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4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李天养也已经下了死命令,对于该放弃的人就必须放弃,不能拖泥带水,若是能省下一口粮食来多招募一些精壮百姓过来,对于洪门来说他们的实力才会更强大一分。

    取舍之间,不知不觉李天养就已经变成了当初在潭门时,他所厌恶的父亲的那一类人了,只是他自己现在却觉得是理所当然。

    (本章完)

第989章 压力与动力() 
    最终,洪门这些善良学子们只能无奈地放弃了劝说招募负责人招募这群孤寡老人的想法,甚至到最后,他们退让到希望齐三等人拨出一点粮食来,救济一下这群等死的老人们的想法,也同样被齐三他们给拒绝了。

    没有办法之下,洪门学子们只能自己行动起来,从自己的口粮中节约出一半的粮食,大家凑起来熬成稀粥,悄悄在招募营地之外很远的地方去救济这些老人。

    甚至他们悄悄去说服周边县衙中的富裕地主、有钱商贾、还有自己团队当中的其他洪门战士、齐心堂伙计,来参与到救济灾民的行动当中。

    当然,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那些商贾地主本身更愿意看到这样悲惨情形的情况下,洪门这些带着纯真善意的学子们,又能有多少收获呢,最终也不过就是在做些自我安慰罢了。

    齐三他们对于这些学子们幼稚的行为嗤之以鼻,但是他却没有对此多加阻止,而是听之由之,由得他们去折腾,同时为了他们的安全考虑,还悄悄派了一波洪门战士在暗中护卫他们,以防有那不开眼的混蛋伤害了李天养这位老大的心肝宝贝们。

    李天养他们大元岛这边同样是任务艰巨,不是他不想救助更多的流民,可是以洪门现在只开发了区区不过数地、十余万亩土地的团队来说,在供养本身十多万人口的情况下,又哪里还有太多的余粮来救济那些年老体衰的老人们啊!

    甚至现在,在安排海船接运一天天都有数百上千人的流民队伍的同时,李天养同时还派了海船前往吕宋群岛、琉球王国、倭国,以及湖广等地去采买粮食,供养这源源不断被运送到洪门来的流民们。

    区区半个多月,齐三他们在延安府受灾区域,就为洪门招募了差不多将近万人左右的流民,而且后续还有更多听见风声的难民们纷纷前往齐三他们所在的十余个府县,前来应征。

    李天养在兴奋莫名的同时,也开始为洪门粮仓中那不过数万石的粮食而担忧,若是不提早做好准备,他们洪门这点粮食储备,很有可能满足不了未来源源不断被招纳进来的流民队伍。

    这场几乎波及整个陕西一省的灾荒,对于洪门来说既是一个莫大的机遇,又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考验除了是粮食上面的巨大消耗之外,同样还是生活各方面的照顾和应对措施,比如防疫,比如安置。

    洪门从来没有过一下子接收这么大批量流民的场景,以前的时候虽然一直都在安置招纳流民,可那些大多都是小打小闹,对于洪门的物资储备和行政人员来说,虽有些许麻烦,但从来没有过压力。

    但是这次不一样,就拿招收的那一批将近五百多人的孤寡孩童来说,对于黄攸然所领导的慈幼局就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这些失去家人的孤儿们,安置归于洪门慈幼局来打理,比之现在还在慈幼局中生活的一百余孤儿和老人们,这一下子涌进来远远超过现在他们整个慈幼局规模的人口,差点一下子让整个慈幼局陷入混乱之中。

    好在洪门慈幼局下面的医士团队规模足够强大,在经历了短暂的混乱之后,诸多医士、护理人员就开始有条不紊地为这群瘦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地孩童们打理伤口,清理卫生,更换新的衣物等等。

    当然,慈幼局还有另外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对这些流民队伍进行防疫工作,硫磺水洗澡消毒、熟石灰定时定点分撒在流民的安置点中、各种防疫防病的汤药也迅速熬制出来,分与这些流民们喝下去,提高他们的身体抗性。

    整个慈幼局的人,几乎是一个人当两个人用,无时不刻地跟个陀螺一样连轴转,甚至连年纪很大的黄有人都已经连续在慈幼局中工作半个月,一天都没有回家与亲人们团聚了。

    而李天养也在各居委会门口张贴了自愿帮助请求,希望洪门麾下的百姓们能够主动站出来,来帮助这些流离失所的乡亲们度过最难的关口托李天养这些年一直注重教育的福,就算是普通的苦力,只要他们有想要学习的心态,他们都能够通过夜校的方式,学会认字读书,这也使得整个洪门团队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李天养张贴出请求没有多久,洪门当中那些眼看着一群群衣衫褴褛难民们的悲惨景象的乡亲们,纷纷站了出来,不是捐粮捐物,就是自愿加入到洪门照顾安置这些流民的队当中,或是跟随洪门的建筑队伍,去给这些流民建造安置点。

    甘大彪这回可傻眼了,之前他还包圆说李天养给自己下了一个艰巨的任务,正在为水中人手不足而苦恼的时候,转眼间这李天养却是将一船又一船的难民家庭往自己的大安镇运送,让自己在欢喜的同时,也渐渐升起了几分无力感。

    甘大彪是想要大连话的人手不错,可你也不要一下子就来这么多人手啊,我这大安镇的工作人员就那么几十个人,你一下子给我送来几千人,让我来安顿,那不是在要我的命吗?

    心里咒骂李天养归咒骂,可是手上甘大彪也同样没有闲着,鸡笼港来的建筑队伍和建筑材料源源不断松了过来,甘大彪一边拿出粮食来供养这群难民,一边则在大安镇现有人手当中征募人手来加紧建造连片的安置小区。

    有着水泥这一建筑利器,加上大安镇前番开荒拓土所积攒下来的大量原木,很快这安置流民的房屋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外扩张,形成一条条灰白与黑色交融的奇特建筑。

    难民们也看傻了眼,从来只知道有茅草屋、砖瓦房、竹木楼的他们,何曾见过这么有效率的建造奇迹,在他们身体都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的时候,这个据说是大明朝福建水师提督的大官手下,就已经开始让他们各自的家庭,一边登记造册,一边开始分配属于他们的新房了!

    直到这个时候,这些惴惴不安,惶惶不知所措都流民百姓,才真的放下心来,看样子跟随这不知名的洪门来到这蛮荒之外,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嘛,至少自己这一家老小算是保住了命来。

    (本章完)

第990章 遗憾() 
    招募行动一直持续了三个月,最终以洪门粮食压力过大而告终,而此时洪门已经招募收容了三万多人口,其中又以精壮的成年男丁和有一技之长的匠人为多。

    而延安府县周边,仍然有超过十数万人的流民,李天养他们却无力再去收容了,只能遗憾地放弃掉。

    能在天灾当中生存下来的人,不是幸运儿就是真的心狠手辣之辈,虽然大家都知道那些成年男丁能够在缺少粮食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一定的体力,暗地里必然有着黑暗的历史,但是对于本身就有许多杀人不眨眼地海贼成员的洪门来说,一点都不担心这些人呗招收进来之后,闹出什么幺蛾子。

    短暂在鸡笼镇中休整了一番之后,这些新招募来的流民就被分别安置到鸡笼、笨港周边村落,而更多的则被安置在了大安镇里,就连元贝并没有打算现在就开发的静浦镇和大兴镇,李天养他们也输送了数千人手过去,算是提前打好基础了。

    其间,自然有那自以为是之辈冒出头来,在洪门面前耍弄他们那浅薄的手段,或欺负其他看来瘦弱老实的百姓,或胡搅蛮缠,寻衅滋事,试图搅乱立足未稳的这群新人,让自己这些初来匝道的人能够有足够的话语权。

    对于这些趁火打劫之辈,洪门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不会仍这几颗耗子药乱了他们这一锅好粥。

    李天养不比以前,对于普通的恶棍流氓之流,还讲究一个手下留情,现在的他,随意一句话夺走一条鲜活的生命,对于他来说一点压力都没有。

    首先被纠出来的几个恶徒,仗着身体强壮,欺凌侮辱了流民当中的妇女,被洪门抓起来当庭审问,然后施以绞刑。

    赤裸裸地杀鸡儆猴,顿时将流民当中那些蠢蠢欲动的不法之徒、灾祸当中乱了心神之辈那点小心思给强行压了下去,至少不敢再顶风作案了。

    为了让团队保持一贯的平静,防卫队和治安局也加派了人手,对于各个迁移民众的聚居点十二个时辰进行巡逻,并制定了宵禁之规,预防各种不法之事。

    当然,其中仍然少不了各种偷鸡摸狗,小打小闹的事情发生,或许是因为这两年里在家乡受苦太多、亦或者是犹豫之前饿得太过的关系,很多老百姓在来到鸡笼、笨港等定居点以后,总会悄悄去偷当地百姓家中喂养的家禽、土地中种植的粮食来果腹,哪怕此时洪门从来没有亏待过这些百姓,顿顿都给他们吃到七八分饱了。

    这种小事情,让洪门治安局和防卫队的战士们个个操碎了心,若是抓人抓不到个正着的话,这些贼赃便会很快落入这些乡亲的肚子里,踪迹全无。

    不过随着对于洪门有了大概了解之后,这些原本惴惴不安的迁移百姓们,渐渐开始期待起即将开始的崭新生活。

    大安镇中安置的流民最多,但是他们也是恢复得最快的那一群群养的膘肥体壮的牛马,西面那一片片连绵不绝的沃土,以及沃土上面生长着郁郁青青的茂盛作物,无一不让人感觉到希望。

    甘大彪在烦恼着这突然而至的大批流民的同时,也不由庆幸,之后李天养所交代的任务,对于此时的大安镇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了。

    甚至甘大彪内心里还憋了一股劲儿,也想要好好看看自己的能力到底有多大,能讲这群百姓照抚到什么地步,能将这大安镇发展成什么模样。

    虽然甘大彪表面上现在似乎对于其他的事情并不是那么上心,也少了几分争强斗狠的意志,可实际上在李天养身边这么多年,他又怎么可能真的甘心在大安镇这个小地方待着,过着这悠闲的日子。

    他其实是在跟李天养赌气,自从李天养将笨港县县令一职给了章羽彦之后,甘大彪就开始对李天养有了一些意见。

    按说以众人之间的关系,他们潭门土生土长的伙伴当中,也就他和吴杰跟李天养关系最好,就连吴曙他们都要差上一筹。

    而章羽彦,更是后来琼州大地震之后,随着流民迁徙来到潭门,最后被李天养他们接收成为同伴的,亲疏之别间,怎么看着笨港县县令一职,也不应该落在这章羽彦头上。

    而论能力,他甘大彪除了不会上阵杀敌以外,不管是做买卖还是构建初起的月港情报系统,都足以证明他甘大彪的能力不比那章羽彦差,可为什么偏偏李天养不让自己当上这笨港县令,反而让着章羽彦当了上去呢?

    县令一职看起来似乎只有区区七品文官而已,芝麻大小的官职,大家犯不着为此伤了和气,可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潭门那么大,至今也不见有人考上科举,谋得一个文官晋身的。

    当然,凭借李天养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甘大彪不会为了这事情而去跟李天养讨论说辞,但是耍些小脾气那却是符合他的脾气的。

    正因此,甘大彪这些时日在大安镇中,才会如此的携带而慵懒,可真当洪门需要他的时候,又舞台可以展现他才华的时候,他依然会当即站出来,为李天养这个挚友分担压力,为自己证明能力。

    大安镇如今的人口涌入,让甘大彪看到了更大的发展潜力,人口因素其实一直都是限制洪门开发大元岛的重要原因,也是大安镇一直都这么缓慢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在阻碍大安镇飞速发展的最大短板被填补上了,那么对于大安镇来说,未来追赶上笨港、鸡笼的脚步,那也就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了。

    而且,大安有大安都长处,因为它作为洪门定位以畜牧为主的城镇,它完全能够利用大安镇中那庞大的牲畜作为劳力,辅助大安镇尽快的发展。

    而且,相比笨港被笨港联盟的土著部族包围,发展潜力被限制;鸡笼港又因为地形因素,它周边适合利用发展的土地也同样不算太多;倒是大安镇,之前联盟的清扫行动,将大安周边的威胁因素一扫而空,同时联盟又因为距离和部族实力关系,无法也没心思在大安镇周边发展地盘,使得大安镇完全可以肆无忌惮地往四周扩散开荒。

    (本章完)

第991章 重建家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