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李天养也着人,把村中老少都给请了出来,大家欢聚在村中空旷之处,趁这饭菜未齐,彼此交谈起来。

    直到此时,李天养就把整个村子的情况给摸了个一清二楚,还没有人察觉出来。连同那些还在做饭的妇女,整个村子人丁不过七十八人而已,竟然还没有李天养他们狂鲨号一船之人多,除去老弱和妇孺以外,正当壮年的村汉也不过才二十九人而已,根本不足为李天养他们的阻碍。

    加上村中如此清贫的生活,李天养心想,若是此地真的适合居住耕种的话,到时候要像收编这群村人,想必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本章完)

第406章 选定() 
一顿丰盛的饭食,就此拉进了鸡笼村中人,与李天养他们一行人的关系。饭间,李天养他们旁敲侧击之下,倒是从村人嘴里,探听出不少消息来。

    比如此地气候,一到冬季之时,就会阴雨绵绵,时有白雾笼罩其间,久久不散;又比如此地虽然偏远,但也并非世外桃源,时不时也有船只在此停靠,或添加淡水,或整编休息,特别是夏秋飓风肆掠之际,更是少不了船只到此躲避风雨的。

    而这些,却是李天养他们如今所无法看到的东西,但又是李天养他们对于是否选择此地为据点的一大重大考量。

    饭后,李天养又拉着村中熟悉此地的汉子,到处乱转,名为寻芳探幽,实则是考察周围地势。

    几日间,李天养都是带着人居住、吃住在村中,当然,吃喝所用,也都是李天养从船上带来的。相应的,村中诸人,也都跟着沾了李天养他们的光,生平第一次遇见李天养他们如此大方的客人,到让整村人好生享受了几天美味的吃食。

    当然,李天养也不是没有收获,这几天的时间里,李天养也在村中乡人的带领下,把整个村子周边的区域都转了一个遍,对于鸡笼此地的优劣之势也都有所判断了。

    只是如今,李天养还没有下定决心,到底是否在此地驻扎,建立据点。

    其中优势之一,鸡笼之外的码头,却是一副天然优良之深水海港。虽然岛上有这村人居住,海边因此搭建了一座简易码头,然则这码头也就只是出入他们自己建造的小小渔船而已。但是,仅仅只是这个小小码头,却已经能让吃水极深的狂鲨号轻松停靠在此,而不觑有搁浅的危险了。

    当时李天养他们停靠在此的第一时间,其实就已见识到了这一大优势,也怪不得这里时有海船停靠,在此补充淡水。

    优势之二,那就是鸡笼地形,入海口之处,因一座海岛堵住出路,故而有些狭窄,然而内里却是极宽,当然,到得里面,又收缩变窄。而在其两侧,周围悬崖峭壁、山丘林立,倒是跟葫芦岛上的地形有异曲同工之妙,易守而难攻。

    优势其三,此地虽受大元恶名笼罩,却因地处繁华航线边缘,又是极好的避风之港,早为众多过往海客所熟知,却是少了李天养他们日后经营之苦。

    当然,鸡笼也不是没有劣势之处的。

    劣势之一,鸡笼身处大元东部,地势不比西部地带,地域当中大多是为丘陵,虽然山丘都不算很高,但是开垦难度定然比平原要大得多。而且,日后若是种植粮食,或因水利覆盖不及的缘故,恐怕山丘梯田地带更容易受到天灾的影响。

    劣势之二,鸡笼附近并无大型淡水来源,对于营地建立以后所需的各种作坊来说,极为不便,而且,海船航行日久,也许进入淡水河流之中灭杀各类寄生物种,是为常识。

    劣势之三,鸡笼地处东北,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阴寒无比,对于营地中大多数人而言,未必适应此等气候。又多有雾雨天气,于防御而言,更易受到外敌袭击而己方多无所防备。

    正是这优劣都有,才让李天养无所选择,犹豫不决。然而最后,李天养还是下定了决心,把第二个据点就此选择在了这里,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后世那个基隆名城的影响。

    虽然不是十分肯定此鸡笼就是彼基隆,但是世间之事哪有那么凑巧,就在一个海岛之上就有两个发音完全相同的地名呢!因此,在李天养的心中,已经是有七八分肯定这个鸡笼就是后世的那个基隆了。既如此,那么想必后世那个基隆能够名扬海内外,必有它特有的优势所在。

    下了决心的李天养,也不再对村中之人有所隐瞒,而是正大光明地把他们的打算给说了出来,然后让村中众人自己选择该何去何从。

    村中长者其实这几天也在心中嘀咕,摸不清李天养他们这一行人的真正来意,至于李天养一直挂在嘴边的什么寻幽探秘,对于像他们这种大半辈子经历过许多事情的老人来说,不用多想都知道那是一个借口而已。

    直到现在,李天养把什么都挑明以后,村中诸人大多惊惧莫名的看着这群一直表示友善的海客,没成想他们却是打了这么一个算盘啊!

    倒是长者和村人中聪慧之辈,在度过刚开始的震惊之后,纷纷对此表示由衷的欢迎,同时向李天养他们表示,到时候他们村子也都是他辖下的一员,服从李天养的管理。

    不欢迎也不行啊,就凭他们村子这点实力,别说抵御人家的坚船利炮了,光是如今在场的这几十号披甲之士,就不是他们村人所能对付的。

    而且从这几日的交往之中,也不难看出李天养他们这一行人,衣食富足,不是一个穷苦之主,村人加入其中,再清贫困苦,难道还能比得过现在的生活吗?

    当然,这要把那能把他们村人都给逼到海岛居住来的大陆生活给排除在外!!

    “还好他们识相,倒是省了我们的麻烦!!”李天养心想,若非必要,他实在下不去跟这么一群清贫的村人们为难的意思。

    而且,有了这几十村民的加入,倒是能让李天养提前为这个据点的建立,做些准备。

    比如,村外那几十亩开垦出来的良田耕地,倒是可以提前作为未来营寨的地盘,免去了李天养他们日后重新开荒的境地。

    再比如,李天养可以通过支援一批粮食过来,让村民们以工代赋,提前砍伐一些木头、水竹,开始搭建房屋,准备材料。

    几天以后,跟鸡笼的村民们商量好了他们所需要准备的事宜,李天养留下了一批狂鲨号运载的粮食,随后乘船,带着人返航回去了。

    倒不是李天养不想多给村民们一些粮食,本身他们村子人口就少,再多给他们,他们也消化不了。而且,没有足够的实力保护这些粮食,即便给他们再多,他们能真正吃进肚子里的,也不会有好多,剩下还不都是便宜了那些来打秋风的海贼了!

    李天养也没有想过抽调一批人手到此来,提前筑防,盖因此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冬季结束之前,把葫芦岛上的工事给修缮完成,这样李天养他们才有一个可进可退的前哨站。

    (本章完)

第407章 石堡() 
船行一日夜,又回转到葫芦岛上,此时岛上已是人山人海,往来蘋繁之局面。

    除了岛上的四五千海贼及其家眷在出卖力气,开山劈石之外,另有数百强壮之士,从笨港来,专为修筑两座石堡以及修缮岛上房屋等等。

    建筑之道非比寻常,想要修建一座结实耐用,而且能全面防御的石堡,不是那么简单的。而且,如今李天养他们虽然有了建筑利器……水泥,却也因为此等利器之产生,对于建筑业实是一大颠覆,因此而需要建筑师傅们重新琢磨水泥建筑之道,务求根基牢固,上层坚实。

    这回跟来的建筑施工,以万良为首,皆是笨港营地中熟悉水泥特性之师傅。万良此人,在来笨港之前,已是一个有十多年修砌、建造经验的老师傅了,又兼之他年幼时家境尚好,入过两年私孰,懂得些许笔墨,随后还进过商号,当过几年学徒,学得几手算数,最后才入得此行。

    因之他粗通文墨,兼习算术之故,反倒让他能在建筑一道颇有建树,在他所在乡所小有名气。然则,他时运不济,正是他因此手艺而发家致富只是而,一场旱灾突然而至。

    本来嘛,有套手艺在身的他,不管天灾再猛,也断然不会使他如乡间农夫一样,颠沛流离,可谁知道,他家富庶,最后却引来了土匪强人,一场厮杀,一把大火,把他家烧个精光,一夜之间家徒四壁。

    不得已,为了家人生计之故,万良只得带着家人集体南下讨生活,直到在泉州月港,受到李天养许下的招募条件吸引,终归到了笨港生活。

    如此,李天养他们也就幸运地得到了一位身怀绝技的建筑大师。

    到如今,万良已带人不但为笨港修筑了内城墙,还帮助营地内外的居民们,修筑起了三层高的水泥小楼。正是因为如此多的建筑经验,使得笨港营地在对于水泥的使用上,已是得心应手,对于水泥与粗沙、石块之间的配比,也有了固定的计算方式。

    而这,也全都有赖与万良这位建筑大师的钻研与实践。

    因此,当李天养他们要在琉球海域打造一个牢固的前沿基地时,万良这位营地中的建筑大师,也就顺理成章地出海来为李天养他们勘察地形,计算研究石堡的建筑格局。

    李天养在这方面,向来是有自知之明的,对于这种技术含量较高的事情,还是交给那些专业人士去做就好,他所要做得,就是保障好后勤供应,以及提前制定好与之相关的奖惩制度,以防有人想要滥竽充数等等!

    直到李天养他们出海归来,岛上两座石堡已是以水泥巨石做垒,打下了足够深的地基了,只等在其上构筑石墙,以建石堡。

    李天养行来,只见石堡地基不类华夏古今建筑,倒形似几何图形之六芒星状,然其粗看,却又仿如那六边形之状,倒是稀奇之极。

    “万师,这石堡建筑为何如此奇特啊?”李天养不明究理,因此询问跟随他一起巡查的万良。

    “营主有所不知,此等建筑,乃是我前时随同海商前往澳门,观察洋夷之人建筑有感,后又结合我营地几何之学所得。”李天养此问,正好问到了万良之痒处,对此建筑,他自觉为其多年来之大成,其中奥妙不少,正和找人详述一番,以显其能:“此六边之形,各有夹角呈90度,凡此夹角,正和炮弹攻击之时,十之八九只能以倾斜之角度击打与石堡外墙之上,以营地物理之学论,大半动能皆被斜角所抵消,于石堡损伤不大,又………”

    “好啦好啦,我明白啦。”李天养也没有想到,他所苦思编撰出来的一些基本几何、物理等知识,他在前世都没有用到过,反倒被这几百年前的古人给使用上了,真让他这个时代的著书者所汗颜:“不愧为我笨港第一建筑大师,待到石堡验收成功,万师必为首功!”

    “谢营主!”万良其实心有未甘,意犹未尽,诸多妙处不为人知,实是他这个始作俑者最大的遗憾。

    “不知年底之前,这两座石堡能否完工?”

    “唔,若是天气良好的话,两月的时间,差不多能够完工了。”在心中细算了一番,万良给出了一个李天养满意的答复。

    石堡本身而言,并不算是很复杂的建筑,只要城墙够厚实坚硬,城壁又有足够的高度,且顶部,腹中又有射击好的射口。其余的,就看建筑师自己的巧思妙想,为石堡防御设计诸多额外的妙用而已。

    不过,即使石堡能在年前完工,但是实际上,整个建筑工程真想完事,至少也要在开春之后了。

    盖因葫芦岛此地地处台风肆掠之地,每年夏秋,总有至少一起台风途经此地,因此岛上的居住环境其实十分严峻,大多都是就地取材的竹木结构,却是少有砖石建筑。

    究其原因,实是再好的建筑,也抵不住十多级的台风吹拂,面对台风,动辄就是四分五裂的后果,让岛上诸人再没心思花上功夫构筑砖石房屋,反倒是简便便宜的竹木建筑大行其道。

    当然,这都已是陈年往事,对于李天养他们来说,自从有了水泥之后,通体浑然一体的水泥建筑,在笨港之上大行其道,无论从建造速度、坚实度、以及实用性上来说,水泥建筑都是上上之选,特别是像葫芦岛这种台风途经之地,更是其中建筑无二的选择。

    因此,李天养既然选择此地作为控制琉球海域之前哨,为了驻守其上的队员着想,为了防备其他海贼着想,都有必要下大力,把岛上的建筑按照战时工事为考量。

    如此一来,在李天养的计划中,作为岛上驻员的居住之所,也将是岛上的最后一道牢固的防御工事。固此,李天养决定把所有的房屋,统一在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