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6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很不赞同洪门内部那些所谓的稳重派,在明知道大清主力尽数南下的大号机会,他们竟然还瞻前顾后地想要拖洪门后腿,美名其曰是要稳妥起见,可实际上却是在眼前睁睁葬送着大好时机。

    故而,当李天养好不容易说服洪门中高层,同意洪堂一支北上试探大清国内虚实之后,吴超心中却是早就下定了决心,要为李天养争取到更多等筹码,来说服洪门内那些稳重派。

    洪堂北上总指挥吴杰抢先一步拿下了最为艰巨的抵挡北归大清主力的任务,吴超却只捞到带着两万大军侵袭大清国境,尽最大可能破坏、肆掠大清国内之部族村落,削弱其国家底蕴。

    这样做的意义固然不小,若真能完美执行下来的话,从长远看对于大清的底蕴破坏,不是一二十年就能重新恢复的。可是在吴超他们看来,当大清人已经叩开了大明等国门之后,仿若无人之境的大明北方国土,已然是大清的后花园,以大明朝繁多的人口,就算洪堂和东江镇的将士们破坏力足够强大,已经无法阻拦大清强大起来了。

    只有在大清国内兵力空虚之际,与大清人决死一战,最好是能当场将大清代善亲王这一支援军彻底击溃,那么军长吴杰他们驻守北方的两道防线,足以为吴超他们深入大清的洪堂军队,争取到足够时间,或许能让吴超他们两支深入大清国境的偏师,再无太多掣肘地,将大清王朝的部族根基,一扫而光。

    当然,这些只能说是最乐观的想法和展望,吴超决意与大清代善亲王一战更大的目的,则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战斗,让洪门内部看到大清的空虚,进而同意门主李天养最疯狂的决定。

    虽然,自己这次的尝试以失败告终,但是安先国一部骑兵师的到来,却在最后关头将吴超所想要的目的给完成了。

    仅凭一支两万人的偏师,就能将看起来强大的大清王朝固守兵力逼至此境,而洪堂骑兵师的加入更是让大清军队彻底摆脱,那么还有谁敢质疑大清国境空虚的事实,谁敢怀疑洪门全军出动下,不能在空虚的大清国境内立足?

    而这一份迟来的喜报中,却是吴超他们一部两万战士用他们的牺牲换来的,李天养稍加思索,便已明白了吴超的良苦用心。

    嘴上骂着吴超不懂珍惜生命,平白消耗了洪堂军队实力,可是内心当中,李天养却是为有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追随者、伙伴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吴师长他们的尸体呢?”

    李天养心中五味陈杂,却也不忘继续追问吴超他们的遗体问题。

    “正由吴奋营长他们带回来。”

    “告诉min zhèng bu,我要用最高的礼仪厚葬这群勇士!”

    “是!”

    “跟话剧社商量一下,出一折与这一战有关的戏幕出来,让大家都明白吴超他们的牺牲,并永远记得他们的存在。”

    “是!”

    人虽已逝,但是他们精神却需要有人继承,同时也要有人去明白他们的牺牲,是为了什么。

    {本章完}

第1408章 顾虑与说服() 
洪门派出远征大军之后的第三个月,李天养便再一次向洪门麾下尚在大员岛的各部门召开了会议。

    而除了本势力范围内的召集令外,李天养同时还向南洋商会等洪门盟友发出了邀请。

    天下糜乱,洪门突然的调集大军,在有心人的眼中,已不再是秘密了,只是如今大家休戚相关之下,只要洪门自己不捅破这层窗户纸,大家也乐得在一旁悄悄看戏,同时审视一番洪门如今之实力如何。

    洪门本部会议的召开,时间相对更加紧凑且迅速,在一直关注北方战事的情形下,其实有关各部门的负责人,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是早前发送回来的战报。”

    李天养站在会议厅中,肃穆地开始了他的发言。

    “至半个月前的情报为止,吴杰带领的洪堂及何三江一部,固守遵化防线,与大清人多尔衮部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至今遵化、山海关等重要城池依旧处于我红红们掌控之中,大清主力不能北返一步。”

    “以现有情报看,大清多尔衮所部似乎已经失去了继续强攻遵化防线的打算,准备绕过遵化防线从蒙古草原绕道返回大清国境。”

    “而在大清国境内,东江镇尚可喜一部铲除大清部族一百余支,俘获大清人口二十七万余口,绞杀部族战士七万余人。”

    “吴超一部,在清溪城下与大清留守王都之礼亲王一部交手之前,共计俘虏了大清子民十五万余人,诛杀大清战士四万多。”

    “只是吴超所率领之洪堂将士,与大清礼亲王代善在清溪城外决战时,所部两万将士几乎全军覆没,但是却也让大清固守国土之仅有主力大军折损过半,最后被我洪堂骑兵师绞杀近半,如今其八万大军连同清溪城守军,总兵力不足三万之数。”

    “大清睿亲王多尔衮所部,不管是绕道蒙古草原返回大清国土,还是继续攻打残破的遵化防线、乃至后方毫无损伤的宁锦防线,其所需时间都会超过一个月以上。”

    “军部吴杰给予我的回复是,他们一部仍能坚持护卫遵化、山海关一线至少半月以上,即便最终为大清人攻破长城一线,其部亦能东去宁锦线,与肖秀荣一部汇合,固守宁锦防线。”

    “而如今三月过去,北方第一场大雪早下,即便大清人绕道蒙古草原,其受天气气候影响,行进速度也将会拖慢数倍,足以提供尚可喜、安先国等部更多机会荷时间,破坏袭扰大清国内。”

    “…………”

    林林总总的情报,从李天养的口中吐露出来,其中有些已经被洪门各部门成员得知,有些则是第一次被告知,让大家在面面相觑的同时,不无带起几分兴奋激动神色。

    谁都没有想到,看似强大莫名的大清王朝,现如今下洪门的手中,竟然遭此重创。这却使得大家对于洪门的信心更足,对于大清人的敬畏之心也渐渐降低,开始多了几分对洪门的信心。

    “至此,我之前所制定的初步试探计划,已然算是圆满达成。”

    “现在召集大家议事,乃是为了第二步的全军动员令,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李天养环顾四周,带着期许地望向身边这一群跟随他左右、熟悉等面孔。

    “其实,在这一次的战争当中,我们的损失同样惨重,吴杰军长驻守遵化、山海关防线的数万大军,损失已经超过五分之三了;而吴超师长,更是连同其所部将士全军覆没,撤离回来的鲸部幸存成员,不超过两千之数。”

    “更别说咱们洪门的支出了,dàn yào、粮草补给方面,我财政部共计消耗了三分之一的库存,若是再开展下一步行动的话,会不会让我洪门财政全部透支呢?”

    甘大彪作为财政部的部长,如今掌管着洪门财政命脉,本就是稳妥派的他,即便在各种大好消息面前,依旧将他们所面对的种种困难摆在了台面上。

    “若是按照门主你的计划,我洪门第二批军队出动,几乎是要调走大员岛上所有兵力,这是不是也犯了跟大清人一样的错误,让我洪门大本营陷入到空虚之中。”

    “如今咱们洪门北上作战,已经被明朝官方发觉了,对于我洪门实力的暴露,很显然明朝zhèng fu将会做出各种反应,谁能保证他们就不会因为担心我洪门威胁,而抢先动手?”

    “执行第二次动员,四万大军的出征又将是一次巨大的财政支出,而且战事的持续时间不定,我财政部剩下财力物力也无法确定支出时间;还有从大清俘获的人口,不仅仅需要我洪门重新安置,同时也是一个潜在的地雷,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不会趁机作乱。”

    甘大彪的发言,固然未必入耳,但是却也让群情激愤的场面如同被泼了一瓢冰水,让大家的神情渐渐趋于平静。

    “这些问题固然都是如今我们所要面对的,但是我相信,我洪门在团结一心的情形下,必然能够一一解决。”

    “可是大清这个强大的敌人,他们却是很难在露出像如今这样的破绽出来,若是此番咱不能在其实力削弱情形下,与其殊死一战的话,日后咱们就未必会有这么好的机会来与其对敌了。”

    “大家或许以为,我红红们如今发展已然不错,若是再给我们发展数年十数年,必然会比大清或是大明更加强大。”

    “但是,大家却没有看到我红红们最大的缺陷,那就是我洪门地域狭窄,发展潜力相比大陆内地的大明荷大清来说,底蕴实在相差太多了。”

    “譬如这次我洪门远征军,直接、间接造成大清国内人口损失,已经将近百万之数了,可是在大清如今打开了中原北地的大门之后,以其掌握的地盘荷人口,不出两年便能恢复过来。”

    “可是我洪门如今牺牲的战士,想要彻底恢复以我洪门麾下人口数量下,除非穷兵黩武不顾后果,否则没有数年时间是不可能彻底恢复的。”

    李天养循循善诱,将自己的顾虑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

    {本章完}

第1409章 慷慨激昂() 
一场会议召开了整整一天时间,大家彼此将心中顾虑和担忧,在会上一一说出,而李天养同样将自己的展望与顾虑说了出来。

    最终结果还是让李天养相对满意,会上成员以大多数赞成,通过了李天养制定的第二步支援计划,并在通过计划之后的第二天,便开始了紧锣密鼓地召集调运行动。

    这次的派遣兵马,行动更加难以控制保密,因为洪门出动的战士,更多是刚刚吞并的原笨港联盟、现洪门村镇成员的土着战士,整整三万余人的土着战士被李天养一声令下召集了起来,然后通过火车、船运等方式与洪堂一万余将士汇合,然后一起北上。

    土着战士们虽然在生活上已渐渐汉化了,行为处事上也多半更像汉人的作风,可是在一些细节上他们依旧难免保留着他们民族固有的风情,比如纹身、刺面等等,让其在调动时,自然更会引人注意。

    整合部队北上的时间并没有耽误太多,因为李天养早已经提前做了不少准备,至少不会耽误将士们北上的时间。

    就在洪堂第二批,估计也将是最后一批将士北上之时,李天养同样没有闲着,他所召集的南洋商会、南阳钱庄等等洪门wài wéi体系成员,也没有耽误多少时间,便来到了基隆镇中,与李天养会面。

    其实距离上一次李天养邀请大家来议事的时间,过去也并没有多久,如今李天养再一次召集大家会面,却没有引起诸多商号东主们的反感,甚至他们还有些踊跃与兴奋,当然同样也不无忐忑和惊慌。

    “今日的会面,其实是我洪门想要向在座的各位盟友们解释一下,我哄她不够军队的动向与目的。”

    李天养开门见山,并没有想要拐弯抹角的意思。

    “我洪堂主力第一批军队五万人,已经进驻辽东边关,占据了遵化、山海关、锦州、宁远等坚城,将大清入侵我明朝之主力军队拦截于长城一线,难以归国。”

    “同时,我洪堂偏师一支,与东江镇尚可喜总兵所部,已然进军大清腹地,距离大清王都盛京,不过只有百余里地距离,所获战果数不胜数。”

    “就在前几日,我洪堂大军五万再次北上,前往大清国土,于吴杰等将军汇合,誓要于大清人决一死战,夺回我汉家江山。”

    “或许有人会问,我洪门不是向来喜欢韬光养晦,与人为善吗?为何此次大动干戈,竟然出动全军前往千里之遥的大清国土。”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洪门容不得华夏故土沦为蛮夷之地,既然大明王朝无能,那我洪门当站出来收拾残局,以扬我华夏之威!!”

    李天养这些说得霸道异常,仿佛真有王霸之气从其身上蔓延而出,震得在场的一干南洋商会东主们无不侧目。

    “门、门主,你这是要zào fǎn不成?”

    有人瞠目结舌,竟然顾不得所谓的窗户纸,竟然就这么将本不该在大庭广众下所说的话,给说了出来,引得周围一群同伴无不在心底将其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但是却又不无好奇接下来李天养的答复。

    “zào fǎn?”

    李天养呵呵一笑,带着意味深长等眼神巡视了一圈之后,却转换话题问了一个看似并不相干的问题:“大家觉得,我洪门大员岛和吕宋诸岛上,所执行之制度章程如何?”

    “那自然是极好的!”

    “不错不错!!”

    一群见风使舵的家伙,生怕接下来李天养会让自己站队,纷纷点头应和着。

    “当然好了,因为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