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村民们从地下工事中走出来,重见天日之时,曾经熟悉的小镇已经面目全非,到处都是一片破败。

    在甘大彪、李天养他们的组织下,村民们也积极的响应李天养他们的号召,再加上鸡笼港中行政人员对于修建民宿等工作也是得心应手。很快,鸡笼港的重建工作就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战争确实是一个花钱如流水的事情,三四天的战斗,有形无形当中齐心堂光是站前准备和建设,就已经投入进去了至少三万多两银子。到如今战事结束,又有一千多战士的阵亡抚恤,伤病员的救治与安顿工作,还有基础设施的重建工作,让齐心堂手中的储蓄,如流水一般花销出去。

    笨港那边为了隐蔽的关系,早早就断了经济贸易,基本上指望补上从那边输血过来了。

    好在鸡笼港这边发现的金矿,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也并没有因为鸡笼港中的战事而断了他们的开矿工作。

    有了火药、水坝和水力磨坊的加入,鸡笼山矿场这几个月的黄金开采量也是节节高升,从之前一开始的每月五六两、十余两,到如今每月差不多有超过两百两的粗制黄金出产,相比起李天养他们投入到鸡笼山矿场中的成本投入,依然还处于一个回本的状态。

    看起来鸡笼山矿场的收益好像并不算显著,但这些可以说是细水长流,而且以李天养他们之后一直利用土著俘虏来开采的低廉劳动成本,一年下来什么都不用做,李天养他们也能有好几千两黄金的收入,换算成白银至少也有数万两银子呢!

    加上机械分解的速度,比之古老落后的全人工开采、提炼黄金,所展现出来的优势层度,那是更不用说的。

    要知道,除了那些私矿场主暗地里的收益和官方矿场官员贪墨的数目,大明朝万历末年间每年登记在册,上报上去的黄金开采、提炼总额,其实也不超过一万两,从此处就可想而知鸡笼山矿场的生产量是何等惊人了。

    而且,到如今鸡笼山矿场也还远远没有达到他们开采、提炼黄金的极限,每个月的黄金生产量都在提高,等到最终稳定下来之后,李天养他们也不知道矿场最终产量会达到何等地步。

    远洋船队,在李天养他们堤防荷兰人的这半年间,也没有停下他们航行贸易的脚步。一次远洋长达好几个月、大半年的时间,让何勇、长生他们的贸易船队受荷兰舰队的影响较小,只要他们在航行之时,多绕一点行程就能最大化的规避风险。

    更别说,虽然荷兰人雀占鸠巢,霸占了澎湖群岛,洪堂鲨部、豹部不愿意去撩他们的虎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给予己方齐心堂远洋船队提供护卫支持,让荷兰人为所欲为。

    还有齐心堂鸡笼港一部,也在一直持续地进行着贸易,几方面结合之下,总归是挤出了现如今李天养他们所需要的物资和银钱。

    最大头的地方,还是在于对战死战士们的抚恤,一千多战士的阵亡,不管是对于洪堂实力的折损,还是对于齐心堂财政上面的压力,都是极为沉重的。

    每名战死的战士,至少五十两银子的抚恤,一千多人就是七八万两银子以上,土地分配则在至少五亩以上。

    而且对于战死战士的家人中,年纪不足十六岁的子女,每年齐心堂还要负责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对于他的家人,情况特殊又极为困难的,齐心堂或者鸡笼港政府还要为他们安置工作,确保他们能够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至于什么地租减免、年终福利等等措施,那更是不用多说的,正因为有着这样丰厚的抚恤和保障措施,洪堂的招募工作才能一直进行得如火如荼,源源不断的战士才会冒着生命危险加入到洪堂中来,为李天养他们卖力。

    基础设施上面的建设,花销同样不小,居民区基本上就相当于重新修建一样,比起之前从零开始,现在一片凌乱的居民区还要组织人手重新清理一番,更是麻烦得多。

    哪怕刚刚经历了恐怖的战火,哪怕人们心中还多有彷徨之色,但是在李天养团队成员们的带领下,大家众志成城,鸡笼港中的建设工作,进展一日千里,港中队伍变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着。

    (本章完)

第598章 收获() 
在做着重建工作的同时,李天养他们也没有忘记对马公岛荷兰人的盯梢与防范。

    但是也不知道荷兰人是怎么想的,在带着一群伤病水手从容离去,回到马公岛红埕要塞中后,荷兰人就突然没有了动作,就连以前频繁骚扰周边海域,大明沿海队伍举动都停了下来。

    而随着这场战事告一段落,虽然实际上吃了大亏,但表面上却与洋人的战斗中没有出现颓势,这给洪堂带来了一个潜在的无形好处,那就是在大明沿海的海贼圈中,他们洪堂已经真正坐实了一带海上霸主的地位!

    这些年来,西洋人频繁在大明周边海域进行着贸易活动,对于把脑袋撇在裤腰带上干活,随时都有死亡危险的桀骜海贼们,若说没有打过这些来往洋商们的主意,那他们就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海贼了!

    但是直到如今,人家西洋人仅凭着一两艘洋船就能在大明海域肆无忌惮地进行着贸易,一点都不怵周边海域复杂环境中的海贼,那可是一批批海贼用他们的性命去验证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西洋人的坚船利炮,不是一群乌合之众所能比拟的。

    李旦这个霸据长崎、平户的大海商够牛逼、够强大吧,可依然要跟人家荷兰人眉来眼去,与英国人藕断丝连。

    但是如今,就是在大家眼中强大到不可战胜的荷兰舰队,却在洪堂面前飒羽而归,甚至还损失了三艘战舰,死伤洋人无数,这让被西洋人坚船利炮给打压了多少年的海贼们出了一口恶气!

    哪怕在海贼所探听到的风闻当中,洪堂所部死伤更是几倍与洋人,但是在海贼们看来,海贼死伤再多,只要有了名气,有了实力,只要一摇旗呐喊,多的不是人前去投靠。甚至有不少的海贼团伙,心中都有所意动,想要拉上点关系,就此去投奔洪堂。

    如今洪堂威名已成,相比之前盘据葫芦岛海域的袁老八一伙来说,李天养他们实打实与荷兰洋人舰队打出来的威名,那可不是多少年没有经历大战的袁老八一伙人所能比拟的。加上洪堂一直以来对海贼的打压之势,可以预见到的是,未来的日子里,盘据在琉球海域至南洋周边庞大海域的海贼们,生活空间将越来越小,生活条件也将越来越艰辛。

    与其等到洪堂再次强势扫荡清剿周边海域的海贼,还不如趁着如今洪堂实力大减,正需要精壮水手补充的机会,主动加入进去,还能少了征战之苦。

    海贼也不是没有脑子的人,大海当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铁律,是每一个海贼团队都习以为常的事情。既然肯定是打不过洪堂这伙强人了,又不愿千里奔波,跑到更远的黄海、渤海海域去发展生存的情况下,那么加入到强大的洪堂当中,也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

    而也因为海贼当中这样的想法,虽然如今洪堂鲸部实力大减,在还需要提防马公岛荷兰舰队的同时,抽不出足够人手前往葫芦岛至琉球一带海域巡逻扫视的情况下,众多海贼团伙都好像商议好了一般,少有突进侵入到葫芦岛海域做起买卖的来。

    同时,当洪堂抵御住了荷兰舰队攻打的消息传到了福建巡抚衙门当中时,让李天养没有想到的是,就连福建水师参标沈有容老将军都亲笔书写了一封书信,让心腹亲自带给了李天养。

    信中沈老将军虽然没有给予李天养他们什么物质上的奖励和支持,甚至就连官方上的激励之语都没有,但是老将军话里话外透出对于李天养他们一战所获之战果队伍肯定与欣赏,全都溢与纸面之上。

    沈有容老将军的亲笔书信,虽然没有给李天养他们带来什么实际上的意义,但是在李天养看来,却是对他们牺牲的战士们,最大的肯定。

    穿越至今这么些年,与沈老将军交往见面的次数一只手都数的过来,要说李天养与老将军的交情应该不深才对。但老将军那一身的正气,与毫不做做的忧天悯人之心,在他身为武官那股子豪爽之气中,向李天养展露无疑。

    前世李天养就是一个伪愤青,虽然心中多有敬仰那些民族英雄,但也深知自己私心颇多,肯定做不出民族英雄们那种种为国为民的情怀出来。但这并不妨碍李天养对于这样的人物的欣赏与敬佩,而恰恰,沈有容老将军,就是一个有着这种无私情怀的豪杰。

    因此,虽然在招安一事上,李天养跟老将军耍了手段,但是在实际交往中,李天养还是极为敬佩和仰慕这位年过花甲,却依然敢于只身前来鸡笼港招安他们洪堂的老将军。

    随后,鸡笼港中修缮工作还没有彻底完成,但是李天养他们却突然发现,跑到鸡笼港中消费,交易队伍海贼团伙和海商们越来越多了。

    几座酒楼、妓院、赌坊,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被李天养他们加紧时间和劳力,优先重建了起来。随着妓院、赌坊和酒楼的重新开业,以及齐心堂鸡笼分号继续经营,这片大部分地区都还是废墟的鸡笼港,在短短时间里,再一次灯火通明地热闹了起来。

    没有办法,这鸡笼港的重建工作,花钱如流水,能多有一分收获也是好的,因此穷疯了的李天养他们,也顾不得自家一众中高层还住在简陋的帐篷当中的情况下,毅然重启了他们捞钱的营生。

    而让他们颇为诧异的是,以往时不时就总有人会因为酒醉,或是输急眼了而暴起闹事的事情,在如今鸡笼港防卫工作稍有懈怠的情况下,反倒更少有发生了。

    众多原本就桀骜不驯的一群海客们,仿佛变了一个性子一般,个个都好像懂得知书达理了,哪怕是那喝醉了酒、酒品不行的人,也有身边同伴强制制住想要借酒闹事的家伙,都不用防卫队的人员出马,事情就被他们自己人给解决了。

    正当李天养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一个人的拜访,总算是勉强解开了李天养他们心中的疑惑。

    (本章完)

第599章 投靠() 
鸡笼港短时间里,重新热闹起来,众多海贼、海商之流涌入进来,在让李天养他们欣喜的同时,也不无疑惑。

    直到甘大彪引领着一个身高七尺,体格壮硕的中年汉子,前来请见李天养,向李天养提出一个请求,这才让李天养心中的疑惑少了几分,惊喜之色多了几分。

    来人的面容肤貌一看就是久经风浪的好手,海上男儿显著的古铜色肌肤,那是经历大海与日光所琢磨出来的;一身干练的短打衫看起来虽然并不适合请见贵人,但是也充分体现了来人身处环境的窘迫。

    而最让,李天养在意和羡慕的,则是来人那差不多高出自己大半个头的身高,站在李天养面前,需要用仰视的方式才能看到来人面容。

    “天养,这位是来自琉球海域的海上豪杰,名叫姚俊生。”抽出空来,李天养让甘大彪将来人引见了进来,一进门,甘大彪就热情地为李天养介绍起身边人:“这回人家过来,可是有一件好事要与我们洪堂商议的!”

    “久仰李堂主的大名,俺老姚在这里见礼了!”五大三粗的巨汉,压迫力十足,但是在李天养的面前,却又不由得多了几分敬佩与忐忑。

    人的名树的影,自从李天养他们突然崛起至今,虽然实际大战并不算多,但每次所做之事,都能让周围海域的好手们心中一震。特别是这次驱赶走荷兰舰队之后,洪堂强大的实力,已经再不需要通过其他战斗来证明了。

    而作为一手创建了洪堂与齐心堂的李天养,虽然如今年纪也还不到23岁,面容依然还是带着几分稚嫩,但是长期身居高位所培养出来的无形气势与威严,加上背后强大的实力做依撑,在如今的大明海域,还真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肆无忌惮。

    “姚兄远道而来,有失远迎,还请见谅!”老套的客气话,从李天养嘴中吐露出来,却有着不一般的味道,搭配着李天养嘴角和气而不生疏的笑容,第一眼就让姚俊生不由得对这个青年多了几分好感。

    “哪里哪里,知道堂主您们事情繁重,这回厚颜请甘掌柜牵线引见,已经很是唐突了!”没有从李天养眼中察觉到丝毫轻视的眼神,自觉身份差距极大的姚俊生不由得因此而放松了下来:“俺们是个粗人,不懂得拐弯抹角,所以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姚兄请讲!”

    “俺老姚是敬重英雄好汉的人,这回听说堂主你们以洪堂一堂之力,将这些耀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