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4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人平等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可真要做起来那是千难万难,不过在我看来,只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保证让最底层的百姓们的声音出现在最上层的领导层中,让最底层百姓的利益,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那么也算是做到了这人人平等四个大字的一大半了!”

    “想要听到底层的声音,那么咱们就必须要找到一个渠道,让他们发出的声音,能够顺利的传递到我们手中的方法。”

    “想要保障底层百姓们的利益,那么就需要建立一套有利于百姓们的法律法规,用白纸黑字的形式来保护他们的利益。”

    李天养很满意甘大彪的配合,这些东西也是他花了无数精力才想到的办法,后世之所以普通百姓觉得生活太平而算得上小幸福,除了不再担心温饱之外,还在于他们能够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

    当然,在TG李天养穿越之前的法律上面依然还有能都不完善得地方,与其说是法制,不如说是人治,可是对比古代的百姓来说,那实在是幸福太多了。

    李天养一一将自己的构思说了出来,举报信箱、****会等等等等,不能说开天下之先河,但是也不是当前的笨港子弟们所能想象到的东西。

    不过也有人担心,李天养这样一做,会不会引起大明朝官方的抵触和反感,要知道现在在座的很多人可都是披着一身大明朝官方的皮呢,好歹算是大明朝暴力机构中的一员。

    虽然,大家对于这身官皮的态度并不是很恭敬,不可能因为它而对自己的团队有丝毫不忠诚的意思。

    面对这些人的担忧,李天养洒然一笑,眼神赤诚而平静地看着大家,没说一句话,却让大家感受到了他对大家都信任与坦诚。

    (本章完)

第896章 洪门() 
    一份不过万言左右的宣言,李天养将笨港团队点中坚力量留在鸡笼港整整呆了一个月左右,直到天启六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才放了这些人各自归岗。

    对于笨港团队而言,这一个月时间点作用是巨大的,因为它给日渐涣散,缺乏核心价值体系的笨港团队找到了重心,让吴杰、甘大彪他们这些李天养得追随者们看到了未来的模样,知道了前进的方向。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一个月得时间似乎不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和决心,可是他们却忘记了一点,那就是李天养召集过来点这一群人,恰恰是这个世界当中,最能理解他、支持他的伙伴。

    如果李天养二十几年的布局,连今天在座的这三十几名心腹都说服不了,打动不了的话,那他以后也不用再想着有其他的野心和抱负了,干脆老老实实地在大元岛上待着算了。

    大家也不知道有多久没有这样一起谈天说地了,像现在这样没有敞开心胸畅谈理想,一个月的时间拉近的不仅是大家的内心距离,更是让大家一起回味当初初心的最好时光。

    当然,是人都会改变,会有自己的想法,李天养对《民主宣言》所做出的注解,有很多出口的时候不为少数人接受也是常有的事情。甚至就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如意一直洗脑般的灌输,也只是让某些人勉强接受这些理由,但是并没有从心里去接纳它的存在。

    直到现在,李天养才偶然明悟一个道理,怪不得当初***总是搞肃反、搞左倾右倾主义,原来就是为了纯洁净化他们团队当中的其他思想。

    李天养做不出这样无情而残酷的斗争,最起码对身边这群跟随他从艰苦岁月一直打拼到现在的伙伴们下不了狠手。

    他也明白自己这个毛病,他也一直在改正这个缺陷,一如当初他杀第一个人的时候呕吐、做噩梦,到现在他敢于直面数百上千人的战斗,看着这群人因为自己的一个命令而变成一具具冰冷的尸体,可他依然有自己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难得大家聚在一起,高高兴兴过完了来到大元岛上第十个中元节,恰恰也是当初他们逃离潭门之时的第十一个年头。

    曾几何时,当初一个个还带着乳须的小少年,在大元岛、南海上打拼十一载之后,已然都是能够独挡一面的好汉了。

    李天养没有想到,等到他们数十年之后回味这一次的聚会,才发现对于他们团队来说,这次的聚会不亚于当初***在嘉兴湖上的建党会议。

    这一个多月里,李天养除了向在座的心腹同伴们诠释《民主宣言》以外,更是为团队重新定义了自己团队的统一名称。

    外人一想到笨港团队,能代表他们的名字太多太多了,齐心堂、笨港人、洪堂等等,但是这些名字却又从来都不是笨港团队完整的称谓,每一个称谓其实都只是代表了他们某一部分的成就和成员。

    比如齐心堂,那只不过是以齐心堂商号为主体,身边囊括了诸多齐心堂制辖合作的作坊;再比如洪堂,不过就是笨港团队作为进攻力量、分散在南海三地的三支舰队,以及吴杰所属的特战营也勉强可以归于其中。

    但是直到现在,笨港团队也没有一个能完整代表他们团队的称谓,就连笨港团队这个名字,也只能算是李天养他们自己内部对团队的称谓,却又将已经渐渐与笨港团队渐行渐近的土著联盟给排斥在外。

    经过大家热烈而带着激情的讨论,最后笨港团队有了一个真正能够代表他们名字的称谓……洪门!

    此洪门非彼洪门,李天养在挑选名字的时候并没有多言,完全是由在座的同伴们自己选择出来的,因此当这个名字确定的时候,李天养自己都有种感触在其中:怕是后世那个同样称谓的洪门要被自己的团队给截胡了哦!

    之所以用洪门这个称谓,一来自然是因为洪堂的名气是这些名字称谓中最大的一个,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其次则是因为李天养他们的团队的重心一直都是在海上,以海而论多水,又因兄弟齐心,共同协力之意,合在一起,变有了“洪”字。

    李天养也没有想到,仅仅只是为自己的团队正名,所带来的变化不下于他为团队找到今后得方向,今后得思想方针,仿佛一个名字就能将大家的心神重新凝聚起来一样。

    从这里就能看出,李天养其实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他并不知道这些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叫法,让他们本来应该是统一的整体,变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团体,知道如今。

    而当团队有了一个统一点称谓名称之后,大家走在外面光是一个洪门二字,就能拉进双方彼此之间的距离,哪怕这两人本来隶属于洪门两个并不相交的部门,却也能生出同僚之心。

    一个多月的时间,李天养在教育指导大家的同时,其实又何尝不是在自我学习合反思的过程中度过的。

    若是早知道一个统一的名称如此重要的话,恐怕不用别人多说什么,李天养绝对会是第一个去挑选称谓的人。

    当洪门这一个名称被在座的三十余个心腹带到笨港团队,不、现在应该叫洪门各个部门当中去后,根本没有花费太多精力和口水去解释太多,洪门上下全都欣然接受了这个新的称谓。

    就连外界那些一直用各式称谓来代表洪门的商人、海客等,也都自然而然的接受了洪门的称谓改变,丝毫不觉得突兀和不自在。

    随同这个名称一起下达到各个部门中坚力量当中的,还有李天养所著的万言《民主宣言》,经过一个多月点学习和教育,李天养首先甄别挑选出来的心腹同伴,也将李天养的思想缓缓向着洪门下一层的成员们扩散着。

    支持敬服者有之,持有异议者有之,甚至觉得这是荒天下之大缪者同样有之,不过随着洪门持之以恒的,如同洗脑一般都推广这份宣言上都思想,中低层对于这份宣言所代表都思想,也渐渐少了争论。

    至少表面上,没有人强烈的反对李天养所书的内容,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

    (本章完)

第897章 新部门() 
    李天养他们在推广宣言,净化、建立洪门上下的思想同时,李天养向当时在场的诸多同伴所展现的各种新机构也在同时构筑当中。

    陈玉墨终于重新出来参加工作了,琼儿到马上就快有一岁了,陈玉墨作为母亲除了必要的哺乳之外,其他时候已经能够将小丫头交给三娘和吴老夫人他们带着了。

    李天养他们没有请奶妈,因为李天养认为自己能做到点事情就自己做,不能让外人觉得自己家人有特权,而玉墨则觉得闺女交给一个外人哺乳的话,或许会跟自己不亲近,毕竟是第一次当母亲,总想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女儿。

    甚至李天养他们家里,也没有大明朝内陆官员士绅家中所谓的家生子、或是长随之类的使唤下人,家中照顾吴老夫人和三娘的四个丫鬟,还都是李天养他们自己花钱在笨港中雇使的。

    除了家中警卫的人员,是李天养使用自己的权力,从洪堂中抽调的一队精英。但是不仅仅是李天养,洪门中担任团长一职、或是与团长一职相当的成员,都能有一伍的战士护卫他们的家人,以免他们长期在外家中少人照顾。

    新建立的机构,最重要的是从内卫当中分离出来的一个部门,被李天养以大明朝中官职相近的巡检司称之。

    如今笨港、鸡笼港都已经归于大明朝的版图当中,因此李天养也不用再顾忌其他,而直接以大明朝中职司命名自己麾下机构。

    当然,此巡检司非彼巡检司,至少在职权范围上他们的任务不同:大明朝中巡检司以捕盗,维护地方治安为主,与洪门中的治安局相仿;而李天养如今建立的巡检司,却以巡游探查洪门中成员不法、违规行为为主,更相当于后世的检察机构。

    洪门中人,包括土著联盟中人都已经习惯了治安局处理盗窃、伤人等案件,再转变回来未免麻烦得很,因此李天养也就不打算改变回来了,而是就此让治安局继续维持洪门治安防卫之职。

    在巡检司中,李天养设置的最重要一个道具便是举报信箱,悬挂在笨港、鸡笼港等地的各个居委会中,数目不少且很多地方偏僻,只要有人不想举报被人发现,只要找个僻静的地方悄悄一投便是。

    举报信箱取材与力图穿越来前的后世,虽然当时作用并非卓著,可是在此时的李天养看来,却也足够震慑洪门当中那些别有用心之辈了。

    而且,洪门当中使用此信箱有足够的基础,谁让李天养一直注重教育识字呢,洪门掌控之下的近十万人口,除去一些土著人和实在不愿意上进识字的百姓外依然有差不多三万人左右能够勉强达到日常的正常书写,这就让那些心有鬼胎之辈,就算想要追查举报人都显得非常困难。

    除此之外,洪门之下还开通了驿站,按照后世邮局的做派,洪门驿站也收费为在笨港、鸡笼港等地的乡亲们带信带物资来往几地。

    当然,为了自给自足,这驿站寄取信件物品的价格,倒是比厚实要高上几分,不过以笨港、鸡笼港等地乡亲们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是不差钱的洪门麾下各岗位成员经常写信沟通亲人,倒也让这驿站一开通,前来寄送信件物品的人也实在不少。

    最让百姓们高兴的,却是土地局的正式建立,当初笨港也好、鸡笼港也罢,因为据点建立之时颇为简陋,虽然不少的乡亲们也与洪门签署了契约,可是毕竟当时洪门只是民间组织,契约上连个正式印章都没有,乡亲们拿着那契约心里也都多有不放心啊!

    但是现在不同了,笨港这边有了县令,县令身上随身携带都印章对于大多从大明朝迁移过来的百姓们来说,那合法性事不用质疑的;而鸡笼港这边,李天养身为从三品武官,比之笨港县令的七品文官哪官位上大得太多,他身上那枚印章更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洪门现在建立的土地局,不但给洪门麾下都百姓们签署契约,更让大家高兴的一点,他们与政府合作,将笨港、鸡笼港等地开垦土地绘制成册,并在土地田垄之间填埋水泥桩柱,作为大家日后识别土地都标识。

    现在下发给洪门麾下乡亲们手中的契约也改了名字,名为土地所有证书,正如其名一样,打开证书第一页第一眼,就能看到证书所有人都名字书写在最上面的显目位置。

    同时,在这证书上面,按照所埋水泥桩柱的标识,将所有人土地标识得清清楚楚,一点误差都没有出现。

    多亏了当初开发笨港、鸡笼港时,周围土地平坦如一,因此基本上每家每户得土地基本上都是四四方方一整块。即便有几块土地分隔开来,但是也不妨碍丈量面积和精确位置。

    倒是土地局与政府人员在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