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明朝当国公-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芝龙没有理会众人的脸色,继续道:“咱们先前东奔西跑的,图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能打下一块地盘?现在有地盘了,你们怎么就怂了呢?”

    这时,郑芝龙的二弟郑芝虎说话了:“大哥,你的苦心咱们兄弟都明白,你是想让兄弟们能有个安定的窝。但是大明朝廷可是有数百万大军的,咱们即便是今天能击败这个,明天能击败那个,可朝廷的大军实在是太多了,咱们要打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郑芝虎的话也是不少人心里所想的,虽然大明帝国如今已经开始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别看郑芝龙他们号称有数万兄弟,可真正能打陆战的人也不过一万多,真要惹怒了大明朝廷,惹得朝廷不顾一切跟他们死磕,郑芝龙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过的。

    “没想到我们家的二弟也会动脑子了!”郑芝龙突然笑了起来,他的二弟郑芝虎一向以悍勇著称,没想到今天却是给了他一个意外。

    郑芝龙肤色白皙长相俊美,这么一笑后刚才带给众人的压力顿时消散一空,不少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心里都有些后怕的感觉。

    沉吟了一会后郑芝龙才说道:“其实我又何尝不知大明势大,尤其是我听闻当今的皇上重用江宁伯杨峰,又让那个江宁伯开设了一个什么叫大明皇家商行的东西,经常都从海外欧巴罗那里贩来无数的好东西,每年赚的银子简直海了去了。最近在京城重建了京营,颇有一番中兴之主的气概,不过咱们也不是全然无还手之力,大家说说咱们最大的优势在哪?”

    “这还用说,当然是咱们的战船啦!”众人齐声喊了起来。

    “对,就是咱们的战船!”郑芝龙赞赏的说:“咱们最大的又是就是想打就打想走就走,朝廷水师早已糜烂不堪,根本对咱们构不成任何威胁,这才是咱们最大的依仗所在。先前朝廷虽然对咱们提出了招安,但那时候他们开出的条件实在是太差,所以我才没有理会他们,等我咱们再打几个漂亮的胜仗,引起朝廷的震惊后,咱们在朝廷心里的地位便会更高,等到了那个时候条件自然便任由咱们来开,咱们兄弟每个人都混个将军来当当,岂不快哉!”

    郑芝龙的一番话说得众人全都热血沸腾,别看他们平日里总是把大明朝廷贬得很低,但那不过是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罢了,大明朝廷的正统地位几百年来早就深入人心,若有机会当上大明的将军他们哪里会拒绝。

    “啪!”

    郑芝虎一排桌子站了起来大声道:“大哥你就说吧,让咱们兄弟怎么做?是不是只要能干掉那个什么江宁伯咱们兄弟就都能当上将军?”

    “干掉江宁伯?”郑芝龙失笑着摇了摇头,“江宁伯若是这么好干掉,那些满人早就下手了,何必等到现在呢。江宁伯不是要收复福州么,咱们就给他们一个惊喜好了……”

    厦门江宁军大营的大帐内,江宁军众将齐聚。

    杨峰看着站在面前的众将,笑道:“诸位,咱们来到厦门已有七八日,大伙也休息得差不多了吧。”

    众将轰堂大笑,纷纷出言道,“启禀伯爷,末将等早已修正完毕,就等着伯爷下令了。”

    “那就好!”杨峰点点头,“咱们来福建可不是看热闹的,既然歇息够了那就办正事了。”

    说到这里,杨峰的神情开始变得肃然起来,只听他沉声道:“现在本伯命令!”

    “哗啦!”

    原本坐在杨峰两旁下首的众将唰的站了起来,双手垂直树立目视前方。

    “耿秉义!”

    耿秉义身子站得笔直,大声道:“末将在!”

    “你率领步一营、炮一营以及骑兵二营前出莆田,前往福州。抵达福州后先对福州之敌进行攻击,若能攻击攻下福州最好,若不能攻下福州也不要着急,派人报与本伯得知,明白吗?”

    “末将遵命!”耿秉义大声应了一声。

    “黄继业!”

    “莫将在!”

    杨峰看了看黄继业,这才说道:“一营进攻福州,莆田便成了一营的后方,为确保一营的安全,你率领二营进驻莆田,务必要确保一营后方的安全。”

    黄继业大声道:“末将遵命!”

    没被念到名字的褚茂光有些不甘心的站了出来问道:“伯爷,那末将呢,难道就留在厦门看热闹不成?”

    杨峰摇头道:“厦门乃是福建重镇,最近卢光彪正要在厦门重建水师,必须留下重兵防守,否则郑芝龙若是坐着他的船队从海上带着大军来攻打厦门,咱们拿什么来抵挡?”

    “又是从海上来攻!”

    众将只觉得一阵头疼,耿秉义不禁有些头疼的说:“末将怎么觉得在福建打仗那么头疼,一会防这一会防那的,简直要把人累死啊。”

    看着有些迷糊的众将,杨峰不禁暗叹一声,大明对于对于大海的认知还是太浅薄了,自古以来华夏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就认为华夏地大物博,东西也是应有尽有,而大海则是充满了狂风暴雨太过凶险,所以他们总是习惯了龟缩在大陆上,不敢抬头去认识外面的世界。

    再加上一群既得利益集团的推波助澜,所以大明自建国以来便一直奉行禁海的策略,纵然又郑和下西洋的辉煌,那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现在他们碰上从海上打过来的敌人,变得手足无措是很自然的事情。

    “你们啊,对于大海的认识还是太少了,看来接下来本伯要给你们讲一讲大海上面到底有什么?”

    觉得有必要给手下的将领们普及一下地理知识的杨峰从身后掏出了一副大地图,开始给这些人恶补起了知识……

    天启六年十月十二日,耿秉义率领着马步骑以及炮兵、辎重等共一万五千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福州进发,他的任务就是将被郑芝龙集团占据的福州给夺回来,和耿秉义同行的还有黄振业的步二营,他的任务则是驻扎莆田,不让人抄了耿秉义的后路。

    杨峰则是坐镇厦门,顺便督促卢光彪抓紧时间打造战船重建水师,因为杨峰很清楚,想要消灭郑芝龙集团光靠陆军是不行的。

    郑芝龙是什么人?人家可是纵横大明、扶桑和南洋三地的大海盗,即使在陆地上吃了败仗,人家只要往大海里一蹿,杨峰也奈何他不得。

    正因为如此,杨峰给耿秉义的命令才是夺回福州,而不是消灭郑芝龙。

    不过随着重建水师的工作开始组建,新的问题出现了。

    “什么,咱们会造船的工匠太少,没法同时建造多艘大福船?”

    杨峰惊讶的看着卢光彪,有些不可置信的问:“福建可是水师之乡啊,怎么可能找不到会造船的工匠?”

    卢光彪苦笑道:“伯爷,非是卑职无能,而是朝廷的水师荒废已久。由于没有船造,经历了几代后工匠们造船的手艺也差不多失传了,如今会造船的老工匠实在是太少了。若是有图纸还好,咱们好歹还能照着图纸造船,可自从刘大人将宝船图纸以及三宝太监下西洋的资料全都付之一炬后,咱们就连图纸也没了,现在想要造船实在是太难了。”

    卢光彪说的刘大人就是刘大夏,这位就是历经了弘治、正德等朝的名人,号称刚正不阿。在士林中的名声那是非常厉害的,只是传闻这位刘大夏也是一个坚定的禁海斗士,对于大海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厌恶,后世传闻中就是他把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宝船”的建造图纸给烧了,就连郑和下西洋的所有资料也全都付之一炬,这也让后世无数人为之捶胸顿足和惋惜。

    对于这件传闻杨峰原本是嗤之以鼻的,因为他不相信这个世上会有这么愚蠢的人。可现在竟然亲自听到这个时代的人说起这件事,这就由不得他不相信了。

    “什么?原来的传闻竟然是真的?刘大夏真的将三宝太监和宝船的图纸全都烧了?”

    “可不是么。”卢光彪苦笑一声,无奈的摇了摇头,“那已经是弘治年间的事了,都过去上百年了,提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咱们还是商量一下如何尽快造船的事情吧。”

    杨峰突然问道:“不对啊,若是工匠都不会造船,那些大海商们的船又是谁建造的?他们的工匠又是从哪来的?”

    卢光彪不假思索的说:“当然是他们自己的工匠了。”

    杨峰问:“那我们不可以雇佣那些海商的工匠替咱们干活吗?”

    “这也是下官纳闷的事。”卢光彪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下官也曾去询问过,但不知是怎么回事,那些海商们全都拒绝了下官的提议。”

第三百六十六章 原因() 
    “拒绝了你借调工匠的要求?”

    杨峰的神情有些古怪起来,他看着卢光彪不语,直到看得卢光彪神情都有些不自然后才说道:“本伯没听错吧?你可是福建一省总督,朝廷任命的福建水师提督,那些海商们有多大的胆子,竟然连你的面子都不卖?”

    卢光彪的脸涨成了猪肝色,良久才有些不甘的说了句:“下官虽是福建总督,但这些海商们一个个背景通天,加之他们的势力在福建可谓是盘根错节,下官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不是吧,这么狠?”

    杨峰这次可是真的被惊到了,卢光彪是什么人?他可是福建的第二号人物,用现代的话来说他就相当于某个省军区的司令员了,那些海商再厉害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群商人,谁给他们的胆子敢驳一名总督的面子。

    看到杨峰脸上满是怀疑的神情,卢光彪有些羞愧又有些无奈的轻叹了一声:“伯爷您是第一次来福建,不知道这些海商的厉害,且听下官为您道来。”

    接下来,卢光彪一五一十的将情况告诉了杨峰。

    原来,福建作为一个多山少地的沿海省份,百姓的生活非常的困苦,作为一个濒临沿海的省份朝廷又下了禁海令,这就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了。

    当然了,这份禁海令也只能针对普通的老百姓,那些有钱有势力的商人自然是不在其中的。不仅如此,经过上百年的发展,这些海商的势力已经将势力遍布到了整个福建,到了现在他们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采购、运输、销售以及造船、修船于一体的庞大利益集团,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些海商们甚至还组建了自己的武装商队。

    有人或许要问了,既然这些海商们拥有这么庞大的势力,甚至还拥有武装商船,那么官府就不管么?答案很简单,因为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这些海商们早就编织了一个遍布福建的利益网,如果想要动这些海商,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历任的福建巡抚、总督和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虽然都知道这些海商的所作所为,但在重重顾忌下也不得不容忍了这些人的存在,更何况一旦有官员上任,这些海商们第一个就会用银子将他们喂饱,这些官员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的顺水推舟的默认了这些人的存在了。

    其实别看大明禁海了两百多年,但福建的造船业一点也不落后,甚至还非常的繁荣,不过这些造船的作坊和工匠并不属于朝廷,而是属于那些海商私人所有,所以卢光彪在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了这些海商想要借调一些工匠来打造战船,但是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他的要求竟然被拒绝了。

    懵逼了半天后,怒气冲冲的卢光彪找到了这些工匠背后的老板,但是令他感到心寒的是他得到的答复是就在前些日子那些工匠接到了江浙等地那些海上们的邀请,已经在前几日赶赴到了江浙等地,现在已经不在福建了。

    听到这个答复后,卢光彪差点没吐出一口老血,他第一个反映就是这些海商的胆子也太大了,他要命人将这些海商全都拿下来。

    只是这个念头刚浮现在脑海就被他否决了,虽然他是一省总督,对于一般人来说他就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存在,但这些海商还未必就怵他,作为一个盘踞在福建已经上百年的利益集团,想要动它们需要顾忌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尽管非常不情愿,但卢光彪还是不得不咽下了这口闷气。

    听了卢光彪的诉说后,杨峰眉头紧皱。在来之前他就预料到一旦自己宣布了解除福建省的海禁后,那些海商肯定会非常不满,只是他却没料到这些海商竟然会玩这么一手釜底抽薪的把戏。你不是要重建福建水师么?你们不是没有足够的工匠么?那好,我就把我们所有的工匠都藏起来,让你们找不到他们,我倒要看你们怎么造船。

    要知道一个合格的造船工匠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那得需要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才能培养出一个手艺高超的工匠,卢光彪本事再大也变不出那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