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8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比西洋人差的航海技术,以及远超西洋人搭载的火炮威力,和精准射击度,但凡只要一开火,对面的舰队当中,便总有一艘海船,不幸成为这片海域之下的亡魂。

    直到现在,洪堂舰队吴超副军长所亲自指挥的舰队,愣是没有让大明朝的舰队,冲过金门岛以南十里范围,甚至就连金门岛上,能够冲上这座孤岛的大明官兵,也是寥寥无几。

    同样的场景,在雷州半岛与琼州想接的那一片狭窄海域当中展现,纵使明朝水师再是不畏牺牲,却依旧难以逾越那一片由洪堂舰队艘把守的海域。

    “他们就不知道放弃的吗?这样平白无故让咱们打杀无数战士,他们不心疼,我都替他们心疼呢!”

    牛强伟如今已是团长职务,手下掌控精锐战船十艘,虽然兴奋激动终有了捞取军功的大好机会,可是战事打到现在,刷不放之间战力差距太过明显,都有些让牛强伟提不起斗志来。

    “早晚他们会撤军的,等到他们牺牲的战士和海船数量,超过了他们都承受能力之后。”

    身边来自牛氏家族的远方亲戚牛强雄,是牛强伟好不容易才走通各种关系,才将其调到自己身边担任参机组组长的。

    牛氏一族在大元岛上的人口本就不多,好不容易又出了一个领军的好苗子,牛强伟自然乐得带在身边点拨一二,让其更优秀也能走得更远一些。

    “不错,你小子还算动了脑子,不过你倒是说说,他们大概什么时候才会退兵呢?”

    牛强伟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考教着他的这位亲戚。

    虽然洪门已经在尽最大限度地限制华夏文化之中关于家国天下方面的鄙陋之处了,但是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东西和理念,不是这一两代人就能够完全扭转过来的,像牛强伟这样洪门亲自培养出来的人才中,依旧保留了不少对于家族、亲眷的弊习者,不在少数。

    “下官觉得,应该不远了!”

    “到现在为止,虽然没有确切数字,但是我参机组统计出来的战损报告里,明朝水师损失的海船已经超过六百之数,而折损的水手更是超过万人以上。”

    牛强雄信心满满地回答道。

    虽然是牛强伟通过关系要到身边进行栽培的,不过牛强雄本人的才干和能力也是不错的,否则牛强伟也犯不着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和精力,将其调到自己身边。

    “那还等什么,让弟兄们再加把劲儿,让这明朝的王八蛋们感到肉疼,咱们也就解放了啊!”

    牛强伟虽没有表示对牛强雄判断的认同,但是却用实际行动来表达他的态度。

    “是!”

    牛强雄领命而去。

    很快,海面上都有些懈怠了的交战双方,战场上一时间再次激烈起来,马上就有两艘倒霉的大明海船,在吃了洪堂战船所载火炮几发打击之后,摇摇晃晃地朝着幽蓝得让人恐惧的深海之下沉陷下去。

    船上搭载的无数明朝水手弃船而去,在海面上挣扎求生,幸运儿登上了己方同僚战船之上苟延残喘,不幸的则只能看着一艘艘海船在自己身边飘来荡去,一不小心直接压过自己的身躯,让自己葬身海底;或者干脆成为深海之中,闻腥而至的各种肉食性动物的口粮。

    都没有能坚持到太阳落山,大明朝水师舰队的主持大将,便开始首先逃亡败走,朝着大明内陆那宽广的海岸线撤去。

    失去了主持大将,剩下明朝水师舰队中,便是有那想要誓死奋战的勇士,也无法再坚持下去,最后的结局便是,一艘艘笨重而残破的海船接连北顾,将他们脆弱的后背留给了在海面上犹如一群剑鱼般灵活的洪堂舰队。

    “打扫战场,鸣金收兵!”

    牛强伟也没有想过趁胜追击,他麾下这十艘战船,就算追上了对方,怕也是难有太大作为,总不能让他们这一支舰队去攻打那一片广袤的大明内陆吧。

    本章完

283 天津卫() 
大明京师,曾经对政治中心和心脏,如今已是一片凋零。

    热兵器时代,最大的问题,便是对于建筑物的摧残力度极强,换做是一般的城池,摧毁也便摧毁了,反正随着热兵器时代的到来,这些用高大城墙保护城市的防御模式,也将逐渐淘汰掉。

    加上以后城市会越变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大兴土木构筑城防设施成本也将变成一个天文数字。

    但是此时使用火炮攻打京师,却是让洪堂上下炮兵们无不感到畏首畏尾,无法尽展所长,究其原因便是他们一开始就被尚可喜、耿仲明几个师长耳提命面,让其尽量不要破坏城内的宫殿建筑群。

    好歹这大明京师,自春秋时期燕国立为王都起,历经数朝王都职能,其中宫殿建筑群,无一不是艺术与历史留下来的瑰宝,任谁都不忍心让其化为战场之中的一片残骸废墟。

    “这仗我没法打了,一天天的打仗开火之前便把我们叫过去教训一顿,搞得弟兄们都不敢大手大脚施展手段;回头城池久攻不下,打不开局面,上头这些师长们又把我们揪过去一顿教训,说我们办事不利!!”

    第一师第二炮兵营营长简海滨一脸晦气从师长营帐所在回来,嘴里憋不住满心的抱怨。

    “你以为就你被训,咱们这几个,哪个不是被训得跟个龟孙子一样?”

    第一炮兵营营长马如栋因为要指挥战斗,倒是没有跟着简海滨一起去师长营帐挨训,但是他也能想象得到简海滨在师长尚可喜他们面前,所遭遇到的狂风暴雨。

    “真是憋屈啊!”

    简海滨抓住头发使劲儿揉搡一番,发泄心中不满。

    此时距离洪堂军队兵临京师城下,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了,自从上次曹变蛟三万大军出城试探洪堂军队战力,被绞杀将近两万人马,最后仓皇逃回京城之后,大明军队就再也没有出过京师城门了。

    方圆三十余里范围之内的大明据点,已经被尚可喜他们拔除得一干二净,随后他们虽然也发起了数次试探性的攻城行动,不过因为他们要保证军队实力,故而更多还是动用他们手中两个炮兵营,共计五十余门的蛇炮对京师进行轰炸。

    于此同时,近在咫尺的天津卫那边,洪堂辽东军队主力部队,在吴杰亲自带领下,对天津卫这座海防重地,展开了凶猛的攻势。

    海面上洪堂舰队有十五艘战船,利用船上搭载的,远超过洪堂野战炮威力的重炮,肆无忌惮地对天津卫展开炮击。

    而在北面与西面城池,洪堂六万大军合理分布其间,与海上炮火配合默契,时而炮火覆盖城池、忽然城外冒出大量洪堂士兵,将天津卫中一万多将士耍得团团转。

    京师主帅堵胤锡已经很有见底,知道天津卫这个沿海重堡不容有失,愣是在天津卫中布置了两万士兵,故而才能在洪堂军队的凶猛攻势下,坚守半个多月。

    但是城中将士还未崩溃,这天津卫相差京师数筹的城防工事却是遭受不住摧残了,在洪堂舰队的炮火轰炸中,眼看着一天比一天残破,谁也不知道到底会在那哪一天的炮击中,轰然崩塌。

    明朝内阁自从财政宽松之后,对于火器的投入不可谓不大,放在以前都不会放置万斤红衣大炮的天津卫,现如今也都放置着五六门可以发射二十斤铁弹的红衣大炮。

    这些红衣大炮,大多来自于香山澳铸炮厂,随着洪堂打破了西方人技术封锁,制造出堪比西洋欧洲最先进的火炮之后,西洋人便放弃了对出售火器的限制。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观点,西洋人虽然明面上不敢对洪门露出丝毫敌意,但是暗底里却是各种小动作不断,只要能给洪门带来麻烦,又不会引火烧身的事情,他们西洋人都乐于伸一把手。

    如此以来,各种铁铸、铜铸红衣大炮便开始频繁出现在大明王朝的军队和城防之中,加上华夏民族本身就不笨的智慧,官方加大力度、投入人才仿造火炮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更是让火炮再也不是西洋人和洪门的特有之物了。

    但是终归到底,大明朝早前数百年自己不重视所造成的落后,却不是如今几年十几年的努力所能追敢上的。

    别说洪门在这个时代堪称最先进的铸炮工艺,就是跟西洋葡萄牙人在香山澳所使用的,较为落后的铸炮技术相比,大明朝的铸炮技术都有不少差距。

    在先期一个礼拜左右发出自己的声音之后,后面这近十天时间里,天津卫城池上的火炮怒吼声,是越来越少,几近于无了。

    “轰!轰!轰!”

    “哗!砰嗒!”

    一股尘埃落地之声响起,随之印入洪堂与明军战士眼帘的,是一座已经倒塌了半道城墙的天津卫,面对如狼似虎的一群洪堂将士,再也没有可能阻拦住他们的脚步了。

    洪堂军队的攻城方式,实在乏善可陈,因为他们军队的缺陷摆在那里,相比大明朝随随便便便能拉出几十万的军队出来,洪堂军队每一名战士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之所以洪堂军队战士们的战斗力称霸天下,那是因为洪门是在用钱砸出来的一支铁血之师。

    洪堂战士活着的时候,他们每月薪奉比大明朝官兵一个把总的饷银还多,同时还有各种福利;而当洪堂战士阵亡之后,更是拥有一份能够让一个三口之家凭此能够生活十余年的抚恤。

    因而,这样高薪酬、高福利的待遇下,使得洪堂麾下的将士们人人用心,悍不畏死,以此打造出属于他们洪堂军队的精气神来。

    故而,为了避免损失本就宝贵对财富,每每到攻城作战这种,放在其他军队中都会使用人海战术,而在洪堂军队当中,更喜欢使用火炮,用金钱和资源硬炸开一道缺口,让洪堂军队将士们的损失降到最低。

    这样一来,对于洪堂军队来说,在炮火打开城防之前,他们这些士兵的日子是最无聊,也最乏善可陈的。

    但是当城防大门洞开之后,洪堂将士所能爆发出来的实力,则会让人难以招架。

284 围三阙一() 
围三阙一的战术,不是什么秘籍,但是在攻城战中优势一方使用出来,却是有着不错的效果。

    能早洪堂主力六万大军的围堵中坚守一座小小卫所半个多月,足见天津卫中驻守明军实力不错了,但是当天津城破那一刻开始之后不到三个小时时间里,驻守其中尚存的一万多明朝军队将士,就已经开始出现溃败的迹象了。

    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战损比,放在野战之中,任何一支明朝军队想必都已经溃散而逃了,不过在坚守战中,这样对损失倒还不至于让一支尚有战斗力的军队,彻底崩溃。

    毕竟,城池当中巷道交错,环境复杂,即便友军损失惨重并崩溃撤下来,有其他士气和军纪尚在的队伍存在,总能让撤下来的战友们重新稳住心神,再次回到战场。

    然而,当真正走投无路,看不到胜利曙光之后,换做这个时代任何一支军队,到最后都会不可避免地士气溃散,军队就此分崩离析。

    洪堂军队故意留下来,没有派出兵力布防的天津城南城门缓缓打开,无数将士拖着笨重的步伐,带着不知道从哪里搜刮来的各种财货之物,仓皇逃离。

    不多时,一群穿戴光鲜亮丽,气势更是骄横的士兵,骑着高头大马,将城门口密集的人流驱赶到了两侧,让一支十余辆马车组成的车队缓缓撤出天津城。

    过往被打断了逃亡路径的将士和百姓们,人人对这一行车队怒目而视,但是却又敢怒不敢言,因为这一行车队的主人,当前天津卫指挥使,以及天津左右卫指挥使的家眷。

    至少,直到此刻,一直以来都显得能力平平的这几位世袭指挥使大人们,却是还坚守在天津城中,只是先行撤出了他们的家眷,已经比大明朝不少的武官们,更加有勇气了。

    天津卫指挥使倪斌,世袭此指挥使之位已然第十三世了,在他之前的上一任倪氏指挥使,在大清人占据北地之时,为了家族和国家坚守天津城,直至战死,故而当孙传庭督师带领王师收复北地之后,天津卫作为大明三大卫所之一,其指挥使的权柄,还是交还给了倪氏族人。

    如今天津卫眼看又要沦落敌手,不管未来大明王师是否还有可能收复失地,他们倪氏一族日后想要保全当前财富地位,未来有机会重新回归天津的话,那么他倪斌就只能战死在此地了。

    与他同样有此打算的,还有天津左卫指挥使赵氏赵存志,天津右卫指挥使梅应武。

    百姓和逃亡将士,好歹也还算有些敬畏,同时也还有几分感恩,至少有这几位指挥使大人与天津城共存亡,他们这些士兵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