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7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在城防上面的建设实在惊人,让多尔衮他们都不敢轻易放弃这仿佛马上就要被攻破的残破城堡,生怕一个不小心给对方一个机会,这个城堡便会回复如初,重新修缮起来。

    而洪堂士兵的坚韧性,则一如他们汉人的风格,倒是并不让多尔衮他们惊讶太多,无数次情女女真勇士在城墙上站住脚跟,但是又无数次被攻下城防,沦为失利,可是终归来说,这城堡的防御却已是摇摇欲坠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他们大清的勇士给攻陷了。

    此时的大清军队,已经陷入到之前的那种骑虎难下的局面了,原以为前番数次与洪堂军队的交手事出仓促,使得大清军队实力无法施展开,多尔衮亲王他们却是心中有些不服气的。

    然而此番经历半年休养,又准备了几个月的时间,大清十余万大军整体南下,可最终依旧还是在洪堂军队的铜墙铁壁之下刹羽了。

    “要不然,咱们还是先退上一退吧?”

    郑亲王努尔哈朗却是有些不自信了,作为众兄弟当中在军事上建树更少,但是也更加理智的努尔哈朗,开始有了其他想法:“再或者,咱们从西南的帽盔山突破也不错啊?”

    努尔哈朗有这个想法,源自于他们大清军队的损失,作为攻城一方的清军将士损失极是惨重,到如今十七万大军折损了七万之数,而其中又有半数以上是他们大清女真八旗子弟,可是让努尔哈朗这些大清贵族们都感到心疼了。

    “哼!!”

    多尔衮亲王当初在攻陷山海关以后,正准备一鼓作气攻下宁锦之时,就曾遭遇过王国贵族的逼宫,最终不得已之下放弃了之前打算,绕道蒙古草原归国,直到现在多尔衮都觉得极是气恼和愤怒。

    “现在撤退,岂不是意味着咱们战死的七万健儿鲜血白流了嘛!岂不是说咱们不如这汉人的军队,因此退缩了!!”

    多尔衮还没来得及表达意见,原本跟他并非一条战线的豪格亲王却突然站了出来,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大清国努尔哈赤生下的几个儿子里,皇太极、豪格、多尔衮这些都是战场上的老手了,同时也是亲身看着大清王朝一步一步走到如今的局面的,对于他们女真八旗子弟,他们无一不是充满了信心和骄傲之情,又怎么愿意看到有朝一日大军的败绩成为八旗子弟无法磨灭的烙印。

    八旗子弟兵战无不胜的信心,是数十年来如同跟汉人军队争夺土地、彼此交战才建立起来的,而随着这两年跟洪堂军队的交手,八旗将士上下对于之前的信心,却是在悄然之间开始瓦解,让敏感的多尔衮亲王他们有所察觉。

    若是这一次在弓长岭之战上,大清军队再无有什么战绩,并因此而退的话,那么相比对于大清士气的打击,将非是短暂性的,而是长久性的。

    “可是就这么跟汉人僵持着,总不是办法吧?咱们的攻城器械,大多都已经折损在对方的火炮之中了,后面的交手将会更加困难,咱们身为皇族,应该将眼光放远一点,再这么下去,终归对咱们手不利的。”

    努尔哈朗的言语也非是没有道理的,有着地利优势的洪堂弓长岭驻军,其损失兵力自然是没有大清士兵来得多的,甚至于因为有着强大炮火支持的缘故,其损失甚至仅有区区三万多人而已,远不足大清军队损失的一半。

    除了一开始大清派出主力大军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弓长岭之时,洪堂上下损失惨重之外,随后大清重新排兵布阵使用老一套的攻城手段,洪堂士兵的损失却是降到了最低。

    往往洪堂军队炮火发出怒吼没有多久,那些顺着斜坡往上攀爬的大清汉军、朝鲜战士就溃不成军地往下撤逃,给予弓长岭城上的洪堂军队压力甚至不足大清女真、蒙古士兵的四分之一。

    即便算上伤病,洪堂军队可战之士依旧还有两万以上,足以保证弓长岭城寨一段时间的安全。

    “老子今日把话放在这里,你们当中谁能登上弓长岭、拿下这座城堡,老子给他一个旗主当!!但是谁若是作战不利,那可就别怪老子手下不留情!!”

    这已是大清动员作战时的常态了,只是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这些效果也渐渐有些失效了。

    当然,对于汉人将领来说,所谓的高官厚禄固然心动,更让他们胆寒的,可是多尔衮这位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向来对待汉将不手软的作风,让其等大多噤若寒声。

    又是一天的攻城,在多尔衮、豪格亲王的敲打过后开始了,无数的大清将士潮水般涌上不算高耸的弓长岭,半个小时或是一个小时之后又狼狈而回,只是上去的人多,下来的却是少了不少面孔。

104 陷落() 
局势的发展,还是不如洪堂尚可喜他们的预期那般乐观,虽然身处后方的吴杰也很是照顾弓长岭,物资补给、兵员也都没有吝啬,可是在历时一个月的攻城战后,弓长岭依然还是陷落了。

    陷落的原因其实很意外,就是作为临时修补城防的坚冰,突然在正面一段出现了冰裂,进而引发崩塌,就此让清军上下看到了机会,调集所有兵力不分昼夜地展开了凶猛攻势。

    最终结果不言而喻,正面崩塌造成的缺口,即便洪堂军队在尚可喜的排兵布阵下,迅速构筑了好几道防线,但是清军士兵不惜代价、不给喘息机会的攻势,却是让哄她不够军队没有时间和机会补上这个缺口。

    越来越多的清军士兵,从这个缺口涌入弓长岭城堡之内,让本就已经人手不足的洪堂士兵疲于应付,压力极大,最后还是尚可喜理智地做出了最好选择在洪堂将士阵型还没有被摧毁之前,提前一步做出了撤退的计划。

    好在,弓长岭、鞍山一线的地形以丘陵居多,并不适合清军骑兵的出动,加上天寒地冻,洪堂撤出弓长岭城堡的行动倒也没有遭遇清军太多的追逐。

    而且,为了掩护弓长岭、鞍山之中的矿场,在弓长岭城寨之后,洪堂军队也建立有一条不算简陋的防线,当尚可喜一部残兵退下来以后没有多久,就依托这些现有工事,重新构筑起一道防线来。

    加上伤兵,洪堂军队尚可喜一部如今还有近四万能喘气的士兵,虽有三万将士折损在弓长岭城寨之中,但是却也仍有一战之力。

    故此,直到现在尚可喜如同也没有打消将清军阻击在弓长岭一线,不使对方杀入洪堂占据腹地之间。

    凤凰城吴杰很快便得知了弓长岭陷落的消息,只是此时他凤凰城中将士不过三千出头,就算有心却也没有余力去支援尚可喜他们。反而因为尚可喜一部失去弓长岭城寨,却使得凤凰城一带的洪门后方地盘,将面对来自大清十万将士的兵锋威胁。

    “咱们还有兵力可以调动吗?”

    作为中军主帅,之前支持尚可喜御敌于弓长岭之外的战略,如今算是有些失利的迹象了,现在他能做的,只有继续加大对尚可喜一部的支持。

    “其他据点的兵力本就薄弱,我们若是调动的话,说不得反会给予清军可乘之机,属下不建议从这些防线调兵。”

    施琅摇摇头,洪堂如今在东北关内外部署的兵力超过十万,看起来似乎跟清军主力大军只有数万差距,但实际上由于需要防御的地盘据点很多,而大清人只需要攻伐一点,却是比洪堂军队兵力更加集中。

    说起来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数次跟洪堂军队交手,让清军在洪堂军队手中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故而这次清军的南伐却是一开始就没有想过分兵,却是让作为主突破口的弓长岭城寨成为了众矢之的,饱受沉重压力。

    而其他地方的洪堂据点,比如帽盔山一线,却因为不知道清军到底有没有其他军队,又不敢轻举妄动,反而是无所事事,眼睁睁看着弓长岭这边打得如火如荼,平白留着两万军队驻守其间。

    “那尚可喜他们能不能守住鞍山防线呢?”

    吴杰很是担忧地望着地图沉吟。

    “军长,还请相信尚师长,既然到现在尚师长他们还未求援,说明战事也还没有到危急之时,咱们且先看看尚师长他们接下来的行动吧!”

    “至于兵力,咱们其实还可以先抽调西表岛上的琉球水师、东江镇上驻军,以及从外务局运送过来的人力当中招募新兵,在尚师长他们战线有危之前,也还能凑出近万将士,倒也不是真到了山穷水尽之地步了。”

    “同时,下属也已经写了告急信送回大员岛,想必要不了多久门主那边又会给咱们送来一些新兵的。”

    施琅他们这些参机成员,也是绞尽了脑汁地筹集兵力,物资对于财大气粗的洪门来说,消耗虽然如流水,可是却也早在有所准备的洪门心理预期之内。

    只是这兵力问题,一直都是洪门上下的最大难题。

    洪门安插在明朝、农民军中的实力派大将,好多都已经提前主动暴露,跟着彭志海、何三江他们这些人一同来到了东北。

    剩下一些埋藏更深的暗子,洪门也舍不得让其暴露,一来是有些棋子地位虽高但是手中实力不强,能够接触到不少高层隐秘;二来作为未来的对手,洪门早晚都会对这些对手下手的,总不能不预留一些暗子在其中吧!

    而外务局齐虎他们固然辛勤奔跑,为东北招募了不少人家,这些人家之中青壮劳力不少,但是作为开荒东北的基石,洪堂总不能一股脑将所有青壮劳力给招募过来作为士兵吧!

    没有足够的青壮年作为开荒主要劳动力,底层百姓的生活反而会变得极为艰辛,而且很容易出现不安定因素,更不容易管理。

    而作为大本营的洪门大员岛,洪堂军队几乎所有的兵力都已经调拨到了东北来,甚至于刚刚归驸的笨港联盟土著战士,也被征调了五万大军,送到了东北来,如今的大员岛,可以说是建立团队以来,兵力最为薄弱的时候。

    当然,倒不是说大员岛上招募不到士兵了,只是增兵一来需要时间,二来也会无形中影响到洪门未来的前景,直到现在其实洪门高层都还没有下定决心要扩大增兵数量。

    只是若是真到了东北战局危急之时,已然在东北付出了无数代价的洪门,自然是不可能坐视大清人重新夺回他们的地盘,更不可能让自己之前的牺牲付诸东流。

    最终在大元岛上征召士兵,将会是洪门最后的选择。

    其实,如今的大员到岛本部,李天养他们已经开始做起了扩招兵力的前期准备了:兵器局、枪炮制造局、军服厂等等工厂,热火朝天的工作订单当中,大部分就是为了武装新兵做着准备的。

    而征召新兵的政策也已经制定出来,只等李天养一句话,便下发到洪门各个居委会中,开始行动了。

105 积极的行动() 
大员岛上,自从精心打造的弓长岭城堡被大清人攻陷的消息送达之后,整个洪门政府就开始陷入扫紧张地忙碌当中。

    无数张征兵告示张贴了出去,并一一传达到了每户人家之中。

    相比大明朝几乎家家户户以当兵为耻不同,洪门这些年的文化浸染,让整个洪门麾下的百姓思维开始转变了过来。作为既得利益的受益者,百姓们自然不希望自己在洪门大员岛上的富足生活,因为外来威胁而化为乌有,他们也再不认为保家卫国都是别人的事情,而是心甘情愿地为之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当然,因为洪堂军队这两年来送出的阵亡书实在太多,百姓们的心中也多多少少有些担忧和害怕,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成为下一个阵亡的烈士。

    即便洪门对于阵亡将士的优恤制度,能够保证阵亡将士一家五口十年之用,可是对于生的依恋让百姓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依旧不愿意踏足军营的大门。

    很快,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洪门便招募了一万五千名新兵,然后汇合从洪堂留守将士中抽调的五千骨干,又一支两万规模的士兵朝着遥远的东北方向前行。

    在送走了这一批援军之后,疲惫的李天养走近自己的办公室,召来了洪门外卫局长安先国。

    “那件事情有眉目了吗?”

    李天养抬头,说话让外人不知所云。

    “上一次的回信中,说是对方的口风已松动,再给予一些厚利应该能说服对方。”

    安先国却是清楚李天养所说到底是何事情,然后紧跟上李天养的询问,给出了答复。

    “这就没有消息了吗?”

    李天养皱眉,无形中表达出不满意的神情。

    “属下已经给予了谈判小队更大的权限,相信对方应该能够被说动。”

    见到李天养皱着的眉头,安先国的心一下子提了上来,迅速补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