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7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门辽东战区的异动,让一直就防备着洪门的大清王国,以及叶赫伊通部,都莫名感到揪心,纷纷出动更多人手前来打探消息,确认信息。

    “师部斥候营、特战营全部出动,我不希望在前线周边二十里范围内,出现女真蛮子的骑兵。”

    前线辽阳城的尚可喜,会同弓长岭城堡的耿仲明等人,抢先一步布局战场,开始对前线阵地渗透进来的女真斥候进行清洗。

    洪堂军队越是这般动作,大清王朝和叶赫伊通部首脑也就越是担忧惶恐,随之开始对麾下部众军队发出集结号令。

    崇祯二十二年十月初十,第一批运送过来的物资抵达凤凰城,随后源源不断的物资与战士开始陆续到达,让凤凰城一下子变得格外热闹。

    当然,洪堂军队在辽东战区的兵力已经足够,大员岛运输更多的还是物资弹药方面,故而这次北上的洪堂军队总数不足万人,但是随着物资先一步抵达,吴杰就可以下达攻击命令了。

    “先锋军由尚可喜第一师担任,左右两翼耿仲明、孔有德第三师策应支援尚可喜一师,即时出击。”

    凤凰城吴杰的命令方一抵达前线阵地,早就已经蓄势待发的尚可喜第一师和耿孔二人的第三师就此加足了马力,汹涌而迅猛地朝着北方的大清女真之地进发。

    辽阳尽在洪堂军队手中掌控,也就意味着在大清盛京京师与洪堂军队之间,却是没有几个可以防御的重镇,轻易拔除了大清驻扎在盛京、辽阳之间的据点之后,花了五日时间,洪堂军队就已兵临大清版图最大城池、也是大清心脏之地,盛京所在。

    此时大清盛京城中,早已是旌旗密布,之前洪堂军队的异动虽然让大清人摸不着头脑,但是杀机显露之下,大清人也没有轻疏大意,却是提前征调八旗子弟与汉人军队驻扎城中,正好赶上了洪堂军队的攻击。

    率先抵达的尚可喜也不着急,面对高城坚墙竖立在前的大清王都,洪堂最强大的攻城武器,却是还落在了后面,与随后策应的耿孔一师,紧随在尚可喜部队之后,即将到达与尚可喜一师汇合。

    “终于要有一个结果了!”

    尚可喜此时心中感慨万千,论起跟女真人之间的故事,恐怕尚可喜、耿孔几人可以说是洪门当中最多,也是历史最久的。

    从年少时跟随父亲投身毛文龙麾下开始,尚可喜的记忆里就满满跟女真人刀枪相对,你死我活的场面。

    曾几何时,他们汉人军队还只能瑟瑟发抖地躲在高大城池背后,或是偏远海域之外的海岛上,与女真人对峙着。

    而现在,他们汉人的军队却能够长驱直入大清人所谓的龙兴之地,兵锋直指大清皇帝所在的王都之中,即将展开一场擒贼擒王的决战。

196 狠辣() 
大清王都盛京之下,密密麻麻扎着无数营寨,随着耿孔二将领率领的队伍赶来与尚可喜汇合,已是将数里方圆宽的大清王都给团团围了起来。

    “估计女真蛮子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他们也有这么一天,这可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三人,同为当年跟随毛文龙督师建立东江镇的老人,对待女真人的心情也是极为复杂的。

    “谁说不是呢!这次若是能将女真小皇帝顺治,以及他们王国战神多尔衮一举绞杀在此的话,那么女真人的末日也就相距不远了!”

    尚可喜心中越是兴奋,面上表情反而越是沉稳,面对曾经心心念念想要完成的伟业,今日即将可能成真,他却是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炮兵团的火炮已经搭建起来了,我建议咱们集中所有火炮攻击一面城墙,彻底摧毁该城池城墙、城门,打开缺口以后再行发动攻击!”

    耿仲明只是感慨了一下,随后便开始收拾起心情来,与尚可喜他们商议起即将发起的攻城战。

    此时耿仲明内心感慨之余,其实夜不无庆幸,当初在战场上自己还好判断成功洪门的前景,没有被大清人給收买投靠他们,否则此时城中被围的汉人将领里,必然会有自己的身影。

    心中庆幸之余,

    “可以,不过需要考虑我们后勤补给的弹药是否充足,以及对方必然的反击。”

    尚可喜点点头,表示认同耿仲明的战术,随着洪堂军队对于火炮有了更深入的战术创新,火炮已经取代了古时攻城车、箭楼等等笨重的攻城武器,成为洪堂军队攻城的不二之选。

    “放心,咱们的火炮射程和精准度远超大清人,同时这回我们除了带着火炮以外,还有研发院特材钢打造的挡板,以及特种水泥,在我们到来之时就已经安排工兵营加班加点布置在了炮台前方。”

    “且不说大清人的炮手有没有咱们的炮手专业,即便他们瞎猫撞见死耗子射中了咱们的炮台,以他们火炮威力也不可能击穿咱们炮台防御。”

    有鉴于这段时间实际操作火炮攻城,所带来的反思和经验,研发院和洪堂炮手们着力解决着除高强度射击带来的火炮损耗外,最容易被对方火炮轰炸带来损失。

    后方支援来的洪堂辽东战区第三师与第一师将士汇合后的第二天,红红汤军队最无聊、但又是最震撼人心的炮火攻击,如期而至。

    除了炮手设计精度极高以外,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炮火轰炸,早已成为洪堂军队如今攻城行动的标准,在放弃了笨重等攻城器械之后,洪堂军队的炮火攻城,除了需要几分运气之外,其余最为重要的就只有耐心,以及不要钱一般的射击了。

    盛京城墙之后,曾经一次性能够组织起数十万大军作战的大清女真军队,如今被多尔衮以顺治皇令号召而来的女真八旗子弟、蒙古士兵和汉人军队,却是刚刚不过十万。

    在这十万战士当中,女真八旗子弟多半不是原本作为辅兵的老弱之士,要么就是刚刚成年,甚至是还未成年的少年战士。

    无数次的大战,又经历了八旗部族反叛和难熬的冬天,早已让大清数代人所积攒的底蕴消耗一空。本就没有多少人丁的八旗部族战士,在一次次的交手当中倒在了战场之上、病榻之上,乃至饥饿寒冷之中。

    为了筹集这支军队,多尔衮、豪格、代善几位实权亲王,硬是逼着各旗旗主们不惜以损耗部族未来根基为代价,将在他们掌控之中的八旗部族男丁通通搜刮一空。

    而今分散在辽东原始丛林、草原商的女真部族,留守的仅仅只有一些妇女和孩童,若是此时草原上有哪个游牧部族想要对这些女真部族动手,几乎可以做到无损便能拿下这些女真部族。

    好在,去岁冬季为了让更多族人活下去,女真部族将他们地盘周边数百里范围内的所有部族清缴一空,此时却是让他们少了几分后顾之忧,能够将所有力气用在抵抗洪堂军队的入侵之上。

    多尔衮、豪格等几位亲王,这回是再也没有退路可走,他们很清楚,若是此番他们女真人再退一步的话,那么他们自先祖努尔哈赤所打下来的基业,所建立起来的野心,也将付诸东流,几无翻身之可能。

    特别是他们爱新觉罗氏家族的统治地位,若是失去了盛京城,没有了主心骨的八旗子弟势必会就此分崩离析,成为一盘散沙。

    而女真部族崇尚强者为尊的法则,会因为他们爱新觉罗氏的衰败,却被一旁有着极强实力底蕴的叶赫氏趁虚而入,主导女真诸部未来走向。

    正是因为有了这般明智的认识,多尔衮、代善、豪格和济尔哈朗几位爱新觉罗皇室成员,这才真正将心拢到一处,重新回到当年皇太极还在世时的团结时代。

    其实,此时的大清八旗旗主们早就有了异心,人性自私的本质,让他们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族人们给爱新觉罗家陪葬。

    或许之前,大家会因为顾忌爱新觉罗皇室的地位和实力,而对其言听计从,可是随着一次次大战打下来,爱新觉罗多年来所建立起来的威信,积攒下来的实力,被消耗一空,再想像以前那样对各部族呼来喝去,几成不可能的事情了。

    原本几大旗主、贵族们已经开始在暗地里串联,商议接下来的抉择问题,可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爱新觉罗家的人远比他们所以为的还要阴险和狠辣。

    在女真八旗贵族、旗主们还在犹豫其间,都没有达成一个默契之前,多尔衮、豪格几位爱新觉罗亲王就已经抢先发难,将留守盛京的各部族族长、贵族们通通控制了起来,严密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简单了,多尔衮他们以这些贵族自身、家人性命做威胁,威逼着他们向他们各自部族发出指令,将八旗子弟的男丁、物资通通骗到了盛京城中,掌握在了自己等手中华,为己所用,这才有了今日盛京城内可堪一战的战力。

197 不同的选择() 
“据城而守,实际上并不是我们大清军队的长处,然则这洪堂军队善于利用火器,我军即便是在原野作战,其实也讨不到多大好处!”

    盛京皇宫之中,睿亲王多尔衮、礼亲王代善和肃亲王豪格几位爱新觉罗氏的实权亲王,聚在一起共商大计。

    此时的场面有些凄凉,大家对此一战的态度并不乐观,看似拥有十万数量的军队,可实际上真正能战之士只有五万不到,其余的也就只能摇旗助威的闲散之辈,战时不先一步溃败,引动大军军心就已经烧高香了。

    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像现在一样,几位亲王坐在一起不发生争吵了,便是上首年仅十一岁,开始懂事的顺治小皇帝,也是危坐于上首龙椅,仔细倾听一众皇叔、皇兄之间的商讨。

    “可是就算这样据城而守,咱们早晚也是一个城破身亡的地步,倒不如趁着现在将士们士气尚可,出城一战与汉人军队来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

    肃亲王豪格面色阴沉,白日里那从不间断的火炮轰炸,震得整个盛京城瑟瑟发抖,若是继续发展下去,就算是他们这座举大清国力所打造出来的盛京城,也未必能坚持得到多久。

    “城池被攻陷,其实是早晚的事情,而我大清此次战事的结局而言,恕本王直言,并不乐观,胜算最多仅有两成。”

    多尔衮作为摄政亲王,越是在这种危急关头,它夜越是冷静,所想更加深远。

    “之所以要发动这场举国之战,更多的原因还是本王希望能为我爱新觉罗氏留下一份重整河山的希望。”

    “只要这一场大战之中,八旗贵族中坚都身亡于王都之中,其余八旗子弟和族人们才不会质疑我们皇室,咱们还能够通过如今王城中汇聚的所有部族精英,在未来养精蓄锐之后,重新夺回我爱新觉罗家失去的一切。”

    多尔衮终于不再隐藏,将此前与众位亲王一起合谋控制王都中贵族的真实目的说了出来,让济尔哈朗、代善等几位亲王无一不感到震惊和失落。

    “十四皇弟,事情还不到这鱼死网破的境地,你大可不必如此悲观!”

    代善亲王眼神固然失落,但是却也强打起士气开始开解多尔衮。

    “最后局面如何发展,皇兄其实不必自我安慰,想我多尔衮当初何等雄心壮志,妄图带着我八旗精英铸造出一个超过皇太极皇兄他们的伟大基业,可是仅仅只是几年光阴,我大清大好河山、数十万族人勇士就被我败尽,致使我大清最终沦落至此,若要论及罪魁祸首除我之外,再无他人能当的起了!”

    多尔衮摆了摆手,打断了代善亲王的勉励之言:“为了我大清未来的希望,在此我作为摄政亲王,最后一次向各位皇兄、皇侄下达一道命令,还请各位助我一臂之力!”

    此时的多尔衮,抬起头来时眼神之坚定、犀利,却是这几年战败之后它所少有的,而其所散发出来的气势,又是如此神似过逝的清太宗皇太极。

    望着这位似乎已经有了决意的摄政亲王,几个爱新觉罗家的优秀人才,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看天气,寒冬第一场大雪应该会在这半月之内下起来,到时候大雪封山的情况下,以城外汉人军队少有骑兵的情况下,到时候将是我大清突围之时。”

    “到时候还请诸位皇兄、豪格侄儿带着陛下突围北上,重回我女真故土,由我带领剩下的汉军和蒙古战士为你们断后!”

    “如今是我爱新觉罗家危难之时,我等爱新觉罗氏再也不能出现内斗之乱了,希望北去之后,诸位能够辅佐顺治陛下重振我大清山河,为我牺牲阵亡大清男儿报仇雪恨!”

    “只要我爱新觉罗氏能留有一线生机,那我下黄泉之后也能有点颜面去见父亲和皇兄他们了。”

    多尔衮的语气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