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明朝当国公-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江宁军变阵了,而且组成的还是空心阵?”

    还躲在藏兵洞里的豪格和杜度面面相窥,俩人几乎同时不假思索的说了句:“咱们的援兵来了!”

    是的,俩人说得没错,他们的援兵来了,就在几分钟前,郑妥娘和线娘操控的遥控飞机发现了一支正快速向盛京赶来的骑兵。这支骑兵人数足有上万人之多,而且距离盛京只有不到五十里的路程,二女不敢怠慢立即通知了杨峰,这才是杨峰下令部队转攻为守的原因,面对一万具有强大冲击力的骑兵,还用攻城的阵形去对付他们的话只能是找死。

    来的人就是由岳托率领的由正红旗和镶红旗组成的一万骑兵,他的任务就是在江宁军攻破盛京之前赶到盛京,经过四天连续不断的行军后他们终于赶到了。

    这次和岳托一起率兵驰援盛京的还有他的三弟萨哈廉,作为代善的第三个儿子,虽然萨哈廉名声不显,但却是一个颇有能力的人,也深得代善和皇太极的看重,否则这次皇太极也不会让将驰援盛京的任务交给他和岳托了。

    得知清军的援兵来到后,江宁军立即转换成了空心方阵,五千骑兵也分别护卫在了队伍的两侧,部队变换起阵形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有了步话机的辅助,各位步兵营的统领给下面的千总下达命令时不需要像以前那样通过鼓声、旗语等方式下达,但等到两万多人转换好阵形后岳托和萨哈廉率领的一万骑兵已经距离盛京不足三里地,江宁军的瞭望手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对方的旗帜。

    “呜呜……呜呜呜……”

    随着苍凉的号角声响起,一队队或是身披红色铠甲或是红色镶白铠甲的骑兵已经开始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

    看着远处出现的骑兵,盛京城墙上的清兵眺望着远处的援军,不少人激动得放声大哭……

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自准备() 
    岳托骑在马背上,看着远处依旧飘扬在城头的蓝色旗帜,嘴角抽搐了一下原本压在心头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他们的都城还没有丢失,盛京城还在他们的手里。

    一旁的萨哈廉也长舒了口气,只要盛京没有丢失就好,若是盛京真的丢失了,他真不敢想象会有什么后果,恐怕暴怒的皇太极会毫不犹豫的以救援不力的罪名将他们两个人给杀死吧。

    萨哈廉问岳托道:“大哥,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是进城还是对江宁军发起攻击么?”

    岳托翻了个白眼:“你认为就凭我们这一万人能打败江宁军两万人马么?”

    萨哈廉尴尬的摸了摸鼻子不说话了,要是换做另外一支明军,别说他们有一万骑兵了,就是只有五千人他也敢毫不犹豫的率领人马朝对方发起攻击,但换成江宁军的话就是另外一码事了,望着远处迎风飘扬的日月旗,萨哈廉无奈的长叹了口气。

    “算了,我们就在这里原地休息一下,待到陛下来到后再由陛下来决定吧。”看着远处排成了一个个整齐划一方阵的江宁军,岳托的脸色异常的凝重,经过了连续几场大战,整个满清上下都对江宁军产生了一种不能力敌的感觉。

    是的,大家没有看错就是不能力敌。号称满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清军竟然对一支明军产生了畏惧的情绪,这要是说出去足以让人惊掉下巴,但这就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这也是江宁军用火铳和火炮打出来,也是用无数清军尸骸铺就的威名。

    与此同时,耿秉义也问道:“侯爷,咱们的夜不收刚来报,这支鞑子约莫为一万人左右,要不末将带着第一营和骑兵一营过去过去将他们吃了?”

    “不行!”杨峰摇摇头:“鞑子是骑兵,人家真要想跑的话你们能不能追得上人家不说,就算人家远道而来是一支疲兵了,他们只要往盛京城里一钻,咱们就奈何他们不得。再者说了,这支骑兵不过是鞑子的先头部队,人家的大队人马还在后头呢,本侯可不想打到一半的时候被鞑子给包了饺子。”

    杨峰虽然对江宁军的战斗力很有自信,但却没有自大到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无敌了,历史上数不清的例子都在告诉他们,任何自大的行为都是要不得的,只要阴沟里翻船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现在既然皇太极已经撤兵回援了,那么他就要面对满清举国之力的攻击,这对于他和江宁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事实证明,杨峰的顾虑是正确的,就在江宁军和岳托率领的一万骑兵对峙不到两个时辰后,皇太极率领的大军便赶到了。

    俗话说得好,兵过一万无边无沿,兵过十万扯地连天,当皇太极率领的包括辅兵、包衣、汉军旗、满八旗以及蒙八旗在内的十多万大军赶到时,就连杨峰也有种错觉,似乎己方已经全都被清兵给包围了。

    在无数兵将的保护下,一顶高达数丈的织金龙纛被竖了起来,龙纛的下面站着身穿一身金色盔甲的皇太极,在皇太极的旁边则是身为正红旗旗主的大贝勒代善、和硕贝勒济尔哈朗、正白旗旗主多尔衮、汉军旗镶蓝旗统领佟养性等人。

    不用别人提醒,杨峰就从望远镜里看到了那顶硕大的龙纛,那顶龙纛为三棱火炎金顶式,华丽非常,杨峰明白整个满清能用这顶龙纛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满清当今的皇帝皇太极。

    在这些人的身后,还站立着各旗中的巴牙喇纛章京,他们都是旗中最精锐的巴牙喇兵,掌管看护龙纛大旗。又有大批旗中的梅勒章京,甲喇额真等官将肃立,都随同皇太极以及各位王公将领往明军阵地眺望。

    在这些人的周围还遍布着满清各旗最精悍的巴牙喇兵战士,这些人全都身披明盔明甲,从外面看这些铠甲的做工不仅非常精良而且厚实非常,在铠甲的前胸后背都有巨大的护心铜镜,而且在这些战士的颈部还插着耀眼的红缨火炎边旗。

    这些战士一个个长得高大粗壮,手中提着的兵器也全都是重剑、大锤或是长刀等重兵器,就连背后的长弓也是数石的强弓,这些强弓不仅射得远而且穿透力也非常强,一般人没有数百斤的力道根本就拉不开。

    这些身披重甲的战士就这样静静的站着,虽然天气炎热,又经过几天的连续赶路,他们的脸上和身上都渗出了汗珠,但这些人依旧那样站着一动不动。

    从千里镜里看到己方的旗帜依旧在盛京城头飘扬,多尔衮欣喜的对皇太极道:“陛下,盛京还在咱们的手中,江宁军的诡计没能得逞呢!”

    皇太极淡淡的说了句:“朕看到了,盛京城里有豪格和杜度在,哪是那么容易丢失的,江宁军纵然再厉害也不可能短短几日便拿下盛京,不过既然他没能拿下盛京,那么接下来他们就有难了。”

    “那是当然!”多尔衮咬着牙道:“这个杨峰,这些年来给咱们大清添了多少麻烦,就连父汗也……总之,今日就是他和江宁军的死期,本贝勒倒要看看,他是如何从咱们十多万大军的手中逃走?”

    “嗯!”

    皇太极点点头:“传令下来,全军安营扎寨,休息一晚后明日便跟江宁军决战!”

    “呜呜呜……呜呜……”

    随着苍凉的号角声响起,十多万大军井然有序的开始在方圆数十公里的地方开始安营扎寨,与此同时,无数的骑兵也开始朝着四面八方飞驰而去。

    看着大摇大摆在自己面前安营扎寨的清军,耿秉义咬牙道:“侯爷,鞑子开始安营扎寨了,咱们要不要趁他们立足未稳,用火炮轰他一波?”

    “不需要!”杨峰摇摇头:“皇太极确实有两下子,知道大军连续赶路兵力疲惫,所以要休息一个晚上,想等到明天再将咱们一口吞下呢。”

    耿秉义着急道:“那您还不赶紧趁这个机会打他一波。”

    “急什么!”杨峰冷笑道:“皇太极想要休息好了再跟咱们决战,咱们又何尝不是要准备一些东西呢,等着吧……等到了明日咱们再跟他们一决胜负!”

第四百四十九章 毒烟弹() 
    防盗章节,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屌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