁钻难缠,但伸手不打笑脸人,既收下了吴超越使者双手奉上的厚重礼物,又考虑到与吴超越比邻而居,说不定有那一天就会求到吴超越,所以文俊还是一口答应替吴超越照看李鸿章,也马上去文目前已经踏上江西土地的李文安父子,要求李文安父子率领式字营南下江西腹地,帮助江西清军收复被太平军夺占的城池土地。

    对于已经被吴超越成功钩起胃口的李鸿章来说,文俊的征调命令无疑就是瞌睡时送来的绣花枕头,几乎没耽搁一分钟,李鸿章马上就拉起父亲跑到老师面前请令,要求率领式字营单独南下,去帮江西清军收复失陷土地。

    “式和,少荃,你们开什么玩笑?我们的水陆兵力加在一起才九千人,围困九江长毛尚且力有不及?那能再继续分兵南下?想南下杀贼可以,首先得把九江湖口的长毛歼灭了,疏通了水上道路,然后我们再分兵南下不迟。”

    同样被赵烈文料中,曾老师果然以兵力不足为借口,断然回绝了让式字营单独南下的要求。李鸿章当然不肯罢休,说道“恩师,拿下九江湖口再南下增援江西腹地,从战略上来说确实比较稳妥,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拿下九江和湖口?九江是被我们包围了,可湖口还被长毛完全控制,只要一有机会,湖口长毛就可以通过水路给九江送来粮草、军需和弹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耗到九江的长毛粮竭,如你所愿的被迫主动来攻打我们的坚固营地?收到反客为主之效?”

    “不要急,少荃,式和,你们不必着急。”曾国藩神情颇为自信的说道“你们放心,要不了多少时间,九江湖口的战局就一定会出现改变,还是有利于我们的改变。”

    在小池口进言时已经吃过暗亏,李鸿章这会当然不会再相信老师的鬼话,只是极力坚持道“恩师,战机稍纵即逝,现今长毛主力东倾,正是我们在西线发力的大好机会,如果为了围攻九江一城而浪费时机,那么长毛主力一旦回援江西,我们再想后悔就来不及了。”

    “少荃,可我们现在的兵力不足啊。”曾国藩苦笑摊手,说道“你们带着式字营走了,九江战场上的陆师就只剩下四千多人,九江城里的长毛乘势发起反击,如何抵挡?”

    李鸿章无言可对,也终于明白了好师弟吴超越为什么会和老师闹得这么僵碰上这么一位宁死不吃亏的老师,做学生的真是想不忤逆都不行啊。

    “曾部堂,照这么说,如果九江战场这边的兵力能够得到补强,那式字营就可以南下了吧?”

    这时,帐下突然响起了一个意外声音,曾国藩则是想都不想,马上就答道“那是当然。”

    话刚出口,最大缺点是缺乏急智的曾国藩就已经把肠子悔青,因为他已经反应了过来,问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忤逆门生吴超越强行安插进湘军的代言人杨文定。结果也不出曾国藩所料,杨文定立即就说道“那这好办,老夫这就给吴抚台去信,请他派遣田家镇驻军东下九江助战,帮助曾部堂你继续围困九江,让式和和少荃可以安心率领式字营南下增援文抚台。”

    曾国藩脸色微变的时候,李鸿章却已经恨不得抱着杨文定亲上一口,心中暗道“到底还是慰亭啊,什么都替我想到了。慰亭,你放心,你对我的种种恩情,我终身不忘。”

    曾经在官场混得比曾国藩还好的杨文定当然也是一个狠角色,抓住曾国藩已经开口答应这点,马上就当场提笔做书,替曾国藩向孙女婿请求援军,然后立即派人用快船发出。见此情景,李文安和李鸿章父子当然是欢喜不胜,对幕后指使吴超越感激涕零,曾国藩则是谈笑自如,也笑呵呵的当面向杨文定道了谢。

    当众谈笑自如,到了背后没了外人的时候,曾老师当然当着他的几个弟弟摔了茶杯,骂道“小混蛋,这么小点年纪,竟然也学会了制衡之术,故意扶持式字营来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