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6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货物,将其搜刮一空。

    一家家商号代表,此时再是哭丧着脸向关居雄求情,甚至请求再次面见李养一面,都倍关居雄板着一张老脸个哦断然拒绝了,一副就要对方马上给出解决方案的意思。

    而在经历了宁德事件以后,巡抚萧奕辅也再不敢轻易对李养这边的立场有所针对,只是在官场上下打点了招呼,让其对洪门针对北方商号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此一来北方商号在月港可以是叫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看着洪门人在他们的店铺、仓库门前肆意嚣张。

    介丘、榆次、太谷等地晋商大本营所在,很快接到了商队再次被劫的消息,谁人不是怒火中烧,正当他们准备金大张旗鼓干上一架得时候,却不曾想他们自己内部出现了问题,起了矛盾。

    李养一直以来对晋商的反感,在一开始或许是出自于他从后世知道的皮毛知识,可是到了现在洪门棋子遍布下之际,虽然未必能够深入到辽东腹地,可是一般性到秘密,洪门还是了解一二的。

    范氏、曹氏、王氏等晋中如今的大商家,基本上都是以出卖了大明朝的长远利益为代价起家的。

    特别是在宁远大捷以后,大明朝彻底断绝了与清朝饶边境贸易,同时严密防范各种物资流入到大清王国到土地当中去,这本是当时刚刚登基的皇太极最害怕的事情。

    可是随着范永斗等晋商秘密造访辽东,与皇太极打成了一系列协议之后,山西晋商就以他们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这些年在边防打下来的基础,将大清朝所急需到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了辽东等地。

    物资进出边关,或许远在京师当中的那些中枢高层未必深知,亦或许其中有人知道此事,但是却秘而不宣,因为其中有着跟他们切身相关的利益,可是对于有心想要调查的洪门来,晋中商人走私贩运各类货物到辽东去的情报,在这些年里,早已经收集了一大摞的账本。

    吴杰之前俘获了范氏商号的少东家范三拔,原本是打算为了掩人耳目将其就地正法的,可是到最后关头吴杰还是觉得这人有些用处,就此一念之差留了他一条命。

    当这个自称范氏嫡系的范三拔被带到李养的面前,经过一番盘问而没有太大收获以后,李养转手就将这个呗折磨得奄奄一息的范氏少东家给秘密送回了介丘范氏老宅。

    随同这个少东家一起回去的,还有这些年来他们范氏为大清人张罗收集的各种物资清单,以及收买的各路人马名册。

    当已经失去了人形是范三拔被送回了老宅以后,膝下仅有这么一个儿子的范永斗脸色不难看那是骗饶,可是相比这个,那用一个厚重大木箱子一起运送回来的账本名册,才是让范永斗如此冷静的真正原因。

    与其是冷静,但不如是被洪门送来的这一份“大礼”给惊慑住了,范永斗背后一直冒着凉气,脖颈之间更是毛骨悚然。

    这些东西要是直接送到大明朝的内阁处去,恐怕他介丘范氏这一门上百口子人丁,将会落得一个满门皆斩的下场。

    原以为自己这便行事已经是密不透风了,可是现在看来却是讽刺,原来早就已经被人家给盯上了,只是自己不自知而已。

    虽然不明白洪门为什么不将这些账本名册送交朝廷手中,亦或是从一开始就以此作为威胁,胁迫自己家族做出割肉之举,而是大费周章四搞出这么大一场事情出来,但是现在肉在砧板,范永斗也只能按照随同自己儿子一起送到的李养亲笔书信行事。

    本章完

第1217章 后手不断() 
李天养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不过是让范氏商号放弃对洪门的报复,至于具体该如何行事,那就看他们范氏商号自己的了。

    一边是自己家族的身家性命,一边是与盟友之间的同进共退,最后何去何从,其实已经很明白了。

    当原本作为中坚骨干的范氏商号突然提出退出对洪门的报复之时,整个北方商家松散的联盟顿时哗然一片。

    范氏商号的退出,在北方诸家商号引起轩然大波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实力是北方诸家商号中数一数二的,同时也在于对方的突然退出,让众商家感到了一种背叛,以及对这一系列事情背后的怀疑。

    怀疑本就是正确的,之前的一系列动作,其实都是以晋中几大家族为首的大商家在撮合牵头,如今范氏商号突然退出,谁能不怀疑他们之前积极运作,鼓动大家与洪门作对,现在大家损失惨重之时,他们却要偃旗息鼓?

    众家商号议论纷纷,各种说法的都有,而范氏商号也是有苦自家知,虽然晋商几大家族手脚其实都不干净,可是像这种出卖大明朝利益而获利的抄家灭族之事,大家只可意会,却从来都不能拿出来明言的,更别说其他不知道范氏跟脚的诸多中小家族。

    范氏商号这次背后捅了大家一刀,反而让大家这个松散的联盟出现了裂缝,各种不信任的思想在晋商之间传播,而在报复洪门这件事情上的动作,自然要谨慎几分,同时也缓慢几分。

    虽然反感晋商得资敌行为,可是一开始李天养只想着能独善其身,并没有想过跟未来可能成为中原之主的大清朝作对的意思,清朝人倚重晋商走私贩运货物的分量,按照外卫安插在清朝的人员汇报,却是比之一般都事情要重视太多了。

    当然,李天养不是没有私底下悄悄将一些消息泄露给朝廷官方,可是大多数消息都是石沉大海,没有任何波澜;小部分中层官员有所动作,转眼就被从中枢下达的命令给制止了。

    既然明朝这些内阁大臣门自己都不担心,那么李天养自然也就不会再吃力不讨好地去行那很可能激怒大清人的事情。

    而当如今李天养决意走上前台,想要争上一争这天下共主的位置,那么晋商这些背后为清朝人所倚重的重要助手,自然就成为了李天养他们的目标。

    一开始,李天养的打算是派出特战营精锐入辽东边境,配合他们收买安插的边军将士,对晋商的走私来上一个黑吃黑,这样既能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同时又能劫掠物资来扩张自己。

    可是很快这个方案就被他的秘书小组等人给出建议否决了,相比晋商、大清人在辽东边境的实力,洪门在这边的根基实力都还太弱小了;而且,九三洪门劫掠偷袭了晋商运输的一两批物资,可伤口对于整体晋商走私集团来说,那都是无足轻重的事情,幅员辽阔的辽东边境、实力强大的晋商团体,都不是一个特战营所能够应付的来的。

    至于将这个消息直接泄露给大明朝内阁高层,让他们出手对付这伙发着国难财的卖国贼固然能够给大清人一个重大打击,但是这对洪门来说,却是半点好处都没有,向来对于利益极为敏感点李天养,反而又不愿意了。

    因此,这就有了之前月港这一出布局宏大的商战,进而又牵连出这么多、这么曲折的事情出来。

    不过,此时李天养将早就掌握的范氏商号走私运输各类禁运物资到辽东盛京的账册、为大清人收买边境官兵的名册突然爆出来,丢给范氏商号,其目的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准备从晋商内部来瓦解对方原本就不紧密的地域联盟。

    与此同时,同样的一套账册、名单,正火速运送到京城当中,准备直接送达朝廷内阁和锦衣卫厂公的手中。

    这是李天养的后手,前期应得的利益已经到手,接下来这些晋商们也就没有了价值,至少在李天养看来,捞不到什么好处了,那么转头将他们卖给朝廷,既能打击大清人,同时还能为自己减少很多麻烦。

    接下来李天养所需要做的,就是赶在朝廷出手对付范氏等账册名单手有记录的北方商号之前,将自己能够再占到的便宜给捞到手,这才是正理。

    福建巡抚衙门也终于出手了,关居雄手拿着北方商号与洋人、东倭商人签署的契约,在迟迟无法打开局面,让这些商号赔偿的情况下,一纸诉状将这些商号全都告上了官府。

    真要拼实力占有这些商号的店铺、仓库等重要物资,以洪门在福建的实力,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可正因为容易,在占据了法理上风的洪门齐心堂,却更要摆出一副依法行事、依章办理的姿态来,这样才能在大众心中进一步竖立洪门公平公正的形象。

    同时,这件事情还能推动江南百姓对于契约精神的重视,这个时代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牙契,可是真正能将这些牙契认真执行的,却是少数人。

    有权有势的人制定了牙契,别人不敢违背;势单力孤的人家就算签订了牙契,别人就算违约了,他们最多也就是找上人家中去理论,或是找乡老调节,遇上人家耍赖的,可还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处理。

    而洪门这次找官府出面打起官司,将事情搞成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家在说笑之余,也不无再次对于契约这种事情多几分重视。

    当然,这也离不开官府公正严明地处理原则,当李天养转手将范氏等北方商号所干各种与女真人间的勾当账册丢给萧奕辅抚台以后,之前还保持基本中立态度的萧奕辅,随后态度出现了巨大转变。

    “一群蛀虫!!蛀虫!!!”

    萧奕辅好歹是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文人,在道德层面上的自我约束比较一般人要高上不少,虽然国难之时他未必会为国尽忠,但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他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这些误国之辈还人模人样地出现在自己的辖地。

    

第1218章 最后的赢家() 
一家家北方商号在福建的店铺、仓库等资产,在福建官方的判决下,被洪门齐心堂一股脑地给接受了,而且接收得光明正大,理直气壮,无人说出一个不是来。

    当然,这些资产货物与北方商号跟西洋、东倭等商人所签订的契约赔偿,还是有些差距的,但是李天养已经很满足了,至少洪门最大的一个目的已经达成了,那就是将北方众多商号伸向江南的爪牙全都给斩断了。

    而且李天养还清楚,接下来晋商那边还会有一场腥风血雨发生,当洪门送交到大明朝中枢朝堂上的那些账册名单被崇祯皇帝他们所得知以后,本身国库早就告急的大明王朝高层们,当然不会发过这个填补国库亏空、弥补边防军饷开支的大好机会,至少以李天养所认识的崇祯皇帝,是绝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至于最后大明王朝会讲晋商操家灭族多少人,那就不是李天养所能预料到的了,那就得看中枢里那些晋党一派官僚到底会置身事外,还是会报恩而为其奔走操作了。

    反正现在都大元岛上,正是一片欢欣雀跃的时刻,随着最后散落在宁德的特战营将士安全归来,洪门这次的设计算是画下了一个几乎圆满的句号。

    几家欢喜几家愁,山西晋地的富商巨贾们却是正在忙着打点上下,或是举族搬迁,逃亡关外。

    正如李天养所预料到的那样,那些由洪门外卫多年收集到的关于北方大多数商家走私贩运各种紧缺物资送达辽东的账册,在朝堂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虽然洪门因为在晋地、辽东关外的情报组织还并不完善,收集到的各种情报都有所缺失,但是在这一大摞账本送交到朝堂上时,账册上那些历历在目的物资数据,依旧让朝堂上那一群官僚们震惊,同时让正为辽东关外的女真人和无钱发饷焦虑头疼的崇祯黄帝震怒。

    帝王之怒,尸横遍野,以前晋商所行走私活动朝堂虽有耳闻,不过因为对方打点到位,以及众位中枢大人以为无伤大雅,而一次次放任对方到行动。

    底层的官僚、谍子,不是被其收买,就是被其陷害,但凡想要举报晋商走私的,既拿不出充足到证据,同时也无法跟实力强劲的晋商作对。

    不过如今却是不同了,崇祯这一震怒过后,首先用来给崇祯灭火的,就是底层那写被人收买的官僚士兵,一颗颗人头落地之后,紧随其后的就是朝堂之上不少于晋商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活动瓜葛的京官们被免职罢黜。

    锦衣卫、东西厂番子此时为了洗清跟晋商的关系,以及将功赎罪的心理之下,那是全力以赴,强大的国家机器运转起来,又有洪门送上来的账册指引,昔日潜藏在大明朝血肉之下的这些蛀虫们,都一个个被挖掘两艘出来,暴露在崇祯皇帝都面前。

    “抓,通通给朕抓起来!!朕要让他么么这群王八蛋永世不得超生!!”

    一支支带着朝廷卿命的御史、六部官员被派去了晋中、安徽,一支支原本应该用来平息农民起义的军队,也临时担负起抄家灭族任务,在晋中、安徽一带肆意搜捕晋商、徽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