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6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投石车和将士们攀爬云梯,赤膊上阵。

    即便如此,以当前大顺主力回撤之后留下来的物资,以及能够从残破的曹州城中收集的物资,想要重新将城墙上破烂不堪的工事修缮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重心放在防御工事上,是刘宗敏担心何家军会在大顺主力回撤之后,重新卷土而来,如果说之前刘宗敏还抱着跟何家军一较高下的念头的话,那么如今跟何家军真正叫过手以后,刘宗敏不得不承认,何家军的战斗力,确实是整个大顺军队体系当中最强大的。

    甚至,在大顺诸多大军当中,向来以军备完善、兵强马壮而著称于诸军之首的李自成本部亲军,如今在刘宗敏看来,也是不如何家军多矣。

    在惋惜何三江不知何缘故反叛大顺之余,如今伫立边防的刘宗敏,却是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将自己手上的任务做好,防备着何家军可能到来的反击。

    好在,此次入侵山东,与何家军的无数次战斗中,大顺军队固然损失不小,可是同样的,何家军等损失同样不容小觑。

    野外阻挡刘宗敏前锋军围困曹州的僵持当中,就刘宗敏自己所知,何家军损失差不多就有两万以上,随后的攻防战中,何家军二十余日持续不断守卫城池,其损失肯定同样不下两三万人。

    如此算来,以何家军当时在濮阳时的兵力,即便汇合了大顺其他一干反叛将领,其总体实力也不过才八万左右,损失了五万以上数量之后,现在何家军之兵力,还能有两万可战之力,已经是其最乐观的想法了。

    而自己拥兵五万驻守曹州城池,有着地利优势的情况下,不敢说对何家军反击之事十拿九稳,但是固守曹州城,想必问题不大。

    想到这里,大顺龙虎将军、曹州总兵刘宗敏心里也算是踏实了一些,此时除了加紧布防以外,同时他还需要安稳底下倍受摧残的百姓民心,让其能够不如现在这般敌视己方。

    对于李自成之前所犯错误,刘宗敏固然心中有所怨言,可是也没脑残到将之说出来,如今既然身居其位,那么刘宗敏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为李自成搞出来的这一摊烂摊子收拾残局。

    而刘宗敏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积极巩固曹州攻势,安顿民心之际,他所以为暂时没有那个实力反击回来的何家军所部,却是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为接下来的又一次战斗做着准备。

    

第1361章 反身回击() 
对于何家军损失的估计,刘宗敏却是没有错的,只是他唯一算错的,却是何家军的规模而已。

    白玉山自从与何三江他们分开发展之后,几经波折落户在了山东曹州地界,不过由于此时山东地界农民起义固然此起彼伏,但是因为发明朝廷的强势镇压,使得山东至少表面上还维持着平静。

    因而,在山东落户之后,白玉山的发展就渐渐转入到了地下,潜心跟山东繁多的绿林好汉们打起交到,做起山大王来。

    如此做的好处便是,大明朝廷不会将更多的关注度放在他们身上,比起那些举起反旗想要推翻大明统治的农民军来说,绿林土匪他们虽然也是民间不安定的因素,却也勉强能让朝廷和官府接受。

    特别是在山东这个地界上,此去大名府不过数百里而已,自古也是拱卫京师的重要门户,白玉山正是看重这里的地理因素,故而才落户于此,为未来大本营的布局提前打好一个基础。

    而何三江放弃在濮阳的经营,转而与白玉山汇合,这却是大顺那简陋情报系统所没有侦查到了,故而在刘宗敏计算何家军兵力之时,却是未能将白玉山两万多将士算在里面。

    也就是说,何家军将近两个月与大顺军队的战斗,损失兵力虽然超过五万,可实际上他们现在手中可用之兵力,依然还有五万以上,这却与刘宗敏所部驻守曹州,及其周边县城的兵力相差仿佛。

    而以军队战斗力而言,何家军兵士的实力却也比大顺军队实力强上一筹,这已经是刚刚经历过双方交战的刘宗敏所承认的事实。

    此时济宁州,坐镇济宁州中为回撤回来的何三江所部加紧防备,以防万一的白玉山所部,在与何三江汇合并暂时安顿好了百姓之后,得知了大顺军队如自己预料一样,回师洛阳时开始,他们就已经开始准备着夺回曹州的计划了。

    济宁州经历过数次兵荒马乱,以及天灾之后,人口已然稀少了不少,但是想要安置何家军从濮阳、曹州迁移过来的百姓,却也有些捉襟见肘。

    而且最主要的是,虽然何家军在占据济宁之后,对济宁州中不少贪婪士绅、地主之流进行了一番清扫,可是他们毕竟不是像大顺人一样没有远见,想要让济宁州安稳,很多时候还是需要这些当地名望甚重的士绅们辅佐。

    故而,济宁州中固然多出来不少土地被何家军所占有,但是更多的土地,还是掌握在当地地主、士绅阶层。

    老百姓作为一地根基,想要在一个地方安稳下来繁衍子嗣,缴纳赋税,那么他们也必须有必要的生活来源,何家军供养数以十万计的迁移人口,短时间里还能有些积蓄,但是长此以往肯定会被这么庞大的一个负担所拖累。

    从长远计,在济宁只能安置少数百姓的情况下,何家军想要继续在山东站住脚跟,那么他们就必须要重新夺回曹州,以及周边县域土地,如此才能让他们的实力占有根基,随之渐渐壮大。

    而另外一方面,在何家军与大顺军队进行了一场艰苦较量之后,此时若是能再展现出他们强大的一面,相比也能打消明朝廷对于何家军损兵折将,以为其实力削弱不少而带来的各种非分之想。

    种种考虑,让何家军没有稳扎稳打地好生舔舐一番伤口之后再做行动,而是在确认大顺军主力回师洛阳以后,就开始积极备战起来。

    崇祯十七年八月十三,距离中秋节只有两天之遥,而何家军所部四万大军从济宁州州城出发,急行军朝着百多里之外的曹州地盘杀了过去。

    何家军行军速度,甚至超过了刘宗敏布防在与济宁州相交的掌控边界周围斥候的回报速度。

    在刘宗敏接到来自边界的斥候急报之时,何家军之部队,早已攻陷了一路上的好几座卫所堡垒了。

    待到刘宗敏将分散在州城四处的军队汇合到曹州城下时,何家军之军队却已经杀到了城下,双方之间的攻守之势,却与大半个月前完全相反。

    刘宗敏的应对手段是极为正确的,在其将分散各个县府、城镇当中的军队收拢之际,何家军却也同样大模大样地将四万大军拆分成两支,一支三万不到的军队直逼曹州城,剩下的一万多将士则开始在周围县城扫荡,逐步将之前大顺人所占据的县城村落一一收复。

    何家军并非托大,以其军队实力,若是没有地利方面的劣势,双方交战的货,何家军一万大军,至少能抵得上大顺军队两万以上规模,而且随着军队数目的增长,其总体实力还有增强。

    这也是何三江有底气带着四万大军前来夺回曹州地盘的缘由,而即便己方此时分兵出去收拢地盘,不到三万的军队便敢在曹州城下驻扎,愣是让曹州城中刘宗敏四万多将士不敢动弹。

    此时曹州州城防御在刘宗敏的努力修补下,终归还是有了些效果,像之前城墙出现的裂缝、倒塌的箭楼垛口等,很多都已经可堪一用了,故而刘宗敏也还是能依托防御工事,在曹州城进行固守的。

    只是在刘宗敏居高临下对城外的何家军展开观察时,他心底对于守住曹州的把握却是渐渐下沉。

    他所没有想到的,是何家军的兵员补充速度如此之快,只是半个月不见,他们就又有了三四万的兵力,相较之下他手中原以为蛮有实力的五万大顺军队,此时在整体实力上反而是居于劣势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刘宗敏很是清楚,刚刚班师回朝的大顺主力军队,在明军动向未明之前,肯定不会再兴师动众前来曹州,而与曹州相邻的东明等县府,其驻守兵力甚至还不如刘宗敏兵力,即便有心相救,恐怕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未虑胜先虑败,刘宗敏在明知道己方处于不利情形之下,他当先要考虑的却是留有一条余地,不让自己处于绝地之中。

    

第1362章 重回原点() 
攻打曹州城的动作,在何三江他们驻足曹州城下第三日间,就开始行动了起来。

    何家军的攻城动作,比之大顺军队的举动更加专业,给刘宗敏守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仅仅只是五天时间的攻城,就已经让刘宗敏感到左右难支了。

    而随着散布出去收复失地的何家军将士们纷纷归来,刘宗敏脸上的表情也越发的沉重起来。

    可惜的是,何家军所部的火炮队伍,在当时守城行动中持续不断的使用火炮防守下,绝大多数火炮都已经报废了,而来自大员岛的火器补给,也不是短时间能够运抵过来的,否则的话他们何家军攻打曹州城池的动作会家激烈,同时也会给刘宗敏部更大压力。

    然而当攻城行动到了第九日时,驻守曹州城的刘宗敏一部终于有些撑不住了,第九日下午三点左右的攻城行动,何家军一支先登部队,足足在曹州城上逗留了半个多时辰,才在刘宗敏不惜代价、亲自带着亲卫队上阵作战的举动下,将其打压了下去。

    而此时,刘宗敏大顺军队五万大军,竟然在占据地利优势的情况下,损失了过半将士,虽然同样让何家军损失一半左右兵力,但是随着双方兵力等削弱,作为攻城一方的何家军反而越是凸现出他们攻城的技巧来。

    而在数量上不再占据优势之后,面对偌大的城墙,刘宗敏一部不过两万余守城将士,却是在何家军时左时右、时南时北,变幻莫测的攻城行动中,被耍得团团转,兵力不足的情形被对方利用得淋漓尽致。

    此时的刘宗敏已经有了几分退意,在跟李自成一次次战败而走,一次次重新爬起来的经历影响下,刘宗敏对于决死作战的行为从来都不是那么坚定的,从何家军杀回来那一刻起,刘宗敏心里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派去求援的信使至今音信全无,即便大顺国中派出援军驰援,以此刻何家军所展现出来的攻城实力,怕是自己也无法坚持到大军驰援之日。

    故而,心里已经有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想法的刘宗敏,在坚守曹州城九日之后,终于准备放弃曹州这座刚刚到手、屁股在曹州总兵位置上还没有坐热的大顺东边关了。

    突围的行动,被刘宗敏定在了第十日的晚间,毕竟在野战之时他们大顺军队实力本就处于劣势,若是放在白天突围的话,恐怕他们在突围的路上就被何家军给击溃了。

    不过让刘宗敏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突围所遇到的抵抗出乎意料的微弱,似乎城外的何家军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过他们会突围一样。

    直到连夜摸黑往西后撤了二十余里地之后,刘宗敏才有时间和机会来整顿一下,几乎就要散成一盘散沙一样的队伍了。

    不过当逃出了曹州城,一路上担惊受怕良久,却没有迎来何家军的强烈追击,此时刘宗敏悬着的那一颗心算是落下了一半。

    不敢逗留太久,将大队人马匆匆整顿了一番之后,甚至都顾不上后面还有零散赶路的老弱病残将士,刘宗敏就带着队伍,在天光发白的黎明十分,继续朝着西方前行。

    一直撤到了东明县城所在,刘宗敏才终于将最后悬着的一半心思给放了下来,这时候重新整顿士兵时他才发现,为了最快速度逃出曹州地盘所下,他这一支原本加上伤残兵士依旧还有近三万人的军队,最终进入东明县城的不过只有两万有余,其余的数千将士却是在这一路上毫不停歇的奔途当中被自己给落下了。

    随后几日,依托东明县城中原有的万余大顺将士,以及毫发无损的城池,刘宗敏倒是又多了几分底气驻守东明县城,与何家军僵持。

    几日之前那次夜间突围,何家军一反常态并未做出追击姿态,甚至让刘宗敏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太过悲观了,其实何家军自己也是损失惨重,攻城实力也是匮乏了,否则怎么会放着这么好的机会不动手,眼睁睁看着己方逃出曹州地盘。

    好不容易逃出生天,有了几分补充之后,刘宗敏的心思却是又活泛了起来,他也清楚,此番将曹州城拱手让与何家军,大顺首领李自成肯定会对自己多有斥责,若是自己再丢失了东明等县份地盘,恐怕就算自己身为李自成心腹大将,也是难逃追责。

    故而,不管是为了陛下李自成的面子考虑,还是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