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夜无话,半个多月的折腾,总算落下了帷幕,少年们说不上有多兴奋,只是觉得心里总算是落下了一块石头。总在海上漂着,没有一个落脚之地的时候,大家总是会胡思乱想,怀念着谭门营地里那些古板而又辛苦的劳动,就连每日的操练,也让大家想想,都觉得身上痒痒。

    第二天,一大早,李天养就带着一队精干的队伍,背着一大包行囊,在两位向导的带领下,踏上了勘察之旅,留下玉墨在营地看家。直到傍晚时分,李天养他们一干人才狼狈不堪地在暴雨之中,步略艰难地回到了自家的两艘大船之上。

    上船第一件事情,当然是美美泡上一个热水澡,解解这一日翻山越岭带来的身体疲乏。等到李天养和吴杰他们一群人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走出来的时候,一身的疲惫全都一扫而光了。为了节约时间,李天养他们一边吃饭,一边召集起领头的各个头目一起开会讨论起今天的收获起来。

    桌上除了玉墨她们为李天养他们留下的饭菜以外,还有一份李天养他们绘制的草图。

    草图比较潦草,各种鬼画符一样的玩意儿让不了解其中含义的大家看得一头雾水。没办法,李天养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地图绘制人员,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对地形的了解,在图纸随意绘制了一番,只求在介绍的时候能让大家对此有点印象。

    “沿着笨港溪往上,不到五里,那里地势较高,而且周围也了无人烟,没有人类活动的迹象,说明周围没有原著土著的存在。而且,那里河面宽阔,河水流淌缓慢,适合我们在那搭建码头,停靠海船;又有原始丛林环绕在四周,让我们的踪影隐没在茂密的树荫之下,不是有心之人,基本无人能够发现我们的存在。”李天养嘴里嚼着饭菜,手指却在草图上指指点点。

    “对,那地方我觉得也不错,四野里全是肥沃的黑土地,真是适合我们大家开垦土地。就是,这一路上原始森林里的路面实在有事难走,里面蛇虫蚂蚁之类的出没频繁,我怕……”吴杰也搭上了呛,只是话没说完,眼睛有些为难的瞧向了玉墨她们几个女子的方向。

    “看什么看,你担心担心你们自己吧!我们女孩子可不都是害怕这些小东西的,决然不会拖了大家的后腿!”玉墨一看吴杰的表情,就知道他想说什么。乡下的女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操持家务,对于这些东西的免疫力还是要高的多,虽然难免的,有些时候会一惊一乍的。

    “那没什么问题嘛,我们有船代步,让女孩子们坐在船上就好了嘛。狂鲨号有桨,也不是太麻烦,只需要拖着货船逆流而上,多费些力气而已。”甘大彪从旁想出解决的方案。

    “那就这样决定了?”李天养抬头,对着大家。

    “表决吧!”

    不用多说,表决还是一如既往的一致通过。

    “那么,我在最后说一下这段时间的几条规定,大家记下来以后,一条一条的给我宣传到每一个队员们的耳朵里!记住,这些规定,你们必须保证,让每一个队员都严格遵守下去!”

    “这不是说笑,这可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兄弟的生命安全!”

    “是!!”整齐的答复,力求让李天养满意。

    “第一,营地规划区三十丈范围之内为安全区,任何队员不得擅自脱离岗位,不得走出安全区的范围,有情况,需要出外查探的,必须申报各小队队长,然后队长安排人员集体行动,不得单独离开!”

    “第二,周围任何不知名的植物、动物,尽量不要有肌肤之触,更不可能擅自食用,以免引起中毒。”

    “第三,任何人身体不适,都必须及时报告,不可隐瞒!如果身体意外受伤的话,需及时到我们的女医师处消毒处理伤口,以免感染。”

    “第四,从今开始,按照谭门营地规矩,布置好早中晚班岗位,严格监视周围的一举一动。有发现异常者,及时发出警报,发现原著居民者,不可擅自挑衅滋事,确保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敌意;即使对方率先发动攻击,队员们尽量收手,力求自保,以控制对方行动为目的。”“第五,不可饮用生水,不可随处大小解,更不可能随意下河游泳。大家注意讲究卫生,每日的衣物及时更换,及时清洗,饭前饭后、便前便后都必须洗手。每天安排好值日人员,及时打扫清理船仓的卫生,消灭船上的蛇虫鼠蚁。”

    “第六,个人的生活用品,他人不可随意,更不可能随意丢弃。”

    “记下来了没有!”

    “记下来了!”

    “那好,散会!把这几条吩咐下去,让队员们牢牢记住。有违背者,凡被抓住的,严惩不贷!”李天养面色深严,肃穆以待。

    “是!!”

    (本章完)

第174章 八年磨一剑() 
古人为什么不开发大员这方沃土呢?这个问题,何勇还是多少了解到一些的,只是他除了告诉李天养以外,就没有告诉过其他的人了。

    古代卫生医疗环境的恶劣,那是有目共睹的。疾病、瘟疫,那是谈之色变,就连妇女们生个孩子,都是在鬼门关之间闯荡一回的冒险之事。李天养穿越到明朝,最自豪的不是成立了一个齐心堂,也不是培训出两百多名的伙伴,而是,简化,研制出了几方寻常疾病的药方、药剂。

    中医,很神秘,也很繁琐,同样的病症,每位医者都会开出不一样的药方,甚至还会根据病人接下来的反应,而更改、变动自己的药方。好处在于,这让每一位患者,能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调整药量;而坏处则是,中医大夫的培训时间过长,要求极高,从而使得看病治病的成本加大。疟原虫

    其实,像一些寻常的疾病,如感冒,发烧等等,其实它们的药方当中,主药是一样的,所差者,只是大夫们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而增减的一些辅助药材。因此,李天养在齐心堂里,就集中了营地和谭门上下的几位看病治病、教授知识的中医大夫,综合了解他们大家的意见之后,改良,制备了几方专门治疗寻常疾病的药剂。

    或许,这些药剂的制成,未必能帮助所有的患者治好本身的病患,但至少,在谭门一地,推广发行这些药剂的结果,是帮助了无数的村民们免去了看病的烦恼,减少了看病的支出,只需要按照大体的病症,对症下药,基本都能药到病除。即使到最后,不能药到病除,大家也能够及时就医,发现其他的问题。

    而这些,就是现代医药体系,所展现给大家的一些东西。

    哦,这里扯得有些远了,咱们回到正题上来。

    为什么说到医疗卫生这个问题呢?其实,这就是大员迟迟不能被开发的一大因素。

    大员幅员辽阔,上面十之七八的地方都是一片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加上独特的地理因素:东面,阿里山脉贯穿而下,悬崖峭壁让生存变得困难;西面地势虽然平坦,却是典型的雨林气候,每当夏季的时候,每日都会有蓬勃的大雨从天而降,还有无尽的台风肆掠,把珍格格原始森林变成了毒虫猛兽、各种寄生虫的天堂。

    毒虫猛兽还好,只要注意,总能及时发现它们的踪影,但是那些肉眼不可预见的寄生虫们,却是实实在在的夺人性命于无形。古人无法察觉到寄生虫的存在,就只能迷信的归结于鬼神之说,久而久之,就把大员传唱成了一片瘴气横行,生人勿进的生命禁区。只是他们那里想到,阻拦在他们面前的,仅仅只是那微小到有如空气一般的小虫子的身上,比如:血吸虫,疟原虫之类的。

    李天养虽然不是很清楚这些寄生虫的传播原理,他也没有真正见识过这些寄生虫到底长成什么样子,但是前世的一些普及知识,最起码让他知道了到底该做些什么,才能最大限度的遏制寄生疾病的蔓延和传播。

    十年之前,他就已经在地震之后救助流民的行动中,积累了一些预防疾病的经验。虽然当时并没有完全预防住疾病的发生,甚至还因为疟疾等热带疾病,因此而死了十数位体弱的流民,可最起码,在当时,他的一些有效措施遏制住了疾病,也就是俗称打摆子的传播,拯救了绝大多数人的生命。

    而从那以后,李天养对于疾病的预防,卫生措施的施行,极为上心,加上后世记忆当中,难得记得的一位祖国骄傲人物的重大发现,让他对于古人一提及就会变色的疾病,疟疾有了充分的信心。

    屠呦呦,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至少,她是李天养心目中的第一人。别提什么杨振宁啊之类的,人家是美籍华人,什么叫美籍华人,说白了就是美国人!屠呦呦可是根正苗红,祖国大陆的骄傲,她的发现促成了诺贝尔奖的获得。什么发现呢?恐怕十之八九的后世同胞都能知道的——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东方神药。

    有了后人的验证说明,这让李天养在这条件简陋的古代,少走了多少的弯路。虽然,他并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提取出这什么青蒿素来,可是有了方向之后,咱们中医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中医是什么,说白了,不就是从大自然的馈赠当中寻找到有效的治疗药物吗?

    答案已经放在那了,李天养所需要去做的,则是找到解开这个答案的具体步骤。营地里本就聘请了几位郎中,教授女孩子们学习医术,本以为最难的问题解决了,最简单的寻找药材,在几位郎中的手里,还不是手到擒来吗?可问题却偏偏卡在了原材料这一步上面,直到两年前,才让李天养他们功课了这个难关。

    古人医书里的青蒿,和现代人眼里的青蒿,完全是两个不一样的物种,这是李天养所没有想到的。古人眼里的青蒿,又名香蒿,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等等疗效,但惟独没有治疗疟疾的功效,因为它压根儿就不含青蒿素,又怎么能治疗打摆子呢!

    路子一下堵住了,李天养没有气馁,既然药材不对,那就换种药材呗!而且,其中一位医术高超的郎中,还从古人的医书当中找到了一味药方,也就是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其中一方便是‘青蒿一握,取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为了这一个药方,李天养甚至让人特意跑了一趟葛洪先人的故居,也就是如今的江苏句容县,才找到了当地人所说的青蒿,也就是琼州人眼里的酒饼草,《本草纲目》当中的黄花蒿!!

    而具体又该如何使用这位药草呢?在古人的医书当中,黄花蒿本身,其实并不被郎中们作为药材使用的,所以它的药效是如何,性质又如何,这都需要李天养他们的团队一一攻克。琼州地处热带,蚊虫肆虐,正是疟疾这样的疾病滋发的重灾区,当然,也就少不了打摆子这样疾病的盛行,倒也省了李天养他们去寻找病患的麻烦。

    有药有病人,那么接下来,找到药材的正确使用方法,那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托了后人的福,李天养建立的攻克团队,花费了整整八年的时间,直到去年才算是正式完成了这一药方的攻略。当然,限于当前的技术实力,这个药方并不能说是药到病除,但是也让疟疾的致死率,从以前的七至八成,降到到了如今的不到三成的样子。

    而这,也是李天养敢于出海,开发这块世人眼里,真正的穷山恶水,险恶之地的一个重要杀手锏,秘密武器。

    (本章完)

第175章 没想到是我() 
有了特效药,再配上李天养制定的一些列卫生措施,李天养有信心,为大家树立一道坚固的防火线。

    可现实是残酷的,五天的时间,大家猜刚刚清理出一块扎营的地方,两百多位少年里,就有六个少年出现了打摆子的前期症状。而讽刺的是,在这六个生病的人当中,我们的李天养同志,就不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没有办法,八月,正是笨港的雨季,也是蚊虫最为肆虐的一个季节。每天。总会在午后某个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铺天盖地的席卷整个笨港,想要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干活,那是想都不要想的美梦。而为了抓紧时间,李天养他们也只能在泥泞的原始森林里,摸爬滚打,生生看出一条生路来。

    免不了的,就是饱受那成群结队,为了抵御外敌入侵的蚊虫们,决然而又坚决的抵抗。这样的情况之下,即使李天养计划做的再周全,储备的物资再齐全,也没有办法杜绝疟疾等疾病的滋生。

    生病的第四日,下午。

    头冒冷汗,两眼发昏的李天养,和五个倒霉的伙伴儿们,如今正被隔离在货船一间远离大家生活区的仓房里。

    玉墨穿着一身长衫,头上戴着一顶李天养设计的棉布口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