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8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天养在这个时代推行的高薪养廉政策,以及与之配套的严厉的反贪污腐败制度,让洪门这个表面上的民间团体,不但一直保持着充分的活力,同事家也给这个时代的百姓们树立了一个更多为老百姓着想的执政体。

    而这一体制,却也让从李天养口中所泄露出老的公务员这一称谓,很快在洪门当中传播开来,成为洪门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正式称谓。

    同时,这一体制,让不少在大明朝看到太多黑暗阴森画面,失去了希望的儒家、法家弟子,纷纷放下心中那薄弱的忠君爱国之念,投身到跟洪门培养出来的人才之间的竞争当中去。

    “额,这工部招收的人员,竟然需要工匠类技能职业认证三级以上,我去这不是为难人吗?”

    “谁知道这工匠类技能职业认证是怎么回事儿吗?”

    “……”

    “还好我闲着没事儿,想着技多不压身的道理,早早考了个会计师三级,不知道算不算是工匠三级啊?”

    “……啊?这会计师只能算是文化职业认证?跟工匠职业认证没有关系?”

    “艹!!”

    有关四月份公务员考试的公告,不仅在洪门人才培训基地的笨港各学堂张贴着,同时还在洪门政府麾下各个居委会的门口张贴着。

    不多时,这份公告便通过散布在洪门大街小巷茶肆当中的说书人,传递到了洪门百姓们口中,掀起了一片片热闹非凡的画面。

    而于此同时,洪门教育部的张子懿,这带着手下的工作人员,安排着临时曾加的公务员招考工作的各项事宜。

    本章完

268 人才汇聚() 
基隆县政府大门口,那块专门张贴各类重大事件和公示的告示板前,在经过了之前两天的热闹之后,又变得门可罗雀。

    不过今天,这里却又来了一个客人,站在告示板前仔仔细细地阅读着上面的内容。

    “……于崇祯二十四年五月初十,举行洪门政府机构入职大考,此次考试将选取各类人才一千三百八十五人……”

    一字一句,生怕漏了其中哪一个关键字,让自己最终错过这次大考,面貌沧桑而带着几分风尘气息的儒衫男子,神情肃穆地在告示板前呆了足足半个多小时时间,这才慢慢朝着基隆县码头处那家“有间”客栈行去。

    “还好来得及时,还有时间来准备一切事宜,希望这一次能够一举高中。”

    风尘仆仆的中年男子,姓马名承士,原是山西晋地一名秀才,后来山西被大顺朝李自成所据,各方囊括有识之士,在本地颇有几分才名的马承士为了亲族,最终降了闯王,成为大顺麾下一名县令。

    然则好景不长随着大顺覆灭之后,像马承士他们这样的降臣初时为了安抚人心,自然是少有刁难,只要不犯事儿那么也就好了,但是随着大顺地盘在孙传庭总督的清理下,逐渐步入正轨,加上大明本就是正统皇室,故而对待这些降臣,未来必有为难。

    有远见的大顺降臣,自然清楚自己身上这些污点,想必是极难洗脱了,除非朝中有贵人帮助,否则想要在大明朝堂步步高升,怕是比那蜀道更加艰难啊。

    固然,大明王朝向来优待文人,大家伙虽已绝了官场晋身之路,但是想要纵情山水,游戏人间,大明朝也不会过多管束的。

    不过像马承士这样的文人,当年因为八股做得不好,而无法取得进士名声,无法执掌权力,但是在大顺之下,他们却能体味权力带来的那股芬芳之后,却是再不愿意回到当年那种两袖清风不问窗外事的书生意气中去。

    毕竟在他们自己看来,为官县上父母官时,他们的能力一点不比大明朝中那些进士书生来得差,虽大顺皇室娇奢,官场逐渐混乱,可他们管理的县上百姓不敢说安居乐业,但也是打理得井井有条,相比那群酒囊饭袋,却是强上无数倍!

    故而,在绝了大明朝中的晋身之道后,加之马承士的家族早这一场灭国之战中遭遇不幸,被一群觊觎他们家族资产的败兵給洗劫了一空,数百族人嘴中仅有十数人幸存。

    没有了后固之忧的马承士,带着这一幸存族人,以及跟着自己身边儿没有遇害的一家妻儿,干脆挂印而去,乘船来到了洪门所在,试图在此东山再起。

    民间传闻,洪门这边人丁富庶,有一政府行使官府权力,不分地位高低,一视同仁地征召有识之士,給家族破灭,又没有靠山的马承士带来最后一分上进的希望。

    却不巧的是,昨日才乘着往来基隆与泉州的货船,颠簸不止而上吐下泻、丢了不少颜面的马承士刚刚登上基隆港那个宽阔而繁忙的码头,入住到价格有些肉疼的客栈之后,冷不丁听饭桌上人们议论着这一场科考之事,马承士却是马上兴奋了起来。

    安顿好了亲族,稍适休息之后的马承士,在第二天便一路打听来到了基隆县正政府门口这一块告示板前,应证自己所听到的消息。

    “政府入职大考……公务员考试……”

    回味着昨夜特地花了三两银子,请了一位当地说书人好生吃喝一顿之后,对方所告知自己这基隆县中的奇风异俗,马承士这时都还有些懵懵然,不知道自己这一次冒险是否值得。

    “居住证需要在基隆县下的九个居民区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居住点,找一房东签署一份长期契约,以此为证明,便可向治安局提请居住证了。”

    “只是该选择哪一个岗位,却是有些问题了,这洪门政府的岗位工作竟然一开始便可让人选择他们擅长专业,而非大明科举那般考上功名后随意下放地方或朝堂。”

    “唔,这个我可得好生想想,到底哪个位置更有潜力了!”

    初来乍到,很多东西马承士都是两眼一抹黑,虽然自觉拥有才干,但是他也需要好生打听一下,洪门对于告示上那一千三百多个岗位的具体分工才对。

    如他一样,曾经在大明朝中默默不得志的文人固然不多,丹水坑也不在少数,其中还有不少人是在洪门游学多载,更加了解和看好洪门前途的人才,如今在洪门突然打破常规,大规模招募更多人才的事情上,他们发现了稍许端倪,纷纷放下最后那一份矜持,开始为在洪门谋取一份职务而奔忙起来。

    “我说书呆子,这回怕是你一显身手的好机会了,在学堂里不声不响考了那么多的证书,怕是你的选择机会会更多啊!”

    几个本该在这两月里出去实习对笨港中级学堂三年级学生,勾肩搭背地走在基隆县城宽敞的马路上,互相打趣地对话,不过看样子他们更多的关注点,还是那个被他们几个揽在中间的文弱学生。

    被叫做书呆子的人,是他们这一伙发小中读书成绩最好,但是却又因为考试发挥失常而没能进入高级学堂深造的少年,姓习名恩洪,年纪却是正好十五岁。

    习恩洪习惯性地红了红脸,连声谦虚地辩驳道:“其实工匠科前三级证书所需要的更多是书面上的知识,以及对于实际操作的大体了解和熟悉了,并不会要求又多高熟练度的,否则以我这身板,哪有可能去干那些活儿啊!”

    “想必政府招募这些岗位,需要这些证书,就是希望考生们能够对这个行业有大体的认知,而不是一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其实你们只要愿意,也能够轻松通过的。”

    “只是想要在这次考试之前获取证书,那怕是赶不上了呢!”

269 第一科() 
公务员考试如期举行,一时间引得基隆、笨港两地的客栈酒肆人满为患。

    光是参与公务员招考报名的人数,便达到了两万七千余人,这对于总人口早已超过三百万的洪门来说,似乎比例基数很小,但是别忘了这两万七千余人基本上都是脱离了文盲性质,至少可以说是半个读书人了。

    从中可以见到洪门一力推行教育的普及化,在这些年里所带来的变化。

    其中,可能让初来乍到的马承士一流感到惶恐不安,甚至感到有些受辱的,是那一个个穿着打扮花枝招展,走路带着香风的年轻女子们,竟然也有参与到这次考试之中,而且基数还不小的样子。

    放在华夏,随着程朱理学逐渐兴盛起来,女子在日常生活当中已然有了几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迹象,除了底层人家为了生计还有女子出门行走,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一般普通人家女子少有会出来露面的。

    更别说像如今这样,一群看起来并不缺衣少食,甚至还过得挺好的女子,大大方方出现在人群之中,让多少受到些程朱理学影响的汉家弟子们觉得不自在。

    “要是输给了一群女子,那可真是无颜回去见家人了!”

    有这一群女子参与其中,让不少儒家弟子变色,在有数十人挥袖而去的同时,其余人大多克服了心理障碍之后,但是心中压力也是变得极大。

    倒是洪门本土的男子们早就习以为常了,女子在洪门地盘中的地位,早已非是中原大陆那边所能比拟,甚至如今招募的岗位中,还有好几个岗位是专门限制了女性入职的。

    一直以来女性除了在体力上先天性弱势一些以外,其余的地方都并不差男子几分,故而在洪门现在的各个体系当中,女性的工作岗位已然占据了三分之一出头的样子,而且工资普遍都不低。

    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独立生活的大环境,女性们的自信与话语权便有了基础,敢于跟各种重男轻女思想进行斗争。而洪门高层的李天养和他妻子陈玉墨两人,又最是支持女性平等地位的,让女性们更是有底气去争取权力。

    “这有啥好丢人的,告诉你们吧,咱们洪门男儿这一辈子,就没少被女子压在底下过,也不见得会丢一块肉的!”

    听着外乡男子跟身边同伴发出抱怨,一旁的洪门本地男子却是洒脱地一笑,仿佛开解对方,又仿佛是在自嘲一般。

    “知道吗?我们洪门笨港高中部这几年时间里,每年拿前三的,都是女子,可想而知我们这些男子们可没少受女同学们的嘲笑。”

    外乡人转头一看,却是一个年轻而古道热肠对洪门小伙子,看年纪也就十七八岁而已。

    “……”

    几个外乡人彼此互视一眼,心中五味陈杂,但又不好意思向眼前这位热心的少年发火。

    考试大纲,实际上在基隆、笨港县开设对书局里,也能买到历届内容,虽然其中考题并不相同,但是对于外乡人来说也具有极高的研究参考价值,让他们能在准备考试这段时间里,了解到洪门考试以大明科举之间的差异。

    当然,其中差异天壤之别,洪门考试更看重数学、日常常识内容,对于四书五经上面的要求却是相对较低,这对于大明远道而来的文人来说,却是很不公平的。

    毕竟,虽然大明学堂也有涉猎算学、杂学,可是他们更多侧重点还是在四书五经这一儒家根本学说上,并从中引申出经世治学之道。

    而洪门却是相反,更加看重各个职业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工业部门需要了解原料产地、成本核算、工厂建设等等问题;而农业部门却需要熟悉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作物的影响,粪肥对于土地的作用,乃至产地粮食大批量产出会对当地粮食价格带来的影响等等。

    这些,无一不是在儒家治学当中很少涉及的,有些官员或者先生从平生经历中,掌握了这一知识后,却将其当做自己独门学说,闭门自珍,非是自家弟子绝不倾囊相授。

    如此一来,真正能够在县令知府衙门当中为民造福的知识,却是需要新进父母官们自己去摸索。

    当然,如今洪门的公务员考试,涉及到的东西还很浅显,不少知识都只是点到即止,真正深入的知识,在各部门的职员上岗之后,还需要深造学习,慢慢进步的。

    考试总共考两天,第一天是算学,第二天则是各个职业不同的专业知识。

    当第一天的考试结束,试卷收回之后,考生们便能各自离开考堂,回到各自的临时居所,这又跟大明科举极是不同。

    一路上从考场出来的考生,神情各异,或是愁眉不展,或是眉飞色舞,各怀心思。

    几个相熟的考生聚在一起,三三两两之间开始看谈论着考试所出考题,会为了一个考题彼此应证正确而欣喜若狂,同时也会因为某一考题出错而心灰意冷,极是懊丧。

    “没有想到,这洪门的考试,如此看重算学一道!”

    从考场出来的马承士,第一次在考试中看到试卷之上密密麻麻的应用题、算式,虽然大多并不深奥,只要平日里多有接触学习,这份试卷便有不少把握,反正在马承士看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