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之乱臣贼子-第4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任何理由的贸然自封为王,是很有可能引发难以意料的后果。

    赵烈文没继续下去,早就不想给满清朝廷打工的吴超越却还在盘算这个念头,暗道:“惠甫的话确实很有道理,要想走最后那一步,首先就得走前几步,循序渐进打好铺垫才是正道,得尽快想些办法,试探一下众人对我取代满清的态度和立场。”

    虽然动了这个念头,然而具体如何试探众人对自己称王代清的态度立场,吴超越一时半会却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同时另外一件大事也在这几天放到了吴超越的面前以迎娶正妻之礼迎娶曾国藩长女曾纪静。

    吴超越和曾纪静的亲事是再典型不过的好事多磨,托了开明岳母聂母的福,名门之后曾国藩家虽然勉强答应了把曾纪静嫁给吴超越做侧室,然而第一次约定的婚期却偏巧赶上了咸丰大帝蹬腿,打着大清忠臣旗号的吴超越必须要为咸丰大帝服丧一年,只能是婚期推迟了一年。而一年之后婚期将至时,又偏巧赶上了清俄联军杀入长江,吴超越只能是再次推迟迎娶曾纪静的日期,专心应付强敌。

    还好,曾国藩的遗孀欧阳氏还算通情达理,知道吴超越的苦衷没有责怪,还接受了聂士成那位凶悍老娘的建议,带着全家迁居武汉,方便吴超越在合适时间正式迎娶曾纪静,欧阳氏一家来到了武汉之后,吴超越当然得在第一时间去给未来岳母兼师母磕头。然而很遗憾,欧阳氏接见吴超越时,恪守礼教制度的曾纪静没能出来与吴超越见面,让早就对漂亮师妹垂涎三尺的吴超越很是失望了一把。

    一直留在湖南老家看家,欧阳氏此前当然从来没有见过吴超越,结果在见面时,吴超越没有半点长处的干瘦脸蛋也让欧阳氏颇为失望,很是有些遗憾女儿这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不过还好,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欧阳氏很有城府,再是替女儿遗憾也没表露出来,只是以礼接待吴超越,还和吴超越闲聊了几句。

    闲聊中,当谈及吴超越的勤王讨逆大事时,欧阳氏还突然为了吴超越一句,道:“慰亭,民间传言,说你起兵清君侧并非为了剪除乱党,而是为了你自己,还传说你有窥视帝位之意,不知道你听说过这样的传言没有?”

    “听说过。”吴超越坦然点头,又厚颜无耻的说道:“不过学生问心无愧,也迟早会用事实证明这些传言完全是京城乱党和无知愚民的胡说八道,无耻污蔑。”

    “那就好。”欧阳氏竟然流露出了欣慰之色,说道:“你老师一生忠于朝廷,至死不渝,你如果真有什么僭越之心,只怕他在九泉之下也难瞑目。”

    吴超越傻眼的时候,旁边的聂母也接过话头,朗声对欧阳氏说道:“夫人放心,慰亭他如果敢有什么僭越之心,用不着你教训,我就第一个不答应。”

    吴超越更无语言了,只是在心里说道:“想不到满清朝廷的奴化政策竟然能这么成功,连两位可以跟着我享受荣华富贵的岳母都这么反对我称帝,我如果贸然称王,只怕是得有不少人反对。”

    事虽小,饱受礼教毒害的欧阳氏和性格耿直的聂母也代表不了吴军众人的态度立场,然而这件事却还是在吴超越心中留下了一个小疙瘩,也益发觉得自己是应该早些打好称帝代清的基础,不能步了袁世凯的前尘,刚一称帝就天下反对,万民共讨。

    有些郁闷的回到了自己的讨逆大元帅府后,才刚在后堂里坐定,赵烈文和阎敬铭这两个得力帮凶就走了进来,把一份满清朝廷的邸报放到了吴超越的面前,由赵烈文说道:“慰亭,快看看这份邸报的第三页,京城乱党可能要有大动作了。”

    接过邸报翻到了第三爷,仔细一看时,吴超越顿时吃了一惊,脱口说道:“景寿起复,封御前大臣?匡源起复,任礼部右侍郎?”

    “还有最后一页。”阎敬铭说道:“御史任兆坚奏请为柏翻案,不但遭到了两宫太后的断然拒绝,自己也丢了但我那个大侄女慈禧绝对不会看不出来,和我谈判绝对没有任何的成功希望,还有可能被我耍,甚至可能激怒掌握禁军兵权的三个小叔子,逼得他们狗急跳墙再次发起政变。冒这么大的风险做无用功,我那个大侄女还没这么傻。”

    “我和丹初先生刚才议论时,也觉得这一点很不对劲。”赵烈文也说道:“我们怀疑,两宫太后和乱党各大首领很可能已经在背底下串通好了,准备先演一出苦肉计,假意把几个乱党首领削爵夺权,显示与我们和谈的诚意,然后把我们诱上谈判桌,乘机取事。”

    “我和惠甫还认为,乱党此举的真正目的是行缓兵之计,先骗得我们放缓进攻,赢得喘息时间,等待罗刹人的再次出兵帮忙。”阎敬铭补充道。

    赵烈文和阎敬铭的分析思路自然正确,吴超越也一度倾向于这个可能,然而再仔细推敲之后,奸诈过人的吴超越却又生出了疑心,疑惑说道:“还是不对,英国人和法国人给我提供的情报清楚显示,罗刹人这次出动舰队万里来袭,已经派出了最大的可机动力量,除非罗刹人不再要他们的波罗的海海防,否则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他们已经派不出新的舰队再来给乱党帮忙。”

    “或者罗刹人准备直接派遣大批军队东进,走陆路来给乱党帮忙?”

    阎敬铭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能,然而吴超越一听就笑了,说道:“丹初,你没去过罗刹国,不知道从罗刹国人口密集处到我们大清的东北有多远,路有多难走,在没有铁路的情况下,罗刹国真要是派大批军队从陆路过来,后勤补给根本无法保障,还没走到我们大清的东北就得先饿死一大半人。”

    新的可能也被吴超越排除后,阎敬铭顿时犯了难,皱着怪眼说道:“那京城乱党到底是想干什么呢?就现在的情况,不管他们再怎么行缓兵之计,也没有任何的办法扭转天下局势了啊?”

    “猜不到就甭费那脑子。”赵烈文很没担当的说道:“以不变应万变,等京城乱党派人来要求谈判的时候,我们随便和他们谈一谈或许就知道了。”

    “也是。”阎敬铭点头,说道:“京城乱党派人来要求谈判,我们不能不谈,先虚与委蛇,一边备战一边谈判,谈不拢就打。”

    “我们不能不谈?”吴超越突然醒悟了过来,脱口说道:“我明白了,京城乱党的真正目的很简单,就是只要和我们展开谈判就行!”

    “只要和我们展开谈判就行?什么意思?”

    赵烈文和阎敬铭一时没反应过来,然而再心念一动后,赵烈文和阎敬铭顿时都是一拍大腿,异口同声的说道:“我们忘了长毛的反应!我们和长毛缔结得有联手消灭乱党的盟约,和京城乱党谈判等于就是对长毛背信弃义,长毛就有可能和我们翻脸再次开战!”

    “最简单也最直接的离间计,一个服软求和就能让我和长毛有极大可能重新开战,我那位大侄女的手段果然厉害。”吴超越摇头叹服,凭直觉就认定这是慈禧的杰作当然,吴超越并不知道的是,慈禧的狠辣手段还远远不止如此。

    “这一手更绝的是,我们就算识破了他们的手段,也非得上套不可。”赵烈文也颇为钦佩的说道:“我们一直打着大清的旗帜,也一直宣称自己还是大清臣子,京城乱党要求和谈我们如果不接招,就没办法向天下人交代。”

    “慰亭,既然乱党的真正目的已经被你识破,那你打算如何应对?”阎敬铭直接向吴超越问道。

    “这个倒是容易。”吴超越顺口说道:“只要提出几个京城乱党绝对无法接受的和谈条件就行,比方说要两宫皇太后先把恭王爷和僧王爷交给……。”

    话说到了这里,吴超越又自行打住,因为吴超越又突然想到了一点既然自己能够轻易想到破解之策,那么以慈禧的奸诈狡猾,又那能想不到?所以吴超越在心中也立即提醒自己,“千万别把我那个大侄女想得太简单,她亲自出手,这么煞费苦心的引诱我和长毛重开战事,就一定有她的把握。”

    …………

    吴超越还在对慈禧的手段琢磨不透的时候,慈禧却已经开始了动手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的京城里,招架不住众多朝廷命官的苦苦哀求,慈安和慈禧终于收回了此前颁布的拒绝和谈禁令,赦免了十几个因为上折子请求和谈而下狱的官员,决定以新任御前大臣景寿为使,携带同治诏书南下湖北,诏令仍然以大清臣子自居的吴超越与满清朝廷展开和谈。

    除此之外,慈安和慈禧还以染疾患病为由,暂时罢免了鬼子六的一切职位,把鬼子六撵回家中读书,借以显示与吴超越和谈的诚意。

    当然,南京城里的杨秀清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只等吴超越和满清朝廷接触谈判,杨秀清就要以此为由抗议反对,故意恶化与吴超越之间的关系,以便随时撕毁盟约,在关键时刻封锁长江航道,保住满清朝廷也保住自己。

第四百二十二章 露出马脚() 
有稳操胜算的把握,同时为历练军队和统兵将领,在夺占山西的战事中,吴超越就基本上没有关心过前线指挥和战略战术的问题,放手让刘坤一、江忠济和李续宾三支军队自行其事,还是在刘坤一率军攻破太原之后,吴超越才让人汇总了一下山西军情战事,亲自查看了解。

    不看不知道,一看吴超越自己都吓了一跳,先后分两批投入山西战场的三万两千吴军在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扩张到了六万余人,其中以刘坤一部扩军速度最快,从解州出发时不过万余人,打下太原后已经超过两万八千人。有李鸿章做参谋的江忠济军也十分凶悍的把一万三千军队扩张到了两万以上,只有帮着刘坤一打太原的李续宾兄弟扩军较少,仅仅只增添了三千多军队。

    山西虽富,然而在生产力还十分落后的时代,供养这么多军队仍然还是十分吃力,为了获得钱粮军饷补给军队,三支吴军之间还明显存在着明争暗斗,私下竞争。

    冲在前面的刘坤一军为了多抢钱粮,不顾军队疲惫刚打下介石就向祁太平三县开拔,厚着脸皮强抢这三座商业重镇,期间还故意没有分兵去打马岭关,接应从辽州北上太原的吴军李续宾部尽快杀进晋中平原。

    李续宾兄弟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晚了一步没能抢到祁太平三大商业重镇的钱粮,就干脆冒险继续北上,孤军攻打与太原近在咫尺的榆次,又抢先分兵去打寿阳,连犯分兵太过的兵家大忌,最终虽然侥幸成功,但吴超越却光是看报告都为他们捏了一把冷汗。

    有李鸿章做参谋的江忠济军更狠,西进独吞了汾州府的府库钱粮不说,又借口防范直隶清军西进增援太原,拒绝与刘坤一、李续宾联手攻打太原,独自东进拿下了平定州和娘子关,早早就抢占了进兵直隶的有利地形。

    看完了这份报告之后,吴超越当然是心中有些窝火,很是不满这几员悍将的不顾大局,自私独行,抢功贪功,同时也无比庆幸山西清军实力孱弱,满清朝廷也优先固保直隶山东没有大力增援山西,所以刘坤一和江忠济等人不管怎么胡来也没遇到大的危险。

    不满归不满,吴超越却没有任何打算指责刘坤一等人的意思,一是因为战前吴超越就已经放了权,允许刘坤一、江忠济和李续宾兄弟自行其事,现在训斥未免师出无名。二是站在上位者的角度,吴超越也更愿意看到刘坤一和李鸿章等晚清猛人互相竞争,彼此不和,不愿意看到他们在山西境内勾搭成奸,铁板一块。

    第三嘛,山西境内的这三支吴军其实都是二线军队,普通士卒的装备落后,精锐战兵的武器弹药则需要仰仗吴超越供给,吴超越是既不怕他们遭到重创,也不怕他们摆脱自己的控制,变成无法掌控的军阀。吴超越信得过的大舅子聂士成可一直在洛阳窝着,也节制着崤函解州等地的吴军兵马,随时可以率领武装到牙齿的吴军精锐教叛徒做人。

    又仔细了解了山西目前的钱粮赋税情况后,吴超越心里自然开始盘算这么一个可能能否在让曾国荃军牵制住山东清军主力的情况下,让山西吴军独自承担起攻打直隶京城的重任?

    盘算的结果是难度不小,希望也不小,清军骑兵主力已经葬送在胜保手中,山西吴军东进华北平原,在后勤粮道的问题上已经危险不大,目前满清朝廷唯一拿得手的军队其实就是骆秉章组建的山东新军,曾国荃军只要取道大名府东进济南,就足以把骆秉章军牵制在山东境内,让山西吴军可以全力攻打直隶京城。而吴超越如果再把聂士成麾下的吴军骑兵派到山东,帮着曾国荃对付山东新军,还有很大希望两个战场同时获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