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前的事情了。

    当初在谭门之时,之所以这个以前叫合作社的组织会以失败而告终,还是在于当初的李天养太过想当然,完全低估了乡亲们自私自利的本性。

    当初首建合作社之初,自以为了解点前世建国初的合作社弊端的李天养,凭着他在震后为大家忙前忙后,带领着大家救灾所建立起来的一点威信,加上当时也正好赶上劳动力缺失的问题,终归是让他建起了首个合作社,其中囊括了七八十户乡亲在里面。

    初始之时,大家到也相安无事,干活劳动之时也很是卖力,可眼看着收获在即,大家就开始对田地里沉甸甸的粮食动起了心思。

    田地多的人家,自然觉得这田地本是自家的,收割的粮食属于自己那是天经地义;田地少一些的人家,则觉得自己帮着人家田地多的人家打理庄稼,忙上忙下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说也应该分润一点粮食才是。

    虽然建立合作社之初,李天养已经制定了一些分配的方案,可真到分配粮食的时候,大家还是不由自主的产生了纠纷。

    到最后,不管李天养如何分配,总有一方觉得自己吃亏,为了一点点粮食,大家乡里乡亲的能撕破脸皮,当场彼此大骂、甚至大打出手。

    也因此,这个合作社存在了仅仅小半年的时间,就悄然间分崩离兮,没人再愿意加入了。

    “看来你还是没能放过咱们这点牲畜啊!”当玉墨看到文案中,关于每一支合作互助小组可以到齐心堂中领取到一头耕牛时,她不由得叹了口气,怅然若失的说道。

    “你可看好了,这耕牛可不是白给的,五年以后他们可是要付钱、或是赔付一头小牛给我们的!”李天养讪讪一笑,随即强自辩解道。

    按照李天养的计划中,这回的互助小组吸取了上回的教训,一支小组的规模限制在了五到六户人家之间,其中一户为壮劳力充足的人家,其余四五户则是缺少壮劳力的人家。

    如此搭配之下,再加上笨港出资租借给他们这样的小组一头壮实耕牛,应该足够他们一组人手应付日常的生产了。

    说是租借,其实跟送给人家没有区别。但凡是壮劳力充足的人家,没有点利益,人家怎么可能跟那些缺少劳力的人家搭伙干活呢!所以为了鼓励这些人家主动参与进来,李天养只能牺牲团队利益,将手中的百多头耕牛撒了出去。

    凡是这些壮劳力多的人家,帮助四五户缺少壮劳力的人家干满五年之后,配送到互助社的这头耕牛他们就可以以半价购买这头耕牛,或者这头耕牛原本是母牛,那么他们可以在配种以后,还送笨港一头小牛。

    而笨港所得到的租借费用,则是在粮食收获以后,在十五税一的基础上,再抽取少许的粮食而已。总体而言,这对笨港的利益损害较大,而对农户们的受益不小。

    当然,光是这一点利益,也未必足以让人家劳动力多的人家愿意五年如一日地帮助其他人家,在配送耕牛的同时,他们也能通过劳动,在收获粮食之时获取少量的粮食补贴。

    于此同时,笨港还会跟结成了帮扶对子的互助小组签订一个契约,笨港在每季粮食种植之初,会给出种植方案,到粮食收获的时候,笨港将无条件比市场价格高出一成的价格收购这些多余的粮食。

    其中,自然还有许许多多的条例限制等等,李天养把他所能想到的种种问题都给考虑了进去。

    “除了我们笨港受到损失以外,我若是一个普通农户,倒是很愿意加入到这个互助社里来。”玉墨观看良久,终于给出了一个让李天养欣慰的答复。

    “那个损失只是短期的,从长久看,咱们团队还是赚了的!”李天养安慰玉墨说道。

    (本章完)

第520章 互助() 
计划虽然出来了,单数具体施行之前,李天养他们还是召集了各区居委会的成员一起,好生探讨了一番这份方案,直到数易其稿之后,才最终定了下来。

    李天养相信,这回的互助社必然能够大获成功,不再会出现当初的窘境来。因为这回受损最重的,不是加入其中的农户,反倒是作为牵头人的笨港,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那么短视的乡亲们自然愿意加入进来。

    而从长远看,笨港也未必吃亏了。随着团队的扩大,笨港中的土地用于应付整个团队的粮食开销,也渐渐吃力起来。别看现在笨港还有数千倾的土地,每季除了种植蔬菜、供养养殖场之外,剩下的土地也就只能收获数万石的粮食,即便一年能够种上两季以上,但是对比起数千人的团队消耗,还有出售给周边土著、海贼,这点粮食能够积存下来的,实在不是很多,更别说挪做他用了。

    比如说酒精,除了作为日常消耗的酒水之外,黄悠然慈幼局麾下的医所也需要大量消耗,特别是在战时,为了救治伤患,消毒之用上,那更是花销如流水一般频繁。

    再比如说棉麻等作物,除了经济价值以外,其他一无用处,因此笨港肯定是不会考虑种植的,但是深远考虑之下,李天养也不可能一直从外面购买,至少也要掌握这些作物的种植规律出来。

    因此,当跟这些互助小组搭成一套体系之后,农民们手中的土地,除了种植他们一年所需的粮食之外,正好可以腾出部分来满足笨港所需,还不用笨港出人力来打理,更方便了笨港上层灵活调节他们的土地规划。

    事情说起来繁复,但其实施行下来倒是很简单,光是一头耕牛的诱惑,就已经让那些精壮劳动力充足的人家挤破了脑袋想进来,更别说那些正愁着家里劳动力不足的人家了。

    当然,笨港团队内部不是没有怨言的,只是以今时今日李天养的威信,以及笨港团队一直以来的高俸禄、高福利待遇,打压下大家的怨言,实在是很简单的事情。

    随即,在各区居委会的帮助下,一百多个互助小组就这样铺开了摊子,为了将规范到位,李天养所在的笨港团队,还以见证人的身份,让每户加入到互助小组的成员们签订了一份五年的合同,规定好、并解释清楚了五年之内每户人家所要付出的义务和代价,同时他们所得到的权利和回报也都写在了合同之上,让大家日后产生纠纷之时,能有一份白纸黑字,并有当事人签字画押的章程作为参考。

    就这样,趁着这个劳动力缺失的机会,李天养将这个自以为更先进、更合理的劳动力使用方案给颁布了下来,在笨港中顺利的施行了下去。

    而斐力克斯神甫他们这边,也渐渐步入了正轨,不再需要李天养在旁为他们出谋划策,解决问题了。而且,在教堂都还没有修建起来之时,斐力克斯神甫他们就开始在笨港中布施他们的教义起来。

    人家时不时组织着一队以懂得西医的教众为首的医疗组织,深入到笨港联盟土著部族当中去,为他们看病就医。同时他们也带着许多西洋的物件儿,作为礼物送给部族中的族长、长老等高层,加上李天养为他们出具的证明,也算是让他们在部族当中行走,少了许多的刁难。

    当然,作为长相与东方人炯然有异的面容,自然少不了被人当猴子一样围观的窘境。但是这些神甫、教众们却也不以为然,甚至抓住这个机会,向世人们布施他们耶稣会的教义、信仰。

    或许是因为土著人信仰太过粗俾,也或许是人家斐力克斯神甫等人的执着与诚心,这一段时间下来,他们在土著当中的布道计划却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有所收获。

    比起大明朝的百姓来,这些看起来凶神恶煞、杀气腾腾的土著人们,却是纯朴的很,随着神甫们一次次不计得失的下乡治病、免费送药等事件的影响下,倒真的让他们收到了不少的信徒。

    倒不是他们不想先在笨港当中布道,实在是笨港中的百姓们不但就医方便,生活也还算富足,神甫们根本没有施展手段的机会。加上人家大多数根深蒂固信仰道教、佛教和妈祖等本土宗教,一如在大明朝内陆当中,甚至更难,使得神甫们诸多手段都无法施为,最终只能先找土著们下手了。

    这也是李天养有信心敢于将耶稣会给搬到笨港来的原因,只要百姓们安居乐业,这些外来宗教想要在笨港站住脚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为了遏制耶稣会一家独大的局面,李天养还悄悄派人到大明内陆去找了几个破寺烂庙中的方丈、道长,招了两支同样的宗教组织到笨港来定居。而李天养付出的代价,不过是帮助这群在内陆中生活困苦的化外人士重建两座容身的寺庙而已。

    而且这样做的好处还不少,既然这些穷困潦倒的方丈、道长们能够因为生活而被李天养的人给说动,那么到了笨港以后,想要他们按照李天养他们的方式方法行事,那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可别小看了这些宗教信仰在普通百姓们心中的地位,只要利用的好,像笨港因为根基太浅而使得居住百姓没有归属感的这些情况必然会得到完美的解决。而且笨港高层还能通过宗教的方式,隐蔽地掌控底层百姓的人心、动向。

    甚至等到以后条件成熟,组织、规章等措施完善以后,将受笨港操控的宗教往外扩张,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还不容易引起其他当地固有势力的注意。

    对此,斐力克斯神甫他们不是没有微辞的,但是李天养表面上一边安抚他们的情绪,一边向他们诉苦,表示自己的无奈之情,同时又派出底下居委会、治安局等中层人员强烈抵制耶稣会的态度等等方式,最终还是被他将这一群洋人给糊弄了过去。

    (本章完)

第521章 达海的绝响() 
达海背靠在一张从笨港中抢来的精致圈椅上,枯瘦的右手扶在圈椅的靠柱之上,回想着这半年来的点点滴滴。

    自从他们从笨港狼狈而逃之后,一路北上,在没有道路的丛林中跌打滚爬了七八日的时间,才来到了他儿子法力兀的地盘。

    其间,凡是被他们遇见到的部族,都被他们一拥而上给剿灭了,除了成年战士按照规矩直接杀掉之外,剩下来的妇孺孩童们倒是充实了他们的队伍。因此等到他们来到法力兀的黑豹部落之时,人口不但没有因为长时间的远行而失散,反倒还壮大了几分。

    黑豹部不是一个强大的部族,法力兀再有能力,十来年的时间里白手起家,也就只发展出了这么一个不过五百多人的中小部族。以他们的猎场规模、粮食储备,当然无法满足这么一大批两千多人口的入驻。

    好在虽然达海他们攻打笨港失利,但是他们也不是一无所获,围困笨港之初,作为第一批搜刮笨港居民区的部族,达海等几族手中可是积攒了大量的粮食等物资。

    虽然撤退很是突然,但是几族中人手还算充足,不比那些单枪匹马的单个族人,要运走这些事关日后生计的粮食等物资,几族自然群策群力,一路上艰辛地将这些物资给搬运了过来。

    只是做吃山空的道理,不用有多少知识,这些土著族长、长老们很明白,故而等到在黑豹部安顿下来之后,他们几族的战士就在法力兀的带领下,开始倾袭网罗周边的诸多部族起来。

    如此一来,这些本来与黑豹部相安无事了好多年的中小部族们算是遭了秧,面对一支战士上千,个个龙精虎猛的队伍,他们这些部族又不懂得、也没时间结盟,自然被人家秋风扫落叶一般给清剿一空。

    只是半年多时间,法力兀的部族一下子从原本的五百多人,急速膨胀到了如今的三千七百多人,地盘也足足扩张了一倍,成为比西南百里外的玉山部族还要庞大的部族。

    于此同时,达海他们该将从笨港学到的种植技术应用到他们居住地附近的土地上,大片大片的森林被他们砍伐一空,开垦成一片片肥沃的土地。

    就这样,法力兀的黑豹部迎来了它的飞速发展时期,而作为族长的法力兀,也因为他父亲达海的算计下,成为了一名货真价实的强大部族族长。

    只是随着这一番舟车劳顿的奔波,加上一直为儿子出谋划策,达海这副衰老的身体最终还是垮了下来,在年初之时一场大病差点就要了他的性命。

    如今好不容易从鬼门关中闯了出来,可自家知自家事,达海深感自己该能活下来的时日恐怕不多了。

    今天趁着身体还算得力,他决定邀请以前的合作伙伴,如今他儿子的左膀右臂们一起好好聚上一聚,听听大家以后的打算。

    对于他不远千里跑来投奔的大儿子,达海心中是充满骄傲和自豪的,这些年虽然儿子一个人在外打拼,可作为父亲的他,也没少在背后给予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