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之乱臣贼子-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圆荒苋醚蠊碜优龅诫尴茸媪昴沟囊徊菀荒荆。 

    就这样,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咸丰大帝只能是被迫同意了接受英法公使当面递交国书,惇王爷和醇王爷这对难兄难弟也只能是硬着头皮背上黑锅,在卖国条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结果英法公使对此倒是松了口气,对国内政府有了交代,的确很喜欢考古工作的额尔金却是万分遗憾,还对惇王爷兄弟说道:“密斯特惇,密斯特醇,我就把你们祖先的陵墓打开看一看,不拿任何东西,你们能否答应让我满足一下好奇心?”

    “额尔金将军,你就是叫我们的福晋陪你过夜都行,但绝对不能动我们的皇陵!绝对不能动我们的皇陵啊!”这是惇王爷和醇王爷哭着喊着的回答。

    顺便交代一句,因为惇王爷两兄弟是在最后通牒的时限之前签署了条约,在圆明园里已经捞得盆满钵满的英法联军便也兑现承诺,没再放火焚烧圆明园,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也以此逃过了劫难。而给英法联军带路抢圆明园的旗人李崇年在同样大捞了一把之后,也十分聪明的早早就逃出了京城,逃到了山东蓬莱隐居,还改了个姓,姓了个门里有字的姓。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北京条约中有一条是允许英法公使当面向咸丰大帝递交国书,还是不想和英法公使见面的咸丰大帝便迟迟不肯返回京城,再次指示惇王爷兄弟与洋人交涉敷衍,设法避免与洋人见面,回銮之期一拖再拖,还因为逐渐喜欢上了在热河的生活,越来越不想返回京城,也和历史一样,在热河纵情于酒色鸦片,身体情况逐渐的迅速恶化。(。)

第三百零五章 想为鸡首() 
咸丰大帝北狩热河,对地方督抚全面放权,湖北境内最高兴的人其实是武昌总兵王国才——因为人事大权下放,在吴超越的举荐和任命之下,王国才终于补上了梦寐以求的湖北提督一职。接替王国才出任武昌总兵的,则是绿营兵中的奇葩毕金科。

    湖北高兴的人绝不止是王国才和毕金科,还有无数的吴超越帮凶党羽也在其中受益,许多战功显赫的吴军老人乘机走上前台,在吴超越的提拔下出任重要职位,替吴超越牢牢控制住了花老狐狸留下的督标和鄂勇,也迅速卡占了郧阳和宜昌等咽喉要地,极大的拱卫了湖北腹地的安全。同时在戴文节提供的秘密情报支持下,满清朝廷安插在湖北省内的几颗钉子也被吴超越通过各种手段迅速边缘化,让吴超越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基本控制整个湖北。

    还有最关键的军队方面,没有了满清朝廷的制约掣肘,吴超越当然是毫不犹豫的接管了湖北境内的所有军队,包括湖广督标和湖北鄂勇在内的四万三千人左右的军队,并立即着手大刀阔斧的改革,汰弱存强重新整编,也重新武装训练,决定把省内军队的数量控制在财政可以负担的五万人左右,并严格制度使之只听令于自己一人。

    经济和工业方面,吴超越除了加快建设湖北银行的西南金融网络之外,又极度无耻的勾结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周边省份的经济侵略,倾销各种工业产品。赚到的银子除了扩军养兵之外,也大量投入于湖北的工业建设,再度扩建大冶工业基地及在汉口建立的纺织厂,并在汉口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火柴厂,逐步建立并完善湖北的工业体系。

    与此同时,吴超越也十分注重对西方资金和技术的引进,不断游说西方商人投资汉口建立各种现代化工厂,许之以税收优惠及行政支持,昧着良心帮助西方商人以低廉薪金招募内地工人建立血汗工厂,让西方列强可以就近在湖北生产工业产品在亚洲倾销,让洋人牟取暴利同时也乘机分到了一杯羹。

    除此之外,吴超越在不是十分急需的情况下,还以湖北的关税和盐税为担保,向英法美等西方列强的银行申请贷款,故意把自己绑上西方列强的经济战车,换取西方列强对自己的政治和经济支持,也为将来起兵反清时争取列强支持建立基础。——简单的说,吴超越就是要让西方列强觉得只有自己控制中国,才能还他们的钱,也能帮他们更多的挣钱。

    在湖北放开手脚大干的同时,吴超越当然也没忘了凭借署理湖广总督的权力早早向湖南伸手,一边毫不客气的让挂名湖南提督的冯三保实领湖南提督一职,通过冯三保控制湖南绿营,并将冯三保从湖北带到湖南的军队单独编制为湘勇;一边积极拉拢湘军和楚勇,争取把湘军和楚勇全部收编进湘勇,在湖南建立起一支能够确保控制全省的军事力量。

    也不知道那个环节出了问题,吴超越尝试收编湘军和楚勇的举动,还在进行中就已经被湖南巡抚崇恩发现,也马上引起了崇恩的警觉,尽管与吴超越的关系一直良好,但做为一个满人和旗人,还有湖南目前事实上的土皇帝,崇恩当然不可能容忍在军事上被吴超越彻底架空。所以崇恩也没客气,马上就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湖南财政大权,与吴超越展开了对湘军和楚勇的争夺,试图把湘军和楚勇收编进自己的抚标,借以监视和掣肘吴超越手里的湖北军队。

    按理来说,身为湖南巡抚的崇恩想收编湖南地方军队应该比吴超越容易和方便许多,然而对崇恩来说很不幸的是,湖南的财政和湖北的经济相比实在是太糟糕了,崇恩的两个坑爹前任一个刮得狠一个贪得凶,早就把湖南搞得是人穷民贫,同时太平军侵让湖南腹地时,又搞烂了一大片湖南的精华之地,湖南的藩库里也早就是空空如野,赤字经营,崇恩打算收编湘军和楚勇的想法虽好,拿不出军饷来供养这些丘八大爷却几乎是空话一句。

    即便如此,崇恩还是没有放弃努力,还是写了两道书信分别给楚勇首领刘长佑和江忠济,还有湘军目前的老大胡林翼和杨岳斌,定了个时间约他们一起到长沙来开会,讨论湖南军队的整编问题。

    结果也还好,尽管拿不出军饷来湘军楚勇养家糊口,但因为已经不必承担漕粮的负担,崇恩至少还可以保证湘军和楚勇的口粮供应,所以为了能吃上饱饭不被断粮,刘长佑和胡林翼等人还是乖乖的按期来到了长沙,与崇恩在湖南巡抚衙门里见了面。

    “各位将军,现在的情况你们也知道,洋人打进了京城,皇上北狩热河行宫,临行前颁布诏书,让大清各省财政自主,也让各省督抚自行招募和组建军队平定长毛,抵御洋人进犯。而我湖南呢,大股的长毛虽然已经被驱逐出境,但小股的乱匪仍然是多如牛毛,还有周边的广西和江西也极不太平,可以说是身处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之中。”

    慢条斯理的说了一通开场白,崇恩也不着急,继续打着官腔说道:“然而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我们湖南的军队却存在着一个要命问题,就是军队杂乱,令出多门,省内主要军队竟然有绿营、湘勇、湘军、楚勇和抚标五支之多,缺乏统一的指挥,各军之间各自行事,各自为战,形同散沙,如此下去不要说是继续出省平叛了,就是保境安民和抵御发匪再次袭扰都难如登天。所以本官今天把你们请到这里来,就是想商量一下如何统一整编军队,统一指挥号令的大事。”

    其实崇恩还没把话说完,胡林翼和刘长佑就已经明白崇恩是想让湖南抚标收编他们了,也一起点头说道:“抚台大人所言极是,具体如何行事,还请抚台大人示下。”

    “本官的想法是这样的,干脆把湘军、楚勇和本官的直属抚标合并为一支军队,重新整编。”崇恩终于图穷匕见,说道:“三支军队合并之后,由本官为帅,胡林翼和刘长佑两位将军为副帅,统一号令及指挥,如此一来,便可在确保湖南本省安全的情况下,让冯三保冯军门的湘勇可以放心出省作战,平定省外长毛。”

    胡林翼和刘长佑等人都不吭声,还都有些佩服崇恩的胃口,想一口吃掉湘军和楚勇的同时,竟然还想乘机把冯三保给赶出湖南,削弱和摆脱冯三保对湖南绿营的控制影响。

    “各位将军,怎么都不说话?”崇恩微笑问道:“难道你们担心,湘军和楚勇并入了本官的抚标之后,本官还会亏待你们不成?”

    “抚台大人言重了,末将等那敢有这个心思?”楚勇首领刘长佑终于开口,说道:“都是为了杀贼平叛,楚勇并入大人你的抚标当然没问题,但是抚台大人,我们的军饷怎么办?”

    “当然是照常支付。”崇恩轻松笑道:“沿用骆抚台和曾大帅此前留下的常规,正勇每月军饷银四两二钱,抚恤也和之前一样。”

    “那么抚台大人,能不能保证按月准时发放?”刘长佑问道:“还有,此前拖欠我们的军饷,能不能在军队合并前全部补齐?”

    崇恩的笑容有些尴尬了,很勉强的说道:“刘将军多虑了,三军合并之后,你们的军饷当然会按月准时发放。至于拖欠你们的军饷嘛,当然也会如数补齐,但是刘将军你也知道,湖南的钱粮情况现在不是很好,所以得请刘将军再宽限本官一段时间,然后再慢慢补法。不过本官可以保证,拖欠你们的军饷绝不会少一个大子,迟早会补发完!”

    刘长佑又不吭声了,还满肚子的嘀咕抱怨,暗道:“你把老子当猴耍?三支军队合并整编后楚勇就没了,所有将领都只听令于你,到时候拖欠的军饷你还会再补发?还有,三支军队合并后规模至少也在两万五千人左右,每个月军饷少说也要十三万两银子以上,你能保证每个月都按时发放,老子第一个不信!”

    这时,满面病色的胡林翼突然开口,咳嗽着说道:“崇抚台,如果能够保证军饷照常发放,湘军并入大人你的抚标当然没有问题,但下官斗胆,希望湘军能够延续现有编制,仍以旧将统兵,但是当然,湘军上下只听令于崇抚台你一人,下官与厚庵为副,替大人你统兵作战。”

    “怎么不提拖欠军饷的事?”

    刘长佑惊讶扭头看去时,却见胡林翼的神情黯然,目光游离,仿佛自言自语一般的说道:“抚台大人放心,不是下官不想交出兵权,是下官实在不忍曾大帅辛苦创建的湘军亡于我手,也不愿让跟随下官多年的那些老兄弟抱怨,抱怨我不为他们着想……。”

    见胡林翼这副颓然模样,刘长佑也隐约猜到了原因,知道胡林翼是再也无法承担自筹资金供给湘军的重担,宁愿把兵权交给崇恩也不想再苦撑下去,只是胡林翼不想让湘军在他手上成为历史名词,又害怕崇恩乘机罢免撤换湘军旧将,所以才坚持提出了保留编制和军中旧人的要求。

    当然,刘长佑也非常不明白一件事,就是胡林翼为什么不肯接受吴超越的招揽,率领湘军并入冯三保麾下的湘勇?——虽然私底下没有通过声气,但刘长佑可以肯定,吴超越绝对也给胡林翼写过书信,邀请湘军并入湘勇。

    疑惑间,刘长佑忽然又醒悟了过来,暗道:“难道说,胡林翼是因为吴抚台要撤消湘军的番号,彻底的重新整编湘军,所以才不肯接受吴抚台的招揽邀请?”

    果不其然,当崇恩微笑着问起胡林翼就这么看重湘军名号时,胡林翼果然点了点头,有气无力的说道:“不瞒崇抚台,其实冯三保冯军门也对我说过把湘军并入湘勇的事,我也是提出了这两个要求,只是冯军门暂时还没给下官答复,所以事还没成。但抚台大人你如果现在就答应下官的请求,下官现在就把湘军兵权交给你。”

    崇恩哈哈一笑,果断点头,说道:“那好,既然贶生你把话说到这步了,那没问题,湘军过来,名号不变,旧将不动,正式编制为本官的抚标第二镇。”

    胡林翼赶紧和杨岳斌一起起身道谢,期间杨岳斌还和崇恩互相交换了几个眼色,神情都是颇为得意。结果心思甚细的刘长佑发现了这一点后,也很快就醒悟了过来,暗道:“问题应该是出在杨厚庵身上,我忘了胡林翼病势沉重,他一旦倒下,杨岳斌肯定是接任他的第一人选。这小子一向是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当然不愿听令于还要受吴抚台指挥的冯军门,只想直接听令于崇抚台,做崇抚台麾下的第一大将。”

    顺利用一个番号收编了湘军之后,崇恩当然又微笑着向刘长佑问道:“刘将军,怎么样?本官也给你保留楚勇名号,让你率领楚勇成为本官抚标第三镇如何?”

    刘长佑笑了,回答道:“回崇抚台,实在抱歉,末将还要考虑一下,也准备和同生共死多年的弟兄们商量一下,然后再给你答复。”

    崇恩当然不干,不断用言语撩拨鼓动,想让刘长佑当场同意被自己收编,那边胡林翼和杨岳斌也不断劝说和煽动。然而很可惜,刘长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