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古征服传-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媒体的作用显而易见。

    华夏回过神来,对那个工友说:“你叫什么名字?”

    工友说:“我叫仓颉!”【仓颉:黄帝时期的造字史官】

    这个时候,负责部落人口管理的华花说了:“仓颉,他本是仓鸟部落的一员,前年仓鸟部落和我们部落发生冲突后,他就成为我们部落的成员了。”

    华夏说:“哦?是吗!”

    学院的正副校长叶学和田心也继续说:“仓颉他对文字很有天赋,一年时间就学会了所有的文字。”

    远古人类还真不能小看啊,华夏不禁叹了一声:“哦~~原来你那么厉害啊。。。”(废话,汉字本来就是他发明的,肯定厉害啦)

    华夏觉得有必要成立一个宣传部,将部落平时发生的大事宣传给部落群众,这样可以让几个城的人相互了解,也能提升他们的凝聚感。比如像昨天发生火灾这样的大事情。报纸是不二选择,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认全所有的字的。

    思索过后,华夏便说:“仓颉!既然你热爱文字,我就让你做我们部落的宣传大臣吧。”

    仓颉有点惊讶地说:“这。。。族长。。。请问这个宣传大臣是干什么的呢?”

    华夏想了一下便说:”嗯。。。这个宣传部大臣就是将部落发生的大事搜集回来,印在纸上发给群众看。“

    仓颉说:“嗯!我懂了,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的。”

    几天后,部落的宣传部正式成立,一间印刷厂也建成了。这次印刷厂采用的是活字印刷术。一个个字模相互组合后再印上纸去就成了。至于活字的字模,这次华夏采用了多套活字模。一副是木头做的,一副是陶泥做的,一副是铁做的,一副是铜做的。原因无他,就是免得日后出现像欧洲和棒子一样怪胎,说什么金属活字印刷是他们发明的,中国的是木头和陶泥印的。活字印刷术本来就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难道中国人以前发明印刷术的时候会没试过用金属做字模么?

    部落的总人口只有2万5千多人,加上很多新来的人是认不全字的。所以这报纸要像现代那样发行是完全行不通的,还会造成浪费。

    现在部落有4座城1条村。其中牛家村、花田城和莲花城距离种花城只有10几公里,骑马过去也不远。倒是赤山城比较远,人走路过去要3天时间,骑马过去最快也要近一天的时间。

    鉴于部落很多人并不认识字,所以这份报纸要有专人来读报。华夏也想好了,在每个街道办设立一个专门读报的台,每天晚上派专人去这个台读报。时段是6点半和9点半。(因为有的人晚上还要学习,所以就要错开来,这样还能做到分流人群的作用)

    当然,那些识字的人就不用那么麻烦去读报台听报纸了,只要到读报台前的通知栏就能看到报纸。通知栏还会有周报和月报。能让人们了解到部落最近发生的事情,非常厉害!

    这个台就是一间商铺的样子,在大门口摆上一张桌子,然后派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上台读报,就像是播新闻一样。后面还配有新闻内容的插画,非常逼真。而且,这个台不单止可以用来读报,还可以用来讲故事和报道天气等的内容。这个台就命名为电视台就好了。虽然现在的人民并不知道“电视”是什么意思。

    2天后,部落的第一间电视台顺利建成了。电视台就在华夏住所的前面。这是电视台的首播,所以这里很早就塞满了人。倒是仓颉还算机灵,懂得在电视台的最前面预留了一个位置给华夏。

    第一个上台的是天文大使常仪:“大家好。。。我是天气预报的主持人,我叫常仪。。。。。。明天多云转情晴。。间中有中雨。。。请晒谷场的朋友。。。注。。。。意!今天的天气预报就报告完毕!”

    显然,常仪大使第一次上台有点紧张。不过这次的天文报道还算是成功了,华夏很是高兴。

    第二个上台的是学院的正副校长叶学和田心:“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本期的新闻联播,我是主持人叶学,我是主持人田心!”

    这两个不愧是学院的正副校长,说话非常利索!

    “第一条内容是:在一个星期前,种花城的晒谷场发生了一场3级的火灾。。。。。。”

    “第二条内容是:不久前,有传言说我们族长带回来了一块诅咒之玉,根据有关部门的查实这纯属是谣言,我们族长带回来的是幸运之玉。有了这块玉我们部落只会变得更加强大。。。”

    没办法了,前几天几个长老硬是缠住华夏,导致部落出现谣言说是火灾和那块玉有关。所以,华夏便借助这次电台的机会打破谣言安抚民心。几个长老更是被华夏塞住了嘴巴。

    “第三条内容是:我们的华夏族长,他昨天在西面公厕用光了厕纸向隔壁厕格的共工团长借了一张厕纸才解决了问题。”

    “第四条内容是:我们的华夏族长,昨天他家里的厕所塞住了,这很有可能就是华夏族长去公厕的主要原因。。。”

    “第五条内容是:我们的华夏族长,他前天吃中午饭的时候没等其他人就抢先偷吃了鸡腿一块。。。”

    “今天的新闻播放完毕,下面请收听由牛大播所讲的精彩武侠故事《神经侠女》。”

    听到这样的新闻,华夏脸都绿了。这仓颉让他去搜集部落发生的大事,怎么不学别的,学人家做起“狗仔队”了。华夏连忙把仓颉喊来!

    “仓颉!这新闻怎么回事?怎么都是在说我?”

    “族长。。。你让我搜集部落的大事啊。族长你的事情就是大事啊。。。“

    “。。。“

    “仓颉!以后我的事你就不用报道了,还有,所有新闻都要让华花和华石长老审查过后才能播知道不?”

    “嗯!那。。。族长,请问什么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呢?”

    仓颉这么一说,华夏才想起来现在部落的人口实在太少了,平时基本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于是华夏便说:“这样吧,你的新闻可以报道一下部落的农业、工业那些情况。比如部落发现什么新作物啊、部落的牛马生了多少宝宝啊之类吧。”

    仓颉:“是的!族长!我知道怎么做了!”

    华夏:“嗯!”

    这次的电视台算是成功了,接下来要解决的是学生的问题了。这次的爆炸虽然损失惨重。但华夏却在废墟中发现了一些玻璃的物体。也许是高温燃烧导致这些玻璃的生成。华夏知道玻璃怎么做,而且控制蒸馏石油时的温度也想到了办法。相信很快就能制造出煤油灯了。

    (本章完)

第96章 统考() 
部落一共有2万5千多人,而小孩子的数量占了三分一,其中大部分是5岁以下的。

    现在的人类比较早熟,14岁就算成年。按照现代的方式设计适龄儿童上学是行不通的。所以,华夏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学段分成3个等分。

    第一等分是“幼儿园”,0~4岁。主要是由部落的老人和孕妇负责照顾。科目:简单的认字和数数

    第二等分是“小学”,5~10岁。共有6个年级。科目有: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思想品德(教派)、健康、自然(认识各种动植物和天气)、劳动(锻炼做手工能力)。

    第三等分是“初中”,11~13岁。共3个年级,科目有:语文、数学、历史(部落和教派的历史)、地理(各个城的情况和部落探索过的地方的情况,地质和天气)、生物(动植物的认识,还会学习一些简单的医学常识)、物理、化学、思德(教派)、体育、美术、音乐。

    但是,初中比较特殊,初三就会进行分班,同学们要选择一科自己与将来工作职位相关的特别科目,类似于技校。

    其中,同学读完初中后,会有一次高考。选取优秀的学生进入科学研究院(研究部落的各项科技)进行学习和工作。高考,不一定要初三的人才能去考试,任何人都可以去参加。这样可以更快地发现人才。

    当然,科学研究院也一样。任何人只要发明出一件对部落有很大帮助的物件或者是他对某种技能非常有天赋的都可以直接进入“科学研究院”学习和工作。

    不过,不要小看这些年级。就算是小学一年级要升二年级都要进行考试的,只有考试及格了才能升级,不然就得留级。为了区分,大人和小孩就要分开读书。大人将会有专门的成人学校继续读书,最少也得小学毕业才能选择不学习。而人们到成年了都没小学毕业的话,也是没办法了,只能转去成人学校了。

    因为学校的思德课就是教派课。为了避免某些人读完书后就学不上先进的盘古教文化,根本部落规定,每个礼拜天是休息日,人们就要到盘古庙学习半天教派的重要内容。

    而学校的分布,就是在每个城建一间幼儿园和一间小学,而中学就要到种花城这边读了。

    种花城作为部落的政治文化中心,人口也是最多的,城内只有2万8千多平方米,要在里面建中学和小学是很不现实的。所以,只能在种花城前面的空地上建一所中学和小学。种花城内的华夏学院就作为成人学校不再与未成年人一起学习。

    而那个部落集市也一并改造好,在集市和学校之间建立一面围墙、派几个人去看着就好了。反正以现在花部落的实力在这一带也没人敢玩花样。再说了,他们的经济还很依赖花部落呢。比如黑泥部落就是个例子,每个月都从花部落进口上万斤粮食,当然这些粮食是花部落从南方运回来的。至于南方的那些部落,管他们是抢的还是偷的呢。

    为了方便人们或者学生的往来,华夏让造车厂造出了:牛巴士(载8个人。速度比慢)、驴车(载6人。速度快)、马车(载4人。速度更快,但是马匹比较稀少,所以乘坐的价格会比较贵)

    因为之前的教学模式都是统一教学的,所以现在人们的受教育程度都不同,也不知道他们的学习程度怎么样。所以就要举办一场统考!所有人都要参加确定人们的文化程度在分班分级。

    题目是由华夏出的,考试内容涉及到各方面,满分100分。考试过后,按照分数分班分级,当然大人会进入成人学校,未成年人会进入正规学校。

    考试分数在:

    幼儿园就不用考试,招收对象直接是0~4岁的孩子。

    10分以下的,是1年级。10~20分的是2年级。。。50~60分的是6年级。这是小学。

    60~70分的是初一,70~80分的是初二,80~90分的是初三。这是初中。

    90~100分的就是研究院的级别。

    为了公平起见,这次的考试会直接发放学习资料给所有人学习两个星期。基本上只要看熟这资料考个100分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当然,试卷会有几道难度比较高的题目,这几道题目的分数只占了5分,不影响研究院级别的人才选拨。这只是为了跟接下来的的人来开差距。

    因为:为了鼓励人们的考试积极性,本次考试第一名会得500元奖励和锦旗。第二名也有300元和锦旗,第三名会得到200元和锦旗。

    因为部落除了华夏所有人都要考试的,要华夏一个人来监考是完全不行的。所以,华夏会另外出一份试题,先给这500个监考员考试。然后,在让这500个监考员帮自己监考。

    好在现在的人们比较迷信,在考试或者监考之前让他们对着天空发誓不做出舞弊的事情。他们还真是尽忠职守,非常老实。这让华夏突然领悟到了在远古时代,“发誓”是一个非常好用的行为方法。嘻嘻!以后有什么事情,直接说“我对天发誓。。。”就行了。

    2个星期后,部落的考试正式开始。随着考试钟声响起,4城一村的人们在500个监考老师的安排下拿着笔墨奋战起来。好在,人们对天发誓后考试的时候并没有出现混乱。这也许是人们长期受到教派思德教育的熏陶吧。

    考试过去一个星期,2万多份试卷在500个监考老师的努力下终于批改完毕。

    考试的结果也是在华夏的预料之中,能够上初中的大部分是花部落刚开始的那三四百号人。其它人连小学都还没毕业。

    而能够进入科学研究院的都是部落工厂的厂长级别的人马,比如:榨油的邢水,酿酒的水井,织布的华姆(华石长老的老婆,40多岁的人居然还那么厉害也是出乎华夏所料),还有造纸的水伦,铸造厂的华铸,机械厂的叶生,烧陶的华土,矿石烧制的华矿,建筑的华建,农场的田震,学院的叶学和田心等等。

    不过,也有令华夏失望的人,就是那个文字很厉害的宣传部大臣仓颉,他的文字写得很好,但他的数学成绩就惨不忍睹,而且,他居然连画画都不会,比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