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我来,姐夫,带你去看个好东西!”成才强忍着直接揭开谜底的冲动,抓住李天养的手就往山谷中走去。

    直到走到山谷的中段,成才才停下脚步,掀开一张黑漆漆的油布,露出油布下面一尊同样黝黑,但是却散发出一股金属气息的造物出来!

    “当当当当!!”成才激动的指着这尊金属造物,大声且激动地跟李天养喊道:“姐夫你看,咱们自己研发的钢炮终于突破了关口,可以量产了!!”

    “!!!”李天养震惊地看着眼前这尊线条优美,前细后粗长达两丈有余的火炮,心里同样激动不已。

    “这尊大炮我们已经试射过了,炮弹的重量最大可以达到三十斤,最远有效射程十里,炮身净重两千一百斤。”成才得意洋洋,向李天养炫耀般描述着身前这尊火炮的规格。

    为了这尊大炮,这些年成才带着攻关组每天废寝忘食地待在研发院就按和匠佐坊间,打造了无数门大炮,并遭遇了无数次的生命危险,这才攻克难关,打造出这么一门大炮来。

    “你们确定能够量产了吗?”李天养犹自不相信,凭研发院和匠佐坊的能力,举他们之力想要打造这么一门大炮,不算是什么难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早晚都能够打造出这么一门大炮出来的。

    但是量产的意义却是跟单独打造一门大炮有很大区别,能够量产这么大威力火炮的话,对于笨港来说意义非同凡响!

    “嘿嘿,就知道你不敢相信!”成才一副我早就猜到的表情,随即诡异地朝力图一笑,然后转身又揭开身边另外几张油布,底下赫然便是跟李天养眼前这尊大炮如出一辙的几门大炮!

    李天养只顾着震惊,却没有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除了成才揭开的这四五尊大炮之外,在他们周围,还有同样几张油布搭在一个不明物体上。

    “难道这些都是?”李天养指着另外几张油布,声音带着几分颤抖。

    “嘿嘿,对喽,这里总共有十门大炮,都是我们通过用同样的技术生产出来的,每门大炮我们都已经试射了十发炮弹,没有发现瑕疵!”这时候看成才那副老子天下第一的表情,李天养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很可爱,一点都不觉得他这表情厌烦。

    “好!很好!非常好!”李天养激动的难以自已,练自己改说些什么都忘记了,嘴里就停不下啪啪啪地夸奖:“你们真是立了一大功了,回头我要给你们所有人庆功!!”

    今儿爆更爆的爽了吧!

    (本章完)

第859章 错有错着()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

    然而对于李天养他们团队来说,他们这一剑磨砺的时间可远远不止十年光景了!

    从潭门齐心堂诞生一来开始,李天养他们其实就开始投入力度放在研制火绳枪和火炮上面,只是受限于当时材料资源和人力等条件,就算李天养明知未来是火器的时代,也无法投入太多在上面。

    到了李天养他们来到笨港定居,并蓬勃发展起来之后,有了更宽裕的经济条件和外在环境等支持,成才他们研发院就没有再停止过对火器的研发。

    特别是到了笨港以后,笨港团队先后与澳门葡萄牙人和西洋荷兰人之间关系渐好,当初李天养悄悄运走藏起来的荷兰工匠,以及从澳门铸炮厂悄悄偷过来的技术资料,对于成才他们的帮助着实不小。

    正是有了来自西方的先进技术,结合这些年来成才他们自己的研发结果,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或许在外人看来,今天成才他们研发院的成功有很多偶然,但是在李天养他们自己得内心里,他们深信自己回成功,只是他们没法估算到,成功就在今日而已!

    “其实铸造大炮的技术我们已经吃透了,香山澳的生铁铸炮和铜炮铸造技术早两年间我们就已经能制造出千余斤的火炮来!”

    “至于两三千斤的巨炮,我们也不是不能铸造,可是毕竟是偷师人际圈西洋夷的技术,我们铸造出来的大炮威力总是比人家住奥威力差了两筹。”

    “这些技术,不是光靠我们偷师,或是通过那几个普通西洋工匠就能突破的,所以在面临屏障以后,我们就决定在铸炮材质上做出突破。”

    “众所周知,铜炮的延展性和铸造性能不错,但是随着大炮使用时间长了以后,材质偏软的铜炮内膛总会出现变形;而生铁铸炮更加方便简洁,可是生铁性能上偏脆,铸造时容易产生气泡、裂缝等瑕疵,这些都是铸炮的大忌,废品率一直居高不下。”

    “倒是百炼精钢的材质极为适合铸造大炮:它的材质坚韧而富有弹性,同样厚度比铜质和生铁材质能够承受更多的火药,这就意味着它们铸炮成功之后必然比铜炮和生铁铸炮威力更大,射程更远!”

    “只是大家也都明白,钢材的性能虽好,可是它的产量有限,大明朝据说年产量不过十数万斤而已,用它来铸炮实在奢侈了些!”

    “好在当初姐夫你给我们大家设计了高炉炼钢的技术,直到去岁年尾的时候,我们的高炉炼钢技术终于有了重大突破,一炉就能生产出数千斤的钢材,完全能够支持我们铸炮需求!”

    “不过我就想问一下你啊姐夫,当初你怎么就知道这高炉能够炼制出钢材来呢?”这是成才一直憋在心里的一些疑问之一,很多时候李天养总是仿佛未仆先知一样,给出了一个方案的结果,而他们需要做的却是补足其中的过程,比如皮蛋、肥皂、水泥等等。

    “这个嘛,其实也是小时候我都不记得从哪本古书上看到这么个方法,然后依样画葫芦给画出来的,现在都不大记得清楚是什么书了!”李天养很是尴尬,随着这些年成才他们的进步成长,以前李天养还能糊弄过去的事情,现在在成才他们面前,很多时候都无法掩饰了,只能推说到古人书籍上去。

    好在此时成才正在兴头上,也并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思,让李天养逃过了一劫。

    不过若是李天养知道,他自己给出来的这份所谓高炉图纸,其实与此时成才他们研发的高炉原理完全不同,那不知道他又该作何感想呢!

    当初之所以想到兵坚持让成才他们研发用高炉炼制钢材的计划,实在是李天养哪所知不多的知识当中,仅有的几样自认为对这个时代有很大用处的知识。

    然而李天养当初所知道这个所谓高炉知识,一来是前世大跃进之时那些艰苦奋斗、匪夷所思的历史故事所浸染,二来则是当初农村土高炉大炼钢铁的时候留下来的遗迹,在李天养前世幼时玩耍的时候钻进钻出,对其还算有些了解。

    正是因为对这些知识的了解,让李天养深信这高炉炼钢的可能性,但也正是这一知半解的了解,让他根本就不知道当时那个时代的真实历史。

    原来所谓大炼钢铁,在那个时代看起来似乎很是了不起,但是恐怕真实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怕是会对那时候的所谓钢铁产量嗤之以鼻。

    力图以为能够生产出钢材的土高炉,其本身能够生产出钢材的事实不算是假,可唯一让李天养所不知道的事,这土高炉炼钢的材料是什么,那可基本上都是各家各户当中使用的铁锅、铁楸等钢铁制品。

    这样的钢铁材料投入土高炉中,若是炼制出其他的材料来,那才是真正的稀奇了。

    不过也幸亏李天养在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的同时,还给出了一个技术指导,将他所余不多的那点化学知识给掏了出来:所谓钢材与生铁之间的区别,就是生铁之中还含有大量碳元素,而钢材当中的碳元素含量更少;而碳元素,就跟大家日常中的木炭区别不大,想要清除生铁中的碳元素,那就需要让融化的生铁充分与空气接触燃烧!

    这个,也就是李天养哪浅薄到了极致的化学知识里,仅有还能有些操作性得知识,也正是得益于李天养这一个技术指导思想,哪怕他给出的土高炉技术本身是一个错误技术,但是经过长年累月成才他们的研发,终于还是让高炉技术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了。

    此时成才他们嘴中所言的高炉技术,其实与后世真正的高炉技术有很大区别,反而更接近于后世的平炉和转炉技术,只是折中技术上的差别,对于本身并没有见识过后世高炉技术的成才等人,以及仅仅一知半解的李天养而言,这个区别压根儿没有任何关系。

    (本章完)

第860章 沧海遗珠() 
    不管怎么说,阴差阳错之间成才他们用错误的技术支持,通过修改研发愣是将后世数百年才成功的量产钢铁技术给提前实现了,对于此时的笨港团队来说,意义重大。

    铸造材质的性能提升,那么被西洋人严格保密的铸炮技术上的差距,也就就此追平了,甚至还有超出。

    有了自己的铸炮技术,李天养他们就不用再被西洋人卡住咽喉,一直被西洋人各种借口理由推脱,付出定金却大半年甚至一年都不见自己需要的大炮到手。

    而量产大威力火炮对于洪堂来说,意义更大,“杨帆式”战舰的服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回李天养派出十艘战舰随同何勇北上运载牲畜,并不是洪堂所有的“杨帆式”战舰。别忘了在遥远的琉球王国吴曙手中也有四艘“杨帆式”战舰,吴巨仁和赵兴斗手中也同样拥有四五艘“杨帆式”战舰作为主力。

    “杨帆式”战舰的性能不用多说,就算放在巨舰横行的欧洲列强当中,也差不多能够归类到二级战列舰当中,只是因为笨港团队自己无法量产大炮,而采购大炮又受到西洋人的各方刁难,使得“杨帆式”战舰直到现在也没有将所有炮位补足,火力明显不够。

    而钢铸大炮的研发成功,意味着在未来可见的日子里,洪堂“杨帆式”战舰的炮火威力将得到补齐,到时候光是如今笨港所属的二十余艘“杨帆式”战舰,就能帮助笨港纵横驰骋在大明辽阔海域当中,再也没人能够挑战洪堂在大明海疆的霸主地位。

    比如现在让李天养有所顾忌的静浦颜思齐一伙人,等到洪堂“杨帆式”战舰列装完成之后,到时候就算他们人数优势再大,笨港也能以微小代价将这伙人消灭在大元岛上!

    “当然,除了在材质上有所提升之外,其实我们在炮膛上也花了很多心思,你在鸡笼山用的那套水坝和轴承联动系统我们也用上了,为此我们还专门设计了一套机械,能够稳固地打磨新出炉的炮膛内径,使之更加圆润和规整,废品率骤降啊!”说道这会的研发,成才是停不住嘴了,拉着李天养就是一顿噼里啪啦的唠叨,试图将他们为铸造大炮所研发的其他技术一股脑地说与李天养听。

    “轴承联动系统?打磨?”李天养毕竟是后世过来的人,当初也出外省打过工,在江浙一带五金工厂繁多,他也是实地去进修过车工、冼工的,对这些成才所说的机械差不多一点就透。

    甚至,李天养还插上嘴,被成才提醒一般说了一句:“那你们能不能试着在这炮膛内加上一条膛线?”

    “膛线?这有什么用吗?”成才不解。

    “这膛线啊,就是在炮膛的内膛中拉出一条细小弧线的凹槽出来,这样射出来的炮弹就能带着强烈得自转,产生更大的杀伤力!”李天养结结巴巴地将自己不知道从哪本小说里看到的关于膛线的作用给说了出来,让成才颇为诧异的看着他。

    “这不会又是你从什么古书上看到的吧?”成才疑惑的问道。

    “知道你还问!”

    “行,那等回头我们去研究研究,看看有没有操作性!”成才不为所动,并不觉得李天养提供的意见有多大用处。

    随着成才他们专研各种技术日久,现在笨港团队当中,不管是知识量还是实践操作技能上,恐怕成才他们才是整个团队最有学问的人。也正因此,成才他们也不再像当初那般对于李天养所给予的每一个意见都格外重视了,这些年里,李天养其实也出现了很多建议部队,甚至是错误的情况,再不是大家心中的神人了。

    “姐夫你知道吗,这淬火也是门大学问呢,以前大家直接用水来冷却钢材,后来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用油脂淬火效果不同,甚至先放在水里淬火一段时间,再放油里淬火一段时间又是另外一个效果………………”说道技术的时候,成才整个就是一个话痨,叽哩哇啦地嘴就没有停过。

    直到感到口干舌燥,成才才停下话来,找过一个纯净物瑕疵的玻璃杯倒上一杯水喝起来。

    “!!!”李天养本来静静地听着成才发泄着这些年来待在研发院里一直做研究,长期得不到展示才华的所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