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6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脱呢!

    “好,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姚运通大手一拍胸膛,当场做出了承诺,然后转身抱着手中这一捆稻种就往回跑,边跑他还不忘跟程长裕他们交待一二:“你们现在就去做好准备吧,稻种尽可能多带一些,其他不必要的东西就别带了,我让人在吕宋给你们准备新的!!”

    匆匆忙忙从农科院的实验田中赶回家以后,随便收拾了一下身上的污秽,换上一身干净衣物,姚运通扛起那一把稻谷就往火车站赶,若是没有记错等话,今天下午刚好有一趟火车从笨港出发,前往数百里外的基隆镇。

    等到不辞辛苦从遥远的笨港赶到基隆镇,带着一身风尘仆仆的姚运通酸痛地从火车车厢钻出来,踏足在基隆镇的土地上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十分了。

    多亏了如今的笨港、基隆之间,开通了这么一列火车专线,虽然一个星期也就只有两三趟往返列车,可是这已经比平时往返一次两地之间的时间,节约了无数倍了。

    正因为这来往更加方便,虽然这火车一趟最多也就运载两三百人而已,车票价格也格外的高昂,但是依旧让人们趋之若鹜,虽不敢说回回都是爆满,但是往返一趟的车费收入,足以满足日常车站人员开销和火车、轨道维护,还有节余。

    从火车下来之后,姚运通也没有丝毫耽误,在火车站叫上一辆人力车找准方向熟门熟路地径直朝着李天养所在办公的提督衙门府行去。

    进入衙门府的时候,衙门当中等工作人员还在诧异,为何这姚运通竟然如此狼狈,肩上还扛着一捆用草席包裹起来的稻草,稻草稻穗从草席两头都漏了出来。

    唐唐一个笨港农业局的局长,如今这模样不但不像样子,比起那些刚刚来到洪门的流民来说,也就只是多了两分红润的脸光而已。

    紧赶慢赶,终于赶在李天养下班之前,姚运通将李天养给堵在了他的办公室里,否则姚运通只能扛着这一捆水稻跑到李天养的家中去了。

    进门而去的时候姚运通是兴高采烈,出来的时候更是志得意满,不远千里亲自跋涉来到基隆,姚运通自然是希望能亲自将这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上报给李天养的,而听到了姚运通对于被程长裕命名为“占城一号”的水稻稻种产量展望以后,李天养同样也是格外的高兴的。

    对于即将踏足纷乱的天下争霸大局的李天养和洪门来说,粮食这个硬通货自然是再多都不嫌少的,有了这些粮食,李天养他们才有更大的底气去扩充实力,去收买人心。

    

第1294章 扩张9TXS() 
“最后一季秋收已经进入到了尾声,按照笨港农业局、商业局,基隆镇农业局、商业局,以及其他几地局长的上报汇总,今年咱们洪门粮食产量突破新高,除去民间自留粮食,我洪门自己产出的粮食,税务局收取的粮税,加上商业局粮食署收购的粮食,新粮收入达到了两百四十二万石有余。”

    “按我洪门现在之消耗,去岁库存粮食加上今岁之粮食,足以满足三年之需还有余。”

    李天养和吴杰、董浩然他们,坐在一起聆听着秋收之后的小报告,了解今年粮食等收获情况。

    “很好,如此看来,咱们接下来的动作大可再大一些嘛!”

    李天养如吃了一颗定心丸,难得地露出会心的笑容来,对着一旁的陌生面孔说了一句话:“齐峰,你们招募流民的动作可以再大一些,再快一些!”

    “是!”叫做齐峰的男子,看年岁不过四十余岁的样子,跟李天养年纪相当,却是那原本专职为洪门招募流民的齐三的大儿子,如今子承父业继续着为红红们招募流民的工作。

    今岁北方再次出现各种天灾,河南、安徽、山东等地都不同程度受到来说灾害,加上李自成、张献忠之流的农民起义军,相较于前些年齐三他们还要各种口号待遇诱惑,才有少部分人愿意背井离乡来到洪门管辖地盘,如今洪门掌控的大元、西表、吕宋等地盘,早已经下百姓当中流传开了。

    做大明朝的顺民,不仅需要缴纳各种赋税,承担各种徭役,同时还得每天担惊受怕,生怕哪一天那农民军就会杀到自己的家乡来。

    而跟着李自成等人闹革命也不是那么好干的,除非是真的走投无路的穷苦之家,稍微有些家产的百姓,反而更害怕加入来说农民军后,依旧保留不住家里这点薄产,更别说很可能会被大明朝官府砍掉脑袋。

    反正,此时等北方诸省,早就已是人间炼狱,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等百姓,无一不是在惴惴度日,一天都在提心吊胆的。

    反而是洪门的招募,给这些百姓带来了另外一条光明大道。

    随着南北方的海商来往大员岛,越是了解大员岛,大家对于大员岛上的生活环境也是格外的佩服,口耳相传之下,红门地盘当中的生活环境情况,也就不再是什么秘密了,早就在民间传开了。

    是人都在传,南方等海上,有一片世外桃源之地,只要能够登上这片土地,就能够获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一头属于自己的耕牛,在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随意种上一地的粮食,都不用辛勤劳作,到了秋季就能获得丰收。

    甚至还有人以讹传讹,说在更远等吕宋岛上,走在地上踢出一块石子,都可能会是金子,挖地不小心能挖出白银来!

    而管理着这些土地的团队,就是大明福建水师提督李天养大人所撑腰的齐心堂。

    有大明朝的官身作为背景,民间各种谣传加上齐峰他们的口才承诺等,现如今的洪门招募流民,一次性甚至能够招募超过万余人的数量,而且其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远低于曾经齐三他们的时候。

    “招募流民其实现在难度不大,今年以来大明朝数省皆遭受了严重旱灾,而且还爆发了蝗灾,秋收绝收之地不在少数,就连地处江南的江苏吴江等县也出现了旱灾,因此带来的流民数不胜数。”

    “而如今滞碍我们招募所工作的,不是流民不足,而是运输能力不够,南洋商会的货船基本上都有他们的货物、人口运输,很少能够会帮助到我们招募所运输人口南下。”

    “齐心堂和洪堂舰队的船只,我们能够动用的,也就只有少数没有任务、空闲的部分,而且还需要跟齐心堂、洪堂舰队的负责人进行协调,达成共识。”

    “因此,我希望我招募所能够拥有自己的船只舰队,这样的话我们的招募才会更有效率。”

    面对李天养的要求,齐峰则是当场述说起他们的难处来。

    “这个嘛,得看咱们造船厂今年新船生产量情况,以及洪堂舰队、齐心堂商队今年的扩张计划,我现在无法给你做出保证。”

    “但是,我可以通知财政局多调拨一笔款项给你们,供你们在当地雇佣海船运输之用,如何?”

    一听见齐峰又开始跟自己要船,李天养就有些头疼了,洪门如今造船厂有好几个,但是每年海船的产出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的,一边是要满足一部分南洋商会等成员的采购计划,一边洪堂舰队的扩张、齐心堂船队的扩张重组都需要新船补充,加上上次让尚可喜他们北上,带走了一部分的闲船,洪门自己等船只其实空余的不多,而且都有自己的用途。

    因而,想要再重组一支专门运输人口的船队,对于此时的洪门来说,却是有些不切实际了。

    “好吧,但是我不敢保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够多招募多少流民过来。”

    齐峰无奈回答。

    “我也会让齐心堂和洪堂舰队那边,多配合配合你们,你尽最大努力就好了。”

    李天养点点头。

    “还有洪堂军队,上回调拨了三万大军北上,还有之前远征河南的折损补充回来了吗?”

    “我们已经在福建省内招募了四万青壮力过来,而对巡抚衙门那边我们谎称只招募了两万,相信在年尾之前,我们还能至少再招募三万人进来。”

    吴杰作为军部第一人,对于军队的壮大自然是乐见其成的,带着满意的表情跟李天养汇报道:“到时候,恐怕咱们洪堂军队数目怕是要超过十万之数了呢!”

    “光是招募可不行,严格的训练不能少,招募了战士之后接下来的任务更加重要,我可不希望我们的队伍空有跟农民军队一样等数量,实际却不堪一击!”

    李天养马山打断了吴杰的自嗨,给他泼了一盆冷水道。

    “放心吧,半年时间绝对让你见到一支铁军!!”

    吴杰拍着胸膛跟李天养保证道。

    

第1295章 远方补给xinremenxs() 
“大人,老家那边送来的粮食到位了。”

    东江镇皮岛上,尚可喜、耿仲明他们正为今年岛上粮食收获不佳、民众越来越多而焦虑之时,从外走进来的士兵一个汇报,让他们暂时松了一口气。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松了一口气而已,每季三万石等粮食,放在刚来皮岛的时候,供应尚可喜他们是绰绰有余,但是到了如今在岛上扎根一年有余等他们来说,却是有些入不敷出了。

    一年多的经营,虽然还没有达到毛文龙鼎盛时期数十万军民混居在皮岛上的地步,但是加上洪堂军队一起,皮岛上的军民总数已经达到了五万出头。

    其中很多民众是从女真管辖地界偷跑出来的奴隶,或是在历次洪堂军队清剿女真部族当中被洪堂军队营救出来的,还有的则是从朝鲜王国逃亡出来的佃户之流,在充实了皮岛上百姓人口的同时,也给尚可喜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皮岛以北的辽东沿海线上,因为皮岛洪堂军队无休止、诡异难测的骚扰行动,逼得海岸线方圆数十里范围之内的部族纷纷抱团取暖,除非洪堂军队动用数千人以上的规模去袭击,否则小规模的袭击战术已经不凑效了。

    这就使得尚可喜他们之前所使用的以战养战战术失去了根本,在无法去吞并清剿女真部族的情况下,想要依靠皮岛上数目有限的耕种土地来供养这么大一批人口,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当年毛文龙利用朝鲜半岛的特产、女真缴获的牛羊等物资来吸引那些愿意为了高昂利益铤而走险的商人们前来交易,为其带来了繁华的商贸同时,夜让他们能够采购到需要的物资。

    而此时朝鲜王国在被大清征服,臣服在其统治下以后,至少明面上他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跟东江镇的明军频繁往来,加上受那次大战的影响,直到现在朝鲜王国自己也还处于一个痛苦恢复期,国中同时出现了不少农民暴动,更是没有那个实力来跟东江镇做交易。

    故而,东江镇这边等粮食物资补给,更多都是依赖大员岛那边等周济,只是随着实力等增长,当初洪门所给予东江镇的补给,到现在之时,已经是入不敷出,到了季度后期总是难免会出现粮食紧缺的问题。

    尚可喜他们动用了各种手段,比如将麾下战舰放出去打渔捕猎,百姓们集体出去野外沙滩寻觅可以食用等野菜贝壳之类,同时又对粮食进行了管控,限制每人每天等口粮,可是依旧无法根除粮食缺口。

    此时在大员岛粮食补给到来之前,其实尚可喜他们在岛上已经在半个月前就没有存粮了,大家通过渔猎所得,加上水多余米的稀粥野菜作为口粮,苦苦支撑着。

    不是尚可喜他们不想跟大本营诉苦,寻求帮助,实在是他们自觉到了皮岛驻扎以后,实际上所获得的各项战果寥寥,些许女真部族的缴获却是不如洪门大本营对于他们的支持。

    尚可喜他们在前来皮岛之初,可是心中打定了注意要做出一番功业来回报李天养对于他们的重遇,此时一年多过去了,他们却一直还在皮岛上龟缩不前,远没有达到当初毛文龙督师在东江镇上的地步,让其几个将领无人不觉得有些愧疚。

    原本应该有来自朝廷的粮草支持,然而除去刚开始立足东江镇的时候,山东巡抚那边还勉强运送了些粮草过来以外,随后的几个月里,山东巡抚衙门那边以各种理由推脱,连续几个月没有粮草也是正常的,甚至于距离上一次运送数千石粮草过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年左右的时间。

    找人去巡抚衙门讨问粮草,不是以省内粮仓空虚,境内灾民众多为由,就是说他们东江镇距离山东省境太远,往返路途危险,容易受到大清人阻击等等。

    其实说来说去就一句话,他们山东巡抚自己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粮草供应东江镇,让尚可喜他们自生自灭吧!

    山东巡抚衙门那边心思,其实夜很简单,东江镇独立于海外之地,身处大清人的腹心,虽然山东巡抚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